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張玉臣:為何青年學生應盡早做職業規劃?,歡迎閲讀。
中新經緯 8 月 24 日電 題:為何青年學生應盡早做職業規劃?
作者 張玉臣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北方某縣,教師招聘考試有 200 個教師崗,報考人數竟高達 5000 多人。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争下,大學課堂缺乏對學生職業規劃的引導,大多數家長也不具備指導能力,學生難免產生迷茫心理。在此,我想讨論一個話題——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需要做好職業規劃。
青年學生為什麼需要職業規劃?
首先,是為了應對激烈的職場競争。現如今,每年高校畢業達上千萬,類比商品與市場的關系,當前已處于 " 買方 " 市場,即用人部門挑選學生。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社會選擇畢業生的依據不再是畢業文憑所标識的專業程度,而一定會提出更多、更高的個性化要求。但這些要求一般并不是高校的教學内容,需要學生自己有針對性地開發和培養。
其次,充分發揮自己潛能,形成滿足社會個性化需求的能力。當前社會是多元的,人們接受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很多,可以選擇的社會崗位也很多。但一個人的能力卻很有限,絕大多數人必須選擇一個特定領網域,通過長時間知識、經驗以及能力的積累,才能達到專業化程度。因而,學生在高中階段,最晚大學二年級之前,就應該形成初步的職業意向。
青年學生需要什麼樣的職業規劃?
對于青年學生的職業規劃,其實并不需要囊括正規職業規劃的所有要素,而僅僅是伴随着個體學習和社會成長,在探索中逐步完善的職業領網域或方向的選擇。具體需要做好四項工作:
第一,青年學生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領網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禀賦,這也決定和影響着人的興趣,而興趣又是個人最好的老師。學生可以通過在實踐中體悟,或者通過職業機構測試人格特質,以此确定自己的興趣或喜歡的領網域,必要時也應當聽取一些專業人士的建議。
第二,多輪次拷問、确認職業領網域的選擇。青年學生缺乏社會經歷與實踐體驗,因此需要結合自己對所選職業領網域的了解,包括必要的調研和實習,并且多輪次拷問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所選領網域。經過審慎選擇和反復拷問後,基本可以确定自己喜歡的職業領網域。
第三,審視自己喜歡的職業領網域是否與社會發展趨勢或周期相吻合。任何職業都有其特定周期,特别是随着科技進步,有些職業可能會逐步被機器替代。因而,綜合考慮專業領網域的發展周期,使自己的選擇與社會趨勢相吻合,自然可以獲得更多機遇。
第四,衡量自己在所選職業領網域的競争力,即能否在有競争的情況下達到優秀。這方面可以通過自己與周邊同學比較,甚至從更為廣泛的社會比較中得出結論。
如何引導和培養青年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
青年學生應是自己職業規劃主體,但部分學生對職業方向選擇較為迷茫,作為家長、教師、甚至咨詢專家可以給出相應指導建議,具體應該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挖掘和發現學生内心的 " 願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而這也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内心的 " 願力 ",即主動自覺地把事情做好的動力。家長和老師應注重對孩子從小的觀察和了解,逐步引導孩子形成專業意識和比較優勢意識。專業意識指能夠選擇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比較優勢意識指每個人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專業領網域,才能形成超越同齡人的優勢。
第二,塑造學生追求 " 卓越 " 的精神。既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要努力把它做好,至少做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最好狀态,引導孩子養成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 的習慣。
第三,培養學生遇到困難不放棄、不退縮的毅力。所有復雜的事情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付出努力。老師和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遇到困難敢于迎難而上的意志。
我認為,只要青年學生形成基于激發 " 願力 " 的專業意識和比較優勢意識,具備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 的精神,以及不畏困難、敢于迎接挑戰的意志,他們自然會在合适的時間做出合适的 " 職業方向、目标和路徑 " 選擇。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董湘依 餘坤航
作者:餘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