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中國輪胎的“冷與熱”:業績表現攀升、海外阻力加大,歡迎閲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濮振宇 與利潤普遍下滑的 A 股整車企業不同,A 股輪胎企業今年的業績不斷攀升。
10 月 9 日,玲珑輪胎(601966.SH)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6.5 億到 17.5 億元,同比增加 72% 到 82%。10 月 10 日,賽輪輪胎(601058.SH)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32.1 億到 32.8 億元,同比增加 58.52% 到 61.98%。
兩家頭部企業的業績狀況,雖無法完整反映出中國輪胎企業的整體生存狀況,但能夠折射出輪胎行業乃至汽車行業當前的重要發展趨勢,包括自主品牌崛起以及中國企業出海。
業績上升但兩級分化
對于頭部輪胎企業三季度的業績增長,外界早有預期。今年上半年,在 A 股 9 家輪胎上市公司中,賽輪輪胎、玲珑輪胎、森麒麟(002984.SZ)、貴州輪胎 ( 000589.SZ ) 、三角輪胎(601163.SH)、風神股份 ( 600469.SH ) 、通用股份(601500.SH)、S 佳通 ( 600182.SH ) 等 8 家企業已實現營收、淨利潤的雙增長。
永安期貨研究中心今年 8 月的報告顯示,在國内内資輪胎企業目前的產能情況及市占率上,玲珑輪胎、賽輪輪胎、中策橡膠這三家頭部企業的產能占比接近 30%,長期來看產能集中度将會越來越高。
作為汽車行業的上遊供應商,頭部輪胎企業普遍與整車企業密切綁定,其中玲珑輪胎的配套車廠包括一汽紅旗、一汽奔騰等一汽系企業和東風日產、東風柳汽等東風系企業,森麒麟的配套車廠包括廣汽埃安、吳鉑、合創等廣汽系企業,賽輪輪胎的配套車廠包括北汽、合眾、零跑、長城等企業。
對于下半年輪胎市場的走勢,東海證券近期的研報相對樂觀,其指出,9 月,多數原材料上漲,對輪胎成本面形成較強支撐;進入 10 月,原材料價格仍将處在相對高位。多家企業在 9 月下旬發布漲價函,對下遊補庫起到一定刺激作用,疊加 " 十一 " 長假出行推動,預計 10 月輪胎整體市場需求将持續改善。
少數頭部企業業績攀升,并不意味整個輪胎行業企業的生存狀況都已改善。最近幾年,由于行業形勢的變化,中國輪胎市場正經歷殘酷的洗牌。
資料顯示,2022 年,汽車產業鏈一度中斷,輪胎市場銷售不暢,輪胎庫存逐漸攀升,有些輪胎企業被動停產或減產,有些輪胎企業主動控產,導致輪胎開工率保持低水平運行,相應的輪胎產量重回 9 億條以下。
2023 年以來,在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推行下,大量中小企業加速出局。作為國内 " 輪胎大省 ",山東省 2023 年 8 月印發《關于優化輪胎鑄造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政策引導下落後產能逐漸淘汰,落後的工廠逐漸退出。
經濟觀察報從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了解到,僅今年 1 月至 9 月,就有 17 家輪胎相關企業進入破產清算階段。
今年 2 月,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上海億佳輪胎橡膠有限公司(下稱 " 億佳輪胎 ")破產。法院認為,根據億佳輪胎的負債狀況,可以确認其已資不抵債,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已具備宣告破產條件。億佳輪胎成立于 1990 年,曾是自行車、電動車與摩托車輪胎及配件的明星企業,市場範圍曾覆蓋非洲、中東及東南亞。
除此之外,已進入破產企業名單的北京首創輪胎有限責任公司,曾入圍全球輪胎 75 強;廈門海燕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擁有 70 多年的歷史傳承。
國内反超,全球開花
輪胎行業發展與汽車工業高度相關,汽車產量和保有量決定了輪胎的生產規模。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輪胎行業 70% 以上的需求由汽車保有量創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内汽車銷量為 1404.7 萬輛,同比增長 6.1%。據公安部統計,截至今年 6 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 4.4 億輛,其中汽車 3.45 億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 52592 萬條,同比增長 10.5%。
根據官方數據,玲珑輪胎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銷量同比增長約 11%,其中毛利較高的乘用車胎銷量增長幅度較大;賽輪輪胎今年前三季度全鋼、半鋼和非公路輪胎三類輪胎產品的產銷量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輪胎產品總銷量同比增長超過 30%。
随着國產汽車崛起,自主品牌乘用車輪胎的市場份額也開始反超合資品牌。根據民生證券統計,2023 年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輪胎國内銷售占比首次超過了合資品牌,達到 50.5%。2024 年二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輪胎國内銷售占比已進一步提升至 63.9%。
除了國内市場景氣度較高,玲珑輪胎和賽輪輪胎均在業績預告中提到了海外市場的因素。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 1 月至 8 月,中國汽車輪胎出口量為 530 萬噸,同比增長 5.2%;出口金額為 908 億元,同比增長 6.9%。
10 月 8 日,在通用股份 2024 年半年度業績説明會上,公司董事長顧萃表示,全球汽車總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将繼續推動輪胎需求的強勢增長。國產輪胎品牌的高性價比優勢愈發明顯,海外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展現出向上滲透的趨勢。随着汽車產銷量的穩步增長,預計未來輪胎需求将持續向好。
從全球範圍看,中國已成為第一大輪胎生產國。2023 年,全球輪胎銷量為 17.85 億條,同比增長 2.3%。作為全球第一大輪胎生產國,2023 年中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達到 9.88 億條,同比增長 15.3%。
在全球市場,中國輪胎企業也加速崛起。美國《TireBusiness》根據全球輪胎企業 2023 年銷售額梳理的 2024 全球輪胎 75 強榜單中,共有 38 家中國企業,占比超過一半,與去年的 36 家相比增加了 2 家。同時,38 家中國企業的總銷售額約為 381.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14%,遠超榜單 75 家企業 2.43% 的平均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輪胎的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國内輪胎廠商的利潤卻不高," 大而不強 " 仍是中國輪胎面臨的現實問題。
根據财報,今年上半年,在 A 股輪胎上市公司中,賽輪輪胎以 24.6 億元的營業利潤位居第一,玲珑輪胎以 10.3 億元的營業利潤位居第二。對比來看,今年上半年輪胎巨頭米其林業務線營業利潤為 17.82 億歐元(約 137.8 億元人民币)。
永安期貨研究中心上述報告顯示,全球輪胎企業競争格局整體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有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第二梯隊有馬牌、住友、倍耐力等,中國輪胎企業僅少數幾家位于第二梯隊,大部分仍位居第三到第四梯隊。
新一階段海外博弈
盡管海外市場廣闊,中國輪胎實現出口量增長也并不容易。今年 7 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對進口中國純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税,此舉引發了業界對于中國汽車出海之路的巨大擔憂。與整車相比,中國輪胎在海外市場的局面更加兇險。
今年以來,中國輪胎多個重要海外市場向中國企業揮出 " 雙反 " 大棒。1 月 4 日,印度商工部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卡車和客車用充氣輪胎發起第一次反補貼日落復審調查。
4 月 4 日,歐盟委員會推出了第 2023/737 号條例,該條例将重新對原產于中國某些載重指數超過 121 的新型或翻新橡膠充氣輪胎征收 " 最終反傾銷税 "。4 月 5 日,墨西哥經濟部發布公告稱,已經對原產于中國的内徑為 13~22 英寸乘用車和輕卡輪胎作出反傾銷初裁。
8 月 8 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投票對進口自中國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作出第一次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復審產業損害肯定性終裁。根據終裁結果,本案現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繼續有效。
面對洶湧而來的貿易壁壘,中國輪胎企業卻沒有顯露太多不安情緒。多年以來,中國輪胎企業逐漸習慣了在 " 高壓 " 環境下出海。
早在 2015 年,美國便開始對部分中國輪胎企業征收高額 " 雙反 " 税,征收的反傾銷税從 14.4% 到 87.9% 不等,反補貼税從 20.7% 到 100.8% 不等。2017 年,歐盟也開始對來自中國的全鋼胎征收 " 雙反 " 税。
為規避貿易争端,中國輪胎企業 2017 年後陸續出海建廠。根據永安期貨研究中心上述報告,已有 12 家中國企業在海外投產 18 家輪胎工廠,中國輪胎企業海外投產全鋼胎產能達到 2589 萬條,半鋼胎產能達到 9750 萬條。
東南亞是中國輪胎企業海外建廠的主要目的地。今年 1 月,通用股份柬埔寨二期項目奠基開工,產能規模包括年產 350 萬條半鋼胎和 75 萬條全鋼胎。今年 5 月,通用股份柬埔寨一期項目已全面實現達產。
在三季度業績預告中,賽輪輪胎也提到,公司 2024 年上半年積極推進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輪胎生產項目建設,在提升產能的同時,有效分散貿易壁壘等因素帶來的風險。
對于中國輪胎企業而言,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是輪胎原材料的產地,在當地建廠不僅有助于規避貿易摩擦,也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資料顯示,在輪胎生產中,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二者合計占到了原料成本的 50%,是輪胎成本的重要影響因素。
不過,東南亞近兩年已不再是貿易摩擦的 " 淨土 "。2023 年 10 月,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發出請願書,要求對進口自泰國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進行反傾銷税調查。今年 10 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計劃安排關于對泰國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的反傾銷裁定的聽證會。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輪胎企業新一階段海外建廠的目光正開始更多投向歐洲、北美等靠近市場的地方。今年 5 月,賽輪輪胎與墨西哥 TireDirect 公司合資的年產 600 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在墨西哥瓜納華托州奠基。今年 9 月,中國輪胎企業首個歐洲工廠——玲珑國際(歐洲)有限公司正式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