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毫無征兆,國產“犯罪片”崛起于2023,歡迎閲讀。
回顧 2023 年的内地電影市場,毫無疑問是國產 " 犯罪片 " 全面崛起,甚至展現出票房統治力的一年。
01
年初翁子光自編自導的《風再起時》以人物傳記的形态,拉開了今年國產 " 犯罪片 " 崛起的序幕。該片很有作者性,鏡頭、剪輯和表演都非常出色,只是因為太過文藝,離普通觀眾的審美趣味較遠,未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
進入 3 月,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回廊亭》雖然口碑一般,但是斬獲了 2.05 億人民币的累積票房。當下院線觀眾對犯罪元素的偏愛,由此可見一斑。
這份偏愛在暑期檔來到頂峰。于暑期檔前期上映的《消失的她》,和于暑期檔後期上映的《孤注一擲》,累積票房均突破 30 億,在單日票房榜上領跑了很長一段時間。
暑期檔過後,人們對犯罪元素的偏愛并未減弱。《第八個嫌疑人》《堅如磐石》《莫斯科行動》《河邊的錯誤》《拯救嫌疑人》《涉過憤怒的海》,盡管這些影片的票房數據有高有低,但都是同檔期裏的翹楚,在和其它類型的正面比拼中,優勢明顯。
今年之前,國產 " 犯罪片 " 的最高票房紀錄為 2015 年《誤殺》的 13.33 億,僅列當年年度票房的第 12 位。今年之前的各年年度票房榜 TOP10 中,很少能看到國產 " 犯罪片 " 位列其中。
甚至,在聊到國產 " 犯罪片 " 的時候,我們需要給它加一個引号。因為在内地的環境下,有些題材需要 " 反面文章正面做 "。國產 " 犯罪片 ",往往是主創将犯罪片元素和手法,嫁接到其它類型的底座上。
02
在傳統的電影類型概念中,犯罪片(Crime Genre)、懸疑片(Mystery Genre)、警匪片(Police Genre)是三個不同的範疇,只是它們之間兩兩融合的話,會形成交叉概念的犯罪懸疑片(Crime-Mystery Genre)和警匪犯罪片(Police-Crime Genre)。
如果是純粹的犯罪片,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 劇情由罪犯的行動來主導;2 電影的主體是描寫犯罪活動;3 電影裏要有對罪犯犯罪動機的揭示,甚至對其進行主題探讨。由此可見,國產片是很難完全符合的。
非常純粹的犯罪片經典,有《肖申克的救贖》《天生殺人狂》《貓鼠遊戲》《上帝之城》《誤殺瞞天記》《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等。
其中,罪犯所犯的罪行不一定都是兇殺案。很多犯罪片描寫的是高智商犯罪,比如《貓鼠遊戲》《決勝 21 點》等。也有犯罪片的主角并非惡人,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或家人,才實施了犯罪,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誤殺瞞天記》等。
國產 " 犯罪片 " 難以純粹的原因,可以通過對比《誤殺》和原版《誤殺瞞天記》得出——即便翻拍時已經保留了 99% 的原版内容,也得在最後加一個光明的尾巴。
此外,有兩個亞類型非常容易歸入到犯罪片之中。一個是復仇片,比如韓國導演樸贊郁的《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 復仇三部曲 ";另一個是黑幫片,比如《教父三部曲》《美國往事》等。
這兩種亞類型在内地都沒有生存的土壤。于是,國產 " 犯罪片 " 更多地是依賴于前文提到的交叉類型,即犯罪懸疑片和警匪犯罪片。
03
國產的警匪犯罪片幾乎都脱胎于香港的犯罪片。香港電影人在拍攝犯罪片的時候,喜歡樹立警匪兩位主角,從而構建戲劇張力和人物魅力都很強烈的雙雄片。
從《喋血雙雄》到《無間道》,這種帶有江湖氣質和英雄相惜情結的警匪犯罪片,漸漸成為了香港電影的一大金字招牌。今年的《莫斯科行動》和《掃毒 3:人在天涯》等片均延續了這一創作風格。
内地電影人在香港警匪犯罪片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今年的《堅如磐石》《第八個嫌疑人》《河邊的錯誤》都在不同程度地借用警匪架構,同時又打破警匪架構,為國產 " 犯罪片 " 帶來了叙事框架上的創新。
國產的犯罪懸疑片一直比較依賴于翻拍和小説改編。今年也不例外,《拯救嫌疑人》《瞞天過海》是翻拍、《回廊亭》《暗殺風暴》是小説改編。
《消失的她》則是讓人非常欣喜的一部特例。這部影片一直處于密不透風的懸疑氛圍之中,結局卻并非謎案破解那麼簡單。它的懸疑部分改編自前蘇聯電影《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它的犯罪部分來自于三起真實的海外殺妻案。
如果我們套用犯罪片的三個條件,可以發現《消失的她》都将其囊括其中,只不過用了一些錯位技巧。
首先影片的确是由罪犯的行動來主導的。雖然看片過程中,感覺何非(朱一龍 飾)和陳麥(倪妮 飾)是被其它勢力推着走的,但看過結局的觀眾會知道,所謂的其它勢力正是陳麥一夥。
其次整個電影相當于描寫了陳麥的 " 設局詐騙 " 活動。只不過她的犯罪活動并不是要給誰帶來傷害,而是要為自己的好友讨回公道,查出真相。
最後,雖然陳麥的犯罪動機比較常規,但影片較為全面地揭示了何非的犯罪動機,并且提出了一定程度上的主題探讨。這形成了犯罪元素的一個接力。觀眾被成功引導向了何非的罪行,并被引燃了強烈的情緒。
可以説,《消失的她》是目前國產 " 犯罪片 " 裏最接近于純粹形态的一部了。
04
申奧處女作《受益人》是很有犯罪片底色的一部電影,講述了吳海(董成鵬 飾)因生活所迫,為了給罹患哮喘的 6 歲兒子治病,密謀娶網紅主播嶽淼淼(柳岩 飾)為妻,并騙她籤下受益人為自己的保險單,再制造意外獲取巨額賠償。
這故事的底色是由罪犯主導的犯罪活動,而且還有明确的動機。只不過現實不允許如此純粹,才有了影片後半段對犯罪片的偏離。
吸取了經驗的申奧,在第二部影片《孤注一擲》中便改變了叙事策略。影片依然完整地、詳盡地描寫了電詐集團的犯罪活動,甚至還寫明了集團内部的組織構架。不過故事不用罪犯來主導,而是用誤入電詐集團的受害人群體來主導。
犯罪活動的動機,在潘生(張藝興 飾)和梁安娜(金晨 飾)這裏都有明确的受迫性。在陸秉坤(王傳君 飾)和阿才(孫陽 飾)這裏則多少有點兒蜻蜓點水。
據説阿才本來是有前史的,他最早也是和潘生一樣被騙到了集團裏,後來轉換立場一步步往上爬,成為了陸秉坤的副手。如果這樣的小傳能夠體現在影片之中,它無疑會飽滿很多。
因此,《孤注一擲》雖然算不上純粹的、完整的犯罪片,但是它把握住了犯罪元素,并通過拍攝手法,将犯罪元素的視聽衝擊最大化地傳遞給觀眾,成就了國產 " 犯罪片 " 的票房新紀錄。
05
犯罪片的魅力有很多,不同觀眾的嗨點也不盡相同。有些犯罪片的看點是燒腦,要麼是作案手法精妙,要麼是真相多重反轉;有些犯罪片的看點是對社會不公的反抗,是正義的終極彰顯;有些犯罪片的看點是正邪兩派的鬥智鬥勇,以及由此帶來的快節奏動作戲、場面戲;有些犯罪片的看點是對真實大案的還原,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有些犯罪片的看點是罪犯背負着罪惡的個人成長史。
從今年國產 " 犯罪片 " 遍地開花的情況來看,内地觀眾對犯罪片的這些看點,有着相對廣泛的興趣。其中,從海量真實素材中匯編出故事和人物,具有類别代表性的犯罪片,閱聽人會比單一案件改編、翻拍、小説改編等更廣一些。
相對而言,小説改編而來的犯罪片,由于文本上更嚴謹、主題上更深刻、人物上更豐滿,往往能夠收獲更好的口碑。今年的犯罪片雖然票房成績不錯,但豆瓣評分普遍還是停留在 6 分上下。口碑最好的《涉過憤怒的海》(豆瓣 7.5 分)和《河邊的錯誤》(豆瓣 7.4 分)都是改編自小説。
如今電影觀眾越來越看重故事,看重是否能與人物命運共情,而非大場面視覺衝擊。與超級英雄片沒落一樣,強調視聽刺激的港產犯罪片的表現和過去比也呈現斷崖下降。
作為系列新作,《掃毒 3:人在天涯》的 2.84 億票房,和前作《掃毒 2:天地對決》的 13.12 億相去甚遠。《暗殺風暴》《斷網》《絕地追擊》《困獸》等也都因為觀眾審美疲勞的原因,未能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 2023 年的年度票房冠軍《滿江紅》雖然沒有标上犯罪片的标籤,但如果張大(沈騰 飾)一夥最後的訴求不是讓秦桧(雷佳音 飾)背詩,而是直接刺殺奪命的話,那全片就成了妥妥的復仇類犯罪片啦。
觀眾看《滿江紅》過程中的一部分爽點,便是源于張大這名 " 罪犯 " 一直在主導着針對秦桧的復仇計劃一步步向前推進。只不過最後背詩的結局,讓張大的計劃不再具有犯罪的色彩,因此類型标籤有 " 懸疑 " 而無 " 犯罪 "。
如果把《滿江紅》也算進來,那國產 " 犯罪片 " 在 2023 年的崛起,就更為兇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