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募資2億,安克要搶特斯拉的儲能生意,歡迎閲讀。
文|胡依婷
編輯|袁斯來
儲能的風又吹起來了。
近日,安克創新向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提出的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已獲得同意。其中募資需求不超過 11.05 億元(含 11.05 億元),用于便攜及户用儲能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的資金超 2 億元。
自充電產品起家,在能源問題席卷全球之際投身户用儲能,安克的這項業務布局或許不足為奇。
事實上,早在 2015 年,安克創新已經推出過移動儲能產品,對市場需求和技術也展開過調研。而彼時儲能賽道的市場空間尚未展現,儲能沒有成為安克創新的重要發力方向。
《中國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1 年 ) 》數據顯示,時至 2016 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產品的出貨量也僅為 5.2 萬台,仍處于整體市場規模較小、消費者認知度較低的階段。安克這項業務也走向沉寂。
2019 年,整個行業風向變了。那一年,正浩創新推出 DELTA 1300 新品,憑借超快充、大容量的優勢,迅速占領市場,一年内營收增長超十倍,風頭遠超安克。
安克坐不住了。2020 年,安克便攜式儲能產品線重新組建,當時核心業務線之一的負責人調至該品線,大量招人,并推出新產品。此後安克推出多款新品,但已經錯過了爆發期。
" 起大早趕晚集 " 成為對安克儲能業務頗為貼切的形容。随着市場潮起潮落,安克開始明确,儲能產品的需求必然存在,但品牌應該有更為系統的路徑。
不過,從安克的 2 億資金投入規模也可以看出,儲能目前還在試探期。相比還未上市的正浩,安克有豐富的募資渠道,它們卻沒有高舉高打。在經歷儲能市場過去幾年大起大落後,安克決定更謹慎地前進。
趕晚集、共甘苦
2019 年開始,便攜式儲能體量增長迅猛,蟄伏已久的玩家一躍而起,将該條線邊緣化的安克沒能拔得頭籌。
儲能賽道的爆發,天時地利缺一不可。
疫情期間,人們難以外出,家庭供電穩定的重要性上升,家庭備用電源的需求急劇增加,便攜式儲能產品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
當疫情逐漸緩和之際,酷愛户外活動的海外消費者熱情重燃,自駕遊、野餐等便攜儲能的使用場景增加,產品銷量大增。
彼時,便攜儲能的核心部件成本也迎來下放。根據彭博新能源财經(BNEF)數據顯示,锂電池組的平均部門成本已由 2013 年的 684 美元 /kWh,下降至 2021 年的 132 美元 /kWh,降幅高達 80.70%。
由此,便攜儲能市場迅速爆發。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相關數據,全球便攜式儲能市場規模由 2017 年的 1.2 億元快速提升至 2021 年的 111.2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210.3%;2021 年,便攜儲能產品的線上銷售比例已超過 80%。
抓住這波機遇的公司們均迎來了迅猛增長。其中,正浩創新 2020 年同比增長十幾倍增長,出貨量和銷售額市占率躍居全球第二;華寶新能 2020 年以 Jackery 和電小二品牌,拿下 16.6% 的出貨量市場份額,2022 年其趁勢成功上市,成為 " 便攜式儲能第一股 "。
反觀安克,當正浩創新與華寶新能等公司搶占市場份額之時,2020 年,安克方才重新組建便攜儲能產品線。
此後,安克推出了系列產品,其中 2022 年 4 月,其全球上線的型号為 757 的 1500w 户外電源,在上市第一天就成為亞馬遜同品類第一名,户外儲能產品的總銷售額也在一年時間翻了 3 倍。
但全年來看,2022 年安克在全球發布了 3 款儲能產品,全年營收 5 億元,并未達到公司預期目标,更無法與營收數十億元的華寶新能和正浩創新相比。
就在 2022 年末,便攜儲能賽道也迎來了低點。在此期間,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市場,其貨币超發與疫情期間大量發放民生補貼所帶來的消費力漸漸減弱;盲目進入便攜儲能賽道逐金的玩家大量供應,供需失衡下,整個行業都面臨庫存壓力。
安克創新董事熊康曾表示,到 2023 年初,僅一個季度的時間,公司該產品線的銷售額就跌了 60% 到 70%。
斷崖式下跌的背後,是公司們僅憑對市場行情的判斷下決策,并未對產品需求進行洞察。大浪淘沙下,安克創新等頭部企業均開始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户用儲能成為新選擇
2023 年,尋找新的方向成為儲能公司們的迫切需求。安克清理庫存之際,做出了與華寶新能等公司一致的決定:投入户用儲能。
户用儲能主要用于家庭場景,是以存儲電能為核心功能,為家庭提供電力支持和能源管理的系統,由電池組、逆變器、電池管理系統(BMS)和能量管理系統(EMS)構成。
便攜儲能企業轉向户用儲能的門檻并不低。在海外,户用儲能系統涉及家庭安全,認證過程漫長,對產品穩定性要求更高;與便攜儲能相比,户用儲能體積更大、部件復雜,更考驗企業的運輸、安裝服務與售後等能力。
面對一系列難題,安克選擇先借助自身海外線上營銷與銷售能力使決策周期縮短,推動產品更快走向消費者。
安克創新充電與儲能事業部負責人熊康曾向媒體表示,海外消費者安裝家庭用光伏儲能系統成本高昂,在歐洲可能需 2 萬歐元,美國則是 3 萬美金起步,從購買、安裝、貸款到後期維護的決策過程頗為復雜。同時,户用儲能的安裝商多為產品的線下銷售方,消費者缺乏自主了解產品和品牌的渠道。
對此,安克嘗試借助線上渠道改變銷售模式。
2024 年,安克在北美發布了 Anker SOLIX X1 家用儲能系統,通過 KOL、媒體宣傳、社媒營銷,數天内便獲得了 6000 多條來自消費者的地址線索,他們主動要求安裝 X1 系統。此外,在歐洲市場,安克的陽台光儲系統在推出的第一周便賣出了 4000 套,收入約 800 萬美金。
Anker SOLIX X1 家用儲能系統,圖源企業官網
銷售反饋給了安克在户用儲能繼續投入的底氣。然而,從整體市場來看,户用儲能并不是新的賽道,已有成熟的玩家們把握住了市場,安克創新、華寶新能等企業希望借助該產品線拉起儲能板塊,仍為時尚早。
QYResearch 于 2024 年 12 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家用儲能系統的核心廠商包括 Tesla、BYD 和 LG 等,這三家企業已經占有約 41% 的市場份額。
其中,特斯拉從 2015 年開始在美國推出家用儲能電池 Powerwall 和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 Megapack,分别面向家用儲能市場,和商業、工業儲能市場。特斯拉在產品研發、生產到銷售服務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
Powerwall 自推出以來,截止 2024 年 2 月,全球安裝量已突破 60 萬台;2023 年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高達 30.2%。
顯而易見,與特斯拉等企業相比,安克創新在户用儲能的布局與現有銷售量仍處于早期階段,加大投入後如何在集中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考驗着其產品、渠道與品牌等多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