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 15 Pro 評測:基礎體驗比什麼都重要,歡迎閲讀。
我覺得小米 15 是小米近年來最成熟的產品之一,它解決了上一代的槽點,并在用户體驗上下了很多功夫。
説到小米,大家常説「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但這次小米選擇用好的設計代替性價比,用「品質」取代「發燒」,這是小米 15 最讓我高興的變化。
令人開心的外觀和顯示
初見時這部手機令我感到驚喜和開心。經過三年的迭代,小米的家族式設計不僅改掉了以往的槽點,還在握感上進行了優化。
▲ 我也從沒想過,「傳承」和「精致」這兩個詞也能與小米挂鈎。
▲ 這次的亮銀特别版,讓我聯想到「小米 6 亮銀探索版」和「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
▲ 中框是經過 PVD 工藝處理的鋁合金材質,有鏡面般的高亮光澤。
▲ 背板是熱壓工藝處理的玻璃材質,表面起伏的波浪紋理,不僅看得見,而且摸得着。
整機包括攝像頭區網域和四周包邊的銀色效果都很統一,這需要非常強的 CMF 能力。這個版本非常容易沾指紋,它好看與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這種創新精神值得贊賞。
小米 14 的特别版是钛金屬材質,用這個材質的原因大家懂得都懂,小米只不過是潮流的跟随者;亮銀版未必會成為潮流,但這一次,小米決定不再跟随同行的腳步。
相機模組 Deco 同樣有很棒的設計。
Pro 版的相機模組蓋板采用一體陶瓷材質,光澤和造型都很精致,背板做了拱起來的「火山口」設計,讓整個相機區網域看起來很「潤」。
▲ 去掉了台階和巴黎飾釘紋,看着更上等級。
最需要表揚的是中框的設計。
金屬中框向後做了一個很大弧度的延伸,包裹住整個背板,和以前背板壓着中框的結構不一樣,就有點類似小米 14 Ultra 這種,但過渡更加圓潤,像這樣拿在手裏旋轉都不會有硌手的感覺。
▲ 用橡皮去擦邊框,只有小米 15 是不會留痕迹的。
手機更輕薄了,而且重心調整到了居中的位置,無論是 Pro 版還是标準版手感都很出色。
▲ 标準版是四等邊直屏,Pro 版等深四曲面屏,邊框稍微寬一些,而且看起來下巴會微微更寬一點。
Pro 版仍然使用了 2K 螢幕,像素密度比友商要更高,顯示效果更加清晰,而且據説功耗還和 1.5K 屏差不多。
過去幾年來,小米的手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讓人突然覺得有些膈應的點,就像小米 14 上非常多餘的巴黎飾釘紋。
但這次不一樣了,小米 15 讓我感覺小米在 CMF 設計上愈發的成熟和扎實,摒棄了一些看似高級的元素和技法,回歸到讓用户握持時感到舒服的細節上。
好玩好看的 AI 和系統
去年發布的澎湃 OS 像是小米給新系統打了個框架,那今年的澎湃 OS 2 就是真正在這個框架裏填充了更完整的内容。
同行都在做的 AI,小米做了;大家都在優化的動畫,小米也沒有落後。這一次金凡應該不會被罵得太狠了。
「AI 動态桌面」功能可以将靜态的圖片轉換成動态的視頻桌面,主要是對風景、城市、汽車、水流這種圖片比較有效。
▲ 好看的星空風光照,經過「AI 動态桌面」處理後就成了浩瀚的星海大片。
還可以用 AI 摳圖做出景深效果,很适合家裏有小貓小狗小朋友的用户。
▲ 系統動畫也是 MIUI 一直被诟病的地方,這次看起來是有了堪稱裏程碑的進化。
小米澎湃 OS 一開始可以説是被罵慘了,都説金凡換湯不換藥,把人直接罵到閉關去了。
不過這次不僅把大家罵過的系統動畫改了,還用 AI 做了好看的系統美化,還用骁龍 8 至尊版和自研的 HyperCore 架構把應用啓動速度也加快了。
整個體驗下來,我是覺得金凡不至于被罵了,不知道螢幕前的你怎麼看呢?
稍顯落後的影像
在今年的一眾新機面前,我覺得小米 15 的影像能力顯得有些欠缺。
硬體配置相較于前代來説提升不大,甚至有令人困惑的、我都不好説是更新還是退步的點,軟體層面也沒有什麼新功能,這對于看重影像的消費者來説不是一件好事。
先來看一些相對比較好的地方。
小米 15 同樣更新了「動态照片」,全焦段可用,後期可以在系統相冊生成「倒放」「往復」效果,而且是第一部能在微博分享「動态照片」的安卓手機。不過它只有一幀是有算法和 HDR 效果的,不像 OPPO 那樣整段視頻裏都有完整算法的介入。
Pro 版本上的 3 倍長焦更新成了 小米 14 Ultra 上的同款 5 倍鏡頭,等效焦距 120mm 壓縮感更強,同時 AI 超級長焦功能的激活倍數放寬至 20x(上一代為 30x)
再説到不足的地方。
Pro 的主攝取消了可變光圈,上一代能拍出好看的星芒效果,現在拍不到了。
标準版以前的 3.2 倍等效 75mm 中長焦鏡頭,換成了 2.6 倍等效 60mm 這樣一個奇怪的焦距,讓我很是困惑。
視頻的能力也沒有長進,不支持 4K 120 幀錄制,這一點放現在有點説不過去了。
本本分分做產品
當下芯片性能越來越強、各種參數越來越震撼,但手機的實際使用體驗并不是和數據直接畫等号的。要想把優秀的性能參數通過實際可感的體驗傳達給消費者,廠家要做全方面的考慮和取舍。
小米在這一代手機上的思路,讓我看到了品牌最應該有的态度,那就是本本分分做產品、重視用户的細節體驗。
沒有一味地追求誇張的性能參數,而是細心地打磨手機的造型和手感,用新鮮的技術做有趣又有用的功能,在能滿足大多數人需求的水平穩中求進。
這樣的本分,雖然會讓小米手機少了一些營銷上的噱頭,但我相信,這正是理性消費者最願意看到的,也能為品牌赢得更好的口碑,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