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一票難求,這年度新片殺瘋了,歡迎閲讀。
娛樂圈的瓜,多到吃不過來了。
不過,藝人們的黑料,讓魚叔屬實有點審美疲勞。
今天咱們還是回歸電影。
最近,一部年度熱門新片,上線了。
此前它在北京和上海的電影節放映過,一票難求。
反響就一個字:炸!
「全場鼓掌 20 次」
「今年最爆笑的電影」
魚叔刷完,也明白了它憑什麼能「封神」。
除了搞笑之外,它還堪稱「嘴替」。
全程爆梗,不停戳中廣大社畜的心聲。
誰看了都得感嘆一句:
編劇怎麼在我的人生裏安了攝像頭——
「打工人」,互聯網當之無愧的流量密碼。
調休,也随之成為隔三差五上熱搜的熱點話題。
前陣子高考,第一個走出考場的考生,代替廣大社畜高呼「取消調休」。
而這個周一,大家又集體吐槽:
上完了一天班,又到了周一,我陷入循環了?
被困在工作裏,無限循環,無疑是當代打工人最大的噩夢。
而這個噩夢,還真被日本人拍出來了。
本片女主角吉川,是一個廣告公司的策劃,每天都十分努力地工作。
熬夜加班是常态。
即使失戀了,但下一秒依然投入工作。
面對客户在周五大半夜説下周一之前要再出五個方案時。
不僅按時完成,還直接翻倍,出了十個。
她還深谙「乙方文學」。
在又一次趕方案時。
盡管内心已經十分焦躁,手裏的動作已經逐漸失控,但依然好脾氣地應承着。
還靈活運用「乙學」裏的重復式話術,讓客户安心。
來源:乙方文學品鑑會
這樣的工作十分窒息。
更窒息的是,一天,吉川意識到,全公司陷入了時間循環。
在其他電影裏,人們總會利用時間循環這個外挂搞點事情。
像是《土撥鼠之日》的男主,花心思讨戀人歡心。
《忌日快樂》則來了一場逃殺大戰。
而最近的《重啓人生》雖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但卻利用設定拯救了朋友的性命。
反觀吉川。
她的反應可以説是相當「真實」。
不是放飛自我,再也不幹這狗屁工作。
而是——
終于可以卷生卷死,做出讓客户滿意的方案了!
「可以重復工作無數次直到工作妥善完成。」
客户對方案不滿意,沒關系。
她可以在下一次循環裏提出新方案,直到客户滿意為止。
加班時公司突然停電,沒關系。
下一次循環時,她可以看準時間提前保存。
外包公司活兒太差,也沒關系。
下次換一家公司,做出更優秀的宣傳片來。
上次循環做的
現在循環做的
吉川并非特例,其他同事們也是這麼想的。
就算一開始放飛自我,但很快還是會回歸現實。
害怕哪天時間循環突然結束,把工作丢了。
于是,老老實實賣力工作。
堪稱最強打工人。
而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長。
每天依舊到點上下班。
上班時間,只會空喊口号,還看漫畫摸魚。
在吉川努力加班的時候。
部長還一臉狀況外,不知道業務進度多麼緊張。
這樣一前一後的對比,十分諷刺。
不可否認,時間循環是一個超級外挂,可以讓吉川規避很多失誤。
但她的終極目标還是要解除循環,讓自己走向未來。
那麼,怎麼才能解除循環呢?
正如片名所説,必須讓領導也意識到時間循環。
等等,這還需要提醒嗎?
按理説,大家的記憶都沒被清除。
而且每一天發生的事情都是不同的,應該很容易意識到時間循環。
但荒誕就荒誕在,「讓一個打工人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循環」,并不簡單。
歸根結底,是職場對人的異化。
在繁重、重復的工作中,大家已經逐漸麻木。
幹一天的活和幹一年的活,在日常流程上似乎沒什麼差别。
其中一位同事的吐槽就十分扎心。
「我覺得自己已經循環十年這樣的工作了。」
即便能察覺出一點異常,但只會以為是個夢。
畢竟伴着工作入睡,壓力大到做夢都是工作,已經是打工人的常态。
而在提醒部長的時候,更體現了這一點。
辦公室裏,職級低的同事最先意識到循環。
但他們不能越級告訴同事。
在其他人告訴吉川有時間循環這類事的時候。
吉川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根本沒留意對方説了什麼。
也不能直接找部長,不然會被當成瘋子。
完全是無效溝通。
就像前段時間吐槽領導的梗圖。
明明是簡單的問題,卻會出現各種溝通不暢的情況。
而想要讓部長意識到時間循環,必須遵循上申制度,逐級上報,按流程走。
吉川要先告訴比她高一級的小領導。
再由小領導告訴大領導。
最後,由大領導牽頭,組織一個碰頭會,一起告訴部長。
明明幾句話就能搞定的事,硬生生花了七十個循環。
而且,在跟部長説明的時候,還專門做了個 PPT。
要有理有據,跟工作報告一樣。
整個過程能引起許多打工人的共鳴。
這樣僵硬死板的流程暴露出來的就是在把人當作機器使用。
同事之間互不關心,十分冷漠。
在工作完成之後,同事找大領導閒聊的時候。
寧願獨自玩遊戲,都不理同事。
而大領導能意識到時間循環,不是因為公司裏異常的氛圍,而是因為他發現,員工們的工作效率提升了。
可見,平時他根本不關心員工們的狀态,深入了解員工們的個性。
這與其説是講究邊界感的證明,不如説是除了工作,已經喪失了正常交流,溝通的欲望。
沒有了再多説一句話的力氣。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在細節上也刻畫了真實而窒息的職場,代入感極強。
同事們的甩鍋技巧極其娴熟。
在方案沒被通過的時候,吉川會直接甩鍋給其他同事。
部長明明知道員工們有多努力。
但在方案沒通過之後,還是會把員工摸魚當成借口。
而不同于很多爽片的結局。
電影最後,并沒有想象中掀翻公司,社畜覺醒的畫面。
逃離循環的方法竟是實現部長的夢想,給部長年輕時未能完成的漫畫補完。
還要收集整理各種數據,説服部長,把漫畫寄給編輯。
這跟自願打工沒什麼區别。
打工人沒有逃離被壓迫的命運。
就如網友所説,是「社畜噩夢集大成者」。
不得不説,這樣的結局,相當真實。
説到底,「整頓職場」更像是一個自嗨的口号,還總是被人消費。
前段時間,一段打工人整頓職場的聊天記錄被瘋傳。
中國電科員工陳志龍大罵領導,痛批公司的加班制度。
還一呼百應,得到其他員工的支持。
被稱為「解放當代社畜第一槍。」
之後,卻被官方辟謠。
當事人只是因為沒被中國電科錄用而心生報復,捏造了聊天記錄。
當然,我們都需懂得捍衞自身的權益。
但各種燃炸口号,終究只是口号而已。
回頭看看十年前,網上也曾流行過「90 後整頓職場」。
結果顯而易見。
大家依然要忍受 996 的「福報」。
因此,這部電影并沒有走小人物反抗大環境的路線。
相反,更聚焦于人性關懷。
正像前段時間的熱議話題,「工作偷掉了我的生命力」。
大家也開始意識到除了調休、996 之外,一種更深刻的影響——
我們的生活,逐漸空心化了。
除了工作,好像沒有什麼特别值得去做的事情。
由此產生了一種無意義感。
來源:風師剪翠
我們被逼着磨滅個性,鈍化自己的情感。
只有這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打工人。
但也喪失了生活的能力和熱情。
「我可能再也寫不出二十歲左右能寫下的文字了。」
來源:風師剪翠
而電影中,吉川面臨的也是類似的情景。
以前她總是想獨當一面,拼命證明自己。
腦子裏只有工作。
手機鈴聲都是一直循環的「you can do it」。
還會習慣性地打壓同事的想法。
在想廣告詞的時候,對同事的想法嗤之以鼻。
還把男友放在次要位置。
經常因此放男友鴿子。
這才導致兩人分手。
但經過這次時間循環後,她才發現同事之間是有情誼的。
可以互相幫助,一起做出更完美的方案。
開始嘗試把同事的想法報給客户。
還因此被客户誇贊了。
還意識到了男友同樣值得珍惜。
工作和生活從不是硬币的正反兩面,一定要進行取舍。
也不必像踩高跷一樣,苦苦平衡。
我們想要達到的正是這種狀态。
不只是整頓職場,更是找回「人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