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大眾、特斯拉、凱迪拉克齊降價 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愈演愈烈,歡迎閲讀。
摘要:大眾、特斯拉和通用,均是國際頭部汽車品牌,這些車企密集的降價行動預示着,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 " 價格戰 " 或已開啓。
文 | 周菊
五天前(7 月 6 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 16 家汽車生產企業籤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下稱:《承諾書》)後,業内一度以為持續已久的車市 " 價格戰 " 或就此結束。但短短幾天内,車企大幅降價行為更加密集地出現," 價格戰 " 呈愈演愈烈之勢。
首開降價先河的是 " 南北大眾 "。一汽 - 大眾在 16 家車企《承諾書》籤訂後的當天下午,就宣布對旗下 ID. 系列純電車型進行降價,最高降幅達 8.7 萬元。同一天,上汽大眾宣布,對旗下純電車型 ID.3 最高降價 3.7 萬元。
作為籤署《承諾書》車企中唯一的外資企業,特斯拉前腳剛籤訂不降價承諾,後腳就變相調價 3500 元。特斯拉 7 月 7 日在官方微博宣布,即日起更新 Model 3/Y 引薦獎勵,成功引薦好友下訂并提車,購車人可獲 3500 元引薦獎勵及 90 天 EAP 免費試用權。
7 月 10 日,上汽通用旗下凱迪拉克品牌也加入到 " 降價大軍 " 中。當日,凱迪拉克宣布對旗下純電 SUV 鋭歌進行售價與權益調整。具體而言,鋭歌的配置将簡化為 3 個版本,定價相較之前全線調低 6 萬,起步價下探至不到 38 萬元。此外,凱迪拉克官方還推出了支付定金優惠 2 萬元以及安裝電樁的活動,使鋭歌的綜合調價幅度達到 8 萬元以上。
大眾、特斯拉和通用,均是國際頭部汽車品牌,這些車企密集的降價行動預示着,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 " 價格戰 " 或已開啓。
《承諾書》對于車企降價行為的約束力十分有限。事實上,在《承諾書》僅籤訂兩天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于 7 月 8 日發布聲明表示,因有違《反壟斷法》精神,删除了其中的價格條款。
" 目前來看,大眾、特斯拉等車企的促銷是完全正常的事情,價格方面該降就降,該漲就漲,完全是企業自主的市場化行為,可以根據自身的策略去決定,目前來説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 7 月 10 日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在内的媒體采訪時表示。
從市場層面看,新能源汽車價格下降的态勢在短期内恐難以扭轉。首先,較高的庫存導致在車企面臨激烈競争時不得不作出價格方面的讓步。根據業内公布的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和上險量進行推算,自 2022 年初到今年一季度國内新能源庫存車的數量可能已超過百萬輛。
其次,電池原材料價格回落也給新能源汽車降價提供了條件。碳酸锂價格在 2022 年一度突破每噸 60 萬元,但 2023 年以來,碳酸锂價格回落,在第二季度價格一度跌至每噸 20 萬元以下,後有小幅回升。最新數據顯示,7 月 11 日碳酸锂均價每噸 30.4 萬元。
再者,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開始放緩,倒逼車企采取 " 以價換量 " 的策略難以避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内新能源汽車累計零售 308.6 萬輛,同比增長 37.3%,增速較過往同期翻倍式的增長已明顯減緩。
" 今天價格打八折,明天打四折,讓消費者對汽車的價格體系形成了不信任的感覺,那消費者就會停止買車持續觀望,等着三折價格的車出來,那不就全亂了嗎?" 崔東樹指出,此次中汽協牽頭車企籤署承諾書并不意味着禁止企業降價,而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一個穩定的價格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