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造手機、“+ AI”,掉隊的蔚來瞎折騰?,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元宇宙日爆,作者 | 凱爾,編輯 | 文刀
對标豪華品牌BBA,自建換電站,蔚來汽車曾憑借先發優勢,一度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但最近兩個月,蔚來的單月交付量僅有6000多台,漸露掉隊之相。
主業低迷,蔚來傳出新消息。兩天前,工信部為蔚來手機發放了核準證,這意味着這部車企打造的手機距離上線發售越來越近。
小米、華為、蘋果一眾手機廠商進軍汽車市場已經見怪不怪了,現今,蔚來繼吉利之後也衝入了手機市場,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直接潑了盆冷水:汽車企業做手機是"吃飽了沒事幹"。
其實不僅造手機,過去幾年,蔚來汽車沒少折騰,追過元宇宙,打造AR眼鏡,要讓車主在車裏看巨幕電影;又申請了GPT相關商标,準備用AI更新車機體驗。
花活不少,療效甚微。蔚來汽車的銷量和股價出現"雙下滑"。
一種市場聲音認為,高昂的售價讓蔚來相比比亞迪、特斯拉等品牌喪失了性價比優勢,難以成為主流之選。終于,蔚來降價了,還打算新建兩個定位下沉的子品牌。
但市場競争格局正在悄然建立,留給蔚來調整戰略的時間不多了。
7000塊的車鑰匙?
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跨圈進入汽車行業早已不是新鮮事,蔚來汽車直接反向跨界,造起了手機。
6月19日,工信部無線電核準通過了一款型号為N2301的智能手機,申請部門為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隸屬于蔚來中國集團,法定代表人為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
蔚來手機"入網"證書
早在去年12月的NIO Day 2022活動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就透露,蔚來手機已經處于生產中,并計劃效仿蘋果,每年推出一款新手機。工信部無線電核準證書的發放,意味着蔚來手機距離問世再進一步。
不過,工信部無線電核準的證書中并沒有透露該款手機的具體配置。早些時候,網絡上曾流傳出疑似蔚來手機的"諜照"。從網圖看,該手機為一款直板手機,印有蔚來汽車的同款标志、該照片未得到蔚來的官方确認。
網絡流出的蔚來手機諜照
但秦力洪曾稱,蔚來手機的定位是安卓旗艦機,價格大概會在5000-7000元間。他強調,蔚來不會在手機内部加裝廣告,不通過廣告變現。據介紹,此次蔚來手機搭載了UWB技術,可以充當蔚來汽車的車鑰匙,數據傳輸速度和測距精度都較以往的藍牙鑰匙有較大提升。李斌此前預告,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發布。
大舉踏進手機圈,李斌的説法是,蔚來做手機不圖與華為、小米競争,為的是用户需求。"手機和車的協同越來越重要,蔚來手機能賣個幾十萬台,有一半的用户買就很開心了。"
這番謙遜表态又與蔚來高舉高打自研手機、每年發布新旗艦的策略不太相符。畢竟,如果只做汽車的協同硬體,蔚來本可以更低的成本、更慢的節奏執行手機產銷計劃。而定價 7000塊錢的"蔚來汽車車鑰匙"被一些車友評為"大可不必"。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認為,汽車企業做手機是"吃飽了沒事幹"。相反手機廠商要做車,有可能。
陳玉東認為,車企做手機業務很難盈利,不盈利的商業模式就是耍流氓。"手機廠出貨量大,只要有1%轉化為車主,就可能賣出100萬輛車。但車企的出貨量遠小于手機廠,車企要将用户轉化為手機用户,量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支撐手機業務盈利。"此外,手機行業标準和汽車行業标準不同,手機可以當機,但車"當機"後果不堪設想。"造車就深挖造車,手機讓别人去做。當然我也尊重企業的選擇。"
李斌倒是吐露過更長遠的思考。2022年8月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時,他表示,這一決策是出于蘋果進軍汽車行業的擔憂。言外之意,造手機更像是一種防御手段,預防蘋果依靠龐大的用户量,在未來搶走蔚來的汽車客户。
一位汽車行業的營銷人士則認為,蔚來造手機意不在機器銷量,而是以此布局人-車-端的移動智能生态,"這個幾乎是智能駕駛、人車互動的大趨勢,吉利在做這方面的布局,海外的特斯拉造手機傳言雖然沒得到證實,但人家有芯鏈,真要造也是分分鍾的事。"
追元宇宙、"+AI" 不解銷量困局
無論布局是否深遠、市場是否看好,"造手機"這件事放在蔚來身上倒也不違和。自誕生起,這家造車新勢力從誕生起就一直不走尋常路。
在大多數汽車自主品牌走低價路線與合資品牌搶市場時,蔚來汽車直接對标BBA等豪華品牌,一上來就造出了跑車EP9和中大型電動SUV ES8,後者起售價近45萬元。
走高端路線的蔚來,曾在造車新勢力中風頭無兩,憑借率先量產,蔚來汽車一度力壓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像互聯網的"BAT"一樣拿下了"蔚小理"的坊間占位。
高價的蔚來汽車首創換電模式,在全國建起了上千座換電站,讓車主在沒電時可以直接更換電池,緩解等待充電的痛點。
當元宇宙和AI的風刮起時,蔚來也毫不猶豫地趕上。
2021年的NIO Day,蔚來汽車在旗下第五款車型ET5首次亮相時,就搭上了元宇宙概念。别家車搭載副駕專屬娛樂大屏,ET5直接上了采用AR/VR技術的全景數字座艙Pano Cinema,号稱為車主打造"第二起居室",從聲、光、影三個維度提供沉浸式車内空間體驗。
不僅如此,蔚來與AR 創業公司Nreal共同研發了NIO Air AR眼鏡,可在車内實現等效4米、130英寸的3D觀影效果。在當時的媒體宣傳中,蔚來ET5被稱為"首款元宇宙車型",妥妥把握了當時的風口。
今年,元宇宙潮水漸退,AI大行其道,蔚來汽車永不缺席。5月,蔚來汽車被曝出申請KnowmeGPT、NIOGPT、NOMIGPT等含"GPT"的商标,圈内解讀,這是要将類ChatGPT大模型搬入車機。李斌也不藏着掖着,直言"這樣一個人工智能助理,或者説有情感的夥伴,大模型對于車機的改進、幫助會非常大"。
相比傳統汽車企業,蔚來的每一步都邁得很快、很大。追風元宇宙和AI,開發AR眼鏡和手機,這些舉動都顯露出蔚來汽車的與眾不同。
然而,"與眾不同"并不意味着有效,決定車企命運的往往只有一張成績單——銷量。
回到蔚來汽車的造車主業,它正在經歷成立以來的黑暗時刻。2022年,蔚來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标的82%。今年以來,蔚來單月交付量也在持續走低,近兩個月全系車型銷量已經跌破1萬台,分别為6658台和6155台,位居理想、哪吒、零跑、極氪、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之後,觸及近一年來銷量最低點。相比之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至4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别達835.5萬輛和823.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8.6%和7.1%。
在4月初的媒體見面會上,李斌曾半開玩笑地表示,"我們二季度的目标就是多賣車,如果再沒有什麼起色,還是每個月1萬多輛,那我和力洪就得去找工作了"。
結果,4、5月份,蔚來汽車的銷量仍未扭轉下滑趨勢,今年前五月,蔚來汽車的銷量約4.38萬輛,尚不足理想汽車約10.65萬輛的一半。曾經的新勢力"一哥"已經被理想汽車遠遠甩在身後。
"貴"不再堅持
銷售市場的低迷正在衝擊蔚來的股價。自2021年年初以來,蔚來汽車股價從最高66.9美元的高點持續下行,兩年多時間股價已跌至9.36美元,累計跌幅高達86%。
蔚來汽車近兩年股價持續下跌
蔚來汽車的虧損額在加大。财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蔚來分别實現歸母淨利潤-56.11億元、-105.7億元、-145.6億元。2023年一季度,蔚來實現歸母淨利潤-48.04億元三年多時間,蔚來累計虧損額超過355億元。
過去追元宇宙、如今"+AI"這些"花活"似乎并沒有直接提振蔚來汽車的銷量,造手機也并不會解決眼前的銷售困局,反而将是一筆大投入。
蔚來的症結,到底在哪?市場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貴。
從誕生伊始就走高端路線的蔚來,曾因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飽和吃到了第一波紅利,旗下ES8、ES6等車型一度銷量走俏,據統計,截至2023年4月底,第一代ES6已交付127611台,為均價35萬以上純電SUV市場銷量第一。
但市場悄然發生了變化。比亞迪以高性價比占據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榜首,特斯拉多次降價反復強調"親民",闖入新能源賽道的還有吉利、長城、奇瑞、長安等老牌車企,也打入高性價比市場,而原生賽道的對手理想、哪吒、零跑等新勢力的產品線日趨成熟,產能大增之時,消費者坐等降價。
如此境況下,蔚來汽車的高品質、重服務、高價格路線越來越難走。相比一眾新能源汽車,蔚來不僅貴,還固執。李斌曾多次強調,蔚來為了保障老車主權益,堅決不降價。
一名預定了特斯拉車型的消費者就表示,"我不會為了蔚來的服務多花十幾萬去買蔚來,消費降級了,剛需用車還是會考慮品牌、電池性能,最重要的是性價比。"
在殘酷的市場面前,蔚來終于低頭了。
6月12日,蔚來汽車宣布全系車型起售價降低3萬元。與此同時,蔚來取消了免費換電權益。
這是李斌對市場的妥協。他在蔚來用户社區直言,這次調整在内部讨論了很久,聽取了部分用户的意見與建議,到宣布降價前夜的凌晨三點還在反復推敲,"現在是最合适的發布時機,肯定還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還請大家理解和支持。"
銷量滑鐵盧的現實下,蔚來汽車開始以降價換銷量。事實上,從蔚來汽車旗下車型的銷量構成看,售價較低的車型也是出貨的"主力軍"。财報顯示,2023年Q1,蔚來定位較低的ET5銷量18703輛,占總銷量的60.25%。
顯然,市場更青睐價格更低的車型。這也意味着,蔚來想要重回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巅峰,需要放低身段、進入主流用户的購車區間。
那麼,蔚來的"高端定位"不要了?NO,它的選擇是新建子品牌,試圖以此完成"市場下沉"的使命。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秦力洪透露,蔚來汽車内部正在籌備代号為"阿爾卑斯"和"螢火蟲"的兩個新品牌項目,其中前者主要面向中端市場,後者則是尺寸更小的車型,這兩個品牌或将在明年底與消費者見面。
然而,數據顯示,比亞迪和特斯拉在10萬-35萬售價區間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蔚來高性價比的車型還要再等一年多。在中低端市場争食,留給蔚來的時間不多了。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