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她才是真正的女神!,歡迎閲讀。
前兩天,是華坪女高開學的日子。
铿锵有力的女高校訓,再次在山間響起——
" 我是女高人,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
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1
拼!改變命運
在雲南麗江的大山裏,有這樣一所學校。每天早晨 5:30 起床早讀,凌晨 0:20 才放下試卷休息。
一個中年女人拿着喇叭無時無刻地喊 " 快一點快一點 ",連午休吃飯的時間都被嚴格規定,從教學樓到食堂再到吃完飯,一共只給 10 分鍾。" 跑得快的,8 分鍾打飯吃飯夠了;跑得最慢的,5 分鍾也夠了 "。
吃完飯,女孩們又在大喇叭的督促下,快步跑回教室。在這裏,一切都是用跑的,除了那位拿喇叭的婦人。
" 就是要把學習時間用到極致。" 張桂梅開玩笑 :" 一天學 17 個小時,死笨死笨的也考上了。"
華坪女高,是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這裏只招女孩,只招華坪縣附近的貧困女孩。
女孩們來女高前,有的正被家裏説親準備嫁人," 他是女孩,是用來換彩禮的 ";有的在山裏放羊從沒見過外面的世界,張桂梅追上她 " 我帶你去讀書 ",女孩漠然看她一眼;有的在華坪縣的兒童之家,生下來就被山裏的母親扔到福利院門口 ……
來這裏,都是為了改變命運。" 拼,我們來女高讀書是來改變命運,不拼拿什麼和别人比?老師們也在拼啊!"
為了實現 " 讓基礎差的大山孩子全部考上大學 " 的艱巨任務,這所學校老師的休息時間比學生們還要少。張桂梅,每天 5 點,從常年住的學生宿舍上下鋪起來,打開每一層樓的電燈,檢查廁所的每一個隔間,确認安全後,再拿喇叭喊學生起床。
男老師結婚,不請婚假,辦完儀式就趕回教室繼續講課。女老師做腫瘤手術,張桂梅讓她休息,她説 " 醫生説我能穿衣服我就來 ",一能活動又出現在講台上。
" 我們可以放心死了,我們的孫女上高中了 ",張桂梅學當地農民對她説的話," 所以知識在山裏人心中是什麼分量?這些女孩是整片大山的希望,我不能辜負她們。"
全校上下帶着這股和命運鬥争的拼勁 , 每一屆學生的三年都争奪一切時間刷題、做題,硬是把入學只考 6 分的女孩,送進二本、送進一本、送進川大、送進浙大 ……
今年高考前,華坪女高已經讓幾千個大山女孩實現了大學夢,綜合上線率 100%,成為麗江市排名第一的學校。
" 這裏是專門給貧困山區女孩上的高中,對吧?" 央視記者問張桂梅。
" 不是,我覺得貧困是女孩的隐私,我們就叫大山裏的女孩。"
2
我的價值是什麼
這所改變無數女孩命運的學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往前走,别回頭。
" 走出這個學校以後,就不要老回頭看這個學校、老惦記這個地方。你要往前走,花更多時間去做你要做的事情。" 這是張桂梅對每一個走出大山女孩説的話。
但她自己,從 39 歲走進這片大山後,就再沒想過離開。
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是張桂梅提出的,她想改變觸目驚心貧困中,女孩的命運。
一個女孩受教育,能改變三代人。" 如果她有文化,她會把她的女兒丢在福利院門口?再等福利院的女孩長大,又重復她媽媽丢女兒的動作?"
但大山裏,女孩辍學太普遍了。縣教育局長楊文華説:"(要逐步改善,)等等,再等等。"
" 我們等得起,但孩子們等不起!" 張桂梅開始靠自己四處籌錢,卻總是被當成騙子。直到 2007 年,新華社記者為她寫了一篇 " 我有一個夢想 " 的報道。
2008 年,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 100 萬,加上社會愛心人士的 20 萬,華坪女高第一座教學樓建了起來。
但第一年,太難了。張桂梅四處走訪,才從山裏拉來 100 個女孩。但很快,6 個女孩不見了。" 沒有錢,不想讀,她要換彩禮。" 張桂梅追進大山,追到女孩家,聽到這樣的回答。
在華坪縣農民年平均收入 1400 元的當時,她丢下 200 元," 我有錢,這個女孩我要帶走。" 但最後,也只撈回 2 個女孩。那 4 個沒能回來的女孩,成了她的遺憾。
而這樣争奪式撈人的故事,13 年中從未間斷。
她在大山裏走出 12 萬公裏,等于把幅員遼闊的祖國從南到北走了 11 個來回,只為讓更多女孩免費受教育," 能救一個是一個 "。
被家裏阻撓上學的女孩,她留下錢帶走人,承諾上大學的錢也會幫忙;生存困難的家庭,她出錢資助," 沒事的,錢的問題我會解決 ";女孩害怕外面的世界,不想學,她着急:" 這大山,你守着這兒幹什麼?"
" 身為高山非溪流 " 的校訓,就是為了給女孩們自信,讓她們勇敢走出去,和山外的孩子一樣。
二十幾年來,張桂梅省吃儉用,把大部分積蓄和社會捐給她個人的錢,累計 100 多萬通通捐出去。沒有讓她的一個學生因為貧窮而辍學。
現在,因為腫瘤纏身,加上常年超負荷工作,66 歲的張桂梅身患 23 種疾病,上下樓要人攙扶。除了每天 20 元的夥食費,花錢最多的是吃藥。她不住院,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 這個病無法根治,只能緩解,我也不想徹底治了。" 身體,成了她完成使命的工具。
2020 感動中國給張桂梅的評價是 " 素心托高潔 "。
華坪女高走出的學生,成了醫生、警察、律師、研究生 …… 還有和她一樣的教師。她們把第一個月的工資捐回母校,在接下來的很多年裏用自己的力量再去幫助 " 曾經的自己 "。
" 張老師,你沒有自己的生活,你覺得人一輩子的價值是什麼?" 還是央視記者。
" 我這輩子的價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只要她們後邊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
3
她錯了嗎?
圍繞張桂梅最大的争議,是填鴨教育。很多人追着她,要指導她搞素質教育,包括去華坪女高的志願者。
但那些人都被張桂梅趕走了。
" 她們的路都被堵死了,這個學校是她們唯一的出路。城市裏,讀書對有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對我們這群孩子是 100% 重要,只有讀書才走得出去 ……"
華坪女高的苦讀傳統,是學校完全支撐不下去時,張桂梅帶着 8 個老師一起苦熬出來的。
(華坪女高第一年唯一的教學樓)
學生只有單科考 6 分的文化基礎,高考滿分 150 分。老師帶着學生從小學知識一題一題過,高考的題一遍一遍刷。華坪女高也不是抓人進去就不讓出去的監獄,留下的女孩都帶着絕處逢生的自救意識。
考上浙大的女孩,把課本背了 5 遍。" 看孩子那個樣子我們也難過,但沒辦法,不這麼幹,我的學生上不了大學。"
豆瓣有一個張桂梅學生的帖子,大學畢業後留在城市,過着最普通的生活,買不起房,工資不高,大齡單身。
她説:" 這樣的生活你們認為很一般,但對我來説已經很幸福,沒有張校長,我不會和你們城市出來的人坐在一起工作。"
而當張桂梅的學生,帶着錢去感謝她,卻因為是全職太太被拒之門外時,輿論尖鋭地指向她。
那段采訪完整版有 3 分鍾,大肆傳播的是錯序剪輯後的 1 分多鍾。" 滾出去 " 成為攻擊她的重點。
(惡意剪輯!)
全網議論她貶低 " 全職太太 ",但她説的是 " 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卻當起全職太太 "。
懂她的多年老友,楊文華説:" 張桂梅反對的是女高學生當全職太太。沒有華坪女高,這些女孩 10 年前就是結婚生崽,生一窩的那種。張桂梅作為一個老師,甚至一個母親的心态,把她撈出來,她又回到了原點?"
而惡意剪輯視頻故意截掉的,是張桂梅可惜那個全職太太學生,説學校沒有條件供她讀藝術院校,如果有她會是很好的苗子。" 這個學校是個出路,但學校做不到的,她的機會也就沒了 ……"
網上吵成一片,可 " 全職太太 " 本人早在有采訪之前,就聽張老師的話考取了資格證,成了一名特崗教師。
" 為什麼只招女生?" 有人攻擊張桂梅搞男女對立。
其實在是華坪女高校長之前,張桂梅早已是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這裏有男孩有女孩,都喊她 " 張媽媽 "。
她全天守候女高當 "007",也要每天抽出一個小時奔赴福利院,看望她的孩子們。有太多男孩訴説張媽媽對他的無私照料。
也是在福利院,張桂梅深刻體會到大山女孩世代循環的厄運。福利院男少女多,男孩是災難遺孤,女孩是被扔在院門口。" 都是健康的女嬰,你丢我撿。"
更早,在張桂梅任教的中學,女孩上着上着就不見了。她走進大山,才發現家裏貸款也會供男孩讀書;而女孩,女高免費供到高三,已經是高三了,還是會被拉回家。
" 這些孩子(女高學生)99% 是有夢想、喜歡讀書的,我是在追求教育公平。"
讓張桂梅高興的是,随着華坪女高聲名遠揚,華坪縣女孩辍學的問題有了改善。大山裏的家長主動打電話來,要把女孩送進學校。
還記得當時高考結束的時候,張桂梅躲開采訪鏡頭,躲進辦公室,躲避送别的惆怅。
她最常説的一句話:" 不知道還能不能堅持到下一年(送考)?"
只留下鏡頭,記錄考場外的女孩,對她説的話:
(學生和家長)
16 年間,張桂梅讓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走進城市,改變三代人的命運。
她點燃炬火,照亮女孩們的生命。走出大山的女孩,又延續她的火種,将改變命運的希望傳遞給更多人。
祝大山女孩們前程似錦!
聽張老師的話,往前走,别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