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今起多家銀行消費貸利率重返“3”字頭,為何“急轉彎”?,歡迎閲讀。
潮新聞客户端 記者 徐光
銀行消費貸 " 價格戰 " 迎來拐點。
從今天起,消費貸款市場迎來重要變化。多家銀行即日上調消費貸利率,不再提供年利率 3% 以下的消費貸產品。
此前,銀行機構紛紛通過降低利率、提高額度等方式發力消費金融業務。部分銀行消費貸利率一降再降,甚至跌破 "3" 字頭,低至 2.4% 左右。
一直被大家叫好的消費貸低利率,為何迎來 " 急轉彎 "?
圖源 IC
多家銀行上調消費貸利率
4 月 1 日早,記者在工商銀行 APP 上申請信用消費貸 " 融 e 借 " 發現,該貸款的年化利率已顯示為 3%。前一天,該消費貸年化利率為 2.73%。
" 今天開始,我們卡易貸年化利率已從最低 2.58%,上調至 3% 以上了。" 江蘇銀行杭州分行一客户經理告訴記者。
此外,記者也從各家銀行 App 上查詢發現,多家銀行的消費貸利率已無 3% 以下利率。例如,中國銀行 " 中銀 E 貸 " 的年利率(單利)已恢復至最低 3.1%;招商銀行消費貸產品 " 閃電貸 " 的年化利率(單利)已恢復至 3.4%。
今年以來,銀行消費貸市場掀起新一輪 " 價格戰 ",多家銀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推出年利率 3% 以下的消費貸產品,有的產品年利率甚至下探至 2.4%。
據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數據,2025 年 2 月,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平均最低可執行利率為 2.91%,環比下降 7BP,同比下降 28BP,刷新歷史低點。
圖源 IC
利率 " 價格戰 " 不可取
在 " 以價換量 " 的情況下,許多銀行的消費貸業務的确出現了不同程度增長。
近期發布的銀行年報顯示,國有六大行中有四家實現了消費貸業務的兩位數增長。其中,交通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增加 1568.37 億元,增幅達 90.44%,近乎增長了一倍。
然而,随着消費貸業務的快速增長,零售貸款資產質量的風險也逐漸暴露。截至 2024 年末,多家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呈現上升态勢。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撰文指出,個人消費貸款利率過低,可能產生一些負面作用:一是可能讓消費者產生 " 利率幻覺 ",不顧個人實際盲目申請,從而加重個人債務負擔;二是消費貸款可能被套用、挪用,從而導致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理财市場等。因此,合理控制消費貸款利率水平,有助于防範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與健康發展。
事實上,消費貸利率的調整,此前就有預期。
金融監管總局日前印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更好滿足消費領網域金融需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定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優化資源配置。
有專家表示,将 3% 設定為此次消費貸利率調整下限,應當是從宏觀審慎的角度統籌考慮了銀行資金成本、操作成本、風險成本,以及可比貸款的定價水平等多方因素後的結果。
"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