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雙獲全球首創認證,追覓要撬動空調行業新變革!,歡迎閲讀。
要説邁進三月,是廣州的梅雨時節。
那麼邁過三月,就説明老廣的太陽要來了。
一年只有兩季的廣州,在度過冷暖空氣對流的一個月後,立刻就要迎來烈日炎炎的大夏天,如果不想頂着滿頭大汗窩在自家那個大火爐裏,那最好還是像我一樣,尋求一些科技力量的庇護。
沒有空調的大夏天,可能是人間煉獄,但一直吹空調,好像也沒那麼舒服。
就連小雷平時在家,用空調基本也是開兩個小時,關一個小時。
為啥要這樣做?那是因為我家空調制冷的風偏硬,不像夜晚的自然風那麼舒服,而且冷氣基本集中在出風口那塊,和我常坐的電腦桌隔了大半個房間,得半天才能涼起來,然後開冷吹久了屋裏太幹冷,身子發虛,只好開開關關反復橫跳。
有的時候我也會想,能不能别蹭 DeepSeek 了,就不能有個正經廠商來解決這些問題嗎?
诶,追覓對此好像有一點想法。
你确實沒聽錯,我説的正是那個做掃地機器人的追覓,在這兩天舉行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 2025)上,追覓科技首次攜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產品亮相,給大夥帶來了一點小小的震撼。
除了全球首創的雙機械臂空調 X-Wind 外,擁有濃厚技術标籤的追覓,更是推出了 " 全球首創全嵌式整體機空調 "Z-Wind,憑借行業内首個真正實現家居融合、全網域分布式自然風的技術方案,吸引了諸多現場觀眾的眼球。
卷了八年清潔家電的追覓,準備帶着追覓 Z-Wind 來和空調行業開卷了。
在你的印象裏,空調是一種怎麼樣的家電?
或許是因為" 冬天制暖、夏天制冷 "的技術特征太深入人心,時至今日,不少人對空調的認知依然能描述為:" 能吹冷風,能吹熱風 ",這就行了,似乎不用做出什麼變化,空調也依然是每個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标配電器。
但事實上,随着時代的發展,一台簡單的空調,早已不能滿足大部分用户的胃口了。
不信?翻看社交帖子上的家居帖子,就會發現越來越多人在讨論空調如何更好地融入家裝,看到那和家居環境設定格格不入的空調室内機,哪怕是不大講究的我都覺得眼前一黑。
别看大家都愛吐槽,但你還真沒啥選擇,傳統廠商的空調設計思路可以説是一以貫之,從不随意更改,逼得這些用户都開始自己想法子去遮醜了。
在我看來,比起想方設法遮醜,不如一開始就選擇顏值更高的空調,為了降低空調的突兀感,追覓 Z-Wind 空調采用了獨特的全隐式融合設計,通過把傳統室内機的核心元件移⾄室外的方式,将室内機的厚度和體積大大削減,成功實現現代家居的," 牆與牆 "、" 頂與牆 " 的無縫貼合解決方案。
至于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嘛,是這樣的:
不開玩笑地説,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沒有違和感的空調設計。
當然了,對空調而言,最重要的還是 " 送風 " 這件事;
為什麼我不敢多吹空調?就是因為傳統空調通常只有一個出風口,制冷的時候,長時間冷風直吹容易造成身體不适,用擋風板的話又嫌出風量太少了;制熱的時候,由于熱空氣上浮的特性,導致房間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又會令人感到 " 頭熱腳冷 "。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流廠商研制出一種具備康達氣流效應的空調,讓冷風向上吹 / 熱風向下吹,當氣流經過具有一定彎度的表面的時候,就會出現向表面吸附的趨向,圍繞房間牆壁形成氣流有效循環,但這對房間本身的設計又有一定要求,因此靈活性受限。
為此,追覓 Z-Wind 空調采用全網域分布式自然風系統。
簡單來説,現在氣流需要經過三層柔風系統才會均勻從空調吹入室内,⼀級導流層将一大團⽓流分解為微⽓流團,使整個風道内的風量均勻分布,⼆級動量柔⻛模塊進一步優化風流的分布和速度,平衡風管内動壓與靜壓,使氣流更加平穩和均勻,最後借由三級微孔噴射微流層實現了空調出風氣流的廣網域覆蓋。
經過全網域分布式自然⻛系統處理,讓你感覺不到風直接吹到你身上,像一層 " 空氣被子 " 一樣,輕輕地覆蓋整個空間,就像被自然、輕柔的空氣包圍着,讓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均勻的温度。
就像是,空調本身也在呼吸那般自然。
事實上,作為一個成熟穩定的市場,很多用户的痛點都已經被空調行業洞悉;
作為曾經的 " 吃電大户 ",如今空調已經摘下了 " 費電 "、" 不環保 " 的标籤;曾經遇到嚴寒酷暑就擺爛罷工,現在卻也能在極端環境下運行;部分產品甚至擁有了自清潔功能,讓用户需要擔心的煩心事又少一件。
有趣的是,和這些普遍受到好評的改進不同,近年來同樣宣傳力度小的 " 新風 " 功能,卻成了社交平台上被連連吐槽的 " 智商税 "。
當然了,會出現這樣的輿論,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目前市面上很多标稱 " 新風 " 空調的產品,實際上是 " 單向流 " 新風,就是氣流只能在一個方向上運動,要麼單向送風,要麼單向排風,需要用户開啓門窗引導空氣循環,甚至還會影響制冷或采暖的效率。
哪怕是 " 雙向流 " 新風,很多產品也存在着換氣量小,難以快速完成室内空氣換新的問題,最後就會出現新風空調哐哧哐哧一晚上,早上起來空⽓還是渾濁的難繃場面。
比起這種傳統新風系統,可能你打開窗然後拿個循環扇吹上五分鍾效果還更好一些。
追覓 Z-Wind 空調就不同了,首先,就像前面説的那樣,這款產品采用了聚⻛⼀體主機設計,同時基于追覓自身技術優勢,這玩意用上了⾼靜壓離⼼⻛機,通過新風風閥将⼾外⾃然⻛直接引⼊室内,新⻛量最高可達 700m³/h。
作為對比,傳統新風空調的新風量大約是 80m³/h,新風系統則在 350m³/h 左右。
換言之,相比傳統新風空調,追覓 Z-Wind 空調可以實現約 10 倍的換氣效果,搭配上獨有的雙網域分控淨徹系統,快速降低室内 PM2.5 值,把室外新鮮空氣過濾後引入,把室内的污濁空氣快速排出,讓室内空氣更新鮮、更潔淨。
根據世衞組織 2022 年提供的數據,目前全球近 90% 的居民都生活在空氣過度污染區。
以二氧化氮(NO2)為主的城市污染物,數量在逐年增加,部分地區直徑等于或小于 10 微米(PM10)或 2.5 微米(PM2.5)的顆粒物數量翻了六倍,它們随時可能深入肺部并進入血液,對呼吸系統造成影響,成為人們身邊的隐藏殺手。
最重要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氣真的很難聞,會讓人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大家多半也嘗試過的。
讓呼吸回歸生命最本真的韻律,或許這正是追覓 Z-Wind 空調想做到的。
很難想象,作為一個剛剛進入行業的 " 新玩家 ",追覓居然能給我們帶來這麼多驚喜,在很多廠商都在追尋着噱頭時,真正關心核心體驗的廠商反而成了一種 " 難能可貴 "。
回顧追覓空調的籌備歷程,你會在其中發現兩個關鍵詞:
首先,他們是一家會去" 思考 "的公司。
追覓會去積極思考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用户喜歡簡約美觀,那麼追覓 Z-Wind 空調便以藏為美;用户困擾于 " 頭熱腳冷 ",于是便有了 Z-Wind 全網域分布式自然風系統;最高達 700m³/h 的新風量,更是把渾濁空氣一掃而空,讓家中空⽓也能極具 " 呼吸質感 "。
而實現這一切的根本,還是他們的" 技術 "基因。
⽬前,追覓科技員⼯中,產品研發與設計⼈員占⽐達到 60%,研發費⽤占銷售額的 7% 以上,研發投⼊領先⾏業;追覓的 Z-Wind 空調,更是行業内真正實現 100% 家居融合、全網域分布式自然風、10 倍淨徹新⻛的創新產品,因此也被沙利文認證為 " 全球全嵌式整體機空調⾸創者 "。
不僅如此,追覓過去的技術積累在家電產品上也存在復用性。
其多年積累下來的 AI 算法、傳感技術、機械臂和智能控制系統,可以⽆縫應⽤于空調這類⼤家電產品,賦予產品更高的智能化⽔平,例如通過智能傳感技術實現精準温度控制、能耗優化及遠程監控,提升用户體驗和產品效率;產品本身更是用上了 HEPA H13 級别淨化,讓每⼀⼝呼吸都像置身雨後森林。
有了舒适的全網域自然風,再配合融洽美觀的外形機身,追覓 Z-Wind 空調無疑是今夏最颠覆創新的一款產品。
最重要的是,追覓對于產品素質和用户體驗的追求,為目前仍在不斷尋求突破的空調市場指明了一條方向," 家居融⼊ "、" 全網域均衡 "、" 呼吸質感 " 的新時代空調理念,有望推動國内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有望讓尖端技術普及更多家庭。
推動整個行業邁向更高标準的第⼀步,或許便是從這一天,由追覓科技引領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