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李斌談研發管理:創新,意味着要面對很多失敗,歡迎閲讀。
" 你只要認真去做了,公司會給你機會 "
文丨彭蘇平
編輯丨李勤
作為蔚來的 "CTO",李斌計劃在旗艦轎車 ET9 上,交上一份高分的研發答卷。
今年 NIODay,蔚來推出了預售價高達 80 萬元的轎車 ET9 ——這是一款長度超 5.3 米、幾乎集合了蔚來所有最新研發成果的行政旗艦轎車,預售價 80 萬元,預計 2025 年一季度交付。
從 2020 年至今,蔚來在研發上累計花費了 274 億元,過去兩年其發布了十餘款新車、更新了軟硬體系統,而 ET9 和它即将搭載的新技術更是投入重鎮:自研的智駕芯片、900V 高壓架構、46105 大圓柱電池、智能底盤系統 ……李斌稱,ET9 涵蓋了 "17 項全球首發技術、52 項同級領先技術 "。
900V 高壓架構、智能底盤系統等,算是蔚來過去在相關領網域的能力集成和更新。
電動車行業這兩年狂卷充電速度,今年已有不少 800V 新車上市,而蔚來則将這個阈值進一步拔高到了 925V,充電峰值功率達到了 600kW。
蔚來自成立初期就自研了電驅動系統,這次将電機、碳化硅功率模塊等技術進一步迭代,同時還将自研的觸角延伸至上遊的電芯,以打造更出眾的體驗。
據介紹,蔚來自研的 46105 大圓柱電池,單顆能量密度可達 292Wh/kg,内阻為 1.6 毫歐,僅有其他大圓柱電池的一半,其組裝的電池包将是 120KWh,可支持 5C 高壓快充。
蔚來電池系統副總裁曾士哲在采訪中介紹,大圓柱電池安全、功能實現方面的上限高,并且業内對它的理解和應用還處于相對早期,蔚來有空間提升,來形成一些平台化優勢。
不過,也正如他所説,大圓柱電池的技術高峰尚未被攀登。有寧德時代工程師告訴 36 氪,實現 5C 快充,不僅要解決内阻問題,還有散熱,而大圓柱的蛇形管散熱,效率比方形電池的大面散熱要遜色一些。
此前,蔚來曾與蜂巢能源達成合作,計劃共同開發大圓柱電池,但據 36 氪最新了解,該合作的落地進度仍未明确。先行者特斯拉,在大圓柱電池的量產上尚進展不順,5C 快充的工程化驗證,同樣是空白。
這次發布的智能底盤,則集合了線控轉向、後輪轉向和全主動懸架等技術,它讓 ET9 大而靈活,且極為平穩。
蔚來在發布會上展示了一則視頻:ET9 車頭上方放了三層 " 香槟塔 ",車輛啓動,開過連續的減速帶,香槟竟然一杯未倒、一杯未撒。蔚來将這套底盤命名為 " 天行底盤 ",也是宣傳其 " 像飛機在平流層行駛那樣平穩舒适 "。
同樣需要指出的是,全線控轉向、全主動懸架這些技術,行業也都尚未有量產先例。有從業人士認為,全主動懸架的量產落地預計至少還要三年。
芯片與電池類似,是蔚來這兩年在產業鏈上遊加深布局的成果,這也是它們首次上車。
名為 " 神玑 NX9031" 的智駕芯片,将采用 5nm 車規工藝制造,擁有超過 500 億顆晶體管。但具體算力未公布,李斌表示,目标是用 1 顆神玑 NX9031,來替代 4 顆行業旗艦智駕芯片(Orin X)。
值得一提的是,ET9 将搭載兩顆 " 神玑 NX9031" 芯片,以實現計算冗餘。
安全冗餘是 ET9 的一個重要設計理念,其在驅動、制動、轉向、感知、計算、通信、配電等七個關鍵系統全部進行了備份設計,在主系統失效的極端情況下,備份系統能夠立刻工作。
蔚來 ET9 的交付時間定在了 2025 年一季度,也就是説,李斌發布的從電池到芯片乃至底盤系統技術,都将在一年後量產落地。400 多億的研發投入,似乎只差 " 臨門一腳 ",就能收獲成果。李斌也向 36 氪總結研發管理心得,他表示,所有研發方向的制定都圍繞一個根本原則:能否給你的目标用户創造價值。
而在研發推進過程中,他認為不能嚴苛要求團隊不失敗," 創新,其實就意味着你要面對很多失敗。你只要認真去做了,公司會給你(機會),誰都不是神,我這裏做的決策很多也都是錯的,你怎麼可能要求每一個人做的完全都是對的?"
但他同時強調了一個研發管理的底線:要實事求是,有問題解決問題,不能掩蓋問題," 我的要求很簡單,不能掩蓋問題,掩蓋問題是我不能接受的。"
技術投入即将開枝散葉,李斌也展望了公司的盈利的節點:月銷 3 萬輛 、實現 20% 的毛利時,蔚來中國主體業務基本上能盈虧平衡。
以下是蔚來 CEO 李斌、蔚來總裁秦力洪、蔚來智能硬體副總裁白劍、蔚來電池系統副總裁曾士哲等蔚來高管與 36 氪等媒體的溝通内容,36 氪進行了部分摘編:
高端品牌要延續自己的基因
Q:ET9 在 2025 年才會交付,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麼早就釋放了這款車的信息。
李斌:從蔚來過去的經歷看,它發布得也不算早。我們每年都是 NIO Day 發重磅,你也不能等到明年,25 年一季度就上市了,好像也不合适。
車型的研發進展還是比大家想象的快很多,這款車已經開發兩年了,是一款靈魂、大腦、身體完全重塑的車,只是説設計基因沒有做颠覆。
保時捷颠覆過自己的設計基因嗎?沒有。奔馳颠覆過自己的設計基因嗎?沒有。什麼樣的人會去颠覆自己的設計基因?起亞、現代,老颠覆,一代和一代都不一樣。我們應該做成起亞和現代嗎?我不是説他們不好,他們非常成功,只是説每個公司有自己的取舍。
時間是差不多的,當然也可以後年 2 月份發、3 月份交,但是真的有那麼心急嗎?作為一款行政旗艦,還是需要很長的預熱期,還有很多内容還沒講呢。
Q:大家對 ET9 的設計都比較驚訝,不是大家所聯想到的行政旗艦的外觀設計。蔚來怎麼向潛在用户溝通,讓他們容易接受?
李斌:設計分造型和内飾。從造型的角度來講,有三個目标:第一,兩年前我們定義造型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用户是誰?是創新引領,持比較保守的心态(的消費者),肯定不會買我們的車;第二,智能電動汽車技術給很多東西帶來邊界的突破,比如説 ET9 200 毫米的離地間隙,沒有全主動懸架就做不到,有全主動懸架,高座次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第三,我想強調一點,蔚來的設計基因,是要迭代進化,而不是颠覆。
颠覆,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對于一個行政旗艦來講,時代已經變了,不像以前,大家要西裝筆挺,今天可能是商務休閒,怎麼在今天的商務場景有新的得體感、從容感,中間的尺度非常難把握,我們覺得 ET9 是不錯的。
自研能夠高效地保持領先
Q:自研的智駕芯片算力是多少?對比英偉達的芯片有哪些優勢?
白劍:從算力的角度來講,我們對蔚來智能駕駛的支持是夠用的。但算力夠是解決温飽問題,我們現在開始要考慮一些奔小康的事情。
我是從手機過來的,手機很 care 功耗,因為續航對手機來説非常關鍵。但之前車這一塊對功耗不是那麼在意,比如説 NT1 車型的自動駕駛系統,我哪怕 24 小時全開也無感,因為功耗太低了。但現在不一樣,自動駕駛系統的算力越來越高,它就會有功耗方面的需求。
所以我們在神經系統裏引入了 power gating,每個 block 都專門設計,可以單獨開和關,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瞬間拉起、瞬間休眠,車是一個高安全、高可靠性的系統,必須要做到這一點,任何用户體驗的點都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
另外是我們對時延、對 ISP(影像信号處理器)、對可靠性這一塊的探索。智駕體感越來越好,時延非常關鍵,現在一個攝像頭每秒鍾 30 幀,以後還會更多,如果你還在慢慢悠悠地用數據吞吐,然後去傳遞,那其實在擠占算法的時間。所以如果你在這一塊投入不夠,你的算力再強,不是利用率。
還有昨天提到的冗餘安全,這可能是未來幾年行業裏都很難做到的。我會把 FIT(每 10 億小時故障數)做到百,但是這個值再低,我們也不能保證它不會出錯,一旦它出錯的時候,能不能讓我的備份系統在毫秒級瞬間拉起、接管,這就不僅僅是芯片一個系統,需要操作性系統、AD 算法全套,必須要一起去做才能實現。
Q:怎麼看艙駕一體的趨勢?會做座艙芯片嗎?
李斌:它其實不是個技術問題,而是個定義問題。集成性越高,相對來説處理核心任務的效率會受影響,所以目前座艙芯片不是那麼高優先級的事情。
但我們 CCC ,就是車上的超算平台,集成度是非常高的,我們把它真正做成了一個中央大腦,那芯片是集合在一起還是分開,這其實是個定義問題。
白劍:艙駕一體是,用一個芯片把 AD 和座艙的功能跑下來,但那是基于,現在 AD 和座艙本來就是兩部分線,沒有做軟體的融合。但我們在 ET9 這個架構裏,CCC 艙駕本來就是相互融合的,它的算力也是可以相互調用的。
跨網域調用在行業裏是不容易做到的。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組織融合問題。AD 和座艙的開發,很多時候完全是兩個 ToB 的團隊,但在蔚來的這個研發體系裏面,在 SKY OS 的調度之下,現在它本來就是融合的。至于用一塊芯片還是兩塊芯片,從用户的角度感知并不強。
Q:ET9 搭載了三個激光雷達、兩顆自研芯片,下一代 AD 的硬體會這樣标配嗎?
李斌:很多人跟我説,蔚來應該推單電機、把激光雷達去掉,從蔚來這個品牌本身來講的,大家還是一定要去認知算力、傳感器給用户帶來的價值。在把很多事情非要對立起來,比如純視覺方案,好像它就比帶 Lidar 的方案好似的,純視覺方案當然是基礎,但不是説 Lidar 沒用,它是從成本角度考慮,不願意用 Lidar,這是一個配置取舍的問題,不是個技術問題。
不要去把這些對立起來,關鍵是每一個傳感器的收益是什麼,不要有負向的收益。我們當時發 ET7,即使在視覺上我們也通過布局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冗餘。你説它的作用在什麼時候發揮?它只會在極少數情況下發揮,但是技術的先進性,解決的就是極少數情況的問題。我經常拿安全氣囊舉例子,你不能説,99.999% 的情況都是刹車、安全帶管用,安全氣囊就可要可不要。
Q:蔚來之前一直用方形電芯,為什麼這一代選擇上大圓柱?
曾士哲:我們幾年前就一直在研究,下一代平台什麼樣的電芯形态會更适合,定義了一些方向。有一些很關鍵的點,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希望電池的單體除了本身提供能量的功能以外,還能帶來更多不同功能,提升整車感受,後面也看到了大圓柱的一些優勢,在一個更有規模化效應的大單品裏,大圓柱電池會解決大家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
為什麼大家一直看不到大圓柱那麼強?是因為沒有一家車廠的量可以提供一條大圓柱產線的量,然後大家的需求又不一樣,3C、4C、5C…… 所以我們自己做大圓柱,有機會去把大圓柱進行平台的拓展,而且也可以把它本身可以帶來的好處進行優化應用。
為什麼大圓柱會很難做到 5C 充電?那 5C 充電關鍵點在于它的組合,那我們基本上市面上每一家電池廠的大圓柱我們都已經測試過,然後我們也試過了所有電芯廠提供給我們的樣本,我覺得大家對于大圓柱電芯的應用和理解,還處于一個比較前期的點。
Q:行業中有種説法,大圓柱很難做到 5C,蔚來采用了什麼樣的技術來實現 5C 的能力?
曾士哲:蔚來自研的 46105 大圓柱電芯,1.6 毫歐的内阻,業内發布的其他大圓柱電芯一般接近 3 毫歐左右,基本降了一半。電池本身還有很多突破空間,包括我們之前做 150 度半固态電池,大家都説不太可能,但我們硬怼出來了。
因為很多人只是用了供應商的東西,湊在一起,他不關注細節,我們關注了細節,會發現還有很大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材料的選擇、焊接的方式、零部件連接的方式 …… 這些提升之後,可以形成我們在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一些平台化優勢。
汽車最後是綜合競争,蔚來希望進入世界前十
Q:作為 CTO,這些年來你在蔚來核心技術上做了哪些事情?
李斌:技術分很多層,我所擅長的是大架構。我上大學的時候考過系統分析員,文科學生裏面,我相信是唯一考過系統分析員的,我也是微軟最早在中國認證的系統工程師。我當時系統分析員的論文題目是快速原型法,怎麼快速地去構建一個軟體的原型去加快迭代——這是我骨子裏的東西,我比較在乎技術的架構邏輯,它背後到底互相之間應該怎麼去關聯。
比如我就會從這個角度看手機的價值,我們叫全景互聯,車機、手機互聯的體驗,它背後的邏輯、底層的架構,我是更高一層級地看技術架構,跨網域的技術架構、全棧的技術架構。但你説具體的代碼怎麼寫,确實我好長時間沒寫代碼了,我也不應該再把自己的時間放在寫代碼上。
如果去看過去這幾年,我説一個組織架構的變化,大家就能知道我們的眼界比以前看得更廣。我們最早的時候把公司抽成智能、電動、汽車三大塊,後來搞着搞着我覺得不太對,因為這相當于三座大山,互相之間、内部底下要拉通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幾年前我們做了比較大的組織變革,把這幾塊都拆成了幾部分。這樣部門之間的溝通,就不需要爬大山了,就爬小山了,扁平以後帶來的協同、協作的優勢好多了。
Q:蔚來研發的方向怎麼去評估?允不允許研發失敗,有多大冗餘度?
李斌:第一,能否給你的目标用户創造成價值,這是根本。比如在汽車領網域,我們認為行政旗艦,安心感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價值;
第二,講究體系化效率,它不是局部的、短期的成本和效率,而是全局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和效率。我們投入研發,必須有一個自己的邏輯,只是為了做而做,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第三,從短期執行的角度,也會去評估對公司經營各方面的平衡。研發屬于 CTO 的決策邏輯,但制造屬于供應鏈,研發堅決做的,但是制造這個不一定要自己做,芯片、電芯是重資產、重運營的,你不一定自己制造。
同行裏面,每家公司都要補自己的課,最後的競争是綜合的競争。前兩年我們一直建充換電設施,其他車企現在也在建啊,那我們一直做全棧自研,其他車企可能也在去做。
不同的公司還是有不同的基因,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堅決地這麼去做,當然也會涉及到你説的内部隐患。蔚來當然有容錯率,我在公司内部講,你只要認真去做了,公司會給你(機會),誰都不是神,我這裏做的決策很多也都是錯的,你怎麼可能要求每一個人做的完全都是對的?
創新,其實就意味着你要面對很多失敗,不可能説誰做什麼事一把就成,那這件事也太簡單了。蔚來過去這麼幾年有很多起伏,關鍵的是學到了東西,組織有成長,你要實事求是,有問題去解決問題。但不能掩蓋問題,我在公司的要求很簡單,不能掩蓋問題,掩蓋問題是我不能接受的。
Q:以前李想説未來車企會剩 4 家:特斯拉、比亞迪、華為、理想,但是沒有提到蔚來。
李斌:蔚來其實很少去説,誰不在這個名單上。汽車行業從來都不是赢者通吃,我們就看今天做得比較好的兩家公司,比亞迪和被大家忽視的奇瑞。19 年這兩家公司都遇到很大的壓力,比亞迪一度就只有四五十萬台,幾年前,大家可能不會想象到它今天有機會一年 300 萬台,也就兩三年的事情。奇瑞這兩年厚積薄發,但是他在全球化上已經搞了十幾年了。
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長的競争,我們説 25 年開始要進入決賽圈,但我從來沒有説過,決賽什麼時候結束,因為決賽是沒有止境的,别説汽車行業了,做企業都是沒有止境的。
我認為在 2035 年左右,在全球前十名的汽車集團裏面,中國品牌會會占 5 家。但哪 5 家,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我們努力成為其中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