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警惕飯圈“227事件”在雷軍身上重演,歡迎閲讀。
作者 | Mia
編輯 | 鄒玲
對于雷軍和小米來説,"3.29 小米 SU7 高速車禍 " 事件,不僅葬送了年輕的三個女大學生鮮活的生命,更是一場堪比飯圈 "227 事件 " 的流量反噬。2025 年 3 月 29 日晚 22 時 44 分,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一輛小米标準版 SU7 撞上施工隔離帶水泥樁,随後車身爆燃,三名年輕女性不幸離世。
遇難者家屬提出車身自燃、" 車門鎖死 " 致無法逃學生等多個質疑點。事故發生後,小米沒有在 " 黃金 24 小時 " 内予以回應,輿情持續發酵。小米 SU7 發布會上宣稱 " 小米的電池技術經過了包含碰撞、擠壓、火燒在内的 1050 項安全标準測試,這些測試項目數是國家标準的 20 倍 " 等,也被打上了問号。
4 月 1 日晚,小米汽車和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進行了回應。雷軍強調,無論發生什麼,小米都不會回避責任。公司将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件處理進展,并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部分 " 雷粉 "" 米粉 " 對遇難者家屬的質疑乃至攻擊,引發了公眾情緒反彈。
這一切似曾相識,如同每一場造神 - 毀神的飯圈運動。從 " 新造的神 " 到 " 跌下神壇 ",一直身為 " 頂流網紅企業家 " 的雷軍,正在被粉絲效應反噬。
前幾天才從武大看櫻花拍了一組漂亮宣傳照的雷軍,他瘦身、寵粉、親民,友善,被調侃成要和流量明星一樣走在偶像賽道,兩天之内遭遇了個人歷史上最大的品牌危機。當 3.29 車禍事件發生後,雷軍發聲明表示心情沉重 ",但也有網友指出,他在 3.30 和 3.31 兩天的微博除了繼續發小米手機和汽車動态以外,還推了湖北文旅、曬了北京春花,甚至炫了健身記錄 …… 一貫勤奮發微博的雷軍,大概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 " 回旋镖 "。
幾年前粉圈因為 "227" 事件引發輿論抵制的狂潮猶在眼前,小米将從這場品牌輿論危機中獲得教訓嗎?
若論全網網紅企業家帶貨力,雷軍當屬翹楚。
早年間的雷總,還是 B 站鬼畜區的最愛,一首《Are You OK》技驚四座,号稱 " 雷布斯 "" 雷斯克 " 吸引了一批男性粉絲,而近兩年的他,則逐漸進化為 " 男女通吃 " 的頂流網紅,形象主打女性友好、公眾好感度親和力拉滿。從 315 晚會後一大批女性用户呼籲小米做衞生巾,便可窺得一斑。
雷軍的爆火始于一張瘦身成功後的 " 身材出圈照 ",讓許多粉絲嗑到他的顏值,同時,很多粉絲發現他的人生是 " 霸總爽文照進現實",從 " 高考 700 分,武大兩年修滿全部學分提前畢業 ",到 "22 歲加盟金山 28 歲擔任總經理,财富自由但内心迷茫,出走金山創辦小米 ",酒窩微笑的超絕親和力松弛感更加了一層濾鏡。
再後來,他的個人感情史也連帶被扒出并吸粉無數," 校園戀情、初戀結婚 " 的純愛總裁形象吸引了一批夢女。另外,雷總還有一批嗑同人的 CP 粉。" 雷式穿搭、生活方式喜好、説話方式、運動習慣、教育理念 ",每個細節都被無數人放大和模仿。
2019 年 7 月 3 日,雷軍在抖音賬号發布了第一條視頻, 2023 年年底,為宣傳即将推出的小米汽車,雷軍營業頻率提升,截至目前,其抖音粉絲數量已破 4500 萬,獲贊破 2 億。當前其小紅書 B 站粉絲等也數量可觀,并且進行了一定的差異化運營,錨定小米核心目标用户——年輕人,每一條視頻和筆記,每一次直播都有大量的評論互動玩梗,他挂在嘴邊的 " 我給大家匯報一下 ",也被解讀為 " 千億富豪主動營業讨好我 "。
雷軍席卷全網的帶貨力可不是随便説説,而是貨真價實,令瀕死品牌 " 一夜回春 ",有不少輝煌戰績可查。被他帶火的單品包括且不限于行李箱、自行車、小白鞋、衝鋒衣、辣椒醬 …… 甚至還有離譜的 " 同行人 "," 站雷軍背後的海爾總裁周雲傑走紅 "。雷軍視頻發布後一個月,被展示的飯遭殃辣醬單月線上下總銷售額超過 1000 多萬元。
雷軍跟陳年直播互動,讓凡客重新煥發生機。蟬媽媽數據顯示,30 日内,凡客陳年抖音賬号新增粉絲 7.5 萬人,直播銷售額為 500 萬元~750 萬元;凡客誠品官方旗艦店新增粉絲 7.4 萬人,直播銷售額為 1000 萬元~2500 萬元。
被雷軍稱為 " 最後一次創業 " 的小米汽車,便是 " 雷軍帶貨 " 證明其營銷力最成功的單品。小米 SU7 上市當天 ,4 分鍾内大定破萬、7 分鍾大定破 2 萬。SU7 車型在上市首年便取得了約 13.69 萬輛的銷量,遠超同期的蔚來、小鵬、理想,更與特斯拉國產首年的銷量幾乎持平。
創始人雷軍在财報電話會上透露,公司對于 2025 年的交付目标已定為 35 萬輛。财報顯示小米汽車業務去年 Q4 總營收達到 167 億元,當季毛利率更是高達 20.4%,全年毛利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創始人的全方位營業努力下,小米的形象也與創始人 IP 深度綁定,而雷軍也逐漸進化為 " 年輕人的有求必應許願池 "" 古希臘掌管性價比的神 ",評論區呼籲他做產品把價格打下來的聲音千奇百怪,從單反相機、遊戲機等電子產品,到造房,口腔,健身 ……
歸根結底,雷軍的出圈雖離不開網絡普遍的 " 慕強慕富 " 心理,但也離不開他個人的網感、幽默親和感、持續的公眾形象經營努力。在視頻内容中,他始終堅持輸出 " 工程師文化 "" 成本控制 "" 硬核科技 " 等内容,持續增強用户信任和購買意願,從而有效地實現流量和銷量的協同轉化。
" 寵粉 " 是雷軍圈粉的重要原因。他在小米汽車交付日上為車主開車門、為了造車考賽照等均被調侃成 " 大佬寵粉 ",曾有次網友留言説:" 雷總,如果你把我選的圖片設為頭像,我就買輛小米 SU7!" 雷軍看到後果真換頭像,而網友也買車實現了雙向奔赴。
熱衷于擠進網紅賽道的企業家,正在變得越來越多。胡潤研究院去年發布的《商界影響力達人榜》中,列出了小米創始人雷軍、東方甄選董事長俞敏洪、萬科創始人王石、360 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華大集團 CEO 尹烨等 " 網紅企業家 "。但目前來看,仍無人趕上雷軍的成績。
江湖人稱 " 雷軍行為學研究會會長 "、" 仿雷 " 小有成果的 " 紅衣教主 " 周鴻祎,便是其中之一。他本人一直圍繞新能源汽車打造話題蹭流量,如直播去哪吒的汽車工廠,開啓送車直播、宣布送 100 台國產新能源車,以及以 990 萬元拍賣自己的邁巴赫,宣稱 " 傳統豪車已死 ",單場直播觀看量超 78 萬人次,并在一年内買入十幾輛國產新能源車。
周鴻祎的其他事迹還有爬上小鵬汽車車頂變身 " 紅衣車模 ",出演 AI 短劇《重燃人生之隐世黑客驚豔全球》等等。然而他的網紅化布局太散,并未如雷軍帶火小米一般,成功帶動 360 及其戰略投資項目的業績。由此來看,做 C 端產品的企業家,天然比 B 端產品的企業家更适合網紅化。
另外一些企業家是因直播等職業原因,而被大眾所熟知。一眾 " 新東方名師 " 裏,多年前就牢牢掌握流量密碼的羅永浩上演 " 真還傳 " 後退圈,俞敏洪、孫東旭、董宇輝三人讓觀眾腦補了一幕又一幕大戲。時至今日,董宇輝 " 文化人 " 的人設也開始崩塌,集老板與主播于一體,更大的舞台注定了更大的風險。
曾與雷軍定下 10 億賭約的董明珠,近年來依然話題度拉滿,常常成為網友調侃的對象。與孟羽童之間的愛恨恩怨,靠土味出圈的格力玫瑰空調,印在公交上的頭像,格力手機的 " 開屏頭像祝福 ",被玩梗的王自如,員工管理方式,都是常常與董明珠一同出現的網絡熱詞。
" 肖戰 227 事件 " 等無數次前車之鑑能夠證明,粉絲效應、流量經濟永遠都是一把雙刃劍。将互聯網流量打法發揮到極致,發布會成為一場科技春晚狂歡,新配色刷屏,成就了小米汽車,卻也讓事故來臨時,產品安全技術性重新遭受着審問。
水能載舟亦可覆舟,當一個企業家決定成為頂流時,便意味着需要面對大量并不理智的情感,以及随之而來的反噬。
事故公布後,短短兩日累計下跌近 10%,總市值近兩天縮水超 1200 億港元。無數 " 心疼我家雷總 "" 逝者家屬太強勢,雷總太老實 " 式的飯圈無腦發言在雷軍微博刷屏,危及路人對品牌的觀感。
對雷軍而言," 飯圈文化 " 無疑是把他架在火上,是否能夠駛過這次險灘不翻車,避免從神壇跌落,尋找到營銷之外的支撐點,當下的小米汽車面臨着最嚴峻的考驗。
當創始人或是接班人直接變身品牌代言人,與品牌深度綁定,相當于省下了一大筆廣告營銷費用,但同時也意味着一旦出事,創始人和企業家必須衝鋒陷陣在第一線,品牌和公眾之間缺少柔性的 " 防火牆 ",一旦企業家有言論或者行為不及預期,品牌甚至會面臨和流量偶像一樣的 " 塌房風險 "。這次雷軍在發表聲明之前,無數媒體群都在激烈的争執 " 雷軍該不該出來?",就是最好的説明。
當網紅企業家,注定不是一碗好恰的飯。 " 富豪下凡,逗我開心 " 的初期新奇感過後,易陷入同質化,網感分寸拿捏不好,也很容易導致公司形象受損。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產品作為支撐,再好的營銷也如同空中樓閣。此次小米汽車面臨的重大輿論危機,為所有網紅企業家敲響了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