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占領地球了,歡迎閲讀。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探究人類的流動性
作者:無夢 / 編輯:Alicia
對于人類這個物種而言,不斷地為自己和後代尋找更好的栖居地,似乎是一種刻在 DNA 裏的本能,無論是為了更适宜生存的環境、更充足的食物、更多的财富,還是其他的什麼理由。
經濟活動是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19 世紀前後,不少華人由于從商、勞動、外派等原因走向更廣闊的外部世界
東南亞地區正是華人主要的外遷目的地之一
下圖展示了東南亞華人的遷移路線和主要聚居區
(圖:《3000 年人類遷徙史》)▼
總之,正是靠着這份驅動力,我們的先祖在20 萬年前離開了北非,穿過阿拉伯半島來到歐亞大陸,并在随後的時間裏在世界各處都印下了人類的足迹。
經歷了十幾萬年的漫長時間
人類祖先的足迹最終遍布世界
(下圖中數字為距今的年代)
(圖:早期人類遷徙,《3000 年人類遷徙史》)▼
可以説,只要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歷史沒有終結,那麼遷徙作為一種主動或被動的自然現象便不會消失。通過研究人類長期以來的遷徙行為,我們就能夠站在歷史的角度剖析人類社會的衍變,進而更好地回答 " 将來我們要到哪裏去 " 這個艱深的問題。
今天我局所要推薦的《3000 年人類遷徙史》,便是一本由曾任牛津大學國際移民研究所主任的英國作家羅賓 · 科恩撰寫、聚焦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重大人口遷徙事件的優秀作品。
當然,人口的遷徙也并非都一定是主動為之
有時候只是無奈的選擇
例如那些由于種種原因而被驅逐出居住地的人
下圖展示了從 1100-1600 年驅逐猶太人的情況
相信讀者在閲讀本書後,将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脈絡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144 千字,175mm × 246mm,16 開
《3000 年人類遷徙史》
定價 118 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76.7 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購買了《3000 年人類遷徙史》的小夥伴們,可以憑借訂單截圖,加入我們的讀者交流群,與局長及球局作者就世界地理、全球性問題、海外旅行等話題展開友好而熱烈的交流。局長還将不定期分享相關書籍,并發放福利。
想要入群的小夥伴,可将購買《3000 年人類遷徙史》的訂單截圖(截圖請包含具體書名信息),通過公眾号的菜單欄留言發送給我們,運營小姐姐将向你發送入群二維碼。【由于群成員名額有限,之前已加入讀者群的朋友請勿重復入群。】
進群方式見下圖 ▼
冒險,最初的動力
在人類文明誕生早期,交通方式尚且稱不上便捷,地理上的天塹自然難以打破,因此幾乎所有民族都養成了安土重遷的習慣。
只是,每個時代都不缺乏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心、習慣四海為家的生活的探險者,而他們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早進行大規模遷徙的群體。
著名伊斯蘭探險家伊本 · 白圖泰的旅行路線
(圖:《3000 年人類遷徙史》)▼
對見慣了鋼鐵巨輪、艨艟大艦的現代人來説,能夠進行遠洋航行的船只,至少也應該同時具備較大噸位、導航裝置和防水設計這三個要素。而歷史課本也告訴我們,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航海事業,也都是在這三項核心技術日益成熟後才逐漸做大做強的。
換言之,舢板和獨木舟這種級别的船,在現代人看來根本就沒有遠航的能力。
該圖展示了鄭和的航行路線
其船隊規模龐大,其中最大的船只長度超過 100 米,有四層甲板
然而,從中國華南地區出發,一路披荊斬棘、幾乎征服了整個太平洋的南島人,大概不會同意這種觀點。現代基因測定結果顯示,在距今約 5000 多年前,南島人就開始利用帶舷外支架和三角帆的獨木舟,以緩慢但堅定的方式一路向東南方向的海洋推進。
在距今約 3000 年前,他們到達了台灣島,1000 年後,他們又登陸了今日菲律賓和印尼的島嶼,而這也并沒有使他們的腳步停止。此後,他們花了大概 500 年的時間,越過了所羅門群島和斐濟群島,抵達薩摩亞。
位于太平洋上的大小島嶼是南島人主要的遷居地
下圖展示了太平洋島民的遷徙線路
它基于古生物學、考古學和語言學方面的證據而繪制
随後這個航海民族又抽成兩支,一支向南,并在距今約 1200 年前抵達新西蘭,成為了今天毛利人的祖先,而另一支則繼續向大洋深處挺進,并最終以馬克薩斯群島作為跳板四處開花。在太平洋上幾個小島——如夏威夷島、塔希提島、皮特凱恩群島和復活節島上——都有南島人生活。
與上圖不同,該圖以基因信息為基礎
兩者展示出的遷徙方向大體相同
不過在時間方面有着明顯的差異
可以想見,在這場時間跨度達到 5000 年的航海遷徙中,必然有無數南島人因為天災、意外和疾病等原因最終葬身大海,但在英勇的冒險神話的引領下(或許還夾雜着一些生存的壓力),一代又一代的南島人仍然義無反顧地駕駛着簡陋的獨木舟,踏上未知的旅程。
時至今日,太平洋上形成了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這三個南島人所留下的後裔民族。
一個美拉尼西亞女孩
(圖:Wiki)▼
伴随着多年來與大海之間的朝夕相處,他們已經發展出了一套獨特而奇異的海洋文化,而這既是千年前的祖先給他們留下的珍貴遺產,也是如今太平洋島嶼招徕遊客、大力發展旅遊業的獨門秘訣。
生存,重大的挑戰
從遷徙史的角度出發,毅然脱離陸地生活,一步步邁向海洋的南島人固然值得欽佩,但在大部分情況下,生存的壓力其實才是逼迫着人們背井離鄉、遠赴異國的最主要動力。
例如在越南戰争之後
產生了大量離開越南前往他國生活的人
早期乘船逃離的 " 船民 " 中包括了不少華人
東南亞及港台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地
在 18 世紀下半葉至 19 世紀上半葉,愛爾蘭的人口增速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馬鈴薯的光。
此前,由于傳統作物小麥的產量并不太高,且英國政府把控了糧食價格,使得大部分的愛爾蘭人都食不果腹,愛爾蘭人口長期維持在 50 萬左右。直到馬鈴薯這種便于加工、營養均衡、產量極高的作物傳入,才給愛爾蘭的農民們提供了充足的日常口糧。
位于現今北愛爾蘭的土豆田
(圖:geograph.org.uk)▼
據統計,在 1760 年到 1841 年這 80 年間,愛爾蘭的人口由 150 萬暴增至 810 萬,幾乎所有青年男女都在鉚足了勁給家庭增添新的勞動力。
只可惜好景不長。1845 年,一種由真菌引起的馬鈴薯霜黴病爆發,并迅速席卷了整個歐洲。與能夠自由切換各種糧食作物的其他歐洲國家不同,吃着馬鈴薯長大的一代愛爾蘭人很快就被這種疾病徹底擊垮,大規模的飢荒随之而來。
位于英國利物浦的愛爾蘭大飢荒紀念碑
按理來説,當一個地區爆發飢荒,那麼中央政府必然要出手,但此時的英國政府完全信奉 " 自由市場 " 理論,想要通過放開糧食自由貿易的方式,讓愛爾蘭自己購買糧食,這對于掙扎在飢餓邊緣的愛爾蘭人來説顯然是不現實的。
眼看着自己地裏的馬鈴薯一年接着一年地歉收,英國政府又拒絕開倉放糧,絕望的愛爾蘭人只得離開自己的國家,去英國、澳大利亞和大洋彼岸的美國碰碰運氣。據統計,在飢荒的五年裏共計有150 萬愛爾蘭人移民,其中約有 127 萬人去了美國和加拿大。
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是這個特殊時期愛爾蘭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其中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的人數占比超過了八成
這些人及其後代逐漸成為美國社會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在遠渡重洋的過程中,愛爾蘭人的遭遇并不比同一時期通過 " 三角貿易 " 被販賣到美洲的黑奴好上太多。
在被移民後代們稱之為 " 棺材船 " 的鐵皮貨輪上,由于嚴重飢餓和簡陋的醫療條件,部分船只上的移民死亡率高達30%,只有幸運兒才有機會看到自由女神像,在這裏開啓全新的生活。
在愛爾蘭南部等待乘船前往紐約的愛爾蘭移民
無論身份高低貴賤,此時都同樣面對着未知的前景
今天,在都柏林的碼頭上,紀念愛爾蘭大飢荒事件的城市塑像就向人們展示着這樣一幅場景——衣着褴褛、眼神絕望的男男女女們用破布包裹着他們僅剩的财產,步履沉重地走向停泊在不遠處的貨輪,渴望能夠在經歷幾個月的漫長航行後抵達一個能令他們吃飽飯的地方。
都柏林碼頭的紀念雕像
令人扼腕的是,這些愛爾蘭移民即便能到達新家園,也免不了受到當地人的奚落和歧視。英美人極為挖苦地給愛爾蘭移民起了一個 " 舔鍋人 " 的綽号,以嘲諷這些人為了多吃點東西每次都要把鍋舔得幹幹淨淨。在他們眼裏,這些窮鬼和毫無人身自由的黑人奴隸也沒有什麼區别。
關于大飢荒是否可以被看作是英國政府的種族滅絕行為
至今仍然存在争議
但無論如何定性,這都是一段不容抹去的慘痛歷史
(圖中文字 - " 大飢荒。英國通過飢餓進行的種族滅絕,1845-1849 期間的愛爾蘭大屠殺,死亡人數超過一百五十萬 ")
不過,靠着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愛爾蘭移民的後裔如今已經在英美站穩了腳跟,并成了一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唯有愛爾蘭民族與英國之間的刻骨仇恨,以及讓歷任英國政府都頭疼不已的 " 北愛爾蘭問題 ",還在隐約地紀念着那段影響了一整個國家的悲慘遷徙史。
在美國,愛爾蘭移民後裔不僅站穩了腳跟
甚至已經當上了總統
氣候,未來的主導?
時間推進到現代後,由于戰争等原因使得人們失去家園,不得不流離失所的新聞,相信人們見得已經很多了。但在未來," 失去家園 " 這個詞很有可能會逐漸被賦予現實和物理的雙重意義,成為" 氣候難民 "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説到 " 難民 ",我們可能首先會想到因為戰争或者政治因素而形成的難民群體
例如長久的巴以衝突衝突,就造成了不少巴勒斯坦人的流離失所
聯合國甚至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來為他們提供保護
下圖是 2010 年該機構設立的難民營分布
在互聯網上,太平洋上的圖瓦盧和基裏巴斯兩個小國一直都以風景秀麗著稱,只是人們在搜索它們的相關消息時,總會被半調侃半認真地警告要抓緊時間去,否則等到退休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是的,圖瓦盧和基裏巴斯,正是兩個因氣候問題而不得不考慮全民搬遷的太平洋島國。如果海平面按照現有速度繼續上升,那麼到 2050 年,圖瓦盧就将變得無法居住;五十年後基裏巴斯也将完全被水淹沒。
圖瓦盧和基裏巴斯兩國的陸地最高點都只比海平面高出不到 5 米
假如海平面持續不停上升
兩國人民的生活必然受到極大影響
(圖:基裏巴斯,Wiki)▼
實際上在 2008 年,同樣以旅遊業而聞名的島國馬爾代夫已經開始了未雨綢缪,時任總統默罕默德 · 納希德就利用旅遊業收入從印度、斯裏蘭卡和澳大利亞購買了部分土地,準備在自己國家被完全淹沒後把國民轉移到其他國家,堪稱現代版的 " 諾亞方舟 " 故事了。
如果説海平面上升消滅島國的故事距離我們尚且還有些遙遠,那麼突發性自然災害導致的人口遷徙便已經相當常見了。例如在 2019 年 3 月,熱帶氣旋 " 伊代 " 就侵襲了非州東南部的莫三鼻克、馬拉維和津巴布韋三國,在引發洪水的同時讓超過 60 萬人無家可歸。
熱帶氣旋 " 伊代 " 襲擊後的莫三鼻克街區
(圖:《3000 年人類遷徙史》,滑動查看)▼
除去台風和洪水,氣候變化所引發的食品安全、區網域衝突、水資源短缺、荒漠化等問題同樣會導致人口被迫遷徙,乃至國家之間的衝突。埃及和埃塞俄比亞兩國為争奪尼羅河的水資源,在埃塞復興大壩問題上的拉扯和糾紛就是最好的例證。
據悉,如果氣候變化沒有得到緩解,那麼到 2050 年,僅南亞、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這三個地區就将有 2 億人受到影響,他們要麼接受本國政府的援助,要麼逃往其他國家。
到 2050 年這三個區網域可能會有 1 億人仍然由于氣候變化而處于極度艱難的境況
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
在不知不覺當中,氣候或許也将成為未來人類遷徙活動的主導因素之一。
除去文中介紹的冒險、生存和氣候三個元素外,能夠引動人類遷徙的直接原因還有很多,如戰争、宗教、旅遊、經濟,等等,而他們都被收錄在了這本《3000 年人類遷徙史》中。
傳播宗教也是人類遷徙活動的一個早期動機
而随着人類遷徙規模的增加
宗教傳播的規模和多樣性也在增加
(圖:佛教傳播路線,《3000 年人類遷徙史》)▼
随着人口老齡化和企業雇傭年限的變化
在一些較發達和發達地區出現了 " 退休移民 " 現象
人們普遍傾向于選擇去往更温暖、生活成本更低和更加安全的地區享受退休生活
(圖:英吉利海峽地區 60 歲以上人口變化情況,《3000 年人類遷徙史》)▼
當今一些企業進行跨國乃至跨洲的勞動力雇傭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
而這種雇工過程往往會考慮盡量降低用工成本
下圖展示的是南非的礦業商會成立的勞工協會招募過程中主要的集合點和勞工流動路線
本書原價 118 元,在我局官方微商城下單,只需 76.7 元。
* 發貨説明
1. 廣州發貨,默認圓通快遞,48h 内完成發貨;
2. 關于售後:請保證圖書塑封完整,拆封後無質量問題不支持 7 天無理由退貨。如出現質量問題,請到公眾号後台聯系退換;
3. 需要查詢物流的讀者,可直接點擊文末 "閲讀原文" 進入我們的店鋪,右下角 " 我的訂單 "裏進行查詢;
4. 出版方直發,正品保證;
5.需要發票的讀者,下單時請在買家留言中備注抬頭、税号、電子郵箱(如需開明細,請務必注明)。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更多好書推薦
▼
《DK 人類的旅程》
原價 228 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119 元
《偉大的探險之旅》
原價 128 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90 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