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SU7 Ultra之後,小米又造了台 “仰望”?,歡迎閲讀。
不是,我們還等着 SU7 Ultra 繼續刷紐北呢,結果你小米 SU7 又要出新版本了?
呃…… 雖然目前官方還沒説啥,但看這三車同框,感覺它就是這個意思。
就在昨天,小米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了它的最新黑科技 —— 小米智能底盤技術。雷總説量產一代,發布一代,預研一代,預研的就是這玩意兒。
所以再過段時間,小米估計就會整台新的 SU7 出來搭載它,叫啥名字大夥兒可以先猜猜看。
總之,這個節奏确實是很快啊,脖子哥都有點跟不上了。
那要説這個小米智能底盤到底是啥,其實主要就是四個項目:全主動懸架、四電機系統、 48V 線控制動和 48V 線控轉向。通過這些功能,可以做到底盤跳舞,原地掉頭,以及圓規掉頭。
欸等等,這不就是妥妥的仰望嗎? 是不是可以説,小米自己也搞出來了個雲攆和易四方?
先説這個跳舞,大夥兒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仰望 U9 了吧,通過雲攆 -X ,仰望 U9 的每個懸架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别説前後左右瘋狂搖擺,甚至你拿個繩子還能讓他原地跳繩。
而這波,小米也做了,就像下面看到的這樣,新 SU7 可以做到各種搖擺,也可以 " 仰卧起坐 " ,説是它的懸架調節幅度可以達到 140mm ,比 U9 的 75mm 還要大很多。
然後少不了的還有原地起跳,甚至它在視頻裏連續彈跳了 3 次。
電車重咱們都知道,小米 SU7 就有 2.2 噸重,所以對于這種彈跳,需要懸架有非常大的力,能夠使勁向下蹬,它才能跳的起來,你猜這力氣有多大?小米説它的 舉升力可以達到 44400 N ,舉兩個 SU7 也沒問題。
當然,别看小米整的花裏胡哨的,它背後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 " 全主動懸架 " ,你只要能分開控制四個輪子的懸架高度,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但要知道,一般咱們指的主動懸架,比如 CDC 、 MRC 這些,本質上是通過攝像頭觀察路面,再通過一套邏輯控制減振器,但這些只能調節懸架軟硬,它不能調高度。
而如果用空氣懸架,雖然是能調高度,但調的又太慢,所以要做到像仰望和小米一樣的跳舞和彈跳,實際并沒這麼容易。
而小米在這裏用到的是 " 電子控制式主動液壓懸挂 " ,也就是在原本的彈簧、減振器之外,增加了一個液壓系統,從而快速改變懸架高度,這比空氣懸架慢慢吹氣要快得多,小米給的數據是,這個主動懸架的調節速度比傳統空氣懸架快 100 倍。
大夥兒可能覺得這項技術沒啥 X 用,除了耍酷, 頂多就玩一下車震?
但其實,最早這個技術是來自 F1 賽車,它的目的是為了在彎道中,通過調節各懸架高度來抵消側傾。所以理論上講,有了主動懸架,底盤的舒适性和操控性都可以大幅提升,跑紐北也能跑得更快。
咳咳,你這款新車以後上了紐北可别拉了啊。
然後再來説這個原地掉頭,這玩意兒我們想到的肯定是仰望 U8 的坦克掉頭了吧。
這個技術其實就是易四方,通過分開控制四個電機,讓左右兩側的車輪方向轉動,就可達到這個效果。比如説你想順時針轉,就讓左側車輪向前,右側車輪向後,想逆時針那就相反。
所以,只要能做到四個車輪各聽各的,小米就也可以嘎嘎掉頭,比如像下面這樣。
而且,你要是鎖定一個車輪不動,讓另外三個車輪保持剛才的邏輯,那麼還可以做到圓規掉頭,也就是圍着一個輪子掉頭,這裏面的操作真是多了去了。
雖然大家的原理都一樣,但小米還是加了點自己的東西,比如它可以自由調節掉頭的速度( 不過這説白了控制輪速就能做到 ),并且通過一套立體機動裝置,哦不,立體冷卻裝置,可以做到連續多次掉頭。
但不是,我的車要是有原地掉頭這個功能,我擔心的絕對不是能掉多久,而是輪胎能用多久。。。看看地上這個車輪印,我的心裏就在流血。
建議買了這車的差友, 在掉頭之前,先換四條 200 塊錢的輪胎。
除此以外,小米這次在電機上又有更新了。
之前 V8s 可以達到 27200 轉,馬力 578 匹,扭矩 635 N・m ,而這次 2 個還沒説名字的全新電機,可以做到 28000 轉,只不過其他參數都有所下降,馬力只有 449 匹,扭矩 380 N・m 。
但要知道,這玩意兒不是替代 V8s 的,而是替代 SU7 Ultra 的單個前置 V6s 電機,到時候的新車會采用 2 個新電機和 2 個 V8s 的組合,最大馬力達到 2054 匹,比 Ultra 足足高了 500 匹。
這不得了啊,市面上 2000 匹以上馬力的量產車還真不多,按雷總的説法,全球超過 2000 匹不超過 5 輛。
那小米是怎麼怎麼做到的呢?
目前它只透露了三個技術, X-Pin 繞組、行星減速器、以及同軸的電機設計。
先説這個 X-Pin 繞組。咱們要知道,扁線電機的線圈類型可以抽成, I-Pin 、 Hair-Pin 、 X-Pin 、 S-winding 。
目前大夥兒主要采用的就是 Hair-Pin ,線如其名,它的線圈形狀和發夾一樣。而 X-Pin 和 Hair-Pin 其實是類似,單個線圈也和發夾差不多,只是長度更短,可以更好的利用空間,過去因為工藝不足,所以沒有大規模采用,但現在用的越來越多。
第二個是行星減速器,説白了就是一組行星齒輪,咱們説功率分流的時候説過這玩意兒。它的用處是放大電機的扭矩,而相比傳統的齒輪減速器,行星齒輪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精度更高。
最後是同軸設計,顧名思義就是在左右兩個電機都連在一根軸上,這樣空間又能繼續縮減。
之前 SU7 Ultra 用的三電機,很可能就是因為前軸兩個 V6s 放不下,這次用同軸的新電機,就剛好塞進去了,多了一個電機,馬力當然要大這麼多。
那説完這些表面的技術,最後再來説説内在,也就是小米這次説的 48V 低壓系統。
大夥兒可能疑惑了,大家現在都説 800V ,甚至還準 900V ,你咋還越説越低了呢?其實,車裏一共有兩套系統,動力電池這套是高壓, 800V 很正常,而在電車的其他功能組件上,采用的則是低壓,不然要是哪裏漏電了,這 800V 你還能救得回來?
之前的汽車,低壓一般做到 12V 就差不多了,比如空調、車窗、燈光等等,都采用 12V 的電壓标準。但是吧,空調、智駕、中控屏這些大功率的, 12V 帶不動。要解決問題,就只能加粗導線,增大電流,這對成本、車重的影響更大。
所以在 2011 年,奧迪、寶馬、戴姆勒、保時捷和大眾就聯合推了 48V 系統,但它們一般是 12V 和 48V 并存,在車裏要通過 DC/DC 轉換,這就太麻煩了,真正全 48V 的還要數特斯拉 cybertruck 。
而這次,小米也玩會了,為了讓小米的 " 人車家全生态 " 全打通,這 48V 低壓真少不了。
當然,也不僅是簡化線束的問題,咱們知道電壓越大,能量損耗越小,所以你用 48V 還能省去一些無效的損耗。
大概能省多少呢? 小米説有 75% 。
另外在 48V 電壓的幫助下,還能更好得去做線控底盤,包括線控的制動和線控的轉向,簡單説,新款 SU7 的方向盤和刹車踏板,甚至刹車卡鉗,都是用電來控制的,連液壓都扔掉了,你開這個車,更像是在用搖桿玩地平線。
雷總説它的轉向比調節範圍可以從 5:1-15:1 ,你想怎麼舒适,就可以怎麼調。按雷總的説法, 用了線控轉向以後,你開智駕都可以把方向盤給拆了。。。
啊這。。。這可是你説的噢。
那你要問,這套智能底盤到底啥時候上車?我猜,按照雷軍 " 量產一代,發布一代,預研一代 " 的説法,它的效率估計應該和之前的 Ultra 大差不差,要是一切正常,明年就可能看到 " 原型車 " 了。
當然,真正量產的產品,都得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把方向盤拆下來什麼的,你就别想了。
而要説價格的話,脖子哥确實有點不太敢想。
之前三個電機的 SU7 Ultra 都要 81.49 萬, 再給你多加個電機,你這不得上百萬去了?
來源:差評 X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