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低温寒潮來襲!這些食物能讓身體更温暖,歡迎閲讀。
北京降雪結束之後,一股強冷空氣上線 " 接管 " 北京天氣,帶來大風、寒潮和持續低温。零下十幾度的氣温打得人措手不及。這波大降温讓很多人都關心起了如何 " 吃出温暖 " 的話題。
吃哪些食物能讓人感覺更温暖呢?是不是只要吃熱量高的食物,就能給身體提供熱量呢?傳統所説的 " 温性食物 " 是不是真的有效果呢?
高熱量 ≠ 高温暖
肌肉多比脂肪多更抗凍
吃豬油、吃蛋糕、吃曲奇、吃油炸食品……這些對于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沒什麼幫助。我們可以把人體看成一個供暖工廠,這個工廠的燃料就是食物當中含熱量的成分,包括脂肪、澱粉和糖。工廠燃燒的鍋爐,就是人體細胞中的線粒體。工廠的產品,就是人體制造出來的能量,包括讓身體温暖的熱量,還有能推動人體血液循環、細胞更新、組織修復、工作學習等各種事情所需要的化學能量。
吃大量的高熱量食品,實際上就是給這個工廠送來很多燃料。沒有燃料必然會停工,所以,長期來説,每天吃的食物太少,熱量太低,人肯定是不抗凍的。
但是,即便這些燃料堆積如山,也不一定能夠順利、高效地燃燒,讓鍋爐充分放出熱量。
假如人體細胞當中的 " 鍋爐 " 太少,或者進料管道出了問題,或者工廠指揮系統下達指令,要求降低生產效率……那麼就算有足夠的燃料,產出的熱量還是不能滿足需要。
那麼,誰是 " 鍋爐 " 呢?剛才説了,就是細胞中的線粒體。肌肉細胞中的線粒體多得密密麻麻,所以一個人身上的肌肉越多,越充實發達,細胞中的線粒體總量就越大。而身體中的脂肪比例越大,線粒體總量就越少。
這樣一説就能明白——肌肉多的人產熱能力強,而脂肪比例高的人產熱能力差。運動員通常不怕冷,練健美的人冬天也穿得很單薄,就是因為他們肌肉充實,產熱能力強。胖人雖然有脂肪層來保温,仍然不比其他人抗凍,因為他們產生的熱量本來就少。
當然,那些又缺脂肪,肌肉又少,皮包骨頭的瘦人,自然就更不抗凍了。他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增加食物,同時好好健身,充實肌肉,增加自己的 " 鍋爐 " 數量。
血管暢通、血液循環速度加快
人會感覺身體熱了起來
至于到底怎麼讓人能更多地感受温暖,這裏不僅僅有鍋爐的問題,還有管道的問題。用來幫助燃燒的氧氣是怎樣送到人體供熱工廠的?產生的熱量又是怎樣送到全身的?靠的是血管中的血液流動。
人們常説 " 熱血 ",血真是熱的。温熱的血液,就像北方的暖氣管道,把生物氧化產生的熱量運送到全身各處。運動的時候,血液循環速度加快,身體的熱量產生增加,并以更快的速度把熱量送到全身,所以人就感覺熱了。
如果屋裏的供暖管道堵了,或者管道中的熱水流動速度太慢,屋裏肯定會熱不起來。人體也是一樣的,老年人的血管硬化了,血管堵了,心髒泵血能力弱了,血液流動速度慢了,產熱能力就會下降,所以他們更加怕冷。
經常運動的人,本來肌肉比例就大一些,心髒還特别有力量,泵血能力很強,血液循環又順暢,身體的產熱效率和傳熱效率更高,自然就不那麼怕冷了。
有些食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讓氧氣和葡萄糖的運輸速度加快,體表散熱的速度加快,也能讓身體感覺温暖。因為沒有足夠的氧氣,鍋爐就不能熊熊燃燒,而氧氣是靠血液來輸送的。
比如説,吃加了香辛料的食品,辣椒、花椒、小茴香、孜然、葱姜蒜之類,都有幫助消化和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有利于改善身體的產熱和散熱能力。
傳統 " 温性 " 食物能讓人暖嗎
蛋白質的熱效應最高
那麼,有沒有一些吃了讓人感覺温暖的食物?那些傳統上所謂的 " 温性 " 食物,真能讓人感覺到温暖麼?所謂温性食物,是傳統醫學的説法。顧名思義,温性食物,就是那些使人們身體感覺更温暖的食品。古人的説法一點都不抽象,是極端具象、容易理解的。
其實食物多多少少都會讓人感覺到温暖,只是程度不同罷了。所以,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體驗:進餐廳之前會覺得冷,而從餐廳裏出來,身上就熱乎乎的了。
這是因為,無論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多少都有點熱效應。只不過,蛋白質的熱效應最高。蛋白質所含的熱量當中,30% 都會作為體熱釋放出來,而碳水化合物只有 5%,脂肪則更少。
有些食物能提供更多的蛋白質,會讓我們在飯後覺得更加温暖,比如肉類、蛋類,特别是瘦的牛羊肉。人們吃完涮羊肉會渾身冒汗,如果只吃涮白菜、涮面條,是不可能達到同樣的温暖效果的。其實,有些減肥方法要求人們多吃瘦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利用蛋白質這種 " 浪費能量 " 的散熱效應。
貧血的時候,人體供氧不足,生物氧化效率下降,就會更加怕冷。所以,富含鐵的牛羊肉和動物内髒對維持血紅蛋白水平有幫助,對抗冷也有幫助。
而甲狀腺素就像供暖工廠的控制中心,如果工廠決定提高產能,供暖效果自然會大大增強。缺碘時,營養不良,或長期過度疲勞時,可能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人體就會特别怕冷。通過合理營養,或使用一些藥材,如果能夠幫助調整甲狀腺素等促進生物氧化的激素水平,也是有利于温暖身體的。
有的食物能促進消化吸收,讓人體從同樣的食物中吸收到更多的營養成分,這當然會有利于產生更多的能量。而另一些食物則含有過多的抗營養因素,對消化能力弱的人來説,妨礙了營養成分的利用,人就會更加怕冷。
冷食物會使胃腸道血管收縮
降低食物消化吸收的效率
天冷的時候,人們喜歡吃熱乎乎的食物。由于冷食物會使胃腸道血管收縮,降低食物消化吸收的效率,雖然健康人能慢慢把食物的温度暖到體温,但畢竟需要時間,需要耗費能量,而且冷刺激本身會令部分人的胃腸感覺不适。所以,天冷的時候吃一些熱乎乎的食物,确實是比較靠譜的事情。
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本身就和温度有關,降低温度的時候,動物食物中的脂肪會凝固,要乳化它、吸收它,都會加大難度。同時,澱粉類食物冷食也會增加慢消化澱粉和抗性澱粉的比例。甚至有研究發現,即便是不需要消化的葡萄糖水,在冷着喝的時候,吸收速度都會變慢。
由此可見,怕冷、體弱、消化不良的人,更适合吃熱乎乎的食物。當然,如果身體很強壯,消化能力很強,就不必太顧忌食物的温度了。
文 / 範志紅(中國營養學會理事 中國科協聘科學傳播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