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誰在炒600元/克的黃金?,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價值星球 Planet,作者 | 程佳,編輯 | 唐飛
房子價太高,股票不敢炒,鑽石看不懂……留給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機會似乎并不多,但黃金可能是一個例外。
12 月 4 日早盤時段,紐約黃金期價與倫敦現貨黃金價格集體上漲,均突破每盎司 2100 美元關口,刷新國際金價盤中新高。COMEX 黃金期貨一度站上 2150 美元 / 盎司關口,最高觸及 2152.3 美元 / 盎司;現貨黃金一度漲至 2144 美元 / 盎司。
國際金價上漲,帶動國内黃金飾品零售市場價格一路走高,先是一舉衝上 600 元 / 克大關,後穩定在 630 元 / 克左右。
從市場反饋來看,實物黃金雖然金價 " 飙升 ",但銷量不減反增,反倒成了消費者心目中的 " 搶手貨 "。" 股市大跌,黃金避險 ",更是被不少年輕人奉為圭臬寫進避險手冊中。
黃金價格的飙升,就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激發了消費者們的購買熱情。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 年 1-9 月,額以上部門金銀珠寶零售總額為 2472 億元,同比(名義)增長 12.2%,增速居于第二位,僅低于餐飲收入零售總額增速,且遠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6.8% 的平均水平。
高速增長數據的背後,是争先湧入搶購黃金的擁趸們,仿佛在這場金價上漲的狂歡中,不買就虧了。
" 越漲越買 "
12 月 6 日晚,在北京海澱區某商場内,價值星球發現,即便是工作日晚上,周大福、老廟黃金、菜百首飾等店内,依舊有不少客流。其中,在門店咨詢黃金價格、試戴首飾的消費者,大多為年輕面孔。
" 今天我們品牌足金飾品單克價都降下來了,早幾天都 630 多元一克呢,現在我們門店還有活動,折下不到 600 元一克,很劃算了。" 某黃金門店銷售人員向價值星球展示某一新款吊墜手繩時説道。
而當價值星球進一步問道,早兩日金價創新高,對于門店客流及銷售情況有無影響時,店員則笑着表示,黃金的熱度今年以來就一直沒降下來過," 金價再怎麼漲,該買的還是會買。" 店員邊説邊向價值星球展示了一排轉運珠類同款的金飾品," 您看這些小飾品,大多都不超過 2 克一個,金價再怎麼漲,差的也就幾十塊錢而已。"
數據顯示,進入今年以來,國内金價整體上漲明顯。早在今年 9 月份,周生生等品牌的黃金首飾零售價格就突破了 600 元大關,僅三個月的時間裏再次創下 630 元 / 克的新高,相比于去年同期黃金零售價 530 元 / 克,上漲了近 19%。中國黃金基礎金價則為 475 元 / 克,相比于去年同期的 404 元 / 克,也上漲了近 18%。
而 " 越漲越買 " 似乎成了一個定律,并掀起了一股不小的 " 掃貨 " 熱潮。
其中,社交平台最先嗅到這股熱潮,許多用户在平台上分享了他們購買黃金的經歷,往往還會給内容加上 " 黃金漲價 " 的 tag。
" 就晚了不到兩個月,每克金價就上漲了快 50 元,意味着買 10 克黃金首飾就要額外多給 500 元。" 研究生就讀的青青向價值星球表示,早在 9 月回家過節時就知道自己姐姐的預產期在 12 月,當時就想好要給自己外甥添個小金镯子,當時看到逼近 600 元一克金價時想着再等等,等年底兼職的工資到賬後再買,沒想到多等兩個月,一周夥食費錢沒了。
面對近幾個月起起伏伏的黃金零售價,青青還是果斷下手,以折後 585 元 / 克的價格購入一個小镯子,當然這個價格還沒囊括工費在内," 相比前些天 630 元 / 克的零售價格好太多了,要不是手頭緊,我都打算給自己再買一對金耳環。"
和青青在門店挑選金飾送禮或自用的消費者不同,在金價飙升期間,有不少消費者專門為 " 金條 " 而來。
其中曾雲的媽媽便花了 10 萬元買了兩小根金條," 我媽説這錢放股市裏也不夠填窟窿的,但是買黃金還能當傳家寶。" 曾雲原本想勸説媽媽,現在金價漲到了歷史新高,買這麼多不合适,但媽媽只説," 你舍得花 600 多元一克去買首飾我都沒説你,你也别來管我。"
盡管同樣鍾愛于黃金,但曾雲母女倆對于黃金消費品有着截然不同的選擇。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年輕人分享的關于購買黃金的筆記中,經常強調的是黃金的設計和搭配,他們更加注重黃金飾品的顏值。相比之下,同樣熱衷于買黃金的長輩們,在購買黃金時則更注重其保值屬性和收藏價值。
年輕人成 " 消費主力 "
黃金所吸引到的年輕消費群體,其中便有田萌。
不是出于送禮而是想自用圖實惠的田萌,最近幾天一直在糾結要不要趁年前入一個手镯," 我這幾年都固定在一個黃金供應商那裏買金子,雖然裸貨無标,但勝在夠便宜,溢價不高。"
田萌很多年前就有買黃金理财的習慣,最早買的是 100g 起售的銀行黃金,最近幾年才漸漸愛上了黃金飾品," 我去年 7 月份,還是不到 400 元一克買的幾顆小金豆,今年 5 月份生日時買了一塊小金牌,一克就漲到了 450 元,現在更是漲到了 500 元一克,工費還另算。"
對于田萌而言,買金條是為了投資,買金飾則純屬為了 " 悦己 "。" 黃金是硬通貨,手裏如果有一筆錢想用來投資時候,就會考慮買金條。但如果平時就想買點首飾戴來玩玩,黃金也是首選,無論工費加多少還是回收要收多少手續費,都肯定比珍珠寶石其他飾品更加保值。當然更關鍵還在于,金飾好看。"
蟬魔術方塊數據便直接指出," 悦己 " 消費和 " 她經濟 " 是黃金行業上行的推手。其中 18-55 歲的女性是 " 自戴 " 消費場景下的主力,65% 的零售商認為未來一兩年内," 自戴 " 消費将推動金飾銷量增長,婚慶場景緊随其後。
一言以蔽之,便是那句俗話 " 富時當首飾,窮時當盤纏 "。
實際上,年輕人迷戀黃金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2022 年中國黃金首飾消費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黃金珠寶消費者集中于 25-44 歲,24 歲以下未購将購黃金的消費者占比從 2016 年的 16% 增長至 2021 年的 59%。
同時,該報告還明确指出,"Z 時代年輕人,是各年齡群中金飾消費潛力最高的。"
接棒 " 中國大媽 " 成為購金主力的年輕人,也顯著推動了近幾年黃金行業的渠道、設計、營銷等變革,同時也給黃金珠寶企業帶來了新一輪機遇。
這一點在二級市場也有表現,沉寂兩年有餘,夢金園、老鋪黃金兩家黃金相關企業分别于今年 9 月 28 日和 11 月 10 日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檔案,黃金珠寶公司開啓了 " 排隊 "IPO。
老牌黃金珠寶企業同樣是受益者。周大福 2024 财年上半年财報顯示,公司營業額同比上升 6.4% 至 495.3 億港元,上半年主要經營溢利增加 37.7% 至 59.89 億港元;周大生珠寶 2023 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收同比增長 39.81% 至 124.9 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17.8% 至 10.95 億元;菜百股份前三季度營收則同比大漲 45.08% 至 123.7 億元,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大漲 66% 至 5.91 億元。
努力 " 讨好 " 年輕人
随着年輕人進入黃金消費市場,消費主力發生更替的同時,市場也發生着變化。
《中國黃金飾品消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5 年之前,我國黃金飾品市場的產品主要為普通黃金飾品,市場的占有率超過 90%。2017 年之後,随着市場需求的轉型更新以及千禧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普通黃金飾品因克重大、同質化嚴重以及附加值低等因素導致市場份額持續下滑,由 2017 年的 75.15% 下滑至 2019 年的 50.20%。取而代之的則是新工藝的 3D 硬金飾品、5G 黃金飾品和古法黃金飾品的走紅。
同時華西證券報告也指出,2015 年之後行業增長邏輯進入切換調整期,在工藝更新、悦己消費場景擴大、國潮崛起、全球避險情緒抬升等綜合影響下,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
為了獲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青睐,黃金自然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以 " 讨好 " 年輕人。
在設計方面,黃金品牌與 " 國潮 " 高度捆綁。在黃金飾品研發方面中深入融合傳統文化和消費者需求,例如周大福的傳承系列、周大生的國家寶藏系列、潮宏基的花絲系列產品等,無不将傳統工藝、中國文化元素融入黃金飾品設計中,形成獨特國潮產品,赢得中國消費者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此前黃金飾品便走時尚和年輕化道路,卡通黃金也是其中概念之一,但如今 IP 聯名比之前花樣更多," 產品 +IP" 随處可見。故宮文創、迪士尼、寶可夢、兔斯基等聯名系列款吸引了不少目光。
在工藝方面,5G 金、3D 金、古法黃金、琺琅金等工藝,也是不斷推陳出新。這些新型工藝使得黃金飾品在保持傳統美感的同時,有了更豐富的設計和造型、變得更加輕盈、時尚。
具體品牌來看,蟬魔術方塊數據顯示,以周大福、老鳳祥、周大生等為代表的黃金珠寶企業順應這一潮流,運用古法金、花絲、琺琅彩等工藝,推出了融入千裏江山圖、良渚文化、團扇、國劇等元素的產品。
此外,直播間、小紅書等種草平台則成了這股新潮流的助推器。黃金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與年輕人的互動,平台種草營銷以實體店自發運營為主,品牌自播銷售占比加大。
一套組合拳下來,黃金品牌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注意,提升了他們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多位年輕朋友也向價值星球直言," 很多款都是在小紅書上種草,最後才去買的。" 而對于黃金的未來走勢,一位業内人士透露,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其價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增長、通貨膨脹、貨币政策等。按以往的經驗,每年農歷春節前後都是國内的黃金消費旺季,不排除未來金價還有繼續上漲的可能性。
該人士還預測,未來黃金品牌在產品設計上還會更加貼合年輕人的喜好,同時也會加大線上銷售力度,降低成本。而且市場上也越來越多出現一些更适合投資的產品,它們的設計溢價更低、保值能力更強,來滿足一部分以投資為目的的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