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商業化困局難解,微芯生物拟定增不超9.6億元,歡迎閲讀。
圖片系 AI 生成
11 月 20 日," 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 " 微芯生物(688321.SH)發布定增預案,拟募資不超過 9.6 億元用于投資創新藥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價及具體發行對象尚未确定。
由于三季度虧損加劇,淨利潤大幅下滑 147.26%,印證了公司兩款王牌 " 現金牛 "FIC 新藥產品西達本胺、西格列他鈉的商業化變現再一次沒能轉化為盈利,本次定增一經公告即為市場所熱議:開發支出和在建工程的大規模投入究竟還有多 " 漫長 " 才能迎來穩定的春天?公司銷售實力是否能匹配這種巨額投入?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微芯生物的價值評判也難言樂觀,公司股價 2019 年上市首日即觸頂 125 元的巅峰,今年一度跌至 12 元歷史新低。截至今日午盤,收于 23.35 元,市值 95 億元,較上市之初的 500 億元蒸發 81%。
7.1 億加碼新藥研發,2.5 億補充流動資金
微芯生物《2024 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 A 股股票預案》顯示,公司拟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9.6 億元,其中 7.1 億元将用于投資創新藥研發項目,2.5 億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對象為不超過 35 名特定投資者,發行數量不超過 1.22 億股。
圖源:微芯生物公告
公司原創新藥的研發項目包括西達本胺 + 信迪利單抗 + 貝伐珠單抗三藥聯合治療結直腸癌、西格列他鈉單藥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的脂肪性肝炎(MASH)、西奧羅尼或安慰劑聯合免疫和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西達本胺聯合 PD-1 一線治療 PD-L1 表達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等 III 期臨床試驗。
其中,西達本胺 + 信迪利單抗 + 貝伐珠單三藥聯合治療結直腸癌于 2024 年 6 月獲 CDE 正式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III 期臨床試驗已于 2024 年 7 月獲 CDE 批準。
補充流動資金 2.5 億元,主要系公司研發投入時間長、成本高,2021 年至 2023 年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分别為 54.44%、54.33% 和 77.30%。随着營收提升較快,營運資金需求較大。
相關議案及事項将在 2024 年 12 月 6 日由公司 2024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後續待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并經中國證監會作出同意注冊決定。
虧損擴大,商業化盈利困局難解
2015 年 5 月,微芯生物西達本胺作為國内第一個以 II 期臨床結果獲批上市的抗腫瘤 1.1 類化學新藥、唯一治療外周 T 細胞淋巴瘤的國產藥物,在國内正式上市,此後 5 年之間,其在國内 PTCL 治療用藥上基本沒有競争對手,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銷售額增速保持在 20%-54% 之間,2023 年營收占比 89.1%。
登陸科創板後,公司獲得近 10 億元融資解決了燃眉之急,2021 年 10 月,微芯生物第二款首創的 FIC 新藥西格列他鈉獲批在國内上市,是全球首個過氧化酶體增殖受體(PPAR)全激動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 1 類降糖新藥西格列他鈉,用于治療 2 型糖尿病,迅速成為第二款 " 現金牛 " 產品,去年貢獻了 8% 的營業收入。
至此,微芯生物完成新藥的市場卡位以及產線布局的梯次分布,原創新藥的 " 長征 " 渡過生死存亡的關鍵期。
但商業化階段的盈利難題眼下愈發嚴峻,主力產品能否再次放量已經存疑。
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 4.8 億元,同比增長 38.02%;歸母淨利潤 -5108 萬元,同比減少 147.26%;資產負債率來到 50.77%,帶息債務占到股權價值的 15%。
核心產品西達本胺的銷售增長也已大幅放緩,2022 年全年微芯生物西達本胺銷售收入增速從上年的 54.8% 回落到了 20.7%,2023 年僅為 -0.04%。
圖源:choice 數據
而增速較快的西格列他鈉,商業化成績也難言出眾,對于研發驅動的創新藥企而言,這是絕對 " 硬傷 "。微芯生物此前是與海正藥業(600267.SH)達成戰略合作,獨家授權其子公司在國内 19 省份區網域進行推廣銷售。但環比競争對手,去年 10 月才正式上市銷售的華領醫藥(2552.HK)多格列艾汀,僅今年前 2 月多的銷售額就達到了 1760 萬元,超過西格列他鈉全年銷售額,上半年銷售額突破 1 億元。此外,司美格魯肽等 GLP-1 靶點 " 減肥兼控糖 " 的新藥也在源源不斷紛至沓來。
同時,主力產品西達本胺用藥市場容量又不算廣闊。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約有 2.26 萬例新增的外周 T 細胞淋巴瘤(PTCL)患者,預計 2025 年中國 PTCL 新增患者會達到 2.54 萬例,全球則為 4.1 萬例,絕對數量并不大,屬于罕見病之一。并且國内如迪哲醫藥 -U(688192.SH)、嘉禾生物(6998.HK)等公司均有相關新藥衝刺上市。
因此,即使西達本胺毛利率高達 90% 以上,但仍無法為公司盈利能力帶來顯著改善。微芯生物開發戰線較長,研發管線涵蓋五大領網域:腫瘤、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中樞神經性疾病和抗病毒,加之每年原研新藥成本的攤銷,研發支出和在建工程規模較為龐大,後者今年 Q3 達 4.07 億元,而公司企業自由現金流僅為 -6125 萬元,上半年深圳南山智谷產業園的辦公樓、成都高新區新通南一路 18 号的辦公樓均被用于抵押借款。(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 ,作者丨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