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智己汽車發布智駕 NOA 路線圖,未來3-5年實現大部分場景自動駕駛,歡迎閲讀。
IT 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今日,智己汽車在清華科技園舉辦 "IM AD DAY 智己汽車智能駕駛發布會・清華篇 ",期間公布了其 NOA 智能駕駛方案路線圖,号稱用 2 年走完友商 9 年智駕路。
高速 NOA:2023 年 4 月首城落地 → 2023 年 12 月輻射全國 333 城;
城市 NOA:2023 年 4 月開啓内測 → 2023 年 10 月在上海正式公測,同步邁入「城市 NOA 時代」;
去高精地圖 NOA:2023 年 4 月開啓内測 → 2023 年 9 月開啓公測,進入「無圖 NOA」時代;
通勤模式:2024 年百城齊開;
Door to Door(全場景通勤):2025 年落地,适用于絕大多數場景。
據介紹,不依賴高精地圖的 NOA 輔助駕駛功能将于 2023 年 9 月開啓公測,城市 NOA 将于 2023 年 10 月正式公測;同時即将首發的 LS6 将全系具備去高精地圖 NOA 能力,交付即搭載一鍵場景代駕功能。
官方還公布了 IM AD 智能駕駛輔助產品時間表:2024 年讓智己 IM AD 的通勤模式覆蓋全國 100 多個城市,并于同年出海歐洲,目前感知已完成歐洲本地化适應性訓練,規劃算法已适配當地環境及駕駛習慣。
同時,智己汽車還宣布将在成都車展推出全新智己 LS6。
智己 LS6 全系将具備「無圖 NOA」能力,并且交付即搭載「一鍵場景代駕」功能,包括「一鍵貼邊」「一鍵循迹」「一鍵脱困」「一鍵泊車」等,更多場景的「一鍵」功能也在陸續開發中。
IT 之家此前報道,上汽智己 LS6 目前已經完成工信部申報。根據智己 LS6 的申報信息來看,這款車型長寬高分别為 4,904/1,988/1,669 mm,軸距 2,950 mm,定位中大型 SUV,采用 800V 碳化硅平台,搭載 100 度三元锂電池包,雙電機版官方續航 706 公裏。
動力方面,智己 LS6 可選單電機、雙電機版本,雙電機車型最高車速 252 公裏每小時,零百加速 3.5 秒内,電池由寧德時代與上汽合資的企業上汽時代提供。
此外,劉濤在上月末也通過親測的形式放出了智己 LS6 的充電數據,他在特來電 1000V / 600A 液冷超充樁進行了測試,最終耗時 19 分鍾補能 547 公裏(SOC 從 2%到 80%),期間充電功率最高達到了 388kW。
基于 BEV+Transformer、Occupancy Network 占用網絡、無圖 NOA、通勤模式等智能駕駛前沿技術突破,智己汽車聯合 Momenta 推出了完全數據驅動的三大技術方案:DDOD、DDLD、DLP:
DDOD(Data-Driven Occupancy & Object Detection,數據驅動的占用和對象檢測)
DDOD 可以理解為智己版的「Occupancy Network 占用網絡」。
它采用厘米級網格,無需 Lidar 即可解決地面凸起物、路牙等通用障礙物感知,可以檢測地面高程信息,全方位感知周圍的環境信息,為用户提供更極致的體驗。
DDLD(Data-Driven Landmark Detection,數據驅動的地标檢測)
DDLD 是實現「無圖 NOA」、「通勤模式」的關鍵技術。
它基于數據驅動的方式,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實時建圖,在實時建圖疊加的基礎上,對多次建圖進行融合形成對道路特征的準确識别,對于道路拓撲結構可以像人一樣進行腦補,提高了復雜路口等場景的通行能力,擺脱對高精地圖的依賴。目前,DDLD 已擁有百萬公裏級的訓練數據。
DLP(Deep Learning Planning,基于深度學習的規劃算法)
DLP 采用深度學習,基于 Transformer 架構的規劃模型,車雲閉環聯動迭代,建立對場景和他車行為的高效理解,顯著提高對復雜環境變化的預判能力。
DLP 可以提前規劃智駕行為,實現更像人的智能駕駛,打造安全舒适的體驗,起停絲滑,變道果斷,無頓挫,無限接近人類老司機。
智己汽車還公布了以上技術的應用時間表:
DLP:2023 年 4 月,智己汽車聯合 Momenta 發布行業内首個 D.L.P. 人工智能模型;
DDLD:2023 年 9 月,啓動無高精地圖的 DDLD 技術方案公測;
DDOD:2024 年,預計進入基于 Occupancy 占用網絡的 DDOD 技術方案應用階段。
據介紹,智己 IM AD 是行業唯二兼容 Xavier、Orin 雙智駕計算平台的自研廠商,擁有高效的算法開發能力:
- 通過算法優化,在滿足功能增長的前提下,将算力需求降低了 90%。同時通過模型定點、模型壓縮,核心算法自動調優和跨層融合,将模型效率提升 500%;
- 僅依靠 Xavier、Orin N 有限算力平台,即可實現全網域視覺融合;
- 僅依靠單 Orin X 芯片和單激光雷達,即可覆蓋全量城市場景及去高精地圖。
基于中國道路碰撞事故頻次統計,IM AD 百萬公裏 0.6 次,人類駕駛百萬公裏 1.9 次,IM AD 是人類駕駛安全的 3.2 倍;針對安全類誤制動頻次,IM AD 百萬公裏小于 1 次,是行業水平 5 倍。
行車性能方面,IM AD 的變道成功率達到 98%,比頭部玩家提升 10%;不舒适減速次數僅為 1.3 次 / 千公裏,舒适性達到頭部玩家 2.3 倍;安全接管次數為 0.36 次 / 千公裏,流暢性超過行業頭部玩家;
泊車性能方面,IM AD 的泊車接管率僅 0.8%,遠低于行業頭部玩家;泊車成功率 97%,車位識别率高達 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