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真該算算“戰争财”了:歐洲中東打得越狠 美國經濟越好?,歡迎閲讀。
财聯社 2 月 19 日訊(編輯 潇湘)開年以來,美國經濟的表現究竟有多火熱?最直觀的一組現象無疑便是," 火 " 到美聯儲的降息預期都快被澆滅了……
然而,這樣的火熱經濟表現,在發達經濟體内卻似乎更多地僅僅局限于美國。例如,日本經濟活動的下滑速度就令經濟學家們感到意外,這意味着日本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排名已跌至第四位,落後于德國。
同時,英國經濟已連續第二個季度萎縮,符合了經濟衰退的簡明定義。歐元區經濟則堪堪處在了衰退邊緣,目前依然深受烏克蘭戰争導致的能源價格高企和利率上升的衝擊。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OECD ) 本月早些時候的預測,今年美國經濟料将增長 2.1%,遠超一眾大洋彼岸的歐洲發達經濟體——相比之下,英國經濟預計将僅增長 0.7%,德國經濟則更是将僅增長 0.3%。
這種種對比,無疑凸顯出美國強勁的經濟增長,與世界其他發達地區更為疲弱的經濟狀況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
對于美國經濟緣何如此一枝獨秀,相信許多人可以舉列出不少原因,例如:
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美國的消費支出在加息背景下更具韌性。美國政府支出也一直保持在歷史高位,這為美國經濟注入了額外動力。而在進出口方面,美國的貿易逆差則在不斷收窄,2023 年貿易赤字較歷史高位下降了近 19%,外商投資大幅增加,這些都是支撐美國經濟優異表現的關鍵因素。
然而,在這些更為直白的宏觀數據背後,目前也有不少經濟學家和業内學者日益開始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地緣局勢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也許,是該算算 " 戰争财 " 對美國經濟的提振作用,到底有多大了……
" 援烏 " 等于發展美國自身軍工產業?
雖然戰争通常會給地區經濟或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但面對着正發生在歐洲大陸和中東的 " 遙遠 " 戰事,美國在沒有實際參戰的情況下,受到的衝擊顯然有限。
事實上,在 200 餘年的建國史上,美國幾乎是世界上最容易從 " 戰争财 " 中受益、從而明顯提高國際地位和經濟體量的國家。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遠離北美本土的戰火,都令美國在大戰伊始通過大規模銷售戰争武器,并提供巨額的戰争貸款,實現了資本的積累。
而眼下,戰火紛飛的東歐和中東,似乎正又一次令美國經濟得以脱穎而出……
在俄烏衝突爆發迄今的兩年時間裏,美國國防工業的武器和彈藥訂單數量激增。業務主要來自試圖增強軍事能力的歐洲盟國和五角大樓(美國國防部),後者既向國防制造商購買新設備,又因向烏克蘭不斷提供軍援而需補充彈藥儲備。
根據美聯儲的數據顯示,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國防和航天領網域的工業產值增長了 17.5%。
從具體金額上看,歐洲各國政府最近在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和其他軍事硬體上的支出額,幾乎已相當于此前整整 " 一代人的投資總和 "。
Wolfe Research 的軍工分析師 Myles Walton 就表示," 過去幾年的投資已等于之前 20 年的投資之和。根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數據,在截至去年 9 月份的一年,美國達成了高達 800 多億美元的重大軍火交易,其中約 500 億美元軍火的去向是歐洲盟國,這個交易規模是歷史正常水平的五倍多。"
在俄烏衝突後,波蘭已訂購了價值約 300 億美元的阿帕奇直升機、海馬斯系統 ( Himars ) 、M1A1 艾布拉姆斯坦克和其他硬體。德國則斥資 85 億美元購買了支奴幹 ( Chinook ) 直升機和相關設備,捷克也購買了 56 億美元的 F-35 戰機和彈藥。
在過去幾周,由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提出的規模高達 950 億美元的對外軍援法案,是否能最終闖關國會,一直就頗受美國輿論各界的關注。在以往,力挺支持援助烏克蘭的人士通常會以美國的道義責任為借口,但眼下,一些人卻也提出了一個不太适合擺上桌面、但卻其實更為利益攸關的理由:
這些 " 撒出去的錢 ",其實對美國經濟有利。
事實上,别看當前 950 億美元的對外軍援法案中的 607 億美元将專用于烏克蘭,但根據拜登政府官員的説法,其中多達 64% 實際上将流回到美國國防工業的基礎領網域。正如前美聯儲副主席、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雷納德上周三在接受采訪時所説的," 人們往往不容易意識到的是 ...... 這筆資金對全國的就業和生產有多麼重要。"
根據一些人的預估,在之前承諾的基礎上,最新的這批援助資金,可在數年内為美國國防工業注入的資金規模,相當于一年 GDP 的 0.5% 左右。
受益的不只有軍工
對美國國防工業的提振,還只是當前美國經濟整體受益的一部分。有迹象顯示,當前地緣政治格局下的世界經濟割裂,正促使美歐經貿關系變得更趨緊密,而這種更加緊密的關系也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機遇。
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切斷,使歐洲能源價格和通脹率急劇上升,同時促進了歐洲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去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預計到 2030 年,其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将在已批準項目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其中約三分之二将出口到歐洲。
Rapidan Energy Group 全球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研究總監 Alex Munton 指出,美國正在建設五個新的液化天然氣項目,總投資約為 1000 億美元。他表示,這些項目大多是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才開始建設的,因為歐洲天然氣供應的中斷向潛在支持者證明了液化天然氣的價值,并有助于推進計劃中的項目。
Munton 表示," 由于這些大規模投資,美國經濟正受益匪淺。"
此外,根據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OECD ) 的數據,将截至 2021 年 6 月的 12 個月與 2023 年同期相比,對美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已大幅飙升了近 50%。歐洲公司尤其受到着廉價能源的誘惑。
美國聯邦預算盡責委員會 (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 高級政策主任 Marc Goldwein 表示," 我不認為你能肯定地説美國經濟因戰争而在增長,但某些經濟部門肯定是增長了。"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國防工業專家 Cynthia Cook 指出,英國國防承包商 BAE 系統公司目前正計劃通過在明尼蘇達州擴建設施,創造 500 個工作崗位,而通用動力公司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家新工廠則計劃創造約 120 個工作崗位。
拜登政府官員表示,撥給烏克蘭的資金正在重建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并将在 40 個州提供就業機會。拜登政府可能還希望在政治上獲得一些好處,比如吸引人們将注意力轉向對賓夕法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等選情搖擺州的雇主的影響,這兩個州将分别獲得超過 20 億美元的補貼。
長期以來,在歷史書上,美國的發展一直為歷史專家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研究現象,即局部或全球性戰争究竟會如何撬動全球經濟版圖,美國又是如何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而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的?而眼下,歷史的全新一頁,似乎正在現實中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