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降噪天花板?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體驗,歡迎閲讀。
去年 9 月份,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正式發布,售價 2299 元,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鲨」系列第三代產品,只不過在命名上,已經不再延續數字序号,而是直接冠以「Ultra」的名字。
在手機市場,尾綴帶 "Ultra" 的產品往往代表着頂級的配置與全方位的卓越體驗。對于「大鲨」系列而言,Ultra 的加入自然也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命名改變,更是對產品全方位更新的有力诠釋。
官方資料顯示,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搭載了第二代高通 S5 音頻平台,支持沉浸空間音頻;支持 CustomTune 智能耳内音場調校技術,可根據不同耳道結構實時優化耳内聲場,對聲音和主動式消噪技術進行調整,帶來量耳定制的聲音體驗;支持消噪模式、通透模式以及沉浸式音頻模式(強勁消噪 + 沉浸空間音頻);還有骁龍暢聽技術,帶給用户前所未有的頂級聽覺盛宴。
那麼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的體驗究竟如何?這款新品已經來到 IT 之家評測室,現在為大家帶來上手體驗。
以下是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塞與老款型号的參數對比:
一、外觀設計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提供了月光寶石藍、晨霧白、經典黑三款配色,此次 IT 之家實拍的為晨霧白配色。
説是 " 晨霧白 ",其實觀感上也有些偏淡金色,處于白色與淡金色之間 " 遊離 ",飽和度較低,是非常中性的一款配色。
在細節設計上,耳機盒表面有一層類膚質塗層,手感要更細膩一些。别看這個不算太起眼的小細節,也能看出 BOES 确實有心了。因為很多亮面的耳機盒,放在錢包裏、口袋裏,難免會和鑰匙、手機互相刮擦,時間久了亮面殼子就會出現很多明顯的劃痕,采用類膚質塗層,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這個問題的存在。
Bose 經典的 Logo 位于耳機盒正面,采用了暗金配色,正上方是狀态指示燈,機身上唯一的一枚按鈕位于機身後側;Type-C 口位于機身底部。
打開耳機盒,就是大鲨三代耳機本體了,另外耳機盒開蓋處的正上方還有一個設備的狀态指示燈。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耳機設計看起來略有復雜,是一種融合了柄狀和豆式的形态設計,正面是一整塊淡金色的貼片,偏淡金色,質感強烈,上印有 Bose 的 logo,這裏是集成了耳機的觸控區網域。
耳機背面,短柄底部是裸露的充電觸點,音腔所占的空間較大,上有揚聲器開孔、傳感器開孔,拾音麥克風以及方向标示,設計略顯復雜,但這樣從另一方面凸顯了其專業性。
在音腔的最外圍,是大鲨耳機标志性的飛鳍,也就是穩固環,其采用了環抱式(可拆卸安裝)設計,靠近耳廊外側的飛鳍略凸起,以更好地貼合耳朵。
别看耳機的設計這麼復雜,但 Bose 仍将其單耳的重量控制在 6.2g 左右,比上一代還減輕了 0.04g,當然,這點重量變化消費者是很難感知到了。
在配件方面,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耳機提供了 USB-A 轉 USB-C 的線纜,以及替換用耳塞、替換用飛鳍。加上耳機自帶的一副,共有三幅耳塞 + 飛鳍,包括 S、M、L 尺寸,也就是説共有 9 種不同尺寸的搭配,各種耳型都很容易找到最适自己的組合形态。
二、佩戴及互動體驗
由于 " 飛鳍 " 的存在,因此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的佩戴體驗,和一些傳統的入耳式耳機不太一樣,傳統入耳式耳機是耳塞與外耳道的直接接觸,但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佩戴上之後,更多地會感受到一些 " 飛鳍 " 對耳廓的 " 支撐 ",更直白來説,是 " 飛鳍 " 支撐在外耳道最外側的耳廓上,而非耳塞直接 " 塞 " 入耳,嚴絲合縫,所以物理形态上就有非常明顯的降噪效果,關于降噪體驗,我們放到後面繼續來講。
" 飛鳍 "
回到佩戴感受方面,異物感這一點是任何入耳式耳機都無解的,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同樣存在,但并不明顯,也不會太 " 喧賓奪主 ",壓耳感并不強,筆者連續佩戴 2 個小時左右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只不過佩戴的時間更久後,和其他入耳式耳機一樣 —— 耳朵裏會出汗,不得不取下。
" 飛鳍 " 設計的另一個好處,則是極為穩固的佩戴,即便是一些劇烈的運動,比如跑步,比如健身房運動,又或者是頭部大幅度的晃動,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都能牢牢的 " 吸附 " 在耳朵上,紋絲不動,這一點相當給體驗加分。
回到互動部分,當你拿到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第一次和設備互聯時,長按背面的按鈕,進入配對狀态後,在藍牙搜索中找到設備配對即可。
耳機柄的觸控操作,支持單擊、輕按兩下、三擊、滑動、長按等,比如播放暫停、曲目切換,上下滑動調整音量,上手難度不高。
當然,下載 "Bose 音樂 " 這款 App,進行更復雜、更詳細的自定義操作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下載 Bose 音樂後,與耳機連接,你可以自定義左右耳機的觸控操作,比如設定為模式切換、更改沉浸式音頻,又或者訪問語音助手;也可以自定義均衡器,比如低音增強、高音增強等等;還可以選擇 " 沉浸式音頻 ",這是大鲨三代重點更新的地方,我們同樣放到後面詳細來講。
此外,在 App 的設定内,還可以進行 OTA 更新,耳塞密封測試,入耳檢測,語音提示等,功能一應俱全,該有的基本都有。
不過在體驗中,發現一個小問題,就是 App 體驗還有一定的優化空間,比如偶發性地出現設備重新連接的情況,比如将 App 切換至後台,過會再次切回的時候,顯示設備連接已丢失,需要重新連接。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通過 App 選擇不同的沉浸式音頻模式,App 端已經顯示切換了,但耳機端實際上沒有任何反應,這應該是軟體的 Bug 問題。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同樣也支持多設備連接,但是在連接第二台設備之前,就一定要先打開 App,手動斷開上一台設備的連接,無法做到兩台設備之間的無縫切換。這讓筆者想起了早些年部分車企的做法,給了無鑰匙啓動,卻又不給無鑰匙開門。
給你這個功能了,但給的又不多 —— 這一點在體驗上略有減分。
三、降噪體驗
當下 TWS 耳機,降噪已經成為基礎配置,但談到耳機降噪,就一定繞不開 Bose 這個品牌,畢竟,降噪技術的發明正是來自于 Bose。長久以來,Bose 以其卓越的消噪技術而享譽全球,Bose 產品的降噪,也成為了無數用户信賴和追求的标杆。
很多選擇大鲨耳機的消費者,也是衝着降噪去的。
在分享體驗之前,有必要先下一個結論 ——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的降噪體驗,絕對是當下的 T0 梯隊,妥妥的天花板水平。
首先,上文講到過,產品獨特的 " 飛鳍 " 設計,本身在物理層面就有一定的降噪效果,而當你真正開啓主動降噪後,世界直接變得安靜了,怎樣形容呢 —— 玄學的來説,你只能感受到一些極其微弱的 " 唰唰 " 的白噪音,這是客觀存在的東西,是你内心獨白的背景音。
而這個世界,仿佛只有你自己存在。
以 IT 之家的辦公環境為例,辦公室的環境噪音大概在 45-65dB 左右,當你開啓降噪模式後,那些嘈雜的生活噪音完全消失,包括身邊人的走動聲,工位上風扇的轉動聲,遠處飲水機的燒水聲等等,總之對環境噪音消除非常明顯,一些低頻的噪音也能全部過濾。再比如在飛機上,佩戴之後,飛機的轟鳴聲直接消失不見,降噪效果非常明顯。
在更為安靜的圖書館,開啓主動降噪後,環境噪音同樣會被完全消除,但也正因為是太安靜了,會有些許的底噪存在。
需要説明的是,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的降噪,并不會将所有聲音全部隔絕耳外,相反,它也會保留一些高頻人聲,比如安靜的辦公室裏,遠處有人高聲談話,也會有一點點的聲音進入耳朵,讓你知道某個方位有人在談話。但是,如果談話聲并不高頻,比如正常地面對面交流,此時聲音并不會進入到耳朵内,即便是這個人距離你只有一米的間隔,但你也只能看到對方在張嘴,而聲音完全被阻隔。
總之,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的降噪體驗,是又強,又有想法,特别是對中低頻噪音的消除,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T0 梯隊,王者級别。
另外,如果你不太喜歡這種強降噪,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也給了你一些更多豐富的選項,就比如在 App 中,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場景,自定義選擇降噪模式 —— 包括從 0 到 10,共計 11 種消噪等級,可以自定義降噪的強弱度,還可以自定義不同的沉浸式音頻模式。
你也将設定好的模式收藏,成為默認模式之一。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同樣也提供了通透模式,開啓之後,有種戴了一整天的口罩突然摘下的暢快感。談話聲也會經過處理後進入耳朵,更清楚了,對于經常步行通勤的用户來説,這個功能還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十分不建議在步行、騎行通勤路上開啓降噪,畢竟靜噪能力太強了,會讓用户對周圍環境的變化不夠敏感,通勤安全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一個小細節,每次重新佩戴產品的時候,都會有一段開場音,且無法關閉。Bose 用户應該比較熟悉,其實這并非開機提示音,而是所謂的 "CustomTune 智能耳内音場調校技術 ",能夠根據不同耳道結構實時優化耳内聲場,對聲音和主動式消噪技術進行調整,最終實現量耳定制的聲音體驗。
四、音頻體驗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在音頻方面,在最基礎的 " 立體聲 " 模式下,依舊延續了三頻均衡的家族優勢,對低頻略有增強,聽感依舊在線。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更大的亮點,還是更新的沉浸式音頻,該模式提供了 " 靜态 "、" 運動 " 兩個選項。顧名思義,靜态适适合坐着時使用,開啓後,轉動頭部,音源始終保持同一位置上;" 運動 " 則是讓聲場空間始終圍繞着頭部,更适合移動時開啓。
和基礎的 " 立體聲 " 相比,當你開啓沉浸式音頻後,能夠明顯感受到聲場變得更廣闊了、更立體了,且有明顯的空間感。
音頻體驗方面,我們簡單以蔡琴的《渡口》以及萬青的《河北墨麒麟》進行體驗,開啓沉浸式音頻 - 靜态模式。
首先是經典的《渡口》,在最開始的鼓點時,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還原的非常飽滿,且有彈性和延伸,低頻表現還是很令人滿意的。在人聲和器樂伴奏方面,也有明顯的層次感,每一條聲軌都層次分明,整體表現還不錯。
接下來是器樂搖滾《河北墨麒麟》,這首曲子編曲極為復雜,除了搖滾三大件之外,還有低音單簧管、中小大提琴、次中音薩克斯、小号等等不同的樂器,聽感極為豐富。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的表現也是預期之内的出色,其三頻均衡的優勢,能夠将這些不同樂器所產出的美妙音符依次展現出來的,而不會亂成一片。
當然,通過文字是很難精準地具體描述音質感受的,畢竟這玩意本身就帶點玄學,所以如果你對產品有興趣的話,最好還是去門店體驗一番。
有一點可以确定,如果你本身就是 Bose 用户,那麼上耳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後并不會感到太陌生,因為還是那熟悉的味。
在體驗新品的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一點很特别的地方,其所支持的沉浸式音頻,并不需要特定音源,只要是手機端打開的音頻應用,比如網易雲音樂,甚至是抖音等,都能體驗到沉浸式音頻。
另外,沉浸式音頻的還不限制系統,實測 iOS、Android、MacOS 統統支持,這一點就對體驗相當友好了。
在體驗中,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開啓沉浸式音頻,也并沒有太明顯的延遲,比如靜态模式下,左右轉動頭部,基本是動作剛結束,音源就跟随集中在轉動的區網域,并不會太割裂。
最後,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還支持骁龍暢聽技術以及 aptX Lossless 無損音頻,配合支持骁龍暢聽的手機,可實現包括 CD 品質的 16-bit 44.1kHz 無損音頻、24-bit 48kHz 和 24-bit 96kHz 的高清音頻。以及更穩定的連接、更低的延遲體驗。在手機的藍牙配對設定,以及開發者選項中,可以看到相關設定選項。
總結:
不愧是帶 Ultra 的「大鲨」,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給筆者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可以簡單分為三個方面:頂級的降噪 + 穩固的佩戴 + 聽感出色的沉浸式音頻。
這三個方面的表現都相當硬核,特别是在降噪方面的體驗優勢,堪稱行業标杆。所以,如果你迫切的需要一款強降噪的耳機,并且預算充足,那麼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必将成為你考慮的產品之一。而不錯的佩戴體驗,以及沉浸式音頻所帶來的聽覺體驗優勢,也将會成為你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伴侶。
最後,還是希望 Bose 能好好優化一下 "Bose 音樂 "App,特别是多設備連接上的穩定性,至少 App 體驗好了,那也是產品的加分項,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