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甲亢哥的直播裏,文和友翻車了,歡迎閲讀。
文和友本來想借甲亢哥一波東風,結果沒成想翻車了。
甲亢哥這次中國行,陸續到過上海、河南、成都、北京,到一個地方就有一波熱搜。
不過,就在 4 月 7 日的長沙站,甲亢哥探店文和友時,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翁東華的一番操作卻把自己引入輿論漩渦之中。
文和友被差評 " 淹沒 "
翁東華被扒曾發布對警車小便照片
原來,當天甲亢哥前往長沙一文和友用餐,本來是給文和友宣傳的大好時機。
而席間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翁東華為了能夠坐在甲亢哥旁邊,直接向坐在甲亢哥旁邊的滷鵝哥喊話稱:"I am boss,I am boss!我也是做餐飲的,請相互尊重,你可以起來一下,我要介紹一下,不然我明天就去重慶。"
翁東華帶有命令式的表達方式很快就遭到了網友的反感。
不僅如此,在甲亢哥在直播過程中,翁東華顯得異常興奮,可以用 " 大吼大叫 " 來形容,甚至用上了喇叭,還頻繁蹭鏡頭,種種操作最終導致翻車。
不少網友開始到文和友門店評論區和官微下刷差評。
在美團上,長沙文和友海信廣場店的最新評論已經被 " 差評 " 淹沒。
在大眾點評上,長沙文和友海信廣場店首頁超過 5000 人在讨論 " 甲亢哥 文和友 ",96% 的人表現出憤怒情緒,有 20 萬人圍觀。
滾動的低星評論中有:
憤怒 · 0.5 星:I am boss;既不文,也不和,更非友;" 我們都是做餐飲的 "……
憤怒 · 1.5 星:這家綠衣老板熱情到癫狂;
憤怒 · 2 星:以後不會再來;
目前,總差評數量 2500 多條。
文和友客服稱已接到多個人身攻擊電話,對此,相關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稱,直播引起的風波屬個人行為,建議報警處理。
有網友扒出翁東華曾發布對警車小便照片。
有網友表示,其 ins 賬户已經設為私密。
據公開消息,翁東華是美術生出身。翁東華與文賓兩人曾經歷過寵物豬生意和地攤生意,均沒有成功。
2009 年,與文賓創辦文和友。2012 年聖誕節,翁東華與文賓用 5 萬元開起了一家有 60 張桌子的龍蝦店。後來文和友逐漸成長為一家餐飲集團。
天眼查 App 顯示,翁東華名下共關聯 12 家企業,其中 5 家為存續或開業狀态,包括湖南文和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文和友小龍蝦有限公司等。翁某某在上述企業中擔任董事、監事等職務,并持有湖南文和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超文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長沙市超文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股份。
危機公關更是糟糕
文和友越陷越深
翁東華的意圖很明顯,他想借甲亢哥的流量做一波宣傳,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内用力過猛,吃相難看。
翁東華的一系列言行,如強行要求 " 滷鵝哥 " 讓座,喊出 "I am boss",甚至説出 " 不然明天去重慶 " 這樣具有威脅性的話語,嚴重違背了基本的社交禮儀和商業道德。
這種糟糕表現完全背離了大眾對于一位企業高管應有的得體表現的期待。
作為企業聯合創始人,他的不當言行使得文和友瞬間陷入輿論漩渦,品牌聲譽遭受重創。
一直以來,文和友主打 " 懷舊 "" 情懷 "" 市井文化 ",可翁東華的行為與這些品牌理念大相徑庭,甚至會讓人產生了強烈的被欺騙感,這對長期積累起來的品牌形象是一種嚴重傷害。
如果説,翁東華一系列操作還能用 " 用力過猛 " 解釋,那公司另一位聯創楊幹軍的回應不僅沒能起到安慰作用,反而沒有平息風波,反而進一步激怒了公眾,坐實了網友對文和友 " 店大欺客 " 的負面印象。
對于負面輿論,楊幹軍一句冷淡的 " 不需要 ( 回應 ) ,謝謝 ",透露出一股傲慢,這在危機公關應對上是大忌。
兩位聯創的糟糕表現,無疑會進一步強化網友對文和友的反感,體現出文和友在危機處理機制上的嚴重不足。
本來一句道歉解決的事,非要搞到一個大負面," 流量至上 " 的短視帶來的反噬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