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醫美下鄉,上海白領和縣城阿姨同搶熱瑪吉,歡迎閲讀。
打工人決定反向 " 變美 "
年輕人的返鄉潮開始變成一場大型的 " 反向醫美 "。
每逢春節前夕,常常是女性群體出門做美發、美甲、美睫 " 變美三件套 " 的高峰期,今年回到老家的年輕人發現,醫美機構面診室門口到除夕前一天還排着長隊。
在今天,縣城阿姨很可能比年輕人更懂光子護膚和熱瑪吉,更加突破一線白領認知的是,同樣的項目,這裏的價格很可能只要大城市的二分之一。
很多一線白領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是趁着回老家,花小錢打了自己過去舍不得打的光子護膚。
返鄉偷偷變美,打工人彎道超車
今年過年回家,剛出高鐵站台,高娜就發現,過去出站口大廳上方挂了很多年的白酒廣告牌,今年已經變成了醫美廣告。
" 我自己本身就是美容護膚愛好者,所以平常對這類信息就比較敏鋭,今年回東北老家感覺這裏人對醫美的認知超出我以前的印象 "
熟悉的老家街道上冒出了幾家新開的美容院,有的直接把過去的小商服合并成了一家醫療美容,哪怕僅僅開車路過,也能看清門口的大電子屏上寫的 " 激光點痣 "" 光子護膚 " 的價目表。
公交車站的大幅廣告換成了 " 皮膚檢測 ",電梯廣告循環播放果酸煥膚和紅藍光治痘前後效果對比,連出租車後窗也貼着 " 天使針特惠 " 的廣告。在小城市商業街最顯眼的地方,都挂着東北本土品牌的醫美修復面膜海報。
醫美在下沉市場的普及程度,從随處可見的廣告就能窺見一二。
更讓高娜覺得驚訝的,是過年期間女性親戚的寒暄内容轉變,大家湊到一起,不問家庭近況和孩子學習,而更像一場熱絡的變美心得交流會。
" 有沒有打水光 " 和 " 在哪做的熱瑪吉?有效果嗎?" 是當下縣城中年女性湊在一起的熱門話題,靠着實踐出真知,阿姨們早就掌握這個小小縣城裏的變美資訊。不僅知道哪家醫生手法好,還知道哪家前台會給等待的顧客一人送瓶温熱豆奶。
聊天過程中,高娜發現自己已經退休十年的大姨,比自己還懂熱瑪吉機器的迭代更新。
" 她們不光清楚縣城裏各家的價格,還知道省會和一線城市的價格,甚至還清楚全年哪個時間段活動價最合适。"
春節期間正是打工人彎道超車變美的好時機,高娜也開始留意網上評價不錯的醫美中心,準備做想了很久的打頸紋。
醫美廣告随處可見
醫美在下沉市場的蓄力勃發,并不僅僅是區網域現象。
大學生閃閃回江西吉安老家過寒假的時候,同學聚會上,會有老同學神神秘秘地跟她分享項目。
閃閃身邊朋友向她透露,春節期間為了見朋友和相親,不少人特意回老家做 " 平價版 " 項目。有年輕親戚還把團的光子護膚券當作新年禮物送給家族裏的女孩子。
一種新的社交貨币正在生成——從女孩到阿姨,縣城裏越來越多關于美的公開讨論心得,人們互相介紹好項目、好醫師、好機構。
返鄉做醫美項目的年輕人多了,有時也會給小城市的美業帶來一些 " 反向審判 "。
日常會在北京做醫美的 95 後甄珍,每逢秋冬季節都在北京打水光針,回到唐山老家,發現下沉市場的硬體設備哪怕做的足夠好,在服務過程中還留有上升的空間。
在這場年輕人的 " 反向醫美 " 回流中,不僅女生們獲得了性價比更高的服務,連下沉市場的醫美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實現服務更新。
性價比高是下沉醫美的顯著特點
美團醫美數據顯示," 醫美下沉 " 漸成新風口,春節前後下沉市場的醫美訂單增速高達 50%,單城最高增速超 80%,交易用户規模的增速也是一線城市的近 3 倍。
老家總有新變化,下沉市場醫美已經開啓 2.0 時代。
醫美下鄉,繁榮背後的 " 隐秘角落 "
在浙江海寧土生土長的尹戌記得,很多鎮裏的女性消費者,起初都是靠去周邊大城市做項目打開的醫美大門。
早期醫美盛行的那幾年,老家的醫美機構并不多,很多人會選擇驅車一個小時前往不遠處的杭州做項目。直到海寧這兩年陸續開了兩家醫美機構後,下沉市場的消費者發現同樣的醫美項目在家門口做要便宜得多,更多人開始衝着性價比登門。
如果説體驗是提升大眾對醫美認知的最快方式,團購就是用性價比撬動更多潛在消費者的杠杆。
" 去杭州打一次光子活動價大概在 500 左右,如果本地搞活動光子在美團團購只要 100 肯定就立馬下單了。"
雖然價格敏感是普遍下沉群體的消費特性,但在醫美上,消費者更在意靠不靠譜。
下沉市場苦 " 黑醫美 " 久矣,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縣城醫美小百元的價格也能獲得高體驗感
下沉市場群體長期生活在熟人社會,信任感是種很微妙且頻發的情緒,也注定有人因盲目信任熟人推薦,而吃過不少虧。
機構不達标、售後無人理是常态," 拼房演戲 "" 醫美殺豬盤 " 都是醫美新手容易掉入的陷阱。
到了今天,下沉消費者比起聽説和推薦,更相信眼見為實。她們想要找放心的醫美機構和醫師的時候,不僅要看醫院和醫生的資質,更傾向多看美團、大眾點評内的真實消費評價。
據行業人士透露,當下中國醫美水下規模無證行醫、假藥水貨的始終存在,能占到行業 20%~30% 的比例,目前合規機構的線上滲透率僅 5%," 美業遊醫 " 在下沉市場更是尤其泛濫。
" 黑醫美 " 小城市的社會新聞常客
有甘肅蘭州的醫美從業者觀察,年輕人偶爾還會在 " 打黃金微針痛不痛 " 的問題上打退堂鼓,退休阿姨們做起項目要比年輕人更有勇氣,連手術項目都是下定決心説做就做,只要 " 靠譜 ",不會在價格上太過計較。
比起做醫美要花多少錢,縣城阿姨們更在乎項目和機構本身的質量和安全性,除了口口相傳的鄉土中國邏輯,專業化的第三方平台,常常成為下沉市場消費者對醫美機構建立信任感的主要途徑,也在監督和推動醫美走出 " 黑作坊 ",走向合規時代。
下沉市場需要自己的 " 變美風控官 "
宋雯在躺上操作台前,護士在旁邊温聲提醒 " 我們會在您的面前開盒配藥,您也可以通過盒子上的條碼掃碼驗藥。"
随着下沉市場的醫美繁榮,很多消費者在做醫美項目前,開始更加注重對機器和藥品的檢測驗真環節。
醫美機構從業者也提到 " 一般熱瑪吉、賽諾秀、科醫人等用户會自己主動要求驗真,70~80% 都會在意真假,藥品的話我們機構也會主動引導驗真。"
據上述甘肅蘭州皙妍麗醫療美容醫院相關負責人觀察,在 2018 年之前,本地消費者選擇手術的人比較多,也許是覺得懂手術的風險比較高,這幾年開始漸漸轉到注射和皮膚類的輕醫美項目上。到了今天,相比價格,大家更害怕打到假的。對此,機構也會主動引導驗真流程,展現專業性,讓消費者在體驗上能最大程度地放心。
所以很多消費者覺得能經過第三方查驗,和有平台認證保障過的商家才能放心。
擁有大量本地供給和嚴控專業資質的平台,正在成為下沉市場醫美從野蠻生長到規則重建的 " 變美風控官 "。
公開數據顯示,美團醫美 " 放心美 " 項目已在全國 75 城 1500 家機構投放 3000 餘台驗真設備,支持掃碼驗藥、器械溯源,2024 年完成 300 萬次驗真服務,中低線城市可及性提升 98%。
過去,下沉市場的醫美信息不對稱程度,對客户來説接近開盲盒。
消費者無從知曉醫生是否有執業資格,為此,美團醫美收錄 2 萬餘名醫生信息,上線獨立醫師端 APP,通過手術視頻評審、用户真實評價生成 " 司南醫師榜 ",下沉市場用户可查詢醫生資質與案例。
縣城阿姨未必能看懂那麼多 " 醫美面診功課 ",但極其擅長看醫師的資質,也更放心 " 聯合三甲資源 " 認證 。
看得見的真實案例對下沉消費者更有説服力
真實評價是面對消費者的公平公正公開,美團的數據互通與榜單引導,是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形式,面向醫美機構的隐形約束。
機構驗真數據實時同步中國醫美信息公示平台,機構需公開動态驗真數據。連同探頭使用次數和藥品批次一并公示,倒逼醫美機構之間 " 合規競賽 " 當下已經初見成效。
真正達标的合規醫美機構,尤其在下沉市場,是更願意支持一系列驗真審核,以更好維護行業内環境實現正向循環。
公示驗真信息能讓消費者更放心
時間倒退幾年,生活在小城市和鄉鎮的女性,會或多或少的伴有 " 美麗羞恥症 "。害怕在打扮上太過光鮮,擔心在外表上用力過猛會在縣城中成為突兀的存在,對臉上 " 上科技 " 這種事,更是諱莫如深。
到了今天,随着下沉市場的層層消費更新,縣城也一并脱胎換骨,大家對于變美這件事上也有了更高的覺醒和追求。
當上海陸家嘴的白領在恒隆廣場預約熱瑪吉時,1019.5 公裏之外的河南洛陽 60 後虞阿姨,剛剛完成了自己長達 30 年的變美心願。
中老年女性對容貌焦慮很少會宣之于口,只是在每天照鏡子觀察眼袋比起昨天有沒有下垂的時候,會或短或長地發出一生輕嘆。虞阿姨原本想找加小店低成本解決黃褐斑的想法,在女兒的反復遊説和在平台找合适的機構後,終于花三千塊做了激光祛斑。
醫美項目不僅解決的是不好看的斑點,還有虞阿姨揣在心口幾十年的願望。
不同年齡段的縣城女性,正在消費的代際、服務業标準化的浪潮中正視自己的需求,追求愛美的自由。
而随着下沉市場消費習慣和認知度的逐漸提升,過去醫美的 " 水下市場 " 也正逐漸走向正規,畢竟維持好行業環境,消費者也能做到安全放心的醫美,才是行業能迎來巨大增長的前提。
* 本文中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