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預防餐後低血壓,老年人應學“慢”動作,歡迎閲讀。
近一段時間,劉女士每次吃完飯,都有頭暈、乏力、犯困,甚至暈厥和跌倒的情況發生。原以為是血壓偏高所致,測量後卻發現,竟是低血壓惹的禍。為何會出現餐後低血壓?應該如何預防?
" 餐後低血壓,顧名思義,即餐後發生低血壓的情況。确切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晰,常見于老年人。"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二科副主任醫師李聖耀解釋稱,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心力衰竭等慢性病,本身血管情況不佳,加上自身的神經、血管調節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現餐後低血壓。
李聖耀表示,藥物因素也是造成餐後低血壓的原因之一,部分高血壓患者晨起後服用降壓藥,降壓藥起效需要一定時間,待患者餐後,恰巧是降壓藥的起效時間,也可能導致餐後低血壓。此外,人們吃飯時,血液大多集中于人體的消化系統,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低血壓、頭暈的情況。
" 醫學上,低血壓的診斷标準為血壓低于 90/60mmHg。血壓偏低時,人們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心慌等不适感,嚴重時會導致暈厥。" 李聖耀提醒,一旦出現餐後低血壓,應及時躺卧休息,使血回流到腦部,改善腦供血情況。
預防餐後低血壓,李聖耀建議人們日常注意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避免血壓淤滞在胃腸道;避免久坐不動,飯前飯後要輕微走動,以免血液淤積在下肢,飯後猛一起身可能出現腦供血不足;适當多飲水,沒有心衰的老年人每日飲水量應達 2000 毫升,心衰患者每日飲水量不超 2000 毫升,嚴重心衰患者每日飲水量不超 1500 毫升;科學服用降壓藥。
" 老年人還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如起夜時出現低血壓摔倒的情況等。" 李聖耀建議,老年人應學會分解動作。分解動作的要點是 " 慢 ",即從坐到站起身時,先慢慢扶桌站立,看看自己暈不暈,腿軟不軟,沒有問題後再行走;從躺到站起身時,先慢慢坐起來,随後雙腳置于床邊坐一會兒,沒有問題後再站立,确定站立沒有問題後再走。
中醫認為,餐後低血壓與脾胃虛弱有關,老年人脾胃運化功能不足,進食尤其是不好消化的食物後,會增加脾胃負擔,導致氣血供應不足。李聖耀建議,老年人以及體形較瘦容易出現低血壓的人群日常可吃點補中益氣丸進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