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逼哭黃渤後,他被央視點名,這個網紅到底什麼來頭?,歡迎閲讀。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莊子
手工耿徹底 " 出圈 " 了。
國慶期間,大家有沒有去看《我和我的家鄉》?
反正黃渤演的那個農村發明家,讓我笑傻了。
這個發明家的原型就是手工耿。
電影裏那個把人關進籠子裏跑步,時間沒到出不來,把黃渤累趴的跑步機,同樣是手工耿的傑作。
手工耿是誰?
江湖上有很多他的傳説。
他的發明為人稱道,人們叫他 " 河北愛迪生 "。
也因外表酷似演員樊少皇,獲稱 " 保定樊少皇 "。
網友説他:手工耿的發明來源于生活,又完美地避開生活。
因為他的發明給人感覺是:
發明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最後卻成了生活在對你 " 用刑 "。
比如害怕管不住嘴,他就給冰箱上鎖。
只有不斷運動,讓齒輪轉到一定程度,鎖才會打開。
這下想吃東西?
好,先練一下肱三頭肌和胸大肌吧。
那次拜訪只不過想吃點東西,黃渤快哭了。
久聞其名,李誕也戴上手工耿發明 " 大眼眼鏡 "。
眼睛是被物理變大了,但完全看不見路。
誕總都不得不服氣,叫他一聲:" 耿哥。"
世風日下,魔鬼在人間。
就這樣,手工耿憑借一個個讓人聞風喪膽的 " 刑具 ",成為 B 站四大惡人之一—— " 刑部尚書 " 手工耿。
手工耿視頻傳到海外後,同樣迅速走紅。
海外網友也被他的 " 騷操作 " 閃到腰。
有個日本節目專門分析手工耿。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神給了他技術,但是好像沒給他腦子。
手工耿全網有 1500 萬粉絲。
他的視頻彈幕只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刷屏式 " 哈哈哈哈哈哈 "。
一種是粉絲的威脅—— " 有用取關 "。
是的," 無用 " 是手工耿的顯著特征。
正常人都不會拿 50 元的菜刀改為 2 元的梳子吧。
梳頭的時候是帥了,不嫌重嗎?
别人一邊洗澡,只能一邊唱歌。
手工耿可以一邊洗澡一邊唱歌,一邊 " 大保健 "。
你按一下劍柄,哎喲,還能射出沐浴露。
你以為 " 鬼才發明家 " 叫着玩的?
為了紀念童年,手工耿還搗鼓了 " 童年三件套 " 來懷舊。
不過咱們應該不是同一個童年。
直戳腦門 " 紙 " 飛機。
奪命大風車。
死亡鎮魂鼓。
網友無語地説:如果鼓繩換成鐵鏈,就完美了。
對了,有喜歡玩彈腦瓜崩的嗎?
那些中指沒有力氣的朋友有福啦!
手工耿考慮到你們的難處,特地發明了 " 腦瓜崩神器 "。
不過這一下下去,可能不是 " 腦瓜崩 ",是 " 腦漿崩 "。
手工耿都被稱為 " 愛迪生 " 了,當然不止于發明小物品。
同樣有復雜的設備。
只是,發明的越復雜," 無用 " 的效果就越明顯。
殺敵 1000,自損 4000 的拳擊背包。
自動洗頭機!
厲害吧。
但你得要克服倒立時的腦袋漲痛。
哦哦哦,還有夾子夾鼻、水壓耳膜,雙手時刻抓穩支架 ……
摩托車馬桶。
坐在摩托車上也能方便,讓你的 " 方便 ",更加體面。
您瞧,扭一下搖桿就能吱水。
還有 " 幫寶逝 " 穿褲機。
" 順利 " 的話,能 " 一勞永逸 " 地解決嬰兒穿褲難的問題。
手工耿作為發明界 " 泥石流 ",威名遠揚。
央視多次報道,曾給他做了兩次專訪。
即使遠在紐約的《華盛頓郵報》,也趕到河北的小村莊采訪手工耿。
粉絲們大喊:排面!
同時也幫外媒想好了标題:中國草根研發戰術機械外骨骼戰鬥套裝,美國驚呼不可戰勝!
手工耿是貨真價實的草根。
真名叫耿帥,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個小村莊。
在成名之前,他經歷過一段很長的迷茫和歧視。
他從小不愛學習,覺得學來的知識沒什麼用處。
初中就辍學跟老師傅學手藝。
然後到處流浪,幹過服務員、裝修、流水線工人 ……
最後和爺爺爸爸一樣,成為焊工,到北京北漂。
焊管道是手工耿最常做的事。
天還沒亮就進地下室,日落之後才上來。
學徒的工資是十塊錢,焊接的時候,屁股一撅,就是十二個小時。
這種一眼望到頭的日子讓手工耿絕望。
他説:" 生活不應該是這樣子。"
于是便回到河北農村。
在老家,他開了一家手機店賣手機。
北漂不易,開店就容易了麼?
不但一年沒賣出去幾台手機,有的顧客還拼命砍價。
有一次,一位朋友告訴手工耿。
網絡上有個将用廢管拼成一個機槍。
然後告訴他:" 這東西最少賣 3000 塊。"
手工耿心動了,他沒想到這種焊接飾品這麼有市場。
于是,他又關了手機店。
設計不繡鋼小物品,拿到網上賣。
手工耿想得很簡單,這是不鏽鋼,可以放很長時間。
而且金屬對于他來説,有種致命的誘惑。
他非常樂意幹這份活。
可惜事與願違,生活再次給了他一拳。
他的那些小發明,根本沒人看不得上。
一個也賣不出。
最慘的不是事業上的失敗,還有家人的不支持。
一開始,媽媽是最反對的那個人。
她説:" 咱村沒人弄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走在路上,她甚至有點害臊。
她總覺得其他村民在嘲笑她。
有一次,手工耿做了一個不鏽鋼錢包送給她,説這個耐用。
她把手工耿臭罵一頓:
" 錢包不會磨爛了,褲子呢?每天不務正業,就是個當小工的命,以後給别人提鞋都不配。"
村裏的人對手工耿也頗有微詞。
大家都説他:" 不幹正事,拍小視頻,賺不着錢。"
很多年後,媽媽對央視記者形容那時的感覺:" 不是説沒用,是真沒用。"
" 沒用 " 就像一根針,扎在手工耿的心上。
他明白母親口中的 " 沒用 ",形容的不止是他的發明。
事業沒起色,在母親心裏還是一如既往的沒用。
手工耿在微博上感嘆:" 馬上就要而立之年了,還能改變人生嗎?"
天下沒有永遠陰霾的天空,只要讓生命的太陽自内心升起。
生活不盡人意,好在手工耿沒輕易放棄。
手工耿不會三維設計軟體。
所有的設計都是在大腦中完成,然後記錄在筆記本。
在他的筆記本裏,寫滿了他掙扎、奮勇的過往。
創意不夠,他就到周星馳的電影裏找靈感。
比如《國產凌凌漆》中,大哥大可以一邊打電話,一邊剃胡子。
" 管鉗螞蚱 " 火了之後,手工耿受到大量關注,有了更大動力去發明設計。
他對每一個作品都精益求精。
在弟弟眼裏,手工耿對這些發明有種近乎變态的苛刻。
有一次,手工耿要小螺母做一批聖誕樹,弟弟也來幫忙。
弟弟花了一個下午做了兩顆。
後來手工耿發現,其中一顆樹因為有個螺母間距有 5 毫米的誤差。
他就直接報廢了這顆,浪費 50 塊的成本。
很多時候需要用到很多不鏽鋼板。
弟弟就建議把 4 毫米的板改為 2 毫米的,可以省下一半有餘的成本。
手工耿不肯答應," 太薄了容易變形。"
那經費不足怎麼辦?
手工耿就每周開車 30 公裏,到二手市場上面淘。
其他都好辦,反正質量不能降低。
就算是接廣告,也學不來懈怠。
怎麼説呢?
手工耿是我見過對廣告最認真的網紅了。
接遊戲廣告,還原了裏面一把武器。
武器這麼多種,他挑了能變形的。
運動鞋的廣告。
為了提高跑步效率,他打算再做一雙腳。
第一種方案為了幽默效果,差點把腳崴了。
第二種方案比較復雜,要設計出兩個完整的後腿。
先别提結果怎樣。
這機械腿的運動美感是讓人服氣的。
設計完後腿,還要再設計一個機構來測試後腿。
最後再上路。
手工耿真的太拼了!
難怪經常有網友評論:就恰個飯,真的沒必要這樣。
很多時候網紅接廣告,是會引起粉絲反感的。
但手工耿完全沒有。
" 恰飯 " 視頻依舊好看,幽默效果和創意直接拉滿。
質量不僅沒降低,反而像是手工耿擔心粉絲反感,刻意提升了視頻内容的豐富度。
這麼一看,手工耿的走紅是必然趨勢。
視頻在網絡上走紅後,慢慢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聲音。
畢竟手工耿的發明大多不具備實用價值。
很多人攻擊他做廢品,在浪費資源。
手工耿對 " 沒用 " 這個詞特别敏感。
因為從小母親就經常羞辱他:" 你就是個沒用的人。"
2013 年,手工耿還沒開始拍短視頻。
他在微博上呐喊:心裏好難過,感覺自己很沒用,實際上我也很沒用。
現在走紅後,手工耿再次產生了動搖:
我的發明真的無用嗎?
我還是那個無用的人嗎?
别看他火了,但產品銷量不好,這也是現實。
有時候看到想了半個月創意,不受到市場認可,手工耿非常苦惱。
可實際上,手工耿的產品真的無用嗎?
一位網友的評論,讓手工耿驚醒。
他的生活狀态讓人羨慕。
讓你得到的,恰是沒有用的知識。
令你快樂的,恰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讓你富足的,恰是人無我有的驕傲。
手工耿的發明被稱為 " 無用良品 "。
無用,卻是良品。
從工業角度,它們的确沒給生活帶來便利。
但給人帶來了精神上的歡愉。
那些發明不是廢品,手工耿當然也不是無用之人。
五年後,一位粉絲翻到那條微博,然後評論説:
你很有用,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謝謝你。
快樂,從來都不是廢品。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焦慮是常态,幸福才是最寶貴的财富。
而手工耿的身上,閃耀着的是最純粹的匠人光芒。
當今互聯網時代,浪費食物、吃人血饅頭、影響公共秩序等各類奇葩網紅群魔亂舞。
他們給人傳遞一種畸形的價值觀,只要博眼球就能火,就能流量變現。
網紅,已然成為低俗的代名詞。
還好還好。
還好還有像手工耿、李子柒這樣的 " 網紅 "。
他們可以抵擋住流量的誘惑,半個月,或一個月才更新一次視頻,只為呈現更優質的内容。
他們稀釋了 " 網紅 " 這個詞給人帶來的不好印象。
讓我感受到創造力、生命力的存在。
這才是 " 網紅 "。
這才是 " 網紅 " 的意義。
最後,請大家一起點個" 在看 ",這樣用心、專注的 " 網紅 ",值得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