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紹興紡織業外遷調查:20%去東南亞,50%去中西部,歡迎閲讀。
"本地對印染企業談之色變,但在越南才有真正享受到被重視的感覺。"
還有一個月時間,特朗普就要走馬上任了。
中國有句老話:" 新官上任三把火 "。而最擔心特朗普上台的中國人要數:制造業老板。
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 " 殺器 " 之一是提高關税。特朗普在本次競選總統時,已經放話對中國征收 60% 關税。而後又宣布 " 将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征收 25% 關税,并将對中國商品額外征收 10% 的關税 "。
這些 " 喊話 " 是大量中國制造業老板憂心忡忡的。
近日,細雨婆娑,小巴在國内紡織業重鎮紹興柯橋區調研時,就聽了不少這樣的聲音。
而對于制造業老板的擔憂,包括政府、學者在内的各方也有新的擔憂:產業空心化。原因是,當制造業老板面對不斷提高的關税,便不得不選擇出海,這對于產業外遷地是一個風險。
比如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指出:"產業外遷将加劇我國制造業發展過早過快減速風險,需警惕出現產業‘空心化’風險。"
小巴此行目的也在于此。去年初,時值 1 — 2 月紡織服裝出口額同比大跌 18.5%,行業震恐,形勢逼得不少企業動了出海的心思。而紹興柯橋區紡織品產能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紡織產品流通于此,是為漩渦中心。
圖源:小巴拍攝
當時小巴趕到柯橋時,有一個年銷售額 8 億元的功能性面料供應商悄悄地笃定説:" 我們不去東南亞賺錢,日本人、韓國人也都會過去,不如我們中國人主動去,最終反哺國内。"
近兩年,企業出海已經變成了制造業的主流聲音,并頗具雛形。
出海,怎麼樣了呢?
趕到柯橋區後,小巴通過對政企、協會、商會的調研獲得了一份熱乎的紹興規上紡織企業外遷的情況報告,主要列舉了 29 家規上紡織企業的當前外遷情況。——以紹興紡織業的地位來論,或可以視為紡織業乃至其他主要產業出海的參考。
總結來説,目前呈現了兩個新特點:
◎ 第一,至少已經有 6 家規上企業動身出海,占比超 20%,區網域集中在越南、印尼、孟加拉、斯裏蘭卡、泰國,其中越南為主要的出海目的地。涉及印染、織造、服裝、家具面料等細分產業。
一般來説,出海企業以服裝、織造等產業鏈中下遊企業為主,化纖、印染等產業鏈中上遊的企業較少。
" 越上遊,越穩定。" 這是當前的一條典型規律。原因是上遊產業的技術、資本門檻較高,對產業鏈配套和用工要求較高。
浙江紹興柯橋國風服飾面料熱賣
◎ 第二,出海的規上企業,主要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境外投資,一種是部分生產外遷。整體外遷的企業幾乎沒有。
上述提及的功能性面料供應商早有出海想法,希望去越南做產業投資,但至今近兩年,仍處于意向階段。類似處于意向階段的規上企業共有三家。可見從意向到真正落地,所需時間并不短。
出海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
首先是成本吸引力。調研報告顯示:紹興盛泰服裝公司将制衣工序轉移至越南、斯裏蘭卡等國,以降低勞動力;另一家浙江濱康印染有限公司将印染中低端產品轉移至孟加拉,以降低用水用能、環保成本。
以越南為例,平均工資不及浙江平均工資的一半,是紹興柯橋印染工人工資的三分之一," 人口紅利 " 還可以持續 10 — 15 年;原材料方面不存在進口配額限制,進口各類棉花不存在任何關税;免出口關税;越南北部最大的安分工業區對紡織印染外資項目實施 "4 免 5 減半 ",超過中西部地區 "3 免 2 減半 ",且地方政府負責廠房建設交付,土地廠房前兩年租金全免。
" 本地對印染企業談之色變,但在越南才有真正享受到被重視的感覺。"一位印染企業負責人説道。據了解,從 2010 年開始到 2022 年,紹興 259 家印染企業被整合至 110 家。
對此,一位柯橋區政府有關責任人向小巴證實了這點。" 我們這邊,如果要再上印染項目的話我們也不太允許了,除非去收購一家廠。" 他説。
其次是規避貿易壁壘與主動拓寬海外市場。
舉例來説,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為全球户外大牌提供面料,它選擇前往越南投資建廠;紹興木林森紡織企業在印尼投資建廠,有助于形成跨國工貿一體模式,搶占海外市場訂單;還有一個紡織企業原本主攻歐美高端市場,但因疫情原因違約賠付超 1000 萬元,被迫轉向土耳其等國家拓展市場。
比較樂觀的是:" 總體上還是屬于擴張,不少老板流動資金還是充裕的,負債率很低。" 受訪的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一位負責人對小巴分析道,這也是浙江民營企業的優勢。
紹興,高新纖維生產線高速運轉
出海與中西部轉移,長期并舉
不過,紹興紡織業企業出海的同時,也面臨往中西部城市内遷的機會,後者的優勢在于國家導向、一定產業配套基礎、相對穩定的營商環境。
可以發現,目前大部分紹興規上企業選擇的外遷區網域還是内地。以新疆、湖北、吉林、安徽、寧夏等中西部省份為主,它們占了 29 個企業的近一半。
背後原因或是中西部省份較出海仍然有一定產業鏈基礎優勢,以及國家意志的導向、中西部省份對紡織業的重新重視等政策因素。
比如,今年 9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其中提到:"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
據統計,今年 1 — 4 月,西部 12 省市合計出口紡織服裝 95.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7%,其中廣西、新疆、湖北增速達 36% — 48%,增速遠高于東部主要省份的個位數乃至負數的增速。此外,1 — 4 月,新疆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1%,較上年同期提高 22.2 個百分點;1 — 5 月,四川服裝紡織行業實現營收 435 億元,同比增長 10.7%。
烏魯木齊某紡機制造公司,
生產的紡紗高端智能設備遠銷國際市場
據紹興規上紡織企業外遷的調研報告,東部省份產業向中西省份遷移,存在部分整體外遷的案例,或可以説明兩地是取得默契的。
用一位受訪的柯橋紡織業行業資深人士的説法是:"東部省份在紡織業的地位沒法撼動,但在國家的推動下,會加重中西部省份的分量。"
所以,長期趨勢是,兩條遷移路線并存。而不同地方的產業優勢特點、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城市商業和企業文化、遷出地的產業與政策配套,都将影響各地產業遷移的具體表現。
比如,據上述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負責人觀察:蘭溪棉紡企業偏向往中西部城市遷移,海寧市(以出海埃及的恒生印染為典型)、寧波市(以全球化發展的申洲國際為代表)的紡織業企業出海更為活躍,相對而言,紹興紡織業產業遷移現象尚不明顯。
寧波作為 " 全國外貿十強 ",容易產生出海标杆,不難理解。比如申洲國際,作為 " 運動服裝代工龍頭 ",從 2005 年開始出海,2023 年其海外工廠的成衣產出占比 53%,海外員工數量占比 57%,這與它打通 " 一根棉紗到一件成衣 " 的 " 全產業鏈 " 能力以及獨創的一體化生產模式密不可分。
大型企業出海,往往自帶產業鏈資源并對于地方企業出海具有促進作用。比如,海寧的恒生印染是國内最大的紡織品制造、染色和加工公司之一,今年 7 月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區落地了一個耗資 7000 萬美元的紡織服裝廠項目。
埃及擁有非洲最大的棉花和紡織工業集群,是中東、北非地區唯一完全垂直整合紡織業的國家,具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此外,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在全球貿易交通、產業集群、政策優惠方面,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也不斷增強。
相較而言,紹興紡織業的核心產業是印染,產能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在技術水平與產業集聚方面,具有海内外產業區難以取代的區位優勢。
紹興,企業開足馬力趕制印染外貿訂單
" 總部經濟 + 海内外工廠 ",未來能成立嗎?
抛開當前現狀,從長期趨勢看,一定比例的產業遷出是各個東部城市優勢產業帶的大勢所趨。
比如,紹興規上紡織業調研報告中指出:" 企業外遷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商品外拓階段發展到資本外拓階段的必要過程。"
而產業遷出地未來将承擔什麼樣的角色,這是紹興們正在研究的課題。
首先,不可否認,中低端企業和產線遷出,有利于遷出地促進產業更新和進一步強化產業優勢。
圖源:小巴拍攝
據小巴了解,目前柯橋區紡織工業用地的市場價格基本在 150 萬元以上每畝,印染產業集聚區工業用地則在 200 萬元以上每畝,存在 " 無地可供 " 的情況。
以至于出現個别企業因為無法取得 60 畝的土地指标,被迫產線外遷的情況。
所以,部分中低端企業或者產線外遷,有助于騰出土地、能耗指标,引進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產業用紡織新材料等相關領網域高端項目及其他優質項目。
比如,研發了被譽為 " 國内首台裝備 " 的千噸級大絲束碳纖維生產設備的浙江精工科技項目,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網域的浙江寶旌炭材料有限公司的碳纖維及復合材料項目,國内唯一、全球最大的化學法循環再生聚酯企業浙江佳人新材料項目,以及比亞迪車規級芯片等優質項目。
其次,實施 " 總部經濟 + 海内外工廠 " 發展模式,在更大範圍内優化配置資源,是未來的方向。
從紹興規上紡織企業的外遷類型來看,原料、生產等勞動密集型的功能部分外遷是主流的外遷模式,紹興仍然是企業總部所在。那麼,企業總部将更專注于品牌創新、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基礎研究等技術資本密集環節,放開手腳以加大研發力度。
不過,或許是由于企業出海方興未艾,在紹興紡織業中,小巴還沒有找到已完全梳理與優化國内外產業或者總部產業與外地產業關系的典型性企業。
一位柯橋紡織業資深人士如此説:" 現在無非是在外面加了一個工廠,能對國内創新有什麼作用?" 當然,他們不否認,這是歐美日制造業企業與國内大型制造出海企業已經走過的路。
但這次在紹興調研,我們專程前往位于柯橋區的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作為 2022 年獲批的全省首批建設的 6 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之一,主要特點是政府、高校、企業聯合起來,面向現代紡織全產業鏈進行協同創新,推動紹興以及全省紡織業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紡織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是普遍情況,中小企業可以借助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的創新資源。
紹興,紡織印染產業轉型更新,
引入綠色環保新型設備
據中心相關人員對小巴透露:" 去年中心有 4000 多萬的企業委托項目合作資金到帳。"
如果以單個合作項目平均資金 50 萬元計算,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的年合作企業最高達 80 家。這背後也體現了大量中小企業主動加強技術創新的決心和意願。
總結來説,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在柯橋并沒有出現。這一問題随着產業優化與技術創新的促進,以及 " 總部經濟 + 海内外工廠 " 的探索,或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視角。
" 你若盛開 , 蝴蝶自來 "。
本篇作者 | 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