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古典:做IP,就是要跳出别人的故事,歡迎閲讀。
在遙遠的一個農莊,漫長的冬天來臨了,一個農夫養了三只家畜,豬、牛和一匹小紅馬,他最喜歡小紅馬。冬天過了很久,沒飯吃了,他不得不吃掉其中一個家畜。他先選了豬,他對豬説,我今天必須得殺掉你,但是我可以給你一個許願的機會。豬説,我希望飽餐一頓。于是,這個農夫去旁邊借了很多糠過來給這頭豬吃。豬吃完後,就被宰了。
撐了 15 天,又沒有糧食了,農夫不得以又瞄上了牛。他跟牛説,對不起啊,我要殺掉你了,你能許個願望。牛説,我希望休息一天。于是農夫就讓它休息了一天。一天之後,農夫把牛殺了。
就這樣又撐了 15 天,冬天還沒有過,農夫只好去找他最喜歡的小紅馬。他對小紅馬説,我真的要殺掉你了,你有什麼願望嗎?小紅馬説,我不喜歡這個故事,我要去我自己的故事裏,它就掙開缰繩,跑到自己人生的曠野裏面去了。
——古典《超級個體計劃:把經驗變產品,把專業變事業》
最近," 超級個體 " 成為頻頻被讨論的熱詞。比如,職場的盡頭,是超級個體;超級個體,是打工人唯一的出路;從大廠離職,成為超級個體……
新精英生涯創始人、暢銷書作家、著名職業規劃師古典,首次提出了 " 超級個體 " 的理念:能持續自我更新和迭代,不斷生產信息、發散力量,不斷產生鏈接、創造價值,并擁有強大的探索力和自驅力,能不依附于某份工作,靠自身的熱愛和能力,就能賺錢、發展的人。
超級個體除了指代 " 自由職業者 ",也可以表示與組織有着緊密的聯系的人。比如雷軍、董宇輝和埃隆 · 馬斯克。他們從事各行各業,卻有着相同的特征——一個人整合全鏈路。
盡管這個概念已提出多年,成為超級個體的人數也逐漸上漲,但我們仍然對它存在着諸多誤解和困惑。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超級個體的本質、掌握它的發展趨勢,以及成為超級個體的通關路徑,古典老師坐客混沌,為大家帶來了一次精彩的課程分享。
以下為根據課程内容整理的筆記:
授課老師 | 古典 新精英生涯創始人
編輯 | 混沌商業研究團隊
支持 | 混沌前沿課
我從兩年前開始關注超級個體,它帶給我最大的感觸是 Aha。在梵文裏,Aha 是世界第一個詞,囊括了所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出自人看到新鮮又驚奇的事物時情不自禁地發出 "Aha" 的感嘆。超級個體帶給我的感受也是如此,讓我忍不住發出一聲聲 Aha。
今天我的講説将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 " 為什麼超級個體是職場人的第三選擇 ";第二部分為 " 超級個體的定義以及能力結構 ";第三部分為 " 超級個體的通關路徑 ";第四部分為 " 超級個體如何與組織共赢 "。我相信通過這四部分的講解,超級個體這一復雜和多元的領網域一定會更容易被你理解。
我們大家多少有所感知,這兩年經濟環境不盡如人意。在生物學領網域,環境不好相當于寒冬,而寒冬時節最容易出現 K 型分化情況,能存活下來的只有大象和兔子。大象代表大型公司,它會在此形勢之下專注于高科技、AI、新能源;兔子代表着小公司,它更靈活、多變,可以從事養老、娛樂、服務業等服務業。
我們應該選擇哪一邊?
我認為大部分的人要選擇兔子那邊。過去幾年所有的中型企業都過得相當艱難,為了度過難關,它們最常使用的手段是降本增效(廣進計劃)。企業在降本增效,個人也想着要降本增效,比如移動辦公、數字遊民、自由職業,他們采取的策略就是降低居住成本和生活成本。就像很多年輕人選擇過一種非傳統的 " 躺平生活 ",不結婚也不生孩子,把老公這個角色換成 " 搭子 + 外賣 + 狗 ",也是一種降本增效。
增效是否有效果呢?其實有很多空間。比如二手電商裏的平替,通過購買更便宜的貨物,獲得相似的貨品體驗。再比如 AI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湧現出很多做副業的機會。
最近國家在倡導新質生產力,比如公司裏某個説話極端、不夠配合的員工讓管理層頭疼,但如果讓他去做抖音可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也就是説,在互聯網時代裏,情緒價值就是一種生產力。在過去,消費者根據使用需求購買商品,而現在完全可以被情緒帶動而下單。而如何将情緒價值作為生產力,就是很多人增效的法則。
因此,我預言中國未來需要大量的高端知識服務業。我們來看中、美兩國的對比:
美國現在第一、第二產業已經發展到頭了,這時候需要智能化,而企業智能化會導致大量的人失業,空餘出大量的工人從事服務業。美國的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 80%,而中國只占 55% 左右。另外有趣的是,美國大部分 GPD 都由高價值的人士提供,如設計師、繪畫師、廚師等;而中國的大部分服務業從業者都是相對溢價較低的生產力,如滴滴、外賣等。未來中國,當大量優秀的第一、第二產業的優秀人士進入到服務業時,他們的第一選擇就是做高端的服務者,如果我們慢慢向美國靠齊的話,至少應該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
這絕對是一個很大的空間。
當然,這裏面很難出現萬億級的企業,因為服務業很難出現獨角獸。就像我説的,如果你想做一個更自由的,更貼合内在的人,目前是有方法論可以做到的,但如果想要成為超級大型企業,則無法做到。
另外,現在的 90、00 後這代人比較個人主義,不像 70 後那代企業家一樣有深厚的民族責任感。他們的價值觀的轉變主要有三個核心動力。
自主。希望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事情,能選擇自己的工作任務;
精專。希望在某個領網域持續精進。他們成長在物質較為充裕的環境裏,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不服從威脅和説教的方式驅動。
意義感。希望做的事情充滿意義。
如果公司缺乏這三項特色,就很難驅動新時代的年輕人。
除此之外,新時代的女性在擇業觀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性的職業生涯一般有三個主題:找到真我、平衡工作和家庭、充滿挑戰。她們的職業生涯像是萬花筒,只要稍稍抖動就能夠出現不同形态的變化。
近代人已經產生了兩種人生觀。一種是爬樓梯,一步一步地登上高台,把中間的人擠下去;一種是萬花筒,充滿了豐富多元的可能性。我個人認為第二種或許是未來幾年經濟發展的趨勢,過去的經濟像是坐上了火箭,一飛衝天,但是這個世界永遠在公平和效率之間搖擺,效率高的時候表現出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富者越富,效率低的時候,公平和愛相對很平衡。這個世界永遠在愛和挑戰之間做鍾擺運動。
過去 30 年,我們狂飙突進,戰勝了很多挑戰。接下來,是不是可以從愛的角度出發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想一想,有沒有可能人生并非一場又一場的競賽,而是一場又一場的遊戲?
超級個體的崛起已成社會現象,我有三點觀察:
社會產業轉型導致高端服務業的出現;
個體擁有迅速崛起的生產力(社交媒體 /AI/ 情緒價值生產力)
職業不是梯子,而是遊戲場。
這三種外在的供需關系的變化,加上内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化和個人内在的追求,共同構成了超級個體的出現。在未來,這一領網域将逐漸壯大,比如美國有 35% 自由職業者,可見,這會是全球職業形态的一大趨勢。
超級個體在多個維度上表現出明顯的優勢,比如公司的創新業務負責人,最好是生活更靈活、思維更自由的超級個體,因為循規蹈矩的人往往做不好創新業務。我認為公司如果想要做得小而美,就需要超級個體的出現。
超級個體會在哪些行業?我沒有特别清晰的數據,但 " 心理、個人成長、占卜、教培、自媒體、療愈 " 都是該話題下的熱詞。而且,我認為超級個體在 to B 領網域的服務規模将超過 to C。
超級個體是職場人的第三選擇,如果你不想按部就班地打工,又不想創業,不妨試一試這條路。中國的超級個體有 20% 的比例,該隊伍還在不斷壯大中、因此,你可以不理解它、不接受它,但絕不能忽略它。
點擊下方海報,觀看精彩課程!
超級個體的能力模型
何為超級個體?大概來講,就是用獨特知識滿足客户需求,能整合經營全鏈路的一人公司。
這裏面有一個關鍵詞我需要重點解釋一下—— " 經營全鏈路 "。何為經營全鏈路?它的意思是不需要一個人單幹,可以與平台合作,但是你必須掌握平台的運作規則和程式。這需要你具有完整的商業思維,當然,這是比較困難的。
另一個關鍵詞是 " 獨特知識 "。服務的本質是信息差,很多企業裏的人會覺得自己沒有知識,變成标準化流程上的一個部件。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知識,它分為兩種,一種是過去職業的經驗、經歷、專業,這些都是個人的獨特價值寶庫。另一種是個人的談吐、性格、感受等,共同組合成一個人的氣質。知識都是一樣的,但是體驗卻是不同的,這就是獨特知識。
有一天我坐上了一台出租車,發現司機在車裏放了四箱桃子,賣給接見朋友和客户卻沒有帶禮物的乘客們,一盒 100 元,兩盒 160 元,我立馬就心動買了兩盒。
随後,他又告訴我車裏還可以提供算命和唱歌服務,每一項 50 元,買三盒桃子可以免費看手相。
我問他一天能賺多少錢,他告訴我,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 20 箱桃子,一盒利潤為 60 元,在開車的本職工作之餘可以賺到額外不菲的收入。
這位司機是一名傳統的市民,根本不懂流量之類的東西,他只是聰明地運用了出租車客流量的優勢,拓展了自己的業務,且幾乎不費力。
舉這個例子是想説明獨特知識其實可以十分簡單,有時候只需要靈機一動,就可以收獲非常高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靈機一動的時刻。最糟糕的方式是什麼?被迫向前卷,因為兩三年後你會發現,筋疲力盡卻收獲甚少。
接下來我們從 " 小眾深需 " 的角度聊一聊。
之所以提倡小眾深需,是因為大眾譜系的追求幾乎被大公司占據了,因此我們需要擊穿單點。有時候我們以為單點不夠,但其實往往有很多可能性。我舉個例子:
在北京海澱,有一群全中國最卷的媽媽,她們拉了一個群,每天在群裏交流各個學校、各個老師、各個機構的教學風格和質量等内容。有趣的是,這個群并非免費的,入群需要 2000 元的費用。因為進群代表獲取了信息資源,而這可以成為一門生意。我進群的時候群裏面有 245 個人,現在有 300 多人,入群費加上留學咨詢等服務,兩個群主創造了 1000 萬的年收益。
所以我一再強調,不要低估任何一個小眾深需的空間,有時候它甚至能養活 3-5 億體量的公司。
總結一下,超級個體的能力模型是獨特知識 + 小眾深需。這是它的魅力所在,不是向外找,而是找自己,當你找到你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一定就能吸引到很多像你一樣的人。因為你并不孤獨。
我經常説,做超級個體最深的感受是,什麼東西曾經拯救過你,你就拿來拯救全世界,因為你不是唯一的一個人。當你發出這樣的大願的時候,那就會有很多人來到你身邊,這個業務邏輯特别的簡單。
超級個體就是做一個小而美的助人者。小,不是規模小,而是需求非常聚焦。美,不是外在好看,而是過程有最好自我狀态。因此,我們需要用自己最好的狀态,把自己獨特性發揮到極致,去服務一小群人很深度的、很貼心的某種需求。
什麼樣的人能做這件事?超級個體能力模式就是賣貨郎的模式,左邊筐裏放流量,右邊筐裏放產品,中間這個扁擔就是轉化。扁擔一定要兩頭攤平,流量和產品也必須平衡。
這張圖匯集了超級個體的五個核心能力,產品、流量、轉化、品牌、經營。這裏面,首先要做產品,對于超級個體的起步階段來説,做品牌是大忌,其次是經營。至于流量,在今天的自媒體時代,先考慮流量的話就意味着做爆款,而一做爆款就逼你貼近用户的情緒,這是跟產品背道而馳的東西。
因此,我認為要先從做產品開始。產品從哪些點入手?寫書、做課、咨詢、服務、資料包等。先要從了解用户需求開始,而需求的本質是用户解決不了的問題。最近很多 HR 在學教練,我自己也在 2008 年開始學習,但我知道教練不能作為客户的需求,因為沒有一個人生問題是确定需要教練存在的。專業不是需求,問題才是需求。
超級個體的五大核心能力有的可以整合,有的可以學習。對產品本身的理解不是重點,重點是找到用户真實的問題,包括剛需、痛點、癢點等,這些都是很具體的内容。
超級個體的通關路徑
在這張超級個體 IP 進化全景圖裏,紅色代表出事的點,如果一個點過不了,就會向着虛線滑下去,永遠在一個地方來回徘徊。一旦被卡住的地方被打通,業務就可以一直往前走,直到 100 萬左右會出現一個分叉點,決定一個人做,還是工作室做,這時自由職業就變成了小公司。
我一個一個地闡述。
剛開始要定義產品,獲得第一輪用户反饋。第二輪開始弄清楚如何賣這個產品,知道核心客户是誰,根據他們的需求開始開拓流量,在跑動的過程中流量會逐漸清晰。
如果你已經有了產品,哪怕一個短視頻就只有 100 人看,你也會感到踏實,找到評論和點贊的人,他們大概率會回應你,這只是一個價格問題。走通轉化後再去做私網域,公眾号的定位會更加清楚。
剛開始做私網域可能上手會比較慢,但這是很正常的事。有了 100 萬的粉絲後可以做更多的私網域,獲得更大的流量。當流量已經拖不動時,就把產品增加一階、二階、三階。如此一來,同一群客户就獲得了更多的產品。
產品矩陣大致為:
一階產品——教你做——知識付費訓練營;二階產品——陪你做——陪跑;三階產品——替你做——外包。
每增加一階產品,定價大概會高 3 倍,相當于一階產品為 100 萬的話,二階加三階在一年時間内會提升至 300 萬。要走通這個路徑,快的話兩年就可以做到,并且很穩固。
接下來説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很多超級個體有一個短板,就是他們不清楚自己要從這份工作裏得到什麼。我認為,一個人想從工作裏獲得的東西無非四樣:金錢、發展、快樂和意義感。這四樣東西很難平衡,因為錢和快樂是短期取向的,而意義和發展是長期取向的。
因此,千萬不要太貪心,既要,又要。在成為超級個體之前,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如果是錢和發展,那麼自由職業和創業都很好;如果是快樂和意義感的話,我建議不要做自由職業,也不要創業,直接做副業。
怎麼打磨第一個產品?
很多時候,我們做超級個體的時候總是用企業的方式,這會導致十分尴尬的局面。企業追求規模化,它主要攻破大眾需求。而超級個體需要找到小眾需求。另外,企業是無限的,只要有利潤就可以調用很多資源去做,但是個體卻是有限的。因此,超級個體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發展。
我始終認為做超級個體是一段很深入的自我探索過程,它可以帶領我們看到更豐富的世界和更多元的自己。在這裏,你可以重新理解自己跟金錢、跟流量、跟市場的關系。沒有一個人會對真實的自我視而不見。如果自己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其他人真的需要,就有必要收取相應的費用,無需感到慚愧。
有些人會認為自己缺乏獨特知識,但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有三類知識是獨特知識。
專業知識。包括學科專業、培訓證書、行業知識和獨特方法論等。
職業知識。包括項目經歷、實用工具、心法竅門和行業資訊等。雖然很多人正是因為讨厭職場經歷而選擇自由職業,但是我們應該積極地挖掘自己的優勢,并承認自己的優勢。
生命知識。包括個人議題、人生經歷、浪費的錢等現實心得。
盡管告訴了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知識,很多人還是會懷疑自己的專業能力,但我認為所有人都有初出茅廬的時候,并非生來就是專家。要想攀升至某個領網域的高峰,一共有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求助者,它意味着你陷入了麻煩。
第二階段為探索者,這時你會不斷尋求老師的幫助。
第三階段為建築師,此時你已經具有很多知識和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理論。
第四階段為助人者,你會產生好奇,自己的理論别人是否也受用?
第五階段為專家,能夠知道怎麼做可以幫助到别人了。
在這五個階段裏,哪一個階段起可以開始做号?我認為探索者階段就可以開始做了,建築師階段可以開始做產品,助人者階段開始收費。因此,并不是只有做到專家級别才能開始行動。
老實説,很多人盡管能力已經達标,卻遲遲邁不開第一步,因為他們始終盯着最頂尖的那波人,越來越自慚形穢。但互聯網教育往往是 60 分的人教 20 分的人,與傳統教育大有不同。所以,放下對超高專業能力的執念,立馬去幹。
台灣有個民謠歌手名叫胡德夫,他對我的影響很大。在一次訪談中,他被問到為什麼可以把歌唱得這麼好,他説,在原住民的語言裏沒有 " 唱歌 " 這一詞,只有 " 給歌 "。唱歌的主語的自己,而給歌的主語是他人。
組織如何和超級個體共赢?
超級個體會如何走向終結?
第一種是 " 累死的 "。超級個體需要旺盛的情緒,一旦持續不下去就容易崩潰和決堤,説出一些不合适的話,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舉動。網紅的團隊一般分為效率團隊和供給團隊,很多時候他們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以自己的角度想要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但卻忽略了台上的人的身體和情緒。有人會選擇把效率團隊和供給團隊隔離,讓他們互不影響。
第二種是利益分配導致的分手。有供應鏈的直播電商,站在供應鏈的角度看,CEO 更有價值,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帶貨網紅更有價值。他們之間的矛盾是股東價值和客户價值的衝突。
第三種是自然消亡。當一個超級個體做到全盛的時候,走下坡路是自然規律。因此有時候前兩點的問題都不存在,它依然會逐漸走向終結,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為了延長超級個體的生命,組織應該做什麼?
首先,超級個體控制效能,而團隊提高效率。另外,從做手藝,轉向流量和產品賦能。最後,要具有拆分超級個體的能力,培養冗餘人選。
演講的最後我想以一則寓言故事結束:在遙遠的一個農莊,漫長的冬天來臨了,一個農夫養了三只家畜,豬、牛和一匹小紅馬,他最喜歡小紅馬。冬天過了很久,沒飯吃了,他不得不吃掉其中一個家畜。他先選了豬,他對豬説,我今天必須得殺掉你,但是我可以給你一個許願的機會。豬説,我希望飽餐一頓。于是,這個農夫去旁邊借了很多糠過來給這頭豬吃。豬吃完後,就被宰了。
撐了 15 天,又沒有糧食了,農夫不得以又瞄上了牛。他跟牛説,對不起啊,我要殺掉你了,你能許個願望。牛説,我希望休息一天。于是農夫就讓它休息了一天。一天之後,農夫把牛殺了。
就這樣又撐了 15 天,冬天還沒有過,農夫只好去找他最喜歡的小紅馬。他對小紅馬説,我真的要殺掉你了,你有什麼願望嗎?小紅馬説,我不喜歡這個故事,我要去我自己的故事裏,它就掙開缰繩,跑到自己人生的曠野裏面去了。
各位,職業如戰場,是一個故事而已。人生如戰場,也是一個故事。我們要更強大永續,也是一個故事。當然如果你不喜歡這個故事的話,不要跟它換條件,而是随時放下這個故事,跑到你自己的生命裏面去。
點擊下方海報,觀看精彩課程!
圓桌讨論部分節選:做 IP 的精髓是什麼?
同學 A:IP 的核心能力模型是什麼?什麼人适合幹,什麼人不适合幹?
古典:我覺得當大家説 IP 的時候,隐藏的指标叫流量和粉絲數。但流量并不是人能控制的,所以整天為了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勞神費心,卻不能保證結果,往往是一種徒勞的内耗。因此我個人的思路是,在準備孵化 IP 時,要讓他去感受到他真正能幫助到他人。
我不會讓他先去做号,這是企業的路徑。因為按照流程來做的,先做流量,再決定轉型的定位,會把一個活生生的人釘在某一處。如果從 " 幫助一個人 " 的思維出發,往往會更能抓住顧客的心。幫完之後我會問他,你覺得你幫了誰?你有什麼改變?你有什麼别的方案可以替代你這個方案嗎?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孵化的個人 IP 會慢慢積累起來,帶着幫助他人的信念感出現在鏡頭前賣貨,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
在常規的步驟裏,第一階段衝流量,第二階段進行轉化,第三階段做產品。我不相信這樣的方法能培養出好的 IP,雖然有機會培養一個 60 分的 IP,但是絕不可能搞出頂級 IP。李佳琦如果沒有那麼多年的櫃台經驗,他不可能做一個好的直播選手,董宇輝沒有那麼多講課經驗,他不會有這樣的心力。直播間主播的狀态是最關鍵的。如何讓他相信自己説的話、做的事?得培養他跟用户的真實互動,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建議從 " 幫助 " 的思維出發。
涼子:我的受訪者裏什麼樣的人會出爆款?根據我的觀察,第一點是 " 真 ",也就是混沌説的 " 真真地表達,真真地看見 "。如果一個人能自然地具有 " 真 " 的氣質、" 真 " 的表達,他很容易鏈接到人。
你認同自己在説的話嗎?你有心流狀态嗎?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爆款,當他坐在我面前的時候,就跟狼見到羊似的,心裏琢磨着 " 素材來了,流量來了 ",雜念會傳遞給對方,做出來的東西感染力就不會很高。
不管是頂級網紅,還是跳舞的小哥哥和小姐姐,他們都有一個非常穩定強的精神内核,那就是 " 真 "。你要能做到真,就會有很好的觀眾緣,人們會天然地被一種温和的、自然的情感吸引。
譚力:我在學習聲樂的時候,因為入學成績比較靠前,自己有很強的優越感,經常在琴房裏面指導别人。結果第一年考試,我考了第 11 名,而被我指導的人成績都比我好。于是,我就從聲樂學習當中去總結自己的問題——我沒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當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風格後,最後考到了第一名。
回到超級個體,也是一樣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高精尖,或者都能講一些高深莫測的話題,但他可能很适合制作生活視頻。我有個朋友叫傅首爾,她以前想成為超級女聲,後面失敗了。然後她想當女作家,寫了很多書,也沒有看見起色。最後她去參加了《奇葩説》,成為了一名辯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她的經歷讓我明白尋找個性化意味着要找到自己個性當中最讓人喜歡的點,你找到了這個點,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個體。
古典:我有一個感觸,很多時候自我并不是完全屬于自己的東西,而是在關系中間產生的。如果把我們扔到島上,自我無處遁形,因為沒有别人就沒有自己。所以超級個體也好,IP 也好,或者是創業也好,都是找自己的過程。
一開始你真實地展現自己,把偽裝扔掉,讓自我露出來。但是在挖掘到自我之後,必須找到與它相連接的事物。在職場上,客户就是那個連接,在找到他們之前,你先要把真我露出來。
掃描海報二維碼,觀看更多圓桌讨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