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車企大佬的半年網紅路,學會了還是學廢了?,歡迎閲讀。
今年 4 月底的北京車展,照例是新車雲集,但展台内發生的一幕熱鬧場景,悄然改變了中國汽車營銷方式。主場作戰的雷軍,帶着新晉的汽車品牌小米汽車開啓一場展台 " 走秀 ",成功抓走了展場這個車企傳播戰場的所有流量。
在那一刻,多少車企高管看着走過的雷軍,心中冒出的或許是 " 大 BOSS 當如是 " 想法。有流量就意味着有關注,有關注就有轉化訂單的巨大可能。
從那以後,各家車企高管都 " 臨時 " 開啓了直播、短視頻之路。一時間,各大車企公關、市場宣傳的重點,都放到高管的 " 露臉 " 上。這些臨時上場、現學現賣的新主播們,開啓了為車企、新車代言的艱辛之路。如今,半年之期已到,各位努力 " 致敬 " 雷軍的車企大佬成績如何?
車企高管學出了不同流派
在學習雷軍的學生中,各家車企高管的方式不盡相同,有人極其重視,有人有所忽視。傳統國企大廠中,一汽、北汽這些北方大廠,也許是因為 " 并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 ",并未重視高管網紅 IP。一汽旗下車企反倒是在邀請文體界的名人上更加上心,例如邀請央視主播 " 帶貨 ",以及與奧運冠軍隊伍合作。
上汽的上半年正值換屆之際,高管人事變動頻繁,這個時候推出高管 IP 不太現實。數度想要成為頂流的 " 胖頭魚 ",中間的出圈之路也有一搭沒一搭。
南方國企大廠是跟進 " 網紅做高管 " 最積極的,長安汽車一把手朱華榮從北京回去之後,立刻就開啓了短視頻及直播模式。與其類似的還有廣汽系的各子品牌高管,尤其是廣汽旗下新能源埃安品牌高管古惠南,至今依然保持着短視頻不間斷更新。
東風系雖處南方,但風格上卻與東北的兄弟頗為類似,原因或許也頗為類似。奇瑞的尹同躍一邊直播,一邊戲谑自嘲 " 逼着我 60 多老漢來直播 "。
傳統民營大廠高管做 " 網紅 ",走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長城的魏建軍,對高管的營銷明顯不太滿意,旗下高管在微博發長文自責。最終,魏總還是自己上場,從原來歸隐于幕後的大佬,不斷走向前台發聲。吉利的李書福與比亞迪的王傳福則不約而同地選擇 " 代理人戰争 ",由旗下高管出來發聲對壘,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比亞迪的公關負責人李雲飛就展示出了職業公關高手的素養與實力,吉利同樣是由與公眾打交道較多的楊學良來負責。
新勢力車企的江湖才是最精彩的,理想的李想,曾經是互聯網上最活躍的車企創始人,但車型戰略的小失誤,在這半年中反而是最沉默的人。
創辦過廣告公司、垂直媒體的李斌,再次展示出高超的職業素養,不僅率先開啓了長途測試直播,自拍自剪短視頻也是信手拈來。
程式員出身的何小鵬,在這一輪比拼上顯然吃力了不少。不如另兩位有網感的他,就算出海拍特斯拉體驗視頻,也沒有大範圍傳播。就連 P7+ 新車預熱的直播,也是 " 陪播 " 的網紅們比他這個 " 高管網紅 " 説得多得多。
華為的餘承東,一度是網紅高管的 " 南派代表 " 之一,在這一輪的高管網紅熱中,反而變得低調了不少,頗有一種股市大佬的沉穩。
北派網紅高管的集大成者雷軍,作為高管網紅熱的開啓者,就像很多第一個吃螃蟹的生意人一樣,被扎堆的其他高管們分走了不少關注。但是,持續的熱度依然還是推動了小米汽車月月新高的銷量數據。
新勢力中還有一個獨特的存在就是哪吒汽車,與其他家由 BOSS 或者高管下場不同,哪吒汽車投資人出場頻次,高于任何一家車企,甚至高過了哪吒汽車的創始人張勇。
效果?或許只是冷暖自知
作為企業高管,理應是一個企業最忙的人,要去做直播、要去做網紅,是需要時間與精力的,同時還需要團隊來協助操作,費這麼大勁來投入精力,那有效果麼 ?
假如以小米汽車作為參照物,當然是有效果的。小米汽車從上市開始,每個月的銷量數據都非常不錯。提前完成年度銷量任務,完全沒問題。記者甚至還聽到過小道消息,產能無法滿足的小米,甚至還從某國企租用了產能來代工。這樣的小道消息,或許其他品牌高管也有所耳聞,于是選擇高管 IP 路線。
可是,雷軍成為網紅,可以為小米汽車帶貨。是因為他早已是網紅,而不是成為網紅後才可以帶貨。在曾經的印度發布會上,雷軍一口蹩腳的 "Are you ok" 傳遍網絡,成為各個社交平台的 " 鬼畜素材 "" 調侃包袱 ",他沒有想辦法 " 公關 ",而是借此機會擁抱年輕人,逐步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網紅路,這種态度是很多高管不具備、也學不來的。
雷軍的口音雖然被調侃,但他不斷在調整,能明顯看到進步。而某一些高管的口音重到對着字幕都難聽懂,這又如何讓網友接受?
雷軍的每一次出鏡,你都能明顯看到布景、燈光、器材方面的用心,這是團隊的能力。這是不少收音都有問題的車企高管營銷團隊,需要馬上學習的。
雷軍出鏡直播、短視頻,起碼都保持着一個幹淨、親民的形象,不少油膩投資人以及跷二郎腿高管的視頻,又如何能有轉化率呢?
像雷軍一樣做網紅,難學又學不會?怎麼辦呢?最終,還是有不少高管的直播間偷偷沉寂了,短視頻的更新頻次也顯著下降了。銷量?
最近的幾個月,沒有 " 網紅高管 " 的理想汽車,銷量不斷創新高。沒有大 BOSS 出鏡的比亞迪,已經創下了中國汽車市場單品牌新紀錄。
到處教人要搞流量的周鴻祎,并未給哪吒汽車帶來銷量的提升,哪吒也成為了近期為數不多銷量下滑的新勢力車企。
最苦的還是公關人
正如前文我們提及的,雷軍團隊的直播間、短視頻拍攝顯然是有經驗的操作。其實,除了拍視頻,還要發布運營。若是做不到位,高管們的短視頻、直播間就像沉寂的獨酌,只能孤芳自賞,更不用談品牌宣傳、轉化訂單。
在這半年中,記者也與不少車企的公關團隊聊過 " 高管做網紅 " 的事。聽到的大都是叫苦,苦的并非是多了一件工作,而是這件工作的不可控。正如行業中的調侃,產品叫好是技術工程師做得好,產品叫座是銷售渠道鋪得好,但老板被 " 網暴 " 了,那就因為公關是 " 飯桶 "。
可問題就出在這裏,不少老板與高管走向前台,往往都不 " 受控 ",不按照既定的腳本走。高管偶爾多一嘴,公關滅火跑斷腿,這種情況在各家 " 後學 " 的車企高管中,屢見不鮮。還有公關人員表示," 高管好歹是職業經理人,還有人壓得住他。老板要是嘴嗨,誰能壓得住他?"
公關團隊還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高端的直播與短視頻,往往需要高端的設備與團隊。遺憾的是,車企流程復雜且商業機密多,沒有高端團隊來執行,只能公關團隊臨時草台班子上場,成品往往都是些 " 糙活 ",嚴重影響了品牌調性。
還有一個一直被可以回避的問題,就是一個車企的營銷費用是有限的。不少企業高管的網紅 IP 打造,成本甚至不會低于某款車型的營銷費用。這也就意味着,不少新車的宣發就得縮水,進一步影響了新車銷售,高管的好心反而辦了壞事。
最終,半年過去,高管們的網紅路,或許已經走到了分道揚镳的時刻。有人嘗試之後,選擇止步,有人還會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