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中考考得“死”,高考考得“活”,扒完2023中高考英語題,真相來了,歡迎閲讀。
大家好,我是英文編輯多樂西。高考進入填志願階段,各地中考陸續收尾,今天終于可以敞開聊聊這個話題。
01
成都中考出真題那天,我們辦公室的英語專八們、研究生們、雙學位們,有點懷疑人生。deep和deeply,high和highly,怎麼二選一?僅僅是形容詞和副詞的區别嗎?錯↓
大部分地區的英語真題都有"完成對話"、"首字母填空"這樣的題,難度是前者>後者。本質上,它是一個"閲讀理解+詞匯+語法"的綜合大題,需要調動的知識點多,所以復雜。
那是不是孩子們都考懵啦?是不是就是好多人説的"中高考英語難上天"?
不是的。
我們東西兒童教育對英語這門學科的一貫堅持,是"方法得當,小學畢業可達到中高考水平",很多讀者也是因為這個目标聚在了我們這裏。
那所謂的中高考水平,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就今年的真題來看,刷完整題,我大跌眼鏡:
高考還行,閲讀量、詞匯量夠夠的就行,當然題目也很有水平;中考有點猛,主打就是"一定要讓部分孩子上職高"。
02
【英語·中考篇】
莫得感情的分流工具
語法
題裏有100個心眼子
語法是中考英語考得多、考得難的部分。這樣説是因為:①語法考點僅次于詞匯,②語法考得特别細,容易失分。
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選擇填空題"是純語法題外,還有補全單詞、補全短文的題,以及部分地區的文段寫作,主要就是逮着語法考。
接下來的真題中可以看到,語法考點裏還細分了"有提示、"有部分提示"、"無提示"三種題型,難度也是按順序遞增。
2023杭州中考,一個短篇裏把比較級、名詞單復數、名詞不規則變形、首字母大寫(這也是語法點哦)、過去完成式,包圓了考:
2023成都中考,考了"副詞在具體情景、抽象情景中的使用區分",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deep和deeply:
以及名詞不可數、形容詞變名詞、keep+動詞ing、第三人稱單數……
2023江蘇連雲港市中考,考點稍微簡單點,動詞被動式、名詞單復數,但它的文段難度更大。
這部分題目之所以難,難在它不僅考語法,更考語法+詞匯+理解,意味着考生要在規定時間内→ 讀懂文段(閲讀理解ok)+詞匯量ok+語法知識ok+能寫對。
四個層次的知識點,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知識儲備、技能儲備,才能拿下這小小的1空1分。
▲ 大家可以來做做這個完全0提示的補全對話題,我把最難那空填上去了。
中考英語的語法題,充分讓我見識了什麼叫"帶着鐐铐跳舞",它沒有一個詞超綱,甚至會給出難詞、偏詞的中文釋義,但又考得很綜合、很有水平,語法、詞匯、閲讀理解、寫作但凡一個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哎……
就想讓娃在細節知識點裏迷糊!這裏丢一點分那裏丢一點分,誰丢得起?
詞匯
以當地的C位為中心
中考目前還是各地區自主命題,那麼你所在的城市最近有啥大事、有啥最拿得出手的東西?那就是中考考題裏會頻繁刷臉的内容。
2024全省中考統一一張卷子的話,這個标準就放大到"全省"。
比如,今年暑期成都舉行大運會,2023年的成都中考題,出現了7道題,直接和大運會相關;出現了10道題,直接和運動相關。
杭州今年的亞運會級别更高,我翻了翻杭州中考,果然,杭州有1道閲讀題、1道完形填空、寫作題,都與"運動"、"競賽"相關,共40分!
此外,還高頻出現的有:當地風景名勝、冬奧會、時政話題(太空種植、神州十五等)、傳統節日節氣(清明、端午、24節氣等)、國學經典(詩經、張良拾履)……
上海中考還在聽力部分,特别考察了"圍棋"知識。傳統文化滲透到所有英語考點中,這點很值得注意。
閲讀理解
重點是閲讀
中考的閲讀量不算大,但也出現了圖表閲讀題,沒有這方面準備的話,會有點被形式難到。
▲ 2023連雲港中考題
再細看題型,主要集中在三大類: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詞義解析題。
除了詞義解析題需要一點閲讀策略(上下文推斷、猜詞),主旨大意和細節理解,主要還是得回到原文中去找答案。
説白了,就是能不能讀懂閲讀的原文本。再直白一點,單詞放進句子讀不讀得懂?句子放進文段成為一篇文章,讀不讀得懂?還是詞匯關!
今年的題源還沒有追溯完,截止寫稿時,部分省市地區還沒有中考或者正在進行中。
從2022的中考真題來看,一線城市、省會城市、省内地級市,整整齊齊用上了原版題,來自國外網站、刊物、讀物等。
▲ 2022廣州、2022山東泰安中考真題
綜上,英語中考:
1. 基本功一定要扎實:詞匯、語法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對比起來,詞匯+語法的重要性在中考中,比閲讀理解更大。閲讀的三類題型套路感比較強,掌握答題要領難度并不大。
2. 需要寫的比重增大了,再不是全篇ABCD客觀題了。這也意味着要寫對詞匯、寫對語法、字迹清晰美觀。
中考,考的是學習态度。
詞匯、語法,孩子2歲開始學習能掌握,晚點開始能趕上,小鎮刷題也能刷出高分。唯一需要的就是時間投入和細心程度。這些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花心思去區分了嗎,去學習了嗎,去練習了嗎,有總結易錯點、易混淆點嗎?
如果不願花時間去鑽詞匯、究語法,極容易失分;原版娃過于自負,認為閲讀量足夠自帶"語感",忽視日常的積累和練習,也不容易高分。
中考,目的是分流,結果決定走向。孩子是去普高繼續準備高考,還是去職高準備就業或考大專(大專是職高出口的天花板),成敗在此一役。
03
【英語·高考篇】
真·東方甄選, 考出心态, 考出水平
聽力
越來越周傑倫
今年聽力蠻意外的,作為高考第一題,它主打一個考心态和考穩定,今年之前沒有聽説過特别難的情況。
今年的題,倒也不是難,而是考法刁鑽。看聽力文本,依然是傳統打法,先對話後短文,問天氣問在哪問幹啥。
難在口音。新高考I卷和II卷,一會像嘴裏包了東西在説話、一會像一陽痊愈期的嗓音,中間有一段考生戲稱為"BBOX",動次打次很有節奏感,但愣是一個詞沒聽清。
全國甲卷裏,出現了俄羅斯口音和日本口音,我聽了覺得有點偏東歐口音,總之就是口音讓人覺得緊張、陌生,還伴随咕噜咕噜聽不清的氣泡音。
▲ 全國甲卷音頻
之前沒有準備的孩子,可能有點影響考場心态。但國内應試中聽力的難,也就只能往口音、語音語調這個方向去增加了,再難,就對非一線城市的娃不公平了。
重點是理解
沒有懸念,全國高考共7套卷子,每一套閲讀理解的分值都占比zui大,直接影響最終分。
老規矩,先看題源。高考閲讀題(其實包括完形填空、語法填空題),85%以上為原版,來自國外期刊、雜志、網站(含企業文化網站),全是科普/非虛構内容。
▲ 2023新高考I卷 國外某自行車租賃網站的説明
再看文本類型。
有動物科普,比如甲卷這道題,來自我們比較熟悉的國家地理網站。
有真人事迹,全國I卷的閲讀題節選自這本《環境英雄》,講述了北美各地12個人致力于環境保護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通過觀察大自然的自我修復,借鑑自然界生态系統清理污染物的故事。
I卷出現了美國暢銷書作家卡爾·紐坡特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原文節選,這本書建議人們摒棄無用的電子信息,在喧嚣世界專注人生。(這本書也有中文版)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2018的老新聞也被翻了出來。原文标題為No Man Is An Island: The Wisdom Of Deliberating Crowds。
簡單匯總2023閲讀理解題後發現,今年的閲讀藍思指數比較高,部分題目甚至達到了1400L。
以往我們説,能獨立讀到《哈利波特》的孩子,就能cover高考英語的閲讀難度。《哈利波特》藍思指數880L-1170L,今年看就有點不夠用了~
也就是説,讀題的難度相對增高了,這要求孩子靠前有相當厚重的詞匯積累,并且必須是科普詞匯、書面用語的積累。
但大家要知道,藍思指數不僅針對詞匯的難度。很多孩子考下來覺得難,其實是因為文章裏提到的東西自己非常陌生,難在概念上。
比如我剛提到的"借鑑自然界生态系統清理污染物"、"摒棄無用的電子信息",今年還有來自英國大使館的英語教學刊物(類似教案)……僅看中文,也是一串陌生概念打過來,平時閲讀量不夠、閲讀面沒打開,真的吃虧。
你説沒關系,可以猜詞嘛~猜詞,确實是個閲讀好策略,但前提是對基本文意有了解。I卷最難的這篇文章,講得是啥呢——
"群體智慧(wisdom of crowds)"。全文都在旁征博引説明這個概念。這篇文章剛好有一道猜詞題declutter,很多孩子拿不準,是因為他們17、8年的人生裏,沒有接觸過群體智慧這個東西。
相比起來,這篇"從犯錯中學習和成長"的話題,反而是我們我們國内孩子更熟悉的領網域,更有信心拿下。
最後看做題的難度。
高考閲讀題和中考最大的區别就在這裏,中考的閲讀理解"偏閲讀",能在原文裏找到對應信息就是标準答案。而高考閲讀理解"偏理解",考生要讀完一長串文章後,去揣摩、把握、判斷作者的意圖。而這些信息,是隐藏在文本中的。
不得不説一句,高考英語題的水平始終如一的高品質啊
光有策略不行,光有詞匯量也不行,理解詞匯、概念,再加上熟練的閲讀技巧,才能把這個拉分大户拿下呀。
對咯,中、高考中都頻繁刷臉的傳統文化,在高考英語卷裏,也是原版出現。
比如有國外美食網站上對"中國傳統食物"的點評、有來自商業雜志的"如何教熊貓説英語"。别説,老外的腦洞還挺大。
綜上,英語高考:
1. 聽力更真實了,一個人在正常環境裏、日常生活裏是怎麼説話的,就是之後聽力考場的走向。
2. 閲讀理解、完形填空等題,考的是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是既知全貌(話題、概念、世界熱點),也曉細節(詞匯、閲讀策略)的閲讀。
高考,考的是學習能力。
原版娃因為進入自主閲讀的階段比較靠前,接觸這種原汁原味的語料更多,閲讀面也更廣,在高考中的優勢更大。起步晚的孩子在閲讀上要多發力趕上才行。
但由于高考英語的主戰場,依舊是詞匯,所以即使沒有原版的條件、起步較晚、閲讀量不達标,那麼孩子多花點功夫記單詞,最終表現也值得期待。
04
深扒中高考的命題點
我們如何提前布局
看完今年中高考真題,怎麼樣?是更有信心了,還是要更重視了?
兩個大考的考法有點不一樣,中考考基礎,高考考水平。
中考想充分暴露短板。詞匯、語法、閲讀哪樣不合格,唰唰淘汰。
高考想充分發揮所長。讀得多的,聽得多的娃,優勢更大。
純原版的,不重視基本功的,中考要翻車。
不原版的,閲讀面打不開的,高考要塌房。
這麼一看,中考淘汰掉英語基礎不好的,高考淘汰掉視野不夠寬的。而兩者又剛好分别對應了英語考試的兩個層次:
基本語言能力:聽、説、讀、寫、詞匯、語法。
語言運用能力:用英語學習其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層一層又一層挑出來的娃,果然都是好娃。
如果要提前布局,我們該怎麼做?
1.
重視基本功, 先過中考關。
• 詞匯NO.1重要。語法也就是詞、句的正确形式,沒有詞匯,一肚子策略、考場套路、答題技巧,全都白搭。
詞匯積累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靠閲讀積累,一是專門記憶單詞。這兩者的優劣我都有專門説過,大家可以看看這篇。
中考目前公認最難的題型,首字母填空、補全對話,我建議孩子們針對難題,專門進行近義詞擴充學習,提高拿分幾率。
▲ 詞匯神書《2000詞》、《4000詞》都有近義詞擴充。
• 語法面前,原版娃、非原版娃,一視同仁。和詞匯同理,讀得夠多,聽得夠多的孩子,語感較好,語法是OK的,問題就在于能達到自動形成"語感"的閲讀量巨大,一般娃根本達不到。
沒啥技巧,也别指望語法學習能有多麼有趣,語法就是得專門學、記得住、寫得對。
2.
拿分大頭閲讀, 分兩個層面看:
• 第一層,讀的部分,也就是真題來源。原版科普、説明文必考。
這點,從小讀分級的娃優勢挺大,因為優質分級都會有相當占比的科普閲讀(Non-Fiction),那麼這波娃能提前熟悉科普詞匯、科普文本的類型。
▲ 閲讀書Smart Reading的話題部分
• 第二層,練的部分,也就是真題考法。練策略,練答題方式。
這點無它,唯手熟爾。額外補充全是原版題的閲讀專項練習書很有必要,這對話題拓寬、策略練習很有幫助。閲讀量不夠的孩子更要多練,以練代學。
▲ 閲讀書《閲讀探索者》、《深度閲讀》的策略練習部分
3.
上價值。
态度放端正~既然是國家選拔人才,那麼國家的關注就是孩子的關注。細分中、高考,又有區别:
• 中考偏地網域特色,本地熱點必考,比如旅遊景點、知名人物、著名事件。
另外,經濟發達地區的孩子,請額外關注環保、動保、公益類的話題,今年上海就考了"慈善"。倉廪足而知禮節,大家都懂滴。
文化底藴濃厚的地區,比如西安、河南、成都等等,請額外關注文化、文學、歷史(人物)等話題。
• 高考要看大局觀,我們剛提到的"群體智慧(wisdom of crowds)"、"電子信息"。
其中,傳統文化的比重增大也是上價值的一種方式。這裏為大家推薦幾個寓教于樂的小資源~
公眾号"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絕對官方的輸出渠道,我想不到比China Daily更權威、更專業的傳統詞匯積累地了。
這裏不僅有24節氣、12生肖、成語、傳統習俗、國内熱點的翻譯,它都有,而且全免費。其中不少欄目,比如24節氣,都做了雙語音頻,孩子用聽的方式積累詞匯、表達,也是個好辦法。
紀錄片《Hello, China》
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
《Hello, China》比較全,100集,每集只有1-3分鍾,但内容保羅萬象——孔孟聖人、四大發明、名著、國粹、習俗、節日,甚至連我們中國的"家"文化都有講到。
畫風童趣,小朋友大朋友都可以觀看學習。
姐妹篇《Seasons of China》制作更加精美,共24集,一集講述一個節氣。不想翻China Daily公号的,看看這個故事,積累也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