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哇!内娛終于出了個性感的狠女人!,歡迎閲讀。
最近,闫妮火得不行。
起源嘛,是無意間的整活兒。
為了宣傳電影,闫妮和黃渤走進了劉畊宏直播間跳操。
她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微醺 "姿态,給廣大網友帶來了極致的快樂。
反而,關于她的作品的讨論倒是不多。
真的可惜!
來看看她的表現吧。
在電影《最後的真相》裏,她飾演一位在紅燈區打拼的邊緣女子,風情萬種。
下一個場景,她又是一位普通母親,脆弱又堅韌。
我請你給我的兒子辯護
兩處場景,她給出了極具反差感的演出。
很多網友熱情評價:" 闫妮除了演戲時是清醒的,其餘時間都是微醺。"
她為何具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兩種特質?
絕大多數認識闫妮,是因為《武林外傳》。
在這部古裝情景喜劇中,她飾演的佟掌櫃心思活絡,熱情爽利,又有些神經質。
她因這部劇一炮而紅,也被貼上了 " 喜劇 " 的标籤。
而她最近表現出來的微醺一面,也完美地符合了大眾對她的慣常印象。
還是從那場走紅的直播説起。
跳操真的是體力活,前後有一個半小時。
如果你仔細觀看,能注意到闫妮的肢體變化與心理變化的全過程。
一開始,努力跟上節奏。
學會了什麼動作還得意地歡笑。
接着,就慢慢有了疲态。
随後,她好像開始靈魂出竅,進入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通過這場直播,闫妮又一次夯實了自己" 歡樂喜劇人 "的人設,以至于讓觀眾忘記了旁邊的黃渤學習力有多強,跳得有多好。
這也從側面展現了一個現象,在當下,流量傾向于帶梗的人。
而對闫妮來説,搞笑這件事是非常輕松的,甚至是無意的。
她在生活中确實很迷糊。
闫妮開車不認識路,會跟 GPS 聊天。
開對了,誇獎 GPS;開錯了,鍋由 GPS 背。
還有一次,闫妮接到電話,對方説她參與了一樁詐騙案,要去公安局受審。
随後一頓聊,她吓到眼淚都出來了,可愣是把對方累夠嗆。
咋回事呢?
是迷糊的個性救了她。
對方:你的電腦是什麼牌子。
闫妮:不知道。
對方:你拿出你的 U 盾。
闫妮:我不知道什麼是 U 盾,U 盾怎麼用?
後來她弄明白了咋回事,直接發問——
是不是讓我給你打錢呀?
必殺技,除了真誠,還有微醺
接受采訪時,魯豫請來了她最好的閨蜜,言談之間,她始終叫不對對方的名字。
在更隆重的公眾場合,比如電影節,闫妮一樣放飛自我。
他跟張家輝一起頒獎。
自我介紹環節,張家輝停頓了一下,闫妮玩起了梗。
大家好 我是渣渣輝
緊接着,梅開二度,笑成了佟掌櫃。
渣渣輝 你最近在幹嘛?
從她的語氣和神态看,真的很像喝了幾杯才上台的。
那你説,闫妮的這種表現好不好?
在河馬哥看來,當然好。
她沒有很多演員明星過于隆重和嚴肅的包袱感,反而呈現出了一種熱情洋溢的松弛感。
不僅活躍了氛圍,還以舉重若輕的方式幫張家輝解了圍。
而當進入工作狀态後,她又可以搖身一變,入情入境。
有句話被説了太多次:" 喜劇的内核是悲劇。"
很多從業者将此視為創作信條。
而對闫妮來説,這完全是一種真實經歷。
2004 年,她出演《武林外傳》。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那時她剛離婚不久。
現實中,她痛苦、落寞;到了劇組,又必須時刻展現搞笑天賦。
闫妮是個感受型的演員。
她的表演方法是,拿到劇本,仔細研讀,揣摩人物個性,并能結合自身的生命經驗賦予人物更多的豐富性。
在回憶起《武林外傳》時,她對一場戲非常滿意。
因為,她是真的傾注了真心、真情。
河馬哥覺得,我們也可以帶着這樣的背景,以全新的視角重温一下《武林外傳》。
在演藝事業上,導演尚敬是闫妮的貴人。
1999 年,闫妮在電影《公雞打鳴,母雞下蛋》中演過一個女村長,這是她的第一個女一号。
尚敬慧眼識珠,看到了她的喜劇天賦,随後邀請她參與自己的項目。
可以説,出演《武林外傳》,真正結束了她 10 年的龍套生涯。
而佟湘玉一角太過成功,幾乎給她定了型。
後來,找她的戲,基本都跟喜劇相關。
其中最為出色的是《北風那個吹》(2008)裏的牛鮮花。
闫妮以喜劇的方式诠釋這個角色,并為其賦予了厚度。
2009 年,張藝謀找闫妮出演《三槍拍案驚奇》。
這部電影有很大的争議,不過,她還是很好地完成了角色。
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為她打開了電影的大門。
後來,有很多人找她演電影,但基本全是無關緊要的配角,其存在的意義大致就是充當喜劇元素。
慢慢的,闫妮開始自省,開始婉拒。
這個人物沒有根基
後來,她又回到了電視劇領網域。
想在更廣闊的創作空間裏,了解角色,創作角色。
像《一仆二主》裏的唐紅。
她挑戰出演事業成功的女總裁,呈現女性飒爽、成熟的一面。
《生活啓示錄》裏的于小強。
故事聚焦于姐弟戀,角色是個離過婚的大齡女性。
這跟闫妮的現實經歷有着相似之處,她也将自身的經驗投射在角色上,以嘗試更多可能性。
《少年派》裏的王勝男。
這是個典型的中國式母親,嚴厲絮叨,但愛女心切。
以上這些,都是她的表演代表作。
一個很常見的現象,靠情景喜劇大火的演員,都非常急于擺脱喜劇的标籤。
但闫妮沒有。
在采訪中,她曾透露過自己的态度。
我覺得我還是願意将喜劇堅持到底
這也是我自己的人生态度
她沒有刻意轉型。
而是努力将自己的經驗與感悟轉為創作的原料,不斷提升自己對喜劇的理解,以塑造接地氣的、鮮活的人物。
在表演事業上,闫妮也沒有太大的野心。
她始終秉持着 " 走一步看一步 " 的閒适心态。
但也有自己的堅持。
有些戲份,覺得不對就拒絕出演。
有些形式,覺得不對就謹慎參與。
我還是不太願意在真人秀裏面看到他們
演員平時還是需要一些神秘感
這只是我的一種看法
從履歷看,闫妮在表演上似乎一直是随遇而安的态度。
她不慌不忙地堅持着,等待着被選擇,也去選擇比較适合自己的角色。
對闫妮來説,出演《最後的真相》,是一種挑戰。
金喜妹是個非常復雜的角色。
她身份復雜,出場時是個死刑犯。
案宗記錄,因為客人馬雙喜(塗們 飾)糾纏,她無奈之下痛下殺手,證據确鑿,這原本是一樁鐵案。
後來,一則視頻流出,看到馬雙喜親切邀請自己的畫面,她忍不住潸然淚下。
她的哭泣,是克制的。
但她認罪,又很幹脆。
金喜妹身上充滿了矛盾感和神秘感。
律師丁義峰(黃曉明 飾)為了憑借這官司打一個翻身仗,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威脅。
面對壓力,闫妮的表演極有層次感。
從手足無措到瀕臨崩潰。
再到無可奈何下的殺意突起。
我殺了你
後續,影片揭示了金喜妹為給兒子整容甘做按摩女的背景,和護犢心切的暴力傾向。
她又俨然一副狠人模樣。
影片的真相,既殘酷又充滿暖意。
同時再一次豐富了金喜妹的人物形象。
此外,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闫妮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比如服裝,不合适了,她會提出意見。
而到了拍攝現場,随時跟主創溝通,以更好地滿足創作需要。
她這麼努力,是因為懂得一個好角色是多麼難得。
她深知。
演員的光彩是角色給的,演員的潛質也依賴角色激發。
而通過這次演出,她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其他演員求而不得的所謂轉型。
或許,對她而言,這并不重要。
演好戲,才重要。
對演員這一身份,闫妮總有着非常謹慎的自我評價。
她説自己的長相太 " 村 " 了,不像演員。
而對自己的表演,闫妮一直都不太自信,即便别人給出很高的贊譽。
在河馬哥看來。
這種謙虛,或許反而能促成她有更大的進步。
最後,河馬哥想以一段有趣的對話結束文章。
你或許能從中看到闫妮在微醺之後的另一面。
易立競:" 有人形容過你像花嗎?"
闫妮:" 我長得還挺樸實的,那種比較村的。我還是覺得我像一棵草。花會盛開也會衰敗。而草可以任人踩踏,然後春風吹又生,還很頑強。它永遠朝着陽光,非常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