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2025上海車展首日觀察:華為小米不焦慮,雷軍缺席仍熱鬧非凡,歡迎閲讀。
4 月 20 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下稱 " 上海車展 ")正式開幕,電車通派出專業報道團,遠赴千裏之外的上海,近距離觀察這場汽車與科技的盛宴。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 A 級國際車展之一,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依舊規模龐大,共 26 個國家和地區的近 1000 家知名中外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超過 36 萬平方米。
各大車企帶來了各自的重磅新車,超 100 款全新車型在本屆上海國際車展首發,全新一代雷克薩斯 ES、騰勢 Z、仰望 U8L、極氪 9X、一汽奧迪 A6L e-tron......車企都卯足了勁,有的想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節奏,也有的希望在更高端的汽車賽道樹立新标杆。
這一屆車展,電動化已經不再是重要命題,嚴格來説,汽車行業已經完成了從油轉為電的過渡,來到了以智能化為主的下半場。站在時代前沿的造車新勢力,依舊是車展中備受關注的角色。
但同時,新能源汽車起火、智駕意外頻發,行業對智駕宣傳的收斂,對汽車安全架構的重視,也注定會讓整個汽車展會,往理性的方向發展。
現場究竟是什麼樣呢?逛完了車展裏的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等)和新新勢力(小米、鴻蒙智行等互聯網科技背景的玩家),小通很想在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
造車新勢力人氣最旺的展台,非小鵬汽車莫屬。
憑借 MONA M03 和 P7+ 兩款車型,小鵬汽車重新回到了造車新勢力月銷量的 TOP3 位置。國内銷售情況回暖,小鵬汽車的出海步伐也變得穩健。
小鵬汽車展台不僅很多人,甚至還多了不少外國人,有的西裝革履的,像是高層領導前來交流,一下子充滿了 " 國際味 "。
據説前幾天就已經有一批跨國集團公司的高層前來參展和試駕,而且都是小鵬、理想、蔚來、問界這些新勢力品牌的車型,很好奇小鵬汽車展位上的外國人是否與此有關。
對了,嚴格意義上來説,小鵬已經不算是一家純粹的車企了,而是一家 AI 科技公司,汽車、AI 機器人、還有最新的陸地母艦都來到了現場," 紅衣教主 " 周鴻祎還和小鵬的 IRON 機器人握手互動,吸引了不少觀眾。
趁着新車熱度,小鵬汽車還發布了搭載 5C 電池的超長續航 Max 旗艦版 P7+,号稱十分鍾補能 420km,20.88 萬元起,還是行業首批一級能效認證的純電車,周鴻祎稱 " 太不講武德 "。
理想汽車帶來了他們最新的產品矩陣,L6 迎來了全新的智駕硬體和新配色,全系标配激光雷達,新的綠色也很好看。
最重磅的還是 Mega Home,外形和老款沒什麼變化,只是換了更薄的激光雷達硬體而已。最大的變化是車内,理想給二排做了一套類似 " 寶寶巴士 " 的旋轉功能,剛發布時也吸引了許多媒體老師前去拍照和體驗。
除此之外,理想汽車的展廳就沒有小鵬汽車那麼多人了,畢竟真正有新東西的新產品就一款,純電 SUV i8 缺席了這次上海車展,剩下的都是已經上市了很久的現款車型,但總體看車的人還是比較多。
也有幾個老外對理想汽車很感興趣,他們在仔細打量 Mega 和 L9 兩款產品,也不乏從遠道而來報道的海外媒體老師。
蔚來的人氣也不是很高,小通認為原因和理想汽車差不多,都是沒有帶來很重磅的新品,ES、EC、ET 系列的更新款沒有來到車展現場,換電演示區和技術旗艦 ET9 則吸引了一些關注。
意外的是,就在小通打卡蔚來展台的時候,寶馬集團的高管組隊過來了,他們直奔 ET9,随後體驗了一下 ET9 的天行底盤。看他們臉上的表情,對國產豪華旗艦車的印象應該還不錯。
等到公眾日開放後,蔚來的換電站演示肯定少不了小孩子圍觀,換電還是這家車企的獨占優勢,認知輸出還得從小朋友身上找到突破點。
光看人流量,蔚來旗下的樂道和螢火蟲表現平平,工作人員比觀眾多,樂道 L90 和螢火蟲作為為數不多的首發新車,小通打卡的時候發現人并不多。
不過樂道 L90 并未開放體驗,也就是樂道 L90 剛發布的時候,李斌和樂道俞斌一同坐在前備箱現場演示釣魚的時候,看熱鬧的人比較多,關鍵時刻還是得靠李斌的網紅 "Buff" 拉一把。
已經開放體驗的螢火蟲相對更多一些觀眾關注,體驗過的人一致表示内飾精致,對于一開始的質疑和吐槽,他們都説 " 是之前説話太大聲了 "。
零跑趕在車展首日全球首發了 B01,不出意外都是主打性價比路線。新車發布吸引了不少觀眾來湊熱鬧,不過小通發現,更多留在零跑展台的人,都是帶着買車的需求去的。
只能説不愧是靠着性價比站穩新勢力銷量 TOP5 的汽車品牌,連觀眾都變得實在了。
極氪靠着一款現場首發的 9X 吸引了大批觀眾,小通也是擠了很久才能進去看到真車,瞬間想起前年問界 M9 亮相廣州車展時,新車周圍裏三層外三層全是來拍照湊熱鬧的觀眾。
全尺寸 SUV 會是接下來的主流競争高地,不少品牌都拿出了最新的大型 SUV 新車加入競争。極氪 9X 在曝光階段就被冠以 " 杭州灣庫裏南 " 的稱号,真車還是有相當的号召力。
本屆上海車展的首發新車規模看起來很大,但具體到車企上,這個數量就會變得很少。小通發現,有無新車首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車企展台人流量,今年上海車展,新勢力品牌首發新車的數量的确很有限。
但換個角度想,這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模特進場,也沒有雷軍逛展打卡,更沒有車主維權,大家的關注點又回到了車身上。
作為造車新勢力當中的新勢力,小米汽車走到哪都會被眾人圍觀。
不久前引發行業地震的交通事故似乎并沒有對小米汽車造成太多影響,新車訂單照舊增長,小米汽車依舊是整個展館當中人氣最旺的,媒體老師輪番打卡 SU7 Ultra,場外依舊是熟悉的限流排長隊。
還記得去年廣州車展,小米汽車展台限流,場外的隊伍幾乎排到隔壁的東風猛士展區裏,場内觀眾多到來不及接待。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有的是從附近的小米汽車店調過來臨時支援的。
現階段幾乎沒有車企,能夠做到靠一款上市一年多的車型(系列)吸引如此龐大的人流量。
讓小通覺得比較可惜的,一個是 YU7 确認缺席本屆車展(不排除突發亮相可能),另一個是雷軍沒有趕在車展首日到場,但這些都不影響小米汽車展台的活力。據説前 5000 名到場打卡的小夥伴都拿到了一頂小米棒球帽,去年廣州車展,小米則是給所有排隊進場的觀眾發了一瓶礦泉水。
很難不説智駕事故對小米汽車毫無影響,整個汽車行業踩下智駕宣傳的急刹車,如今還能在車展上吸引大量觀眾,小通認為離不開雷軍和小米品牌的影響力。
臨近關門,小通再前往小米汽車展台,發現展台變得空曠了,去年廣州車展直到關門之前都有人在場外排隊。如果 YU7 和雷軍都到場了,很難想象小米汽車展台會是怎樣一幅畫面。
鴻蒙智行的熱度不輸小鵬汽車,小通發現在展台中直播的主播還更多。
一方面是問界 M8 首次參加大型國際車展,雖説已經有展車陸續到店,但面孔還是比較生疏,因此吸引了觀眾排隊體驗和博主的直播。根據問界的消息,問界 M8 上市後大定訂單超過 44000 份,首銷之火爆連許多售價低廉的入門緊湊 SUV 都望塵莫及。
一方面,35.98 萬元就能買到一輛要啥有啥還有高階智能的大型 SUV,哪怕是當做 " 小号 M9" 來賣,都能產生相當大的吸引力,讓更多消費者不用 " 咬咬牙 " 就能夠到問界的旗艦車型體驗。
另一方面,有問界 M9 打頭陣,問界品牌的高端市場認知已經樹立起來,銷量穩居 50 萬 SUV 的首位,對于更便宜,體驗和 M9 還差不多的 M8,消費者顯然能夠給予更多的信心。
即便是帶來了全新的配色和輪毂設計,問界 M7 的熱度沒有想象中的高,連同剛剛上新的問界 M5 Ultra,似乎也有點被冷落的既視感。
小通覺得并非沒有理由,煥新之後的問界 M5 和 M7 至今沒有太多更新的大動作,市場對它們的存在已經很熟悉,新配色、新輪毂難以帶來足夠的流量和話題。
一同到達現場的還有尊界首款車型 S800 和享界 S9 增程版,前者依舊是 " 可遠觀不可近看 " 的狀态,後者由于是已經上市發布的車型,熱度也沒有問界 M8 高,看的人也相對較少。
更何況,智駕宣傳被摁下急停鍵,展台現場少了幾句 " 遙遙領先 ",難免缺了點制造話題的機會。
和小米汽車一樣,鴻蒙智行本身也攜帶着流量,擁有大量粉絲和龐大用户群,極具互聯網屬性,熱度自然會比普通的車企更高。新車對這些品牌而言更多是錦上添花,即便沒有新車發布,想必路過的觀眾都會去看上兩眼吧。
新勢力和新新勢力的分化,在這屆上海國際車展中仍然很明顯。
最主要的區别就在于吸引流量的方式,造車新勢力靠新車,新新勢力靠互聯網流量。本質上這沒有對與錯之分,都是造勢引流,不過是路線和屬性的不同,更何況合資車企的發力,也發布了不少有看點的新車,分走了一部分觀眾的注意力,流量争奪在新勢力和新新勢力之間可能會顯得更加艱難。
的确,新造車時代,流量顯得更加重要,畢竟做了一款好車,也需要有足夠的傳播能力,才能讓更多普通消費者知曉,這也是為什麼車企對小米、鴻蒙智行自帶的高熱度又愛又恨。
相比往年的車展,和新車無關的造勢少了很多,至少目前小通還沒發現雷軍打卡、車主維權這些很博眼球的活動,整個車展依舊人多,卻更加和諧。要説什麼遺憾,肯定是想看的新車沒有盡數到位。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因為雷軍之類的頂流網紅沒有到場,大家不得不去看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