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碧桂園服務發表“獨立宣言”,歡迎閲讀。
作者 | 黃昱
近兩年在地產行業大洗牌的背景下,上市物管公司也籠罩着陰霾,不僅估值受挫,還備受外界對其給關聯地產公司 " 輸血 " 的質疑。從依靠到拖累,這次也輪到曾經市值第一的碧桂園服務來發表 " 獨立宣言 " 了。
面對碧桂園近期出現的債務危機,8 月 29 日,在碧桂園服務的 2023 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碧桂園服務首席财務官、聯席公司秘書黃鵬多次重申碧桂園服務的獨立性,并表示,碧桂園服務會做好乙方,配合甲方保交樓,協助兄弟公司化解風險和輿情。
同時,黃鵬強調,也會嚴格遵守法律底線,遵守上市規則,确保兩家公司業務和财務的獨立,不會做任何利益輸送行為。
眾所周知,受中國恒大挪用恒大物業存款事件影響,市場對物管企業與其地產關聯方是否存在違規資金往來的問題都保持高度警惕,後來奧園健康也曝出與母公司中國奧園之間存在違規資金往來的問題。
基于此,黃鵬在介紹碧桂園服務财務狀況時也主動提到,碧桂園服務不存在将現金存款作為關聯兄弟地產公司債務擔保方的情況,截至今年上半年期末,這樣的情況沒有發生,未來也不會發生。
财報中關聯方應收款數字成為備受關注的重點。
據碧桂園 2023 年中期業績報告,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碧桂園服務的貿易應收款項約為 183.9 億元,其中來自關聯方的貿易應收款項約為 23.01 億元,較 2022 年末增加 32.9%;來自第三方的貿易應收款項約為 160.91 億元,較 2022 年末增加 13.12%。
面對外界對關聯方應收賬款可能變成壞賬的擔憂,黃鵬則稱,碧桂園服務會依法依規處理應收賬款,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會轉變服務的方式,積極溝通,必要的時候甚至會适當的縮減一些不必要的關聯交易服務。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總收入約為 207.33 億元,同比增長約 3.4%。其中來自第三方的收入占比持續提高,達到了 95.6%,來自關聯方收入進一步降低至 4.4%。
很顯然,碧桂園服務過去多年在第三方市場的開拓有了明顯成效。
不過,單從物業管理服務這一業務板塊來看,碧桂園所貢獻收入仍占不小比重。
财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來自物業管理服務的收入約為 121.9 億元,同比約 10.9%,占總收入比例約為 58.8%。其中,由碧桂園集團開發的物業貢獻收入 53.4 億元,同比增長 17%,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41.5% 增至 43.8%。
受收入增速下降以及毛利下滑影響,碧桂園服務今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也同比下降近 9% 至 23.5 億元。
從管理面積規模來看,曾經急速擴張的碧桂園服務也進一步放緩了步伐。截至 2023 年 6 月底,除 " 三供一業 " 業務外,碧桂園服務的合同管理面積約為 16.47 億平方米,收費管理面積約為 9.16 億平方米,均僅較去年底新增 4000 多萬平方米。
受宏觀經濟以及地產行業下行影響,曾經在 2021 年位居上市物業股市值第一的碧桂園,在近兩年來股價持續下跌,市值曾經的超 2000 億港元市值縮水到如今不過 300 多億港元。
如今在兄弟公司碧桂園服務出現流動性危機時,碧桂園服務必須更加牢牢守住自己的經營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