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20餘家上市公司涉破產重整 投資風險加大,歡迎閲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8 月 19 日,ST 高鴻(000851.SZ)發布了關于公開招募和遴選庭外重組投資人的公告。7 月 11 日,該公司以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 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主動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并申請啓動預重整程式。
近年來,破產重整已經成為解決上市公司财務困境和經營困境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的數量也明顯上升。
據經濟觀察報不完全統計,截至 8 月 23 日,今年至少有 24 家 A 股上市公司主動向法院申請或者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及預重整,數量接近 2023 年全年的規模。
多位律師告訴經濟觀察報,上市公司破產重整趨向于規範化、常态化和市場化,市場對于上市公司重整的認知,從陌生趨向于理解和認同。
随着監管的強化、退市相關法規的完善,A 股上市公司 " 有進有出 " 成為資本市場的常态。2024 年,面值退市成為主流,在已經摘牌的退市公司中,近一半為面值退市。按照交易所上市規則,一旦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盤價連續 20 個交易日低于 1 元,将觸發面值退市機制,公司股票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完成重整的上市公司,股價也逐漸逼近 "1 元紅線 "。一些重整投資人尤其是财務投資人,感到投資風險在逐步加大,業務越來越難做。在此過程中,破產重整管理人的工作量也相應有所增加,工作内容變得更為復雜。
投資風險加大
今年 4 月,國務院出台《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新 " 國九條 "),其中提出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
一位參與 ST 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的私募基金投資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自新 " 國九條 " 出台後,監管加大退市監管力度,嚴格了強制退市标準,尤其是随着面值退市企業數量的增多,現在做财務投資人的風險比以前加大了。
他進一步表示,盡管他們對上市公司盡調時,會以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潛在價值比較高的不動產或專利知識產權作為風控手段,但以前更多的是 " 賭 " 上市公司退不了市。他們以一定的折扣價格參與重整,上市公司通過破產重整程式後,各項償債類财務指标也随之改善,股價會明顯上漲,甚至翻很多倍。過去,他們主要靠這種模式賺錢。然而近幾年,他們發現上市公司退市的情況越來越多,作為财務投資人,越發擔心這種賺錢模式下的風險。
因為持續虧損和現金流短缺等問題,2023 年 1 月 3 日,ST 明誠啓動預重整程式。經過公開招募和遴選,湖北聯投城市運營有限公司、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久銀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為該公司重整投資人。2023 年底,*ST 明誠執行重整計劃。
*ST 明誠 2024 年一季度業績顯示,其依舊處于虧損狀态。該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0.11 億元,同比下滑 91.5%;實現歸母淨利潤 -74.39 萬元。
該公司于 2024 年 6 月 24 日 " 摘星 ",6 月 25 日停牌,6 月 26 日復牌,此後連續多個交易日股價持續下跌。截至 8 月 23 日收盤,該公司股價為 1.34 元 / 股,較復牌前交易日的收盤價下跌 16.25%。
股價逼近 "1 元紅線 " 的還有海航控股。2021 年 12 月 8 日,遼寧方大集團斥資 410 億元參與海航集團重整後,雖然海航控股業績有所改善,但股價仍然低迷。進入 2024 年,海航控股股價多維持在 1.5 元 / 股以下,直至 6 月以來,海航控股的股價加速震蕩走低。截至 8 月 23 日收盤,該公司的股價為 1.06 元 / 股。
據經濟觀察報不完全統計,2007 年至今,約有 12 家上市公司重整後退市,包括天翔環境、德奧通航、貴人鳥等。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已經有一些私募管理人因為風險增加而淡出這類業務,轉型其他類型的投資。
管理人工作量增加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懷濤感受比較強烈的變化是,在退市風險加大的背景下,參與重整項目的投資人會更加謹慎,要求增多。破產重整管理人(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在重整、和解和破產清算程式中負責債務人财產管理和其他事項的組織、機構或個人)需要與投資人、債權人溝通更多和更復雜的内容,工作量大增。
王懷濤稱,特别是設計重整方案的時候,管理人要做大量工作,投資人和債權人會對股票支付對價產生各種質疑,非常多的利益需要平衡。
針對重整投資人的風險,王懷濤會在前期提醒投資人多關注投資風險應對條款、退出條款、補償條款等和後續上市公司的經營規劃,以及重整完成後如何提振後續股價等問題。
有着十餘年破產重整管理人經驗的植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張健鑫亦有這樣的感受。對于如何防範重整企業的退市風險,他建議财務投資人可以在重整協定或與產業投資人組成的聯合體協定中,進行一些約定或設計一些補償退出機制,讓财務投資人既有更多的機會時刻掌握公司的經營情況,又能在上市公司出現退市風險後,及時止損。
張健鑫認為,過去财務投資人參與上市公司重整,從中獲利的案例較多,但現在可能要做更精準的重整價值識别,要站在產業投資人的角度去分析上市公司重整完成後是否具有盈利能力,是否能達到重整計劃中設定的重整目标,以及上市公司在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後,股票價格能否達到資本公積轉增股票時規定的轉股價格,上市公司未來市值能否提升等。作為财務投資人,應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全面盡職調查的基礎上對前述問題重點予以關注。
張健鑫介紹,有部分債權人也會關注上市公司後續經營情況和股價波動的問題。例如有财產擔保的債權人采用留債方式清償,一般有幾年的時間周期,其必然會關注上市公司在重整後能否正常經營。又如普通債權人,清償方式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以資本公積金轉增的股票進行清償,所以該類普通債權人會關注轉股價格,并時刻關注重整後上市公司的股價波動情況。
對于債權人關注的這些問題,張健鑫表示,管理人也需要及時與債權人進行溝通,而且溝通的時候既要站在債權人的立場思考問題,了解債權構成情況及債權人的訴求,又要站在重整企業的角度,弄明白企業後續經營方針及盈利點,确保溝通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市公司重整的變化
清律律師事務所的李賓賓律師認為,目前參與上市公司重整投資的财務投資人主體越來越豐富,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市場化的原則,同時也分散了單一财務投資人的投後風險。
李賓賓發現,除了傳統的五大資產管理公司、私募基金以外,參與上市公司重整的财務投資人還包括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央企、地方民營企業,以及一些自然人。在 2023 年上市公司重整案例的進展過程中,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有接近 9 家财務投資人參與重整。例如 *ST 正邦(" 正邦科技 ")的重整引入了 16 家财務投資人、*ST 步高的重整引入了 11 家财務投資人。
除了财務投資人主體越來越豐富能分散風險外,李賓賓認為,近年來上市公司重整越來越規範化。2022 年,上交所、深交所陸續發布關于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事項的自律監管指引,對于規範上市公司重整行為、預重整、投資人權益保護、信息披露,以及提高市場效率和透明度等方面,具有積極指導意義。
李賓賓介紹,2022 年之前的上市公司重整,更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檔案,以及一些交易所的零散規定,不成系統。實踐中預重整對于提高重整成功率有積極探索意義。2022 年,上交所、深交所發布自律監管指引吸納并進一步規範了實踐操作。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從預重整階段開始招募投資人,把策劃重整提前。
張健鑫表示,過去,投資人對于上市公司重整,會比較關注殼資源的價值。但是随着資本市場 " 快進快出 " 成為常态,新 " 國九條 " 及配套部門規範性檔案的發布,投資人對于上市公司殼資源持逐漸淡化的态度。投資人會回歸理性和冷靜,更多地從上市公司本身是否值得投入或者挽救,對公司重整價值加以判斷。
一位熟悉上市公司重整的投行财務顧問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現在監管強調從嚴監管借殼上市,有些產業投資人參與上市公司的重整計劃中,并取得控制權,但因為防止構成借殼,這些產業的資產不能大規模地注入上市公司。所以,很多產業投資人還是希望待上市公司重整完成後,努力讓上市公司原有業務回歸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