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春晚廣告40年:一部商業頂流變遷史,歡迎閲讀。
2024 年,央視春晚的主要贊助商再次回歸互聯網大廠。
與以往不太一樣,今年小紅書首創 " 邊看邊買 " 的電商直播——在春晚演播廳的隔壁搭了個直播間,從幕後視角邀請春晚演員聊聊春晚,并在直播間同步春晚好物商品鏈接,方便觀眾購買。
另一邊,老朋友京東再次成為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平台(2022 年的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平台也是京東),為觀眾發放了 1 億份 "1 分錢帶回家 " 的實物禮品,包括 100 輛岚圖汽車,以及 1000 萬的揚州豪宅的一年使用權。
鐵打的春晚,流水的廣告商。
從 1984 年康巴絲鍾表成為第一個春晚廣告贊助商開始,到随後的古井貢酒、哈藥六廠、美的集團,再到阿裏、字節、抖音、小紅書等互聯網大廠 ……
作為對中國人極具特殊意義的節目,最終能與春晚合作的廣告商,大多都有龐大的規模、極高的國民性,并且踩在風口正得勢。
《DT 商業觀察》梳理了近 40 年春晚廣告的關鍵節點、主要贊助商及相關數據,在參考了多篇文獻後,将主要春晚廣告史分為四個時期:
春晚廣告的不斷變遷,就像一部商業頂流變遷史在徐徐鋪開。
1980 年代:
" 三大件 " 引領潮流,春晚和 " 爆款 " 挂鈎
小紅書電商看上的春晚 " 帶貨 " 的能力,最早在 1983 年就有所體現。
彼時的春晚遠沒有現在的華麗,主持人和演員都沒有特定的衣服,大多是簡單穿着就直接上台表演。
稍有些不同的是劉曉慶,春晚當天她穿了一身 " 紅襯衫黑裙子 ",在一眾衣着中顯得亮眼。
誰也沒想到,那年春晚之後,這套搭配火遍大街小巷,商家競相生產,甚至,它還有了一個新的名字 " 曉慶杉 "。
第二年," 宇宙牌香煙 " 也被春晚帶成了頂流。
1984 年,馬季表演了經典小品《宇宙牌香煙》,同年 12 月," 宇宙牌香煙 " 的标志就被黑龍江穆棱縣卷煙廠注冊,随後,宇宙牌香煙在全國範圍内銷量爆棚。
這些都不是品牌、企業刻意植入的廣告,但無一例外因為春晚意外走紅,讓春晚帶動了一個單品甚至是一個新品牌的崛起。
當然,除了意外走紅的單品,春晚第一個火熱的廣告位——零點報時,很快也在 80 年代登上舞台,讓品牌站上了時尚潮流的 " 風口 "。
1984 年大年三十,春晚主持人字正腔圓地新年倒計時,和以往不一樣,零點鍾聲響起之前,多了一個前綴:" 濟南康巴斯鍾表廠為您報時 "。
這是歷史上第一條春晚零點報時廣告,廣告費是康巴絲拉了一車鍾去抵的。
但一次大膽的嘗試、3000 只表,換來了康巴絲的一炮而紅。
很快,康巴絲成為了我國第一個年產過百萬只鍾表的企業,随後又連續 3 年產量突破 200 萬只的大關。
從 1984 年到 1994 年,康巴絲鍾表總共 8 次被央視選作春節标準報時鍾,剩下兩次拿到報時廣告的分别是海鷗手表和中華自行車。
可以説,春晚在當時的 " 帶貨 " 能力,更多是建立在物品本身的流行度上——這些能拿下春晚報時廣告的,本就是當時極受歡迎、甚至是走在時代前沿的物件:
手表和自行車不用説,在 80 年代," 三大件 "(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是婚戀市場炙手可熱的 " 硬通貨 "。
康巴絲呢,90 後、95 後可能沒聽説過這個品牌,但當年 " 石英革命 " 傳入中國時(1983 年濟南鍾表廠率先将日本石英技術引進到國内并應用于時鍾生產),康巴絲是 " 第一個吃到螃蟹的 "。
往小了説,在娛樂方式有限的時代,春晚雖然還沒走向成熟,但憑借着獨一無二的國民性,可以助推品牌的國民度,甚至是引領潮流。
往大了講,80 年代,我國已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經濟上行,人人對未來充滿期待。3000 萬農民工收拾行囊湧進城市,媒體報道 " 從武漢南下的列車,車簧被壓死,一度動彈不得 ";再之後,一大批 " 體制内 " 的年輕人辭職," 下海 " 去撰寫屬于他們财富傳奇。
正是這樣騷動而熱烈的 80 年代,撞上了如初生朝陽的春晚,共同創造了春晚的爆款神話。
1990 年代:
白酒在春晚走向巅峰,醫藥廣告進入電視時代
時代飛速發展," 三大件 " 漸漸風光不再。
在 1989 年春晚宋丹丹的小品《懶漢相親》中,相親結婚要的,已經變成了 24 寸大彩色電視機、雙開門冰箱和沙發。
一些企業在落寞,另一些企業在崛起。
從 80 到 90 年代,我國名酒計劃價格放開,白酒企業擁有了自主定價權,後來糧食價格也放開,白酒產能的關鍵一環被完全釋放。
白酒行業從此起飛,各大白酒企業一邊走上瘋狂的產能擴張之路,一邊重金争搶春晚的 " 标王 ",讓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白酒品牌家喻户曉。
所謂 " 标王 ",是指在春晚冠名招商中得標的品牌商,競标的主要有三部分:春晚的 8 點報時、0 點報時和全年段《新聞聯播》的黃金時段。
1995-1999 年,白酒企業基本霸占了零點報時廣告和 " 标王 "。
1995 年,孔府宴酒豪擲 3079 萬元成為第一個 " 标王 ",一句 " 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 ",讓這個品牌家喻户曉。
1996-1997 年,秦池分别斥資 0.67 億和 3.21 億元拿下央視标王。這個投資比秦池 1995 年的總利潤還要高,但第二年收獲的銷售收入更高,是 1995 年的 5 倍,達到 9.5 億元。
不過,白酒狂奔的步伐,被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按下暫緩鍵。
另一個即将走上春晚舞台的,是藥企。
同樣是 1997 年,遠在東北的老牌國企哈爾濱制藥廠(原名三精制藥廠)因為虧損不斷,決定将賬上最後的 1000 萬元全部投在廣告上面。
結果不僅意外讓一句 " 藍瓶的鈣,好喝的鈣 " 風靡全國,讓哈藥集團 " 起死回生 ",第二年收獲 1 億元銷售額,還改變了醫藥銷售的營銷模式。
但故事還沒結束。2000 年,野心更大的哈藥集團直接砸了 12 億元,讓哈藥六廠蓋中蓋出現在了央視春晚零點報時廣告上。
這一年,哈藥集團的銷售收入為 64 億元,衝上行業第一。
" 哈藥模式 " 在春晚的成功,讓醫藥廣告徹底進入電視時代。洗腦的醫藥廣告文案也從此成了 90 後、95 後們的童年回憶:
" 新蓋中蓋牌高鈣片,一片頂過去五片。"
"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
" 良心藥,放心藥,選修正藥,管用的藥。"
……
到了後期,醫藥廣告不僅霸屏,文案也開始走向 " 瘋魔 ",甚至涉嫌虛假欺騙,直到《廣告法》的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增大,這場廣告風波才有所收斂 …… 但這都是後話了。
更重要的是,在 90 年代,白酒、醫藥企業的經歷都證明了春晚的超級 " 吸金 " 能力。
春晚可以讓名不見經傳的品牌一夜爆紅、家喻户曉,也可以讓瀕臨破產的企業一年之内扭虧為盈、賺得盆滿缽滿。
盯上春晚廣告的品牌、企業,也随之越來越多。
進入千禧年:
" 植入式廣告 " 霸屏,變相放大春晚的 " 投入產出比 "
春晚廣告帶來的紅利,讓企業們紛紛意識到:争奪春晚廣告,就是争奪 " 金礦 "。
為了争奪 " 金礦 ",即使要豪擲千金,各大企業也趨之若鹜。
自哈藥集團在 2002 年最後一次登上零點報時廣告後,美的接棒,并拿下了此後 16 年的零點報時。(除了 2012 年,央視春晚無零點報時廣告,2003 年 -2019 年都是美的)
在這 15 年間,僅僅是從 2004 年到 2011 年,美的拿下零點報時廣告的費用就從 680 萬元漲到了 5720 萬元,膨脹了 9 倍。
要知道,零點報時只有短短 10 秒,按照 2011 年的價格計算,相當于每秒高達 572 萬元。
但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2011 年,零點報時廣告收入加上節目冠名的收入,總共約 1.8 億元,但在整個招标總額裏,這個數字只占 1.4%。
比起形式簡單的零點報時、冠名贊助,可能許多人印象更深刻的是,2010 年,在劉謙魔術的開場,鏡頭用近景掃過一瓶 " 匯源果汁 "。
這是千禧年之後,央視春晚出現的新的廣告模式——植入式廣告。
意思是讓商品在小品、相聲等節目中 " 不經意 " 地露出,或者直接讓商品成為節目道具。(此外還有常規硬廣告套裝等廣告模式)
大規模的植入式廣告從 2005 年開始,并且愈演愈烈,在 2010 年達到巅峰:
比如,小品《五十塊錢》裏,賣包子夫婦身上的圍裙印了 " 魯花 " 字樣;劉謙魔術上出現了匯源果汁,他還倒入杯子裏喝了兩口;趙本山小品《捐助》更是誇張,從搜狐、搜狗到國窖 1573、三亞旅遊,廣告密密麻麻,一個接一個。
觀眾對春晚廣告也越來越反感,并直接推動 2011 年央視春晚宣布 " 零植入 " 廣告。2012 年起," 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 " 及其廣告冠名等也被取消。
盡管這些植入給觀眾帶來了不好的體驗,但回過頭來看,這些不惜重金在春晚節目中留下身影的公司,都是每個時代燃燒得最旺的火苗。
譬如,2006 年春晚上出現的貴州茅台,總市值已經超過 " 行業老大 " 五糧液,并自此 " 一飛衝天 "。
2006 年和 2007 年春晚上出現的蒙牛、伊利,當時正經歷着中國乳業的 " 黃金六年 "(2001-2006 年),中國牛奶產量從 2000 年的 827.43 萬噸,飙升到 2006 年的 2944.62 萬噸。
春晚也成為企業做公關最好的平台——不管是挽回聲譽、重塑形象;還是順風前進,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正如蒙牛聯合創始人孫先紅所説:" 在央視春晚做廣告按投入和產出比來説是最合算的 "。
這裏的投入產出比不僅指銷量和銷售額,還包括品牌形象這一無形的資產," 在春晚做廣告是塑造品牌,樹立企業形象的好機會 "。
比如,2009 年的百度不惜重金植入春晚,既讓給董事長李彥宏坐在前排、又反復給全國人民拜年、還把 " 百度一下 " 的口号植入到姜昆的相聲段子中。
一套廣告投放組合拳下來,只為通過春晚,彌補此前因為三鹿奶粉、虛假競價排名等事件導致的公眾信任危機。
再比如,2009 年、2010 年,拿下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處于鼎盛時期的搜狐連續兩次在春晚露出。
2009 年搜狐更是以植入的方式出現在趙本山小品《不差錢》中,此後只要有觀眾 " 重温 " 一次小品,搜狐就會在觀眾的印象中加深一次,影響甚遠。
彼時阿裏還沒現在如此強勢,張朝陽也沒想到門户網站輝煌不過十年。他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説道:
" 那時我在酒吧唱歌玩,每晚都有哥們兒,當時馬雲也在北京,我就叫他出來玩,馬雲到 12 點才過來,待了半個小時就走了,他還在拼命幹活!"
很快,他口中那個 " 拼命幹活 " 的馬雲帶着阿裏騰飛,BAT 三巨頭(百度、阿裏巴巴、騰訊公司)也在春晚打響了新的戰争。
互聯網巨頭之戰(上):
微信 VS 支付寶,重新審視春晚的 " 流量 "
在張朝陽唱歌喝酒、享受人生時,馬雲正在苦哈哈地研究電商。
彼時,阿裏巴巴已經成立 10 年多,從一個在線交易網站(阿裏巴巴網)開始,慢慢形成了匯聚阿裏雲、支付寶、菜鳥、釘釘、餓了麼等等的 " 阿裏巴巴矩陣 "。
阿裏巴巴最強勁的對手也漸漸從搜狐新浪,變成了另一個巨頭——騰訊。
2013 年,騰訊和阿裏的戰場來到了移動支付領網域。
阿裏的王牌產品自然是支付寶,而騰訊則依靠旗下產品财付通的技術支持,在聚集了 2 億多用户的微信上,引入了支付功能。
從整體來看,阿裏原本有絕對的優勢。
根據艾瑞咨詢的市場研究報告:" 支付寶作為整個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的‘老大哥’,2013 年其市場份額接近 50%,财付通緊随其後,份額接近 20%。"
但騰訊不甘落後。
2014 年 1 月,微信推出紅包功能,引起一股全民搶紅包風。馬雲稱之為一次計劃和執行完美的 " 珍珠港偷襲 "," 幸好春節很快過去,後面的日子還很長 "。
只是馬雲怎麼也沒想到,就在一年後的春晚上,騰訊來了一次更大的 " 珍珠港偷襲 "。
2015 年央視春晚,微信花了 5300 萬元的營銷費,獲得了在春晚上 " 搖一搖 " 發紅包的機會。
根據微信官方數據:"2015 年春晚直播的近 5 個小時内,互動峰值達到了 8.1 億次 / 分鍾,微信發出紅包總量達到 10.1 億個,是 2014 年的 60 餘倍。"
騰訊這波操作毫無疑問賺麻了——在春晚之前,微信只有不到 800 萬人的微信支付用户。登上春晚後的同年 5 月,微信零錢的用户數達到 3 億。
更别説,騰訊以 5 億元紅包的投入,換來了 2 億張個人銀行卡的綁定。
這相當于微信在兩天之内,完成了支付寶八年的業績。
看着對手喜人的成績,阿裏巴巴痛定思痛,在接下來的三年裏連續拿下春晚 " 獨家互動合作夥伴 ",在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以 " 集五福 " 的玩法,分别狂撒 8 億、10 億、6 億元紅包,結果支付寶的使用普及率也得到了提升。
那幾年的全民互動,實現了多方共赢,春晚的商業價值也被推上一個新的高峰。
一方面,春晚借互聯網的紅包玩法,提高了觀眾的新鮮感粘性;另一方面,互聯網通過春晚的舞台,導入了更多用户,擴大了日活流量的基本盤,并進一步擴大商業規模。
另一個例子也可以論證,春晚能給互聯網巨頭帶來的巨大收益。
2017 年,羅振宇想在春晚上打廣告,推廣 " 得到 "APP,但是沒有通過春晚招商廣告的門檻——互聯網產品的日活躍用户必須要過億,否則一旦開播,巨大的流量湧入,伺服器承不住,一定會崩掉。
在 2018 年末羅振宇 "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中,他這樣説道:
" 淘寶自己的總結,他們知道春晚的流量大,他們還推導了各種極端情況,最終決定穩妥起見,在 2017 年雙十一的基礎上,再擴容 3 倍。結果是什麼呢?春晚當晚登錄的實際峰值,超過了雙十一的 15 倍。
他們的團隊對此的感慨是,我們真的對春晚的力量一無所知。
過去,至少我身邊,大部分人是不缺席雙十一的,至少會關注一下 …… 很多人會感覺中國大部分人都參加雙十一,覺得越來越少的人在看春晚。但這是事實真相嗎?真相正好是反過來。要看春晚的人,比參與雙十一的人多得多。"
的确,在社交媒體上," 春晚越來越沒意思了 "" 年輕人不看春晚了 " 的輿論越來越多。
但根據中央電視台公開數據,看春晚的比例仍然很高,在 2019 年之前,基本都維持在 30% 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從 2015 年到 2018 年,新浪微博一直是春晚的社互動動平台。(社互動動和紅包互動平台是兩回事)
雖然沒有真金白銀撒錢發紅包,但微博也撈到了不少好處——
不僅讓人們形成了一邊看春晚一邊發微博讨論的 " 國民習慣 ",還把春晚的 " 帶貨 " 功能也搬到了微博上:李思思的口紅、秦岚的開衫毛衣、張若昀吃燒雞的手機殼 ……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 2022 年春晚上張小斐的藍綠色大衣。
那一年,張小斐同款大衣 10 分鍾售罄,話題 # 張小斐大衣 # 在微博上有 3.2 億閲讀量,同款售罄的話題更是拿下熱搜第一,閲讀量高達 5 億。
互聯網巨頭之戰(中):
抖音、快手争奪流量,春晚 " 拉新 " 開始疲軟
在阿裏和騰訊互相厮殺的同時,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悄然而至——短視頻。
2016 年年初,一篇名為《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的文章刷爆中文互聯網。匯集了海量鄉村人口、充斥着喊麥文化的快手由此進入大眾的視線,并展示出驚人的成長速度——
2013 年才開始轉型做短視頻的快手,在 2016 年已經成為繼微信、QQ、微博之後的第四大流量 APP。
也是這一年,字節跳動的張一鳴發現今日頭條 APP 中視頻浏覽量已經超過圖文浏覽量,并決定全力入局短視頻,推出了抖音。
同樣是短視頻,抖快的流量分發邏輯卻不同。快手更加注重粉絲與主播之間的互動,更容易形成以主播為中心的圈層 / 社區。而抖音基本上就是爆款内容邏輯,更容易吸引刷短視頻的用户。
結果是,從用户規模到用户粘性,抖音都對快手實現了 " 後來者居上 "。
根據 Questmobile 數據,2018 年,抖音的日活躍用户(即 DAU,下簡稱 " 日活 ")超過快手;2020 年,抖音日活的日均使用時長也超過了快手。
被抖音窮追猛打的快手,也打上了央視春晚的主意,試圖通過復制騰訊、阿裏在春晚的成功,緩解流量焦慮。
2020 年,快手打敗阿裏、騰訊、字節等大廠,怒砸 10 億元紅包,是繼 BAT 三巨頭之後,第一個成為 " 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 " 的互聯網公司。
但結果并沒有想象中樂觀。
首先,随着視頻平台的發展,從 2020 年開始,春晚的收視率有明顯下滑,2020-2023 年,都維持在 20% 左右。
其次,新用户留存率也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即使擁有 30 年積累的春晚仍有不可小觑的熱度,但新的流量湧入之後,不同類别的 APP 都未必能留得住。
在 2020 年春晚期間,快手當日的活躍用户衝高至 2.82 億,但随着時間推移,下滑也非常明顯,跌回 2.5 億,與春晚之前的水平差不多。
春晚拉新的疲軟其實在前一年就有顯現。
市場調研公司 QuestMobile 數據顯示:"2019 年除夕當晚,百度 APP 的日活高達到 2.4 億,同比增長 67.3%;但根據國金證券統計,除夕之後,百度 APP 的 7 日内新用户留存比例只有 2%。"
2021 年,抖音接力快手成為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日活在除夕當晚達到 5.8 億。到了 2021 年 9 月,抖音主站的 DAU 已經回落到 5 億左右。
2022 年,京東拿出價值 15 億元紅包和商品,這個金額達到歷史新高,然而也并沒有緩解留存不高的問題。
換言之,在那幾年的春晚,大部分觀眾參加互動,不再像當年使用微信紅包 " 搖一搖 " 那樣,建立真正的 " 微信支付 " 的使用習慣。
畢竟,微信本就是集社交、支付為一體的日常高頻使用 APP,用户黏性高;而抖音、快手、百度、京東等工具類應用,功能較為單一,很難短時間内建立起用户使用的習慣。
或許是意識到 " 春晚效應 " 的困境,2023 年春晚紅包的贊助,一家互聯網大廠也沒有參加。
互聯網巨頭之戰(下):
京東再登春晚,小紅書也想 " 賭 " 一把
春晚紅包冷落,但互聯網大廠的商戰愈發激烈。
2023 年,兩家互聯網公司明顯崛起,一個是市值一度超過阿裏的拼多多,一個是在年初實現日活破億的小紅書。
不過,小紅書的焦慮也顯而易見。
根據虎嗅 APP 報道,2023 年初,小紅書制定了 240 億元的年度營收目标。但後來,又根據上半年的實際情況降低了年度營收預期,240 億元調整到 180 億至 200 億元。
在提出 " 買手電商 " 之後,小紅書終于在電商之路上探索出方向,但與淘天、京東、拼多多、抖音相比,在體量上仍有很大差距。
這可能也是小紅書選擇與春晚合作的原因之一——小紅書需要春晚為自己提供一個新的流量來源,抬高用户規模的天花板,進一步推動電商業務走向成熟。
在這樣的情況下,累積了 30 多年關注度的春晚,是最适合小紅書的富礦。
參考此前阿裏與春晚的合作,淘寶挖掘出了一大批從未接觸過電商的人。更别提小紅書目前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在用户群體的挖掘上還有很大空間。
事實上,小紅書的電商直播的場景,的确和 " 春晚同款 " 十分适配。
在 2024 的除夕夜上,小紅書在春晚後台的直播間《大家的春晚》中,按 " 春晚同款 "" 節目揭秘 "" 春節好禮 " 等分類,同步了春晚好物商品鏈接,觀眾可以随時下單。
同時,小紅書還在眾多藝人的采訪中間,安排了多位站内知名的買手帶貨,包括家居買手 @一顆 KK 推薦春晚同款家居、@Purple 阿紫 推薦春晚同款彩妝,還有 " 小紅書帶貨頂流 " 董潔和吳昕。
至于京東為什麼在 2024 年重返春晚,來自拼多多的壓力可能是原因之一——
2022 年,京東的 GMV 約為 3.47 萬億元,拼多多約 3 萬億元。而在 2023 年,據《晚點 LatePost》報道,拼多多的 GMV 已經超越了京東。
在各大平台都展開 " 低價 " 混戰時,京東旗下的核心品類也面臨不小的壓力。
京東 2023 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貢獻的收入為 1993.2 億元,對比同期沒有太過明顯的提升;日用百貨商品收入同比減少 2.3%,下降到 759.9 億元。
一位京東業内人士的解釋是,面臨增長壓力的京東,希望通過春晚,在下沉市場尋找更多用户——在今年春晚,主打下沉市場的特價購物平台京喜 APP,将首次參與春晚抽獎活動。
對小紅書和京東來説,參加春晚是關鍵的一戰。
從過往歷史來看,無論是京東還是小紅書,在春節期間的日活都将會得到不小的增長。
但能否接住這 " 潑天的流量 ",留存住這些新的用户并實現有效轉化,還有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