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單劇播放2.2億,點眾、中文在線、魔術方塊都在投,短劇又一新趨勢開始爆發,歡迎閲讀。
文 | DataEye
DataEye 研究院觀察到,近幾月,一項短劇新物種正在悄然崛起:動态漫短劇,投放力度大幅提升,點眾、中文在線、魔術方塊都在投。
同時,一部來自魔術方塊的 AI 動漫劇投流日耗突破 15 萬的海報也在短劇圈内流傳,引發行業熱議。
那麼,動态漫為何升温?近期有着怎樣的數據表現?又有何特點?
一、動态漫短劇為何升温?誰在投放?
為探究動态漫短劇升温趨勢,DataEye 研究院通過 ADX 短劇版搜索 " 動态漫 " 相關素材,并進行統計。
ADX 短劇版數據顯示,自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4 月(截至 4.18),動态漫短劇素材量呈指數型上漲趨勢,近 6 個月素材量分别為 1 條、5 條、14 條、82 條、215 條和 460 條。
可以看出,動态漫短劇投放趨勢主要從今年開始,2 月份動态漫素材量明顯上升,較 1 月份增加 68 條,環比上漲 485.7%,而在此之前,并沒有觀察到明顯較多的動态漫短劇素材。
此外,DataEye 研究院通過 ADX 短劇版搜索 " 動漫 " 相關素材,并進行統計。
ADX 短劇版數據顯示,自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4 月(截至 4.18)," 動漫 " 搜索結果中素材量出現明顯波動。
2025 年 2 月為最高峰,達 16895 條素材量,除 2 月份外,近半年動漫相關素材整體也呈上升趨勢。
那麼,動态漫短劇為何再次升温?又是誰在投放?
DataEye 研究院選取近 30 天(3.18-4.16)ADX 短劇版監測動态漫短劇素材,按照 " 最近出現 " 排序前 100 條進行統計,數據如下:
數據顯示,除抖音達人廣告素材 33 條外,香果看好劇、白澤劇場、微劇吧、星河劇場及光影大劇場動态漫短劇素材量相對偏高,分别為 14 條、12 條、9 條、9 條和 9 條。
這 5 款短劇小程式主投公司分别為:
香果看好劇:廣州六零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白澤劇場:成都漫趣科技有限公司
微劇吧:北京點眾快看科技有限公司
星河劇場:沈陽流珠潤科技有限公司
光影大劇場:海南中文在線宇宙科技有限公司
不難看出,其中既有點眾這樣傳統短劇巨頭,也有漫趣科技這類專注漫劇短劇的公司投放。
DataEye 研究院認為:動态漫短劇雖然體量較小,但從投放方來看,頭腰部公司均有參與,其已成為短劇行業一個新趨勢。
那麼,動态漫市場為何又在近期開始升温?
DataEye 研究院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技術突破
近年來,AI 技術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降本增效,應用 AI 技術後,動态漫制作成本大幅降低、制作周期縮短,效率提高。
②市場趨勢
市場發展下,《哪吒》等動漫作品不斷破圈,市場對動漫行業接受度提高,動态漫也從中受益,同時短劇市場逐步發展成熟,疊加用户(尤其是年輕用户)日益增長的碎片化娛樂需求," 動态漫 + 短劇 " 成為順應市場趨勢的新物種。
③内容積累
動态漫短劇偏好超現實主義題材,如今,包括網絡文學及漫畫平台積累了大量超現實主義 IP,為動态漫短劇内容來源提供了豐富素材。
二、動态漫有何優劣勢?
動态漫的升温既與市場環境有關,也與自身特點密不可分。那麼,動态漫短劇有哪些特點?對比普通短劇有何優劣勢?
優勢一: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
傳統短劇制作需要籌備場景、演員拍攝、後期處理等一系列流程,相比之下,動态漫基于靜态漫畫制作,通過添加簡單動畫效果等來實現動态化,在各項流程上都能節省大量時間與成本,制作周期短。
數據顯示,目前動态漫短劇的制作成本普遍在 2000 元至 5000 元一分鍾,應用 AI 技術後,不僅可大幅提升制作效率,制作成本最低還可下探至 1000 元至 2500 元一分鍾。
優勢二:創作自由度更高
對于傳統短劇而言,真人演出雖然能帶來更加真實的畫面感,但一來對演員演技及劇情呈現有要求,二來面對奇幻、科幻等超現實題材時,包括畫面表現等各方面都容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動态漫能夠在保留原漫畫藝術風格的基礎上延伸,對于奇幻、科幻等題材改編類,也能通過動漫形式更好展現超現實風格,更精準還原原著的創意和想法,更加自由的呈現玄幻、末世等特殊設定。
優勢三:對年輕用户、泛二次元用户群體吸引力較高
動态漫短劇往往與玄幻、修仙、末世等超現實題材相關,兩者相互契合,動态漫也能夠更好表現出極具衝擊力的畫面。
與之相對應的,年輕用户、泛二次元用户群體對該類題材同樣比較感興趣,同時,更易接受虛拟世界設定、對畫面、角色設計有一定要求,導致動态漫短劇對該用户群體吸引力較高。
劣勢一:内容同質化現象嚴重
現階段,由于成本較低,多數動态漫作品只是簡單的将漫畫動态化,并沒有進行更近深入的改編、創新、劇情開發等,部分劣質作品還會被冠以 "PPT 動畫 " 的差評,外加動态漫作品偏愛超現實主義題材,導致内容同質化現象嚴重,易引發觀眾審美疲勞。
劣勢二:現實題材契合度偏低
上文提到,動态漫短劇往往與玄幻、修仙、末世等超現實題材相關,相對應的,目前動态漫短劇對現實題材契合度相對偏低,也制約了題材豐富性。
數據顯示,玄幻、末世類題材動态漫短劇投流 ROI 明顯更高,而現實題材的開發率還不足 20%。
原因可能在于動态漫短劇在表現形式、閱聽人偏好等方面與超現實題材契合度較高,與現實題材之間還未找到合适的呈現方式。
三、動态漫,AI 短劇新起點?
近年來,AI 與短劇行業均發展迅速,"AI+ 短劇 " 的讨論聲也不絕于耳。
前有去年 7 月份,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台同台競技:前者聯合博納影業推出科幻題材 AI 短劇《三星堆 : 未來啓示錄》,後者推出奇幻題材 AI 短劇《山海奇鏡之劈波斬浪》;後有今年 2 月份,紅果短劇正式上線第一部工業級 AI 動畫短劇《玄幻:從拉二胡開始》。
AI 畫面的風格特征,與動漫類作品天然更具适配性。
在此基礎上,DataEye 研究院認為:動态漫,正在成為 AI 短劇的新起點。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看,現階段的 AI 還不足以支撐一整部劇情連貫、畫面連續的優質作品。無論是去年 7 月抖快兩大平台推出的 AI 短劇,還是《玄幻:從拉二胡開始》,總能發現明顯瑕疵。
畫面連續性、細節處理、多場景統一性等,都是現階段 AI 技術未能完全攻克的難點,因此,純粹的 "AI+ 短劇 " 在當下探索和象征意義要大于現實意義。
相反,借助 AI 技術輔助的動态漫已經相對成熟,能夠在 AI 助力下生產提效進而達到規模化爆發。
其次,從商業角度來看,今年 2 月份,國内才上線了首部付費 AI 短劇《興安嶺詭事》,而魔術方塊的 AI 動漫劇投流日耗已突破 15 萬。
劇查查數據顯示,魔術方塊動态漫短劇《我每天征服一個美女 第一季》于抖音原生端累計播放量已達 2.2 億。
且上文提到,玄幻、末世類題材動态漫短劇投流 ROI 明顯更高,外加 AI 技術降本增效,相對純粹的 AI 短劇,AI 動态漫短劇在商業層面上相對更加成熟。
最後,從未來發展角度來看,"AI 短劇 " 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從傳統短劇到純 "AI 短劇 ",處于過渡期的 "AI 輔助人工制作短劇 " 是必經之路,甚至也會是現階段 AI 技術下 "AI 短劇 " 的最優解。
綜上所述,現階段能夠初步實現商業化、輔助人工降本增效的 AI 動态漫短劇,可以視作 AI 短劇的一個新起點。
事實上,除 AI 動态漫外,現階段較為熱門的 AI 短劇技術還有 "AI 轉繪 ",即将真人短劇通過 AI 技術轉繪成動漫風格,但無論 AI 動态漫還是 AI 轉繪技術,核心都在于底層的 AI 技術。
未來,"AI 短劇 " 将會有怎樣的發展,DataEye 研究院将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