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蘋果突發:裁員600多人!啥情況?,歡迎閲讀。
據央視财經 4 月 6 日消息,英國廣播公司 4 月 5 日報道,因叫停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項目,美國蘋果公司裁員 600 多人。蘋果公司的公告顯示,這批員工于 3 月 28 日接到裁員通知,裁員決定将于 5 月 27 日起生效。
據了解,蘋果公司曾投資數十億美元研發一款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不過,該公司從未公開承認該項目的存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截至當地時間 4 月 5 日,蘋果報 169.58 美元,漲幅 0.45%,市值 2.6 萬億美元。
蘋果下一個大事件醖釀中:探索家用機器人
美東時間 4 月 3 日,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 · 古爾曼 ( Mark Gurman ) 撰文表示,蘋果公司的多個團隊正在研究推進個人機器人技術,該領網域有潛力成為蘋果公司不斷變化的 " 下一大事件 " 之一。
據悉,蘋果的工程師在開發一種可以跟随用户在家中走動的移動機器人。蘋果還開發了一種先進的桌面家用設備,利用機器人來将顯示屏四處移動。盡管研發仍處于起步階段,而且尚不清楚這些產品最終會發布,但蘋果尋找新收入來源的壓力越來越大。
蘋果放棄造車
當地時間 2 月 27 日,多家外媒報道稱,蘋果公司在内部披露宣布将停止電動汽車項目。這一決定讓造車項目近 2000 名員工感到吃驚,部分汽車硬體的員工将被裁撤,部分員工将轉移到蘋果的人工智能(AI)部門。
全球知名的科技記者馬克 · 古爾曼此前也在社交媒體 X 平台發文稱蘋果公司已經決定取消搞了十多年的電動車項目。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X 平台
據悉,兩名高管告訴員工,造車項目組裏的許多員工将被調到由 John Giannandrea 領導的機器學習和 AI 部門,轉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項目,這也是公司日程表裏愈發重要的事項。至于團隊裏的幾百名硬體和汽車工程師有機會申請其他項目組的工作,同時裁員也是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對此,理想汽車 CEO 李想 2 月 28 日在微博發文稱,蘋果放棄造車,選擇聚焦人工智能是絕對正确的戰略選擇,時間點也合适。
李想表示,做成了 toC 的人工智能,蘋果會成為一家 10 萬億美金的企業;人工智能輸了,蘋果會成為一家 1 萬億美金的企業。人工智能會成為所有設備、服務、應用、交易的最頂層入口,蘋果的必争之戰。做成了汽車,大獲成功,蘋果會增加 2 萬億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車大獲成功的必要條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車的電動化是上半場,人工智能才是決賽。
圖片來源:李想微博
雷軍也在微博發文稱:看到這個新聞,非常震驚!小米戰略是 " 人車家全生态 ",我們深知造車難度,3 年前依然做了無比堅定的戰略選擇,認認真真為米粉造一輛好車!
特斯拉 CEO 馬斯克社交媒體轉發了蘋果停止造車的消息,配上了敬禮和抽煙兩個表情。
在蘋果宣布放棄造車之後,特斯拉可能是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Gartner 分析師拉姆齊表示,在已經持續降價超過一年後,馬斯克現在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硅谷出現一個同樣具有高科技吸引力的競争對手。
他表示:" 它們(特斯拉)原本無疑處于最不利位置…特斯拉此前一直被看作是一種彰顯身份的汽車,特斯拉從這種定位中獲益良多。而蘋果電動汽車絕對也可以被看作一種彰顯身份的工具。"
蘋果的造車歷史可以追溯到 2014 年,當年由庫克美東時間周三,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 · 古爾曼 ( Mark Gurman ) 撰文表示,蘋果公司的多個團隊正在研究推進個人機器人技術,該領網域有潛力成為蘋果公司不斷變化的 " 下一大事件 " 之一。批準,蘋果啓動 Titan 計劃,而後發揮 " 鈔能力 " 重金從谷歌、奔馳、特斯拉等公司挖角,組建了一支擁有硅谷 + 汽車產業基因的核心團隊。
截至 2019 年末,蘋果從特斯拉挖走了超過 300 人。後來,由于蘋果在造車路線和方向上反復搖擺,也遲遲沒有合作對象和形式落地,導致參與 Titan 計劃的高管大量出走,項目也幾度停滞。
庫克減持蘋果!套現超 3300 萬美元
SEC 監管檔案顯示,蘋果 CEO 蒂姆・庫克在 4 月 1 日和 2 日兩天之内出售了 19.64 萬股股票,套現超 33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币 2.41 億元)。
出售完這些股票之後,庫克目前直接持有的蘋果股票已減至 328.02 萬股。以 4 月 4 日蘋果公司收盤價算,庫克持有蘋果公司股票的市值約為 5.5 億美元(約合 39.8 億元人民币)。
減持檔案截圖
此次出售是根據庫克于 2022 年 11 月 28 日啓動的一項預先安排的交易計劃進行的,後者被稱為 10b5 — 1 交易計劃。該計劃允許公司内部人士在指定時間出售一定數量的股票,有助于減輕對内幕交易的指控。
去年 10 月,庫克就曾出售 51.1 萬股蘋果股票,價值約 8780 萬美元(約合人民币 2.9936 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财經、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