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AITO問界新M7,價值向上價格向下,歡迎閲讀。
導語
Introduction
"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作者丨衞金橋、查攸吟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靳鵬輝
" 我們在 AITO 問界新 M7 系列上重金投入五個億,用了扎實的材料、最好的技術,讓它不僅成為‘智能座艙天花板’,還是‘智能駕駛天花板’,更是‘智能安全天花板’!在看不見和看得見的地方,為用户帶來了比‘遙遙領先’更領先的極致體驗!"
9 月 12 日,令各界期待已久的 AITO 問界新 M7,終于正式上市。在發布會的現場,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對于自家與賽力斯汽車聯合打造的這款智慧中大型 SUV,如此自信滿滿。
相信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其中 " 重金投入五個億 " 這個核心信息,而特别強調在座艙與智駕之上 " 更是 " 的 " 智能安全天花板 ",也很難不讓人產生興趣。
那麼,何為 " 智能安全天花板 " 呢?
在不久前結束的成都車展期間,賽力斯汽車副總裁康波博士説過一段類似的話:
" 我們研發新技術對車身結構件進行重新開模,對工廠的焊接線也進行了調整,部分車身結構件采用業内最強的潛水艇級的高強度鋼,每平方厘米可承受 17 噸重量,同時還運用了更多 CBS 復合車身材料,能夠有效提升車輛疲勞耐久性、車身剛度和碰撞安全性能。"
所謂 " 每平方厘米可承受 17 噸重量 ",我們換算成準确的科學數據,大致等同于 1700MPa。即鋼材在被施加了每平方厘米 1700 兆帕斯卡的壓強後,才會發生塑性變形。考慮到 10000 米深海的水壓也僅有 101MPa,所以這類性能如此卓絕的鋼材,最為人熟知的用途,便是用來制造軍用潛艇的耐壓殼體。
但潛艇級高強度鋼,現在也被用于車輛承力結構的制造。根據問界官方給出的數據,新 M7 的白車身結構中,這類 " 潛艇級 " 熱成型鋼占比達到了 24.4%,全部高強鋼和鋁合金的總占比,達到了驚人的 80.6%。
上述這些再結合新 M7 全系标配的八安全氣囊、前排雙預緊安全帶配置,構成了傳統概念上 " 安全 " 的基礎。但請注意,這裏其實説的是 " 智能安全 "。
得益于全維度主動安全功能,問界新 M7 具有全向防碰撞能力,可實現前向、側向和後向全向防碰撞能力。同時智能駕駛系統搭載的自動緊急制動功能,最高刹停時速上限提升至 90km/h。再加上主動糾偏避險功能,可減少 90% 因注意力不集中和路況復雜造成的交通事故。
傳統和智能相結合,使新 M7 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性。而這一切自然也代價不菲。餘承東所説的 " 重金投入五個億 ",其中大部分被用在這了這一塊,不但需要配置更加復雜和先進的車載系統,還需要更換車身材料與工藝——這勢必涉及新開模,甚至是修改原有的焊接線。
而對于一款連中期改款都算不上,只相當于年度改款的車型來説,如此大刀闊斧的舉措可謂驚世駭俗。然而這也正體現出,廠家對整車安全性極盡所能地追求。畢竟 M7 這款車從一開始,就被定位于商務與家庭——這兩個方面,都有必要為車内乘客的安全,做到一百二十分的努力。
所以在 12 日的發布會上,我們看到的實際是煥然一新的 M7。盡管在外觀上,除了最新的配色,給人感覺變化不大。然而在人們看不見的裏子裏,實際已經煥然一新。
價值向上,而價格向下。向上的部分,不僅在安全性上的全力以赴,以及問界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上的硬實力。至于價格上的 " 向下 " ——這是國内首款,以不到 25 萬元價格起售的中大型車,堪稱開創了大 5 座智慧 SUV 的先河!
問界新 M7 ——產品價值的向上提升
"6 座模式比 7 座要好,不但後排上下方便了許多,而且第二排可以和商務車那樣設定 VIP 座椅……但我還是希望有 5 座的版本。"
在去年問界 M7 發布之初,針對這款車型,有位朋友直接表了這麼一個态。
他當時 38 歲,與妻子育有一子,剛剛念初二,沒有二胎計劃。而之所以有此一議,是因為他家裏的實際狀況——原本有一台用了七八年的 A 級合資油車,21 年末又借着時間視窗買了台當時流行的 A00 級純電汽車給同住的父母開。
但這就有問題了。
如果要全家 5 口一起出門,一台 A 級車實在太擠。但同時出動兩台車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純電小車根本不具備跨區網域的續駛裏程,充其量只能方便老兩口日常在市内兜兜轉轉。順帶開出去超市、菜場給家裏 " 買個菜 "。
而全家同乘一輛車,去造訪我們國家的好山好水,是朋友一直以來的夢想。而他對座艙智能化以及乘坐舒适性的偏好,又讓其曾經非常留意問界 M7 車型。
圖 |6 座雖然是最優的非滑門式小型乘用車三排布局形式,但對有些人而言不适用
" 等等吧,也許明年有大 5 座?" 筆者當時給出的建議如此。于是就,竟然成了真。
然而這并不是因為筆者有多麼了不起的慧眼,實乃 AITO 問界,對市場洞察力的直接體現。畢竟,6 座雖然是時下所有中大型 SUV 的時髦配置,但大 5 座車卻更加适應中國用户對空間的需求,尤其是對後排體驗的看重。
事實上一年來,在問界的社區裏,呼籲改款上大 5 座版的車主和準車主們,也着實不在少數。而既然用户們需求迫切,那麼問界方面當然有求必應。
圖 | 感受一下車内的磅礴空間
問界新 M7 擁有同級最優的車内有效空間,艙内長度達到了 3338mm。在前排保證 175cm 身高男性腿部兩拳空間的同時,第二排依舊擁有一臂之深的腿部空間,空間可謂充沛。
在保證了兩排座位空間足夠充沛的同時,問界新 M7 也實現了同級别最大的備份箱——縱向深度長達 1100mm,儲物容積達到了 686L,最多可以堆疊 12 個标準 20 寸登機箱。
對于國内小家庭偶爾會遇到的,運送大尺寸物件的需求,問界新 M7 一樣能輕松應對。只需要将第二排座椅放倒,即可使儲物容積擴展到 1619L,塞 30 個 20 寸行李箱都不成問題。
當然,問界新 M7 在乘坐性能上的提升,不會只局限于提供一種全新的座椅配置。實際上全車無一不體現出,專業的團隊在細節上的洞察能力。
前後排設計雙空調,分别設有獨立控制系統,擁有同級最多的 17 個空調出風口。五座車裏唯一擁有雙空調箱配置的車型,支持三温區温度。此舉徹底解決了車内常見的男熱女冷、老人打顫孩子冒汗的 " 結構性矛盾 "。
同時,為了确保乘坐更加舒适,車内座椅也得到了全新設計,前後排 4 座标配座椅按摩,擁有 9 檔按摩模式,可深度按摩全背。同時前後排座椅标配通風、加熱。而且,是全車座椅電動調節哦。
最後,汽車作為一種出行工具,在安全和舒适性之外,動力也是核心指标。問界新 M7 在動力系統上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
更新後的 HUAWEI DriveONE 增程電驅平台,四驅版百公裏加速 4.8s,CLTC 工況下滿油滿電綜合續航 1300km,其中純電續駛裏程達到了 240km,饋電工況下百公裏油耗仍可低至 5.6L。所謂 " 既要、又要 " 在問界新 M7 上是可以實現的!
而 HUAWEI DATS 2.0 智慧四驅、前後雙 FSD 可變阻尼減震器,也進一步加強了這台大車的操控性能,使任何人都可以輕松上手。
總的來説,問界新 M7 在硬體層面的提升是全方位的,在某些方面甚至到了煥然一新的地步,這無疑為市場以及消費者們,帶來了中大型 SUV 車型全新的價值标準。
智能的進化——問界新 M7 成為此中翹楚
AITO 問界本身,是一次國内整車企業與 ICT 巨頭的一次,精彩絕倫的合作。而問界新 M7,則是華為與賽力斯汽車聯合操刀的又一力作。
智能化,是新一代汽車必不可少的屬性。而智能化主要又分為兩塊:智能座艙,以及智能駕駛。
在座艙智能方面,本次問界新 M7 在智能方面的特征之一,便是全新更新的鴻蒙智能座艙 3.0。
圖 | 領先業界的智能化座艙
首先是車機系統新增超級桌面功能,支持鴻蒙手機終端應用無縫上車,實現了車機界面平行視界橫屏視窗布局顯示,讓手機生态與車機生态融合共享,還支持硬體相互調用功能,在移動端的手機 / 平板與桌面設備之外,首次在第三平台實現多個設備統一的便捷控制。
這也就意味着,移動設備與汽車之間的數據完全打通。例如,如果你同樣使用華為手機,那就可以通過輕觸方式,實現手機導航流轉,直接将手機導航設定的地址轉至 HarmonyOS 3.0 車機地圖,同時開啓地圖導航搜索,即可确定目的地開啓導航。
另外,你也可在第一排座椅的椅背上通過 MagLink 搭載兩個華為 Pad,以數據流鏈接車機。前後排一起看電影、玩遊戲、K 歌。如果有辦公需求的話,同樣也可以使用 Matebook 數據鏈接車機,甚至可以利用車機來投屏,同時将數據分享到後排,全車一起開個小會。
圖 | 鴻蒙座艙用事實證明了,座艙的智能化真不是靠螢幕多和螢幕大
鴻蒙 3.0 還新增智慧尋車功能。通過獨創樓層識别技術,到達目标停車位後,根據 OCR 算法技術,結合 DVR 透明底盤的雙視角識别,停車過程數據傳輸至車主 APP。停車後拍照的習慣,可以從此抛諸腦後了。
當然,上述只是全新 M7 在 " 智能 " 領網域的一半。而另一半,則是新增的智能駕駛。
僅從照片大家就可以看到,問界新 M7 的前風擋正中央頂部,出現了一個 " 犄角 " ——激光雷達。在車體的其他部分,還環繞配備有 3 個毫米波雷達、11 個高清視覺感知攝像頭,以及 12 枚超聲波雷達。
圖 | 安裝在 " 額部 " 的激光雷達
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可以説是華為這家企業對于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重要貢獻。其原型 ADS 1.0 版,曾于兩年多前,在第十九屆上海車展前夕進行了公開的媒體展示。在當時,該系統已經具備了諸如無保護左轉等高階功能。
而該系統發展到最新的 HUAWEI ADS 2.0 版,則是圍繞着 " 多目标博弈 " 這個根技術搭建的。
所謂 " 多目标博弈 ",華為對其的定義是:通過輕量化定位、多任務并行感知,進而實現多目标互動博弈決策,解決了窄道多車場景安全智能的自動駕駛能力問題。
縱觀目前為止已投入使用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想要實現點對點的自動駕駛,無一例外均将封閉式道路系統——即高速公路、城市高架快速路等場景,作為啓動的基本條件。但基于 " 多目标博弈 " 的 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實際已經解決了城市道路人車混雜復雜場景的智能決策問題。
簡而言之,純視覺輔助駕駛方案時代,誤把翻倒貨車的白色車頂當天空背景直怼而過的悲劇,以及識别不出空載挂車而強行追尾的鬧劇,至此将徹底終結。
正如上文提到的,問界新 M7 的另一項根本性變化,便是其高配版本也将搭載這套 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次配備問界新 M7 的,搭載的是 " 無圖 " 版本的 ADS 2.0," 基于自我感知的智能駕駛 ",從而使得智駕不再依賴地圖資源。餘承東也在發布會上宣布,問界新 M7 是首款全國都能開的高階智能駕駛,越開越好。
随着 12 日上市發布會的召開,首批交付的問界新 M7,已經陸續到店。後續在各大城市啓動的交付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中。
重塑中大型 SUV 價值标準
就普遍規律來説,某款產品一旦煥新之後性能暴漲,則意味着其價格至少也會漲的讓你感覺到心痛一下。
但具體到本次的問界新 M7 的上市,卻沒有延續以往的歷史規律。恰恰相反,在 12 号的發布會上,我們見識到了國内中大型 SUV 定價的 " 新秩序 " —— M7 Plus 後驅版,不配任何包和定制部件,疊加 10 月 7 日前預定問界新 M7 可享 33000 元權益中的現金優惠部分,最低 24.98 萬元起!
實際上,即便你選擇 M7 Max 智駕版,把限定天青藍車漆、兩種選色内飾、21 英寸雙十幅運動輪毂,以及科技舒暢包全都勾選上,這款車全價也不過 33.4 萬元而已。
頂配的問界新 M7,賣的也只不過是其他品牌中大型 SUV 的入門價。
今年國内汽車 " 價格戰 " 烽煙乍起,而外界一直疑惑的是,問界為何沒有加入戰局?而一直到六個多月後的現在,這一疑問方告解除。原來問界一直在磨砺自己的刀劍,準備着以目前最強的產品,去打出決定性的一擊。
實際上," 規則改變 " 這四個字,确實可以被看成問界全新 M7 的核心價值。不僅是價格上的,還有人們對于汽車定位和用途上的。
上述已經提到的那些,安全性多強、空間有多大、乘坐多麼舒适,還有智能化如何地徹底,實際上只是外在表現。探究其本質,説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也不為過——
圖 | 只要你需要,新 M7 随時能變身一間大床房
小憩模式 2.0,随時随地都可以躺平:主副駕駛座位可以完全放平,這一操作甚至無需手動,可呼叫小藝智慧助手便可快捷啓動,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休息空間的同時,也為用户減少了大量操作步驟,節約大量時間。
露營模式,整車化身大床房:前排座椅均可放倒,通過投影儀與幕布,實現随時随地的 VIP 私人影院,輕松打造艙内雙人休憩娛樂空間。
随身的百變行囊,可以帶上滿足車生活的一切:全車多達 29 處的内部儲物空間,備份箱暗格可裝下 50 瓶礦泉水。備份箱還擁有容積 52.2L 的儲物暗格,如果日常不用來放置需要随車的貴重物品的話,還可以輕松收納大床模式下的充氣床墊。配合氣撐杆使用,整理儲物空間更加省力便捷。
毫無疑問的是,盡管我們前面談了許多問界問界新 M7 支持 " 一家人出行 " 方面的優勢,但對于尚處兩人世界的年輕情侶、新婚夫妻,這台車依舊能夠無處不顯出温馨與惬意。
圖 | 新 M7,代表着全新的生活方式
這并不是,只屬于中年人以及家庭的汽車,它一樣有着一顆,年輕而且躁動的心。只要你願意,便可簡單打點行裝,帶上你所愛的人,駕駛你的新 M7,駛向遠方——山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