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除了回憶,2023 年 iPod 還能帶給我們什麼?,歡迎閲讀。
GameBoy、NDS、iPod、有線耳機、CD 機、黑膠唱機……等復古數碼產品總是散發着一股獨特的魅力。對「九零後」來説,iPod 有着難以替代的地位。在 2023 年,流媒體無孔不入的今天,一台音質「白開水」的播放器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零幾年的我們是怎樣聽歌的?
2006 年,彼時還在上小學的我,擁有一台容量 256MB 的紐曼 MP3,不鏽鋼的外殼、一塊很小的彩屏,裏面裝着數十首周傑倫的歌(下載自早已消失的「百度 MP3」),這就是我最早的音樂消費方式。受盜版 MP3 音樂的影響,當時基本已經沒人用 CD 機聽歌,國產 MP3 的價格通常在兩三百元。魅族算是比較高端的品牌,其他流行的品牌有紐曼(下圖)、昂達等等。「蘋果」對我這個三線城市的小學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盡管在更大的世界裏,那個戴無框眼鏡的秃頂男人和他的 iPod + iTunes 生态已經為混亂的數字音樂市場帶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當時住的宿舍是由一間大音樂教室改造成的,擺了二十多張雙層木板床,一架已經不能使用的廢舊鋼琴擺在門口的牆邊,被大家用來放置水瓶。這裏一共住着兩個班級的四十來個男生。如果説我們中有八成都是周傑倫的歌迷,這一點都不誇張。每天的午休時間及晚上睡前,大家常常在被窩裏用 MP3 聽歌。
睡我對床的同學(且稱呼他為「C 君」吧)從小練鋼琴,印象中他好幾次請假去外地考級和比賽。他用的 MP3 和我們的都不太一樣——首先是個頭大很多,正面是白色的塑料、背面是不鏽鋼,一塊很大的螢幕,螢幕下方是一個乍一看不知道該如何操作的圓盤。另外,他的耳機是全白色的,這也比較罕見。
一天午休時,C 君問我要不要聽周傑倫的新歌《夜的第七章》。于是他把他的 MP3 遞給我。那是我第一次體驗 iPod Video(即 iPod 5th Gen)。需要説明的是,一切的美好感受都是十數年後的我回溯記憶的時候,通過腦補的方式強行添加的。而當時,讓五年級的我感到無比震撼的是那台 MP3 誇張的容量(60GB!),以及 C 君往裏面塞了那麼多音樂(除了周傑倫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鋼琴曲),當然還有那個我始終沒搞懂如何操作的圓盤。
哦,對了,C 君後來告訴我,這台播放器是去香港旅遊時買的,價格在 2000 元以上,這也着實令我感到震撼。
C 君價值不菲的 MP3 的樣子 (圖源 Wikipedia)
再後來,MP4 和 MP5 播放器相繼席卷市場,越來越大的螢幕、越來越多的功能成為各品牌攀比的主戰場,情形頗似 2012 年前後的安卓手機市場。2007 年,我擁有了一台昂達 MP4。這台 MP4 有着大約 5 寸的螢幕和 4GB 的機身存儲,最重要的是,它還内置代言人周傑倫的《我很忙》專輯。
内置《我很忙》的昂達 MP4,型号是 VX757
不久之後,一台 iPod 再次讓我感到震撼。2008 年,我和在外地上中學的朋友 W 君一起閒逛,他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非常小巧的播放器——閃亮的藍色外殼,帶有漂亮的弧度,還有那似曾相識的「螢幕 + 圓盤」造型,以及全白色的耳機。這是一台第四代 iPod nano。和一般的 MP4 相比,它輕薄、精致得不可思議,厚度堪堪容下 3.5mm 耳機接口。之後 W 君又給我演示了重力感應和 Cover Flow。我當時大概以為這是某種魔法。
W 君的 iPod nano 4th gen
……
2008 年之後,iPod 的魅力就開始逐漸褪色。同門 iPhone 全球爆火,諾基亞、步步高、LG、三星紛紛推出音樂手機(敲下「步步高」這三個字的時候,一段廣告音樂就自動在我腦中響起),「音樂」從值得用一種單獨設備來承載的特殊存在,變成了手機不斷擴張的功能矩陣中最基礎、最不值得一提的一項功能。打個比方,就像曾經的茶,變成了今天「奶茶」中的一味原料,它雖然不能缺少,但也不再是主角。
之後,我擁有了我的第一台 iPod,但那是一台 iPod Touch 4,我更願意将其稱作 「An iPhone without the phone」,而非正統意義上的、那個和「音樂」血濃于水的 iPod。
"An iPhone without the phone"
説實在話,我們這一代人(1995 年左右出生)少年時能接觸到相對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要感謝那個短暫存在的、混亂的,同時也是開放的互聯網影音世界。根據我與朋友聊天時了解到的情況,稍長我幾歲的那一代人(80 年代末或 90 年代初出生),他們中小學時還不太能接觸到互聯網,他們消費音樂的方式是買 CD、聽 CD,甚至連磁帶都還有不少的閱聽人;而比我小幾歲的那一代人(2000 年左右出生),等到他們中小學時,日韓偶像正在擠壓屬于音樂才子的舞台空間,同時在線音樂市場開始正規化,音樂手機和智能手機則将曾經輝煌的 MP3/MP4/MP5 逼到懸崖邊。
讓我們重新講回 iPod......
2023 年,我擁有了一台 iPod classic,以及那些必不可少的「折騰」
我喜歡的 Youtuber ( Canoopsy ) 曾經發過一條視頻,説他為什麼仍在使用一台 iPod 2nd gen。不得不説,在潮人手裏,一台 retro 味十足的 iPod 加上一幅 Koss PP 耳機,真的還挺酷的。
Canoopsy 和他的 iPod
比起當年高不可攀的售價和極其有限的購買渠道,在 2023 年購買一台「雙改(改固态硬碟、改大容量電池)」的 iPod classic 顯然要方便、實惠得多。我花費一千元,在閒魚上購買了一台容量為 512GB 的 iPod classic,除了螢幕略有一點點老化痕迹之外,一切都和全新的别無二致。我想,對于和我一樣想擁有一台 iPod 的朋友,「購買 iPod」這個步驟絕非難關,所以我還是多分享一點入手之後的那些「折騰」吧。
新嶄嶄的 iPod classic ( 512GB )
翻出許久不用的有線耳機、将 4000 多首歌曲整理進 iTunes 資料庫,然後點擊「同步」——理論上,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但是真的如此嗎?
有線耳機
首先聲明,我認為無線耳機全面優于有線耳機,如果不是為了 iPod,我是絕對不會再用上有線耳機的。另外,我認為喜歡音樂絕不等于看重「音質」,如果您特别在意解析度、聲場、齒音、層次……您可能已經從一名熱愛音樂的「樂迷」變成了一位業餘的「錄音工程師」。
拿到 iPod classic 時,我手裏僅有的有線耳機是:一副森海塞爾 IE40 Pro(入門監聽耳機),以及一副不知道哪個古早蘋果設備附贈的耳機。出于純粹的好奇心,我又買了兩條便宜的國產耳塞,分别是鼎鼎大名的「早知道,還是原道(¥ 9.9)」,以及「水月雨 Quark(¥ 49.0)」。實際聽起來,我發現這些耳機之間固然有差異,但是這種差異幾乎完全不影響欣賞音樂。尤其是原道耳機,還真的挺讓人驚喜的(倒是不至于流下「悔恨之淚」……)。
説到這裏,其實我建議您去做個簡單的實驗——晚上睡前,将手機放在枕邊,打開一期播客,閉上眼,把音量調整到剛剛好能聽清人聲的程度。然後再睜開眼,你會發現突然就聽不清了,仿佛聽力突然被削弱了一半。這體現的是感官之間的代償作用。換言之,你的大腦真的有一種能力,能讓你的聽覺變敏鋭(這種能力通常被 Hifi 圈子稱為「腦放」)。在我看來,「腦放」是真的存在的,音樂不只是耳膜接收到的機械振動,聽音樂的過程原本就應該是腦耳協同,為什麼要否定大腦的「渲染」作用呢?
再説回來,既然已經用上 iPod 這樣返璞歸真的前端了,不如就用一些同樣返璞歸真的耳機來搭配吧。何況不同類型的耳機應當服務于不同類型的音樂,而非更貴的耳機就能包打一切。如果從還原聲音的角度來看,沒有耳機能達到現場聽音效果的九牛一毛。只聽聽流行歌的話,原道又有何不可呢?
音樂和播客
最合理合法,也最折騰的辦法當然是把自己的 CD、黑膠一張張地翻錄出來,然後再手工填寫曲目信息、轉換格式,最後導入 iTunes。但説實話,這樣「鑽木取火」又有什麼意義呢?何況許多新歌連 CD 都沒有發行。總之,要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本地音樂庫,大致有這麼幾個步驟:
用你認為合适的方法取得音頻檔案(iTunes Store 版本的 AAC 檔案我認為是最佳選擇);
若是 FLAC、DSD 或 MP3 格式檔案,使用 MediaHuman Audio Converter 轉換成 256K AAC 格式;
用 MusicTag 整理好曲目信息。在這一步你可以嘗試建立自己的規範系統,例如音軌号寫成「1」或是「01」或是「1/10」。
導入到 iTunes(我特意用一台 Windows PC 來管理 iPod 音樂庫而沒有使用 Mac,是為了不讓 Apple Music Library 和本地音樂庫之間產生任何奇怪的問題),然後點擊「同步」。
對于播客,事情就要簡單許多。iTunes 裏可以直接下載你在 Apple Podcast 裏訂閲的播客内容,然後很方便地同步到 iPod 上。就是偶爾有些播客的封面圖不能正确顯示。對于《半拿鐵》這類時效性不強的播客,我會考慮放個幾十集在 iPod 裏,也許偶爾會聽聽;但是對于《聲動早咖啡》這類時效性很強的内容,顯然就不太适合用 iPod 來聽了。總的來説,我還是更願意使用手機和 AirPods 來聽播客。
視頻
按理説,在 2023 年用 iPod 聽歌尚能理解,但用這塊 2.5 英寸 320*240 的螢幕來看視頻,就多少有點匪夷所思了。但是實際上,用 iPod 來看一些古早的演唱會錄像、老的電視劇等等,還真挺有當年的感覺。
番外
畢竟時間距離 iPod 剛誕生那會兒,也過去了 20 多年。就連「聽音樂」這件事,也已經改變了不少。用輕松的音樂作為工作或學習的 BGM,成為了一種常态。iPod 給人的感覺還是「我要一張張專輯地好好聽歌」,但在專注工作的時候,這種氣質反而好像有點格格不入。
我的習慣是在工作時播放 Youtube 上的「Playlist」視頻,實際上就是 Youtuber 為你挑選了一系列輕松歡快的 Lo-fi、爵士或者流行歌曲,整個視頻時長通常在 1~2 小時之間。這樣做可以省去在工作前思考「聽什麼歌」的步驟,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态。
為了讓 iPod 能擔綱這個職能,我使用 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 将這些 Playlist 視頻下載下來,轉成音頻格式,并配以自制的封面圖,導入到 iTunes 裏,就像把一整個 Youtube channel 的内容轉成了一張「專輯」,也挺有趣的。(要點:下載時選擇 480p MKV 格式,其中封裝的音頻質量最高。Mac 用户可以使用 Downie 代替 IDM。)
iPod 給我帶來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折騰舊東西這件事本身并不稀奇,畢竟人多多少少都有懷舊的情結。也許今天的 PS5、iMac、iPhone 14 Pro Max 也會成為 20 年後的懷舊對象。但是與許多實用價值有限且幾乎沒有可拓展性的舊電子產品相比,iPod 特别給我一種尚有餘力、寶刀未老的感覺。
我得到了什麼?
首先,專注。
我不想很矯情地説只有用不聯網的播放器聽歌、用紙質書看書才能讓我專注。能不能專注于内容從來就是個人心性的課題,鬧中取靜方為最高境界。但是當嘈雜的「智能推薦」「猜你想聽」「熱歌熱榜」全部消失,我面前只有我親手整理的專輯列表,一切都被動地等我去選擇的時候,我才真正能捕捉細微的感受,聽到心裏的聲音:
今天下着小雨,想聽陳绮貞的《沙發海》;
今天陽光不錯,想聽吳青峰的《馬拉美的星期二》;
突然想起了 2019 年的某件事,不如聽聽那時愛聽的餘佩真……
是的,我説的「專注」并不是專注于音樂,或者專注于工作,而是專注于自己的内心。iPod(以及所有非聯網、非智能的東西)都是「安靜」的,他們不會像魔鏡一樣,用黑盒子裏的人工智慧來和你對話(或者説,向你喊話),而就是做好一面鏡子,幫你看清自己。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想聽什麼、愛聽什麼,我也祝你能像一個 2000s 的老樂迷一樣,從 iPod 裏而不是算法洪流裏找到屬于自己的音樂品味。
其次,一個真正 reliable & fully customisable 的本地音樂庫。
我從 2014 年開始使用網易雲音樂,2015 年開始使用 Apple Music,2018 年嘗試過 Spotify,一路走來,我的體會是,雲服務并沒有讓享受音樂這件事變得更輕松,至少還達不到像 iTunes + iPod 那樣「一勞永逸」的地步。平台之間的版權糾紛、莫名其妙的下架、不全或不準确的歌曲信息、各種會員和訂閲、廣告、過于臃腫的功能、低質量的翻唱、以及一旦斷網就煙消雲散的「音樂庫」……相比之下,買 CD 還真的簡單直接很多。
我想,用流媒體代替往昔的「電台廣播」,而用 iTunes 來代替「CD 架」是個合理的選擇。流媒體能提供的,終究只是一種「試聽」,哪怕試聽的期限可以是很多年。這一點和用 Calibre 來管理本地書庫是一個道理。
梁源老師説他聽過 2 萬張專輯。我作為一個普通的雜食音樂愛好者,能聽下 2000 張專輯嗎?因此維護一個我自己的音樂庫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當前我的 iPod 裏只有四百來張專輯、4300 多首歌,而我僅僅用了四五個小時來整理,所有的曲目信息都是準确的、清爽的。以後要做的,無非是偶爾往裏面添加新的專輯、新的歌曲罷了,幾乎不需要花費什麼時間。
最後,一點酷酷的感覺。
做小時候的自己幻想的「酷大人」可沒那麼簡單。小時候的遊戲也許你不再覺得好玩,(你現在一定可以買得起一大堆遊戲王卡片,可是你還想玩嗎?還有人陪你玩嗎?),但 iPod 和小時候喜歡的音樂真的不會過時。十五年前它有多酷,今天依舊如是。
我失去了什麼?
當然,iPod 和我們習慣的聽歌方式之間,已經有了不小的落差。我将這些落差歸納為「我失去的體驗」。至于這種失去是好還是壞,恐怕就因人而異了。
首先,Siri。
無論是在走路的時候,還是開車的時候,讓 Siri 為我播放某某歌曲或某某專輯,都是我的一個習慣動作。iPod classic 顯然與 Siri 毫無瓜葛,甚至連更早的 Voice Control 功能,都晚于 iPod 好幾年出生。所有選擇音樂的動作,都必須由手指撥弄輪盤來完成。
我很快就意識到,讓 Siri 幫我放歌,就像在指揮實習生幹活——我明知道它理解不了復雜的指令,于是幹脆只説那些名字簡短好念的歌曲。久而久之,當我説出「Hey Siri」之後,我只能脱口而出那寥寥幾張專輯或者少數幾首歌曲的名字——我要如何讓 Siri 為我播放一首貝多芬的 97 号鋼琴三重奏 ( Beethoven: Trio in B Flat Major, Op. 97- Archduke ) ?我要如何讀出《H ³ M》才能确保 Siri 能正确理解?
Hey Siri,播放方大同的《愛 愛 愛》。
對不起,在您的資料庫中,沒有找到方大同的《愛 愛 愛》。
……
Hey Siri,播放陳奕迅 2005 年的專輯。
對不起,在您的資料庫中,沒有找到陳奕迅的「2005」。
……
我不會説 iPod 的轉輪比觸屏 + Siri 的智能手機更方便,但是思來想去,覺得缺少 Siri 對我而言,恐怕不是件壞事。至少,許多名字稀奇古怪的專輯,多了和我「見面」的機會。
其次,歌詞。
對流行音樂,我是欣賞歌詞多過欣賞旋律的那一派聽眾。之前棄用 Spotify 也是因為它對歌詞的支持實在是稀爛,而一直使用 Apple Music 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歌詞顯示功能極其出色。相比之下,AM 的前身 iTunes 對歌詞的支持就相當有限了。為數千首歌一一添加歌詞(而且還不能動态顯示),一定是一種折磨。因此,歌詞絕對是 iPod 的一個減分項。
最後,分享。
我想,在用上智能手機之前,我們已經懂得如何分享音樂了。彼時「分享」意味着兩個人要真正地靠在一起,将兩人的耳朵用音樂(和耳機線)相連……
以前,「分享」行為還有屬于它的物理載體……
然而今天,獨享 iPod 還好,要是兩個人用一台播放器、一副耳機,多少還是顯得有點肉麻了。不過這也好解決,還是回到手機,用流媒體平台把音樂分享給朋友就是了(除非你要分享的音樂遇到了「版權問題」)。
Let's Get Back to 2000s
其實舊東西從來就不是完全地敗給新東西,尤其是像 iPod 這樣的產品,你甚至很難説它有哪一點是真正「過時」的。如果 iPod 支持藍牙耳機會更好嗎?似乎也不見得。需要一兩天充一次電的藍牙耳機,搭配一個禮拜左右才需要充電的 iPod ,其中的不協調感可能也會破壞用户體驗。
就説到這裏吧。
如果感興趣的話,祝你擁有自己的 iPod。
Let's get back to 2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