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LG開發無需前體即可生產陰極的技術,歡迎閲讀。
LG 化學公司着手開發一項新技術,以生產不含前體的陰極,将有助于大幅降低電池制造成本。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LG 化學公司着手開發一項新技術,以生產不含前體的陰極。這将有助于大幅降低電池制造成本,以及實現碳中和目标。
陰極是電動汽車電池的四種關鍵材料之一。而作為陰極中的成分之一,前體占陰極制造成本的 60%-70%。前體是含有鎳、钴和錳等金屬的化學復合物,在加入锂後轉化為陰極。由于含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在制造前體的過程中會排放温室氣體,同時比生產其他電池材料消耗的電力更多。因此,不使用前體來生產陰極,不會產生廢水或有毒氣體,從而更加環保。
LG 化學公司有關人員表示:" 我們正在根據客户的要求來開發這項技術,以生產低碳產品。目前,尚未決定何時将其商業化。"
以前,LG 使用共沉澱技術來制造前體,其中溶液中的多種化合物要一起經歷這一過程。經過清潔和幹燥後,含有這些化合物的礦物溶液則會形成前體。相比之下,這種正在開發的新技術将同時溶解金屬和锂,并在濕磨過程中以液體形式形成陰極。
一旦這項技術商業化,韓國電池制造商将減少對前體價值鏈的依賴性。全球知名機構咨詢機構 SNE Research 方面表示,在陰極生產工藝中取消前體制造過程,将大幅提高產量,并降低電池制造成本。
該研究機構表示,對于利用沒有前體的陰極制成的舊電池,回收金屬也更容易。
LG 化學致力于使其陰極產品組合多樣化,以滿足客户需求。目前,該公司正在與中國的華友钴業和韓國鋅業公司(Korea Zinc)合作建設前體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