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轉型陣痛到底有多痛,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九邊 (ID:ertoumu893),作者:九邊
這幾天看到統計局的説法:
裏邊提到一個説法特别有意思,就是 " 轉型陣痛 "。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看出來了,當前經濟有兩個問題、一頭大象:
房地產和基建已經基本上很完善了,後續的趨勢是掉頭向下的;
低端制造業也面臨遷出和淘汰落後產能的壓力;
那頭大象就是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這在未來幾十年内都不可逆。
道理都不復雜,房地產和基建其實是一個硬币的兩個面。大家貸款買房,房地產商拿到大家買房的錢,再去貸款買地,政府拿到開發商的錢,再去貸款搞基建。
這也是為啥搞了這麼多年,老百姓、房地產公司和政府都欠了一屁股錢。
這種玩法效率是很高的,中國近二十年的變化大家也有目共睹。但這套玩法有個極限,就是老百姓沒錢繼續買了,那這個遊戲也就到頭了。今年房地產有多淡定,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接下來就是慘烈的出清。我看大猛子的視頻,他去年月薪一萬,今年變三千了,不過還是比很多設計院強,有些設計院春節假期到現在還沒結束。大猛子是國企,還好很多,讀者裏有在私企的工程隊裏工作的,除了出海,國内已經很難有項目了。還有一部分項目倒是能拿下,但需要墊錢,問題是去年的錢還沒要回來,工頭不敢接了。
上遊的鋼筋水泥產業也不好過,訂單太少,開不了工,比如鋼鐵巨頭永昌系旗下 31 家公司今年就倒閉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件事,蓋房子是個夕陽產業,不代表今後不蓋了,也不代表房地產行業就沒了。
哪怕美國這種早已完成城市化的國家,房子還在繼續蓋,因為每個人都有住進更好房子的需求,但是這種改善型需求跟咱們之前的大拆大建相比,規模會小很多。
其次,房地產買賣永遠都是個超級行業,查了下,美國 2022 年房地產占 GDP 的比重是 11.5%,比咱們國家 2022 年都高。他們的房地產主要已經不是蓋房子,而是房屋買賣、物業管理相關的服務業。
中國未來也一樣,就算蓋房子不行了,房地產永遠都是個超級行業,畢竟經濟的核心 " 衣食住行,吃喝玩樂 ",最大的開支就是房子,每個人奮鬥的終點,也是搞個好房子。
其次,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就是低端制造業的遷出,這一趨勢其實也很清晰。一方面,國内的環評和人力成本上漲是個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導致大量企業不出去不行了。
前幾天還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視頻,有個 UP 主去美國的超市裏翻吊牌,已經很少有中國產的了,絕大部分都是越南印尼生產的,其實這些企業很多就是從咱們這兒過去的。
很多人對成本沒概念,根據《财經》雜志的數據,2023 年果鏈企業一個普通工人的人工成本,在中國珠三角是 6000~6500 元,在越南是 3200~3600 元,而印度工人的月薪僅為 1500 元左右。這也是為啥富士康已經把一部分河南的業務遷到了印度。
制造業,尤其是低端制造業,最大的問題是 " 準入門檻太低 "。前些年説越南印度無論如何也搞不定,這兩年大家也都意識到了,确實沒啥難度,只要肯投資,只要有人口,就沒啥難的。
也正是因為門檻太低,海外競争一旦壓過來,就得競相壓低成本,最後壓到根本沒有任何利潤可言。很快就面臨一個選擇,要不也搬過去,要不倒閉。
當然了,工人收入上升是個好事,打螺絲是為了将來不打螺絲,而不是打上瘾了,為了一直打下去,堅決不漲薪。
所以國家這兩年在推動產業更新策略。已經很明顯了,汽車、造船、光伏新能源也都在大爆發。
不過問題也出現了,舊產業的工人怎麼辦?很多人説可以去新產業裏就業,其實很難。
道理也不復雜,一方面,高端一些的產業本身就是知識和資本密集的,根本用不了那麼多人。
比如之前有新能源企業邀請我去參觀過一個大型造車的車間,那裏邊就沒啥工人,全是一堆機械臂,跟傳統的流水線完全不是一碼事。
事實上,產業更新本身就是一種 " 去人化 ",去得越徹底,效率越高。北京亦莊就有不少工廠,除了檢修設備,其他時間都沒啥人,生產起來日夜不停,沒有這效率,工廠是沒法在北京開下去的。或者説,產業更新是極度 " 資本增密 " 而且排斥人力的,技術越先進,對人力的需求越少。
也就是説,新產業和舊產業并不是從一個車站走向下一個車站,而是從金字塔的一個台階上到了另一個台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產業更新中找到自己的下一個位置。
這也是當下很多人的痛苦之源,舊時代已經過去了,在新時代裏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和二十年前完全不是一碼事,在那場東北 " 漫長的冬季 " 裏,很多人很痛苦,可是在東南已經開出了燦爛的 " 繁花 ",大家都知道,這倆劇説的是同一個時代。
現在大家就體會到了美國這些年的痛苦,美國那邊連汽車產線都搬走了,很多四十來歲的工人在迷茫中度過了後半生。
所以 " 產業更新 " 是一個很悖論的東西,整個社會的錢越賺越多,失業也越來越多。
沒辦法,如果國家向前發展,工資收入肯定會上升,成本的上升,必然會把極度成本敏感的企業趕到成本低的國家去。
此外還有那個説爛了的問題,俄烏衝突改變了一切。曾幾何時,資本家決定產能放到哪裏,唯一的考量就是成本收益,如今成本收益只占一部分,很重要的一個考量就是萬一出點什麼意外,他們的生產能不能繼續。咱們這兩年在提 " 安全 ",他們也在提" 產業鏈安全 "。
那日子還要過,接下來怎麼辦?
其實大家參考下美國和日本,就能看出來,整體沒啥辦法,只能是按照市場規律辦,讓一部分低端制造業遷走,保住高端。這個是明擺着的,不多説了。
其實國家還有一個戰略思路,就是重復當初歐美在中國大規模投資的老路,當初他們投資中國,讓中國發展工業化,咱們現在也在非洲和東南亞給他們投資搞工業化。
這讓很多人不爽,覺得在海外給我們培養競争對手。
主要是也沒啥好辦法,因為新興市場發展起來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必須提前布局并且參股。到時候他們發展起來,也能買咱們的東西。而且他們的很多企業,其實也是咱們這邊過去的。
這就很接近日本上世紀的海外政策了。比如咱們都知道,中國這兩年出口了很多汽車,這裏邊就有日本公司在中國生產的,相當于咱們成長起來了,他們也吃到了紅利。
當然了,助力新興市場,培養未來購買力,這個需要很長時間,現在正在布局。
眼下就有個大問題,失業相關問題怎麼解決?
參考發達國家以及回顧咱們過去的幾年,除了大力發展服務業外,确實沒啥好辦法。
服務業就是服務業,農業是第一,工業第二,剩下的第三。
國内很多人不喜歡這個詞,容易聯想到端盤子、送快遞等,其實研發、銷售什麼的,都是服務業。毫不誇張地説,看我這篇文章的,95% 以上是服務業從業者。
很多人説起吸收就業,就覺得制造業吸收人力最多,其實這屬于一個常識性錯誤。在任何一個走出農業時代的成熟社會,無論如何,制造業和農業都沒法跟服務業相比。找了個數據大家随便看看吧:
尤其是全世界比較核心的城市,類似紐約、東京,服務業占比能達到 90% 以上。也能看出來,我國服務業的上升空間還很大,至少十個點。
但是有個問題,產業極度低端的國家,比如印度和印尼,他們的服務業占到 GDP 的 70%,那些發達國家,服務業占 80%,看着挺像,但是完全不是一碼事。
這就涉及一個" 财富的溢出 "。
發達國家通過自己的高端產業賺到錢之後,形成了自己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就有更多的需求需要别人伺候自己。比如城市中產們去看歌劇,就有了大量的歌劇院從業者,他們的小孩去遊樂場玩,遊樂場又可以養活一堆人,看球賽,又可以養一大堆職業踢球和輔助的。
一般來講,大家對美國物價比較迷惑,其實沒啥迷惑的,能進口的一般都便宜,比如超市裏的各種工業品;不能進口的,只能本地生產的,都貴,比如理發、飯店、醫院什麼的。
類似體育什麼的產業化之後,小孩們也多了一條上升的路。基層還能有一大堆教練等職業,這又能容納大量的人力。
當然了,在很多人眼裏這些事都不咋樣,他們覺得除了打螺絲或者工地打灰,其他的都是垃圾。
其實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工業化達到巅峰之後,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產業更新和去工業化。咱們當然不可能復制他們,不過整體确實很相似,因為也沒啥特别好的辦法。
而且服務業有個特點,它是本地化的。工業容易被離岸外包,但是服務業是很難進口的,美國人可以享受到便宜的中國工業品和智利車厘子,但是無論如何也享受不到便宜的理發店或者飯店。
這也是為啥西方國家的工作時長越來越短。其實想想就知道,工廠是強調極致的 " 紀律 " 的,每個人必須全神貫注地專注于手裏的活,但是服務業不需要,越高端的服務業越不需要。
也就是説,如果我們的產業以低端制造業為主,那工作時長短不了,太短就會被其他更窮、更不需要休息的人給替代掉。服務業占主體,落實勞動法,自然而然工作時長慢慢就下來了,因為無論如何也轉不走。
此外更關鍵的問題,就是政府的調節能力。
不知道大家感覺到沒,這兩年都在説產業更新,但是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説,并沒有感覺到更新帶來的好處,只感受到了淘汰落後產能帶來的涼意。
随着低端產業的持續遷出,新產業的湧現,收入差距勢必進一步拉開。這時候就得格外照顧下那些基層老百姓,從更新成功的產業裏征税,搞一個托底體系出來。
包括育兒補貼、失業補助、養老補助等等,還有配套的房貸延期等等。倒也不是説今後可以躺平了,而是説就算沒了收入,也不至于活不下去,這樣大家就不至于太慌了。
比如這些年在農村每個月給老人 135 元,看着好像沒多少,但是對于那些貧困老人來説,絕對是雪中送炭的存在,屬于 100% 的良政。
太缺乏兜底,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占人口大多數的老百姓消費力很差,問就是沒錢,沒錢會對未來產生巨大的恐懼感,會進一步攢錢。最後形成一個尴尬的局面:本來消費力就不足,還把大量的錢存到了銀行。我們消費力沒法有效消耗我們的產能,只能寄希望于歐美的購買。
所以接下來等到產業更新成功了,勢必要補貼基層老百姓。這一點,日本相對來説做得很好。美國相對一般,超級巨頭富得流油,底層卻分享不到技術進步的紅利,當然有怨氣了。
咱們還是要以此為誡,發展生產力,保障就業,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