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李子柒,王者歸來!從草根到頂流,依舊是文化傳播女神!,歡迎閲讀。
她,風采依舊,恬淡可親,潤物細無聲的歸來了!
2015 年,李子柒帶着奶奶,在鄉村田野、翠林修竹、鳥語花香之間,拍攝傳統美食系列短視頻,開始了她的鄉村生活紀錄片之旅。
在山村田野間,在炊煙袅袅缭繞中,稻麥蜀黍,柴米油鹽,家常菜肴,用軟糯言語娓娓道來,為你講述人間四季變幻,萬物生長萌發,期間穿插美味食材的誕生經歷,以及她和奶奶相依為命的生活 …… 讓人在不經意間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人間煙火的親切,讓人耳目一新。
她用鏡頭記錄鄉村生活,從傳統美食的制作到古老農耕技藝的展示,在春夏秋冬的時空穿越間,用一個個畫面耐心的記錄着傳統文化的一呼一吸。在那一刻,她是虔誠的。
随着一期期的視頻通過新浪微博号推出,李子柒這個名字也火了,粉絲劇增,成為千萬級粉絲量的網紅,就是從那時起,引起了我的特别置頂關注。
在這期間,李子柒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先後推出了柳州螺蛳粉、鮮花餅、綿陽米粉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產品。
她懷揣夢想,堅韌不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即使出身平凡,也能夠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成為那顆 " 最閃耀的星 "。
但這驕人矚目的成績,也伴随着質疑聲的到來,紛紛質疑李子柒利用傳統文化在炒作,是資本的推手在推波助瀾。
在我看來:如果這是炒作的話,我倒是要舉雙手的贊成。那一期期在時光的催化下,精心制作的優秀文化視頻,不該炒作嗎?我們要歡迎這樣的炒作,在這樣的炒作之下,把生硬、枯燥、甚至要忘卻、丢失的傳統文化重新找回,喚醒大家去關注、去熱愛、去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又何錯之有?在這樣的努力下,獲得滿滿的回報又有何妨?那數千萬的粉絲還不能説明這一切嗎?
" 李子柒 " 的精神内涵、美學風格獨樹一幟,具有不可替代性!
李子柒説:" 鹽作為百味之首,從夙沙氏 " 煮海為鹽 ",經歷海鹽 湖鹽 井鹽小到改變食物味道,大到支撐曾經的社稷财政,鹽這粒小小的晶體,見證着中國歷史,從不缺席。"
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就是那顆讓我們生生不息,綿延千年的 " 鹽 "。
李子柒從生活中最傳統的飲食文化入手,自家種植的新鮮蔬菜,山林地頭的野生食材,煎炒烹炸的精心制作,深刻剖析美食之所以為美的源頭所在。把傳統美食文化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餐桌,李子柒還把育苗、插秧、收割、晾曬、歸倉 …… 用一個個鏡頭記錄着,讓廣大不識 " 稻麥蜀黍 " 的年輕人,在好奇和驚訝中感受傳統農耕的辛苦和收獲的不易。這恐怕比背誦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的生硬教育要有效的多。
有專家指出:" 李子柒基于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做 IP,其開創性是唯一的,而且在國内外平台的熱度經久不衰,具有不可替代性。"
還有專家認為:" 李子柒 "IP 價值與其他品牌價值略有差異," 李子柒 " 的精神内涵、美學風格獨樹一幟,很難用普通的品牌估值方法來做評估," 如果用粉絲數、粉絲黏性、粉絲評價及美譽度來評估,‘李子柒’的價值或許更高。"
我覺得這些專家的點評,可以説是一語中的,非常中肯。
斷更三年,華麗轉身,歸來仍是 " 李子柒 "!
麥家在《人生海海》裏説:" 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更重要的是人生海海,起落沉浮,總歸還是要好好活着。"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她選擇了暫時離開。為了堅守而斷更,一斷就是三年。
這三年,她從另一個視角,開始了又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再認識、再挖掘、再繼承的文化之旅。
這三年,她陸續走訪了二十多個省市,拜訪了一百多位非遺傳承人,她通過吸收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不斷地充實自己。
這三年,她拍攝了大量的視頻,詳細記錄了傳統工藝的更多細節,讓這些技藝得到再次傳播,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這三年裏,她憑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堅守,不斷前行。
" 那些打不倒你的困難,終将使你變得更強大。" ——李子柒歸來!
終于,在 2024 年 11 月 12 日," 李子柒 " 王者歸來。
兩天時間,三部作品,八個小時,作品點贊量 1000 萬,評論高達 50 萬,粉絲突破 4912 萬,停更三年,粉絲沒有忘記她,就像在夜空中,苦苦尋覓和等待,再次與那顆 " 最閃耀的星 " 重逢。
她用實力證明自己,毋庸置疑,那顆 " 最閃耀的星 ",無人能敵。
好一個 " 紫氣東來 "!
李子柒在歸來後的微博中表示:多彩非遺,共生共享。在微博,讓我們一起探索,感受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千年瑰寶,傳承東方魅力!
一個幾年前的草根,憑借一己之力,在激流湍急的資本搏殺中,滿血復活,王者歸來,依舊是我矚目的那個——傳統文化傳播女神 " 李子柒 "!
李子柒再次爆火的背後邏輯——大眾的文化渴求!
這幾年,在 " 李子柒現象 " 的影響下,各種短視頻領網域的網紅主播層出不窮,其中不少 " 李子柒 " 的模仿者也有粉絲超百萬,但大多數還是急功近利,最終都走向了直播帶貨。始終無法超越 " 李子柒 " 的這座高山,可謂應了那句老話:" 一直在模仿,無法被超越!"
從視頻的制作過程,我們可以看出,李子柒每推出的一條視頻,制作周期往往長達數月之久,這一份耐心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是當下追求 " 短平快 " 的大量烏煙瘴氣、粗制濫造的口水劇短視頻、不堪入目的粗俗直播説無法比拟的。
這幾年,央視播放的一些《中國詩詞大會》、《典籍裏的中國》、《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等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節目,深受廣大愛好者擁笃。
同時,這幾年在網絡上擁有大量粉絲的 " 藝述史 "," 意公子 " 等傳播傳統國學文化知識的公眾号,也很受大家的歡迎。
" 李子柒 " 歸來,再次爆火的背後,我認為是大家對傳統文化的好奇與渴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缺繼承者,而是缺乏優秀的挖掘手段和展現、傳播方式。
期待 " 李子柒 " 推出更多的優秀作品,不再斷更!!!
以上,如有表述或引用資料,圖片不當之處,歡迎交流,指正,及時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