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外來物種珍珠鱉被放生太湖,如何化解無序放生危害?,歡迎閲讀。
近日,一段放生視頻在網上熱傳。網友指出,放生的動物是外來物種珍珠鱉。現代快報記者采訪相關專家獲悉,江蘇的自然水網域中,外來物種入侵的情況普遍存在,已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長期以來,民間無序放生行為隐蔽,難以禁絕。目前,常州已上線 " 滆湖社會放流(放生)便民服務平台 " 微信小程式,希望用堵疏結合的方式破解難題。
專家确認視頻中的大鱉是外來物種
近日,一段放生視頻在網絡引發争議。視頻中,一名男子将一只體型碩大的鱉放入太湖,鱉入水遊走,男子身後的人群爆發出歡呼聲。随後有網友指出,這種鱉是外來物種,應是來自美國東南部的佛羅裏達鱉,也稱珍珠鱉。網友擔心,珍珠鱉放入太湖,會對生态環境產生威脅。
△ 網傳視頻中的珍珠鱉 視頻截圖
現代快報記者咨詢了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李大命,他根據鱉的背甲前部的點狀疣粒認出,确是一只珍珠鱉。近年來,他在從事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在江蘇部分水網域發現了入侵水生動物的身影。
他對此表示擔憂," 珍珠鱉體型大、生長速度快,在太湖水網域幾乎沒有天敵,會侵占本土鱉類的生态位,危害生物多樣性。" 他表示,放生的人只要一抬手,就把事情辦完了,可後續處理難度極大。" 河南那邊為了抓鳄雀鳝,抽幹了公園的水,花費好幾天,那是人工湖,哪怕費事,好歹還能處理。若是長江、太湖這種自然水體,我們總不能把江水、湖水抽幹吧?之前在常州長蕩湖,有人放了 2.5 萬斤革胡子鲶,這種魚不适應水温,結果大量死亡,打撈花了 10 天。" 李大命認為,針對無序放生行為,不僅要做好外來物種科學知識的普及工作,還要做好法律宣傳。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 " 非法引進、釋放、丢棄外來入侵物種罪 "。《刑法》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引進、釋放或者丢棄外來入侵物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此外,2023 年中央一号檔案也提出,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的行為,實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種防控攻堅行動,加強 " 異寵 " 交易與放生規範管理。
本土物種就可以随便放生嗎?也不行!
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技術員張賽賽長期從事生物多樣性調查,跑遍了江蘇所有地市。他觀察到,江蘇最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是福壽螺、巴西紅耳龜、羅非魚、食蚊魚。他也擔心,外來入侵物種會侵占本土物種的生态位,進而對生态環境產生威脅。此外,他特别提醒,放生行為必須遵循科學原則,哪怕是本土生物,也不能随便放生。
△ 福壽螺 江蘇省生态環境廳供圖
政府部門主導的增殖放流遵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對物種選擇、區網域分布有明确規定,要求落實增殖放流申報審查制度,并嚴禁使用雜交種、選育種、外來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
" 民間放生,往往是在菜市場裏采購魚、鱉,其實這些水產品很多都是雜交培育品種,這些動物一旦放入江河,會對原生魚類的遺傳資源產生影響。鲫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如今我們在自然江河中發現的鲫魚有不少就是雜交鲫魚。" 張賽賽表示,增殖放流是一項科學工程,放流的規模、物種都要嚴格論證。" 民間習俗常會放生黑魚,實際上黑魚是肉食性魚類,會捕食其他小魚,如果投放密度過大,就會破壞原有生态平衡。哪怕放生食草性的魚類,也有講究,在水生植被脆弱的地區,我們也不建議放生草食魚。"
△ 南京江邊也常有人放生
在南京江邊也常有人放生,這種情況已對江豚的行為產生影響。在放生頻繁的江段,常能見到江豚覓食。張賽賽表示:" 放生的魚類可能帶有疾病、寄生蟲,可能使用過魚藥,江豚吃下去就有安全風險。"
線上小程式引導民間放生納入規範
6 月 20 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滆湖漁管辦采訪獲悉,盲目放生已經對湖泊生态造成負面影響,在此前的監測中已經在滆湖内發現外來物種蹤迹。民間的無序放生,也讓監管部門大為頭疼。
滆湖漁管辦資源環保處副處長楊連飛告訴記者,為規範分散的社會放流行為,今年 4 月 3 日,滆湖漁管辦在全國率先啓用 " 滆湖水生生物放流平台 " 以及相配套的 " 滆湖社會放生服務網上平台 ",嘗試通過科學引導破解民間放生監管難題。有意向放流(放生)的團體或個人,只要通過 " 滆湖社會放流(放生)便民服務平台 " 微信小程式在線申請即可,操作簡單。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上述網絡平台未收到一起來自民間的放流報備申請,但隐秘的放生行為卻并未停止。
" 除了常态的監管,我們只能主動上門宣傳,要求社會團體在放流活動時主動報備,并向相關人員宣傳放流報備的規定。" 楊連飛透露,經過反復宣傳,網絡申報平台即将迎來首個來自社會團體的放流報備申請,"6 月底、7 月初将會組織放流活動,這之前肯定會通過平台報備申請。" 楊連飛認為,盲目放流行為主要是由于社會群眾對相應後果及法律法規的認知不清,他堅信,在滿足群眾放流需求的基礎上,加強宣傳,一定會改變舊觀念,使得民間放流行為得到有效規範。
對于這種堵疏結合的嘗試,專家紛紛豎起大拇指。張賽賽認為,民間放生的習俗是長期形成的,讓其納入監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這種嘗試很有價值,需要耐心細致推進。
" 要把老百姓的善心引導進正确實施的路徑。" 李大命建議,應加強部門協作,讓信息更精準傳達到目标群體,以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
現代快報 + 記者 是鍾寅 宋體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