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欠債30億,富豪的消失靜悄悄,歡迎閲讀。
在過去 10 年的商業武林裏,每一位巨頭的成功,背後都藏着一套獨特打法。
對鍾薛高的創始人林盛而言,成功的邏輯是 " 讓品牌成為網紅,才能長紅 ";對創立過瑞幸咖啡、神舟租車的陸正耀而言,取勝之道是險中求勝——
" 先賠錢,再賺錢 "。
對于鮮花頭部品牌花加的掌門人王柯而言,成功之道在于,培養大眾的某種生活方式。
在這個春天,林盛、王柯、陸正耀的故事發生交匯,擁有了極為相似的劇本:有人被限制消費,有人不得不抵押房產,有人成為 " 超級老賴 ",每日被供應商和員工圍堵 ……
似乎,高手們的傳奇故事,已成往事,他們的消失,靜悄悄。
4 月 21 日,被限制高消費一個多月後,林盛坐了一晚上綠皮車來到北京。
到達北京不久後,他見到了好友,擔任新浪财經 CEO 的鄧慶旭,席間,講起最近事業上的困境,林盛説:
" 就是賣紅薯也會把債還上,不跑不賴不慫。"
鄧慶旭發布的微博
在此之前近一年裏,林盛創立的高端雪糕品牌 " 鍾薛高 ",可謂 " 外憂内患 ":
先是被多家合作商因合同糾紛、拖欠尾款告上法庭,之後,又有員工向媒體透露,鍾薛高已連續幾個月沒有按時發放工資,許多被辭退的員工,至今賠償金尚未到賬,仍在職的員工也不再強制到崗。
鍾薛高的官方微博與微信,已有近半年時間沒更新,公司總部也從上海漁人碼頭寫字樓的 23 樓退租,換到了更低也更便宜的樓層。
似乎,這個在過去幾年多次登上國内冰品榜首的雪糕品牌,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無獨有偶,在林盛被爆出 " 限高 " 一個月後,曾先後創立過神州租車、瑞幸咖啡與庫迪咖啡的 " 商業傳奇 " 陸正耀,被北京法院判處強制執行 18.9 億。
從去年 3 月份至今,陸正耀還有三條被執行信息,金額總計超過 11 億元,加上新增的這 18.9 億,短短一年時間,他已被累計執行金額近 30 億。
陸正耀
對于曾經創立過鮮花電商頭部品牌 " 花加 " 的王柯而言,困局來得更早一些。
早在去年九月,他先後經歷了被供應商讨債、被員工圍堵讨薪、公司賬上現金被凍結等連環暴擊。
因為收到多條限制消費令,王柯支付寶與微信裏的錢被全面凍結,家裏的房子也被拿去做了抵押。
走投無路之下,9 月 25 日,花加發布全員信,宣布進入 " 停業整頓階段 ",全體員工休假。
花加發布的内部信
當時只道是尋常,将時間向前推 5 年,2019 年,鍾薛高創造了雪糕界奇迹,在短短一年内,銷售額破億;花加坐穩鮮花電商賽道領頭羊位置,擁有上千萬客户;瑞幸的淨收入更是突破 30 億。
對于林盛、王柯與陸正耀而言,那些日子像被鍍上了金光:飛速攀升的銷量,源源不斷登門的投資人,年輕消費群體的追逐與消費,将品牌送上了更高的地方。
誰也沒想到,被鍍上的金光,如今看更像是某種餘晖,黑暗正在悄悄襲來,一切都将漸漸失去輪廓。
決定創立鍾薛高那年,林盛 40 歲。
林盛是廣告人出身,早在 2004 年,他便創立了自己公司,服務過大白兔、味全等快消品牌。在創辦鍾薛高之前,他曾成功把 " 馬迭爾 " 和 " 中街 1946" 這兩個雪糕品牌變成爆品。
2018 年,林盛創業,雪糕賽道成為了他的首選。
一是因為有經驗,另一個則是因為他堅信,未來消費更新是必然,而 " 那麼多行業都起來了,只有雪糕行業還趴着 "。
林盛用以前的經驗與人脈組建起團隊,選擇三個中國姓氏 " 鍾 "" 薛 "" 高 " 組成品牌名,林盛説,這個名字代表地道的中國身份,同時也是一個諧音梗 " 中國雪糕 "。
林盛聊鍾薛高
成立之初,鍾薛高的定位便是單支價格超過 10 元、僅通過線上售賣的高端雪糕,對于定價,林盛説:
" 為什麼有人覺得花 20-30 元喝一杯奶茶很正常,但是花十幾元吃雪糕就不合适呢?更何況,我們确實值這個錢。"
2018 年雙十一,鍾薛高推出 " 厄瓜多粉鑽 " 雪糕,并稱其為 " 科學家耗時 13 年提純的天然粉色巧克力 " 搭配 " 價值 120 萬一噸的日本柚子 " 制成,因為原料過于稀缺,僅僅發售 2 萬支。
在當年,這支被定價為 66 元的 " 厄瓜多粉鑽 " 雪糕,在上市短短 15 小時内,便銷售一空,也讓鍾薛高一戰成名。
随後,鍾薛高迎來飛速增長期,成立第一年便完成了 2 億融資,2020 年雙十一,鍾薛高更是一舉戰勝了雪糕界的巨頭哈根達斯,坐上冰品銷量第一的寶座。
彼時,鍾薛高的主要消費群體,占比最大的為 26-30 歲的群體,其次是 18-26 歲,這也正符合林盛建立品牌之初,對于閱聽人的設想:
" 這一代人見識更多,所以我做鍾薛高,相信的是這一代人的眼界,以及這一代人的審美。"
花加創始人王柯的想法,也和林盛不謀而合。
2014 年,創業近 10 年的王柯發現,随着經濟與大眾意識形态的迭變,越來越多人會拿出一部分工資,用作 " 儀式感消費 ",比如看展、喝咖啡與買鮮花。
彼時國内鮮花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創建一個鮮花電商品牌的想法,出現在王柯腦海中。
王柯
2015 年," 花加 " 正式上市,同時提出 " 用一杯咖啡的價格享受一周愉悦 " 的品牌理念。
作為日常鮮花包月定制模式平台,花加的用户可以選擇不同的鮮花包月套餐——每周送一次,每個月送四次,套餐的價格在 99 元 -399 元不等。
為了保證質感,花加的鮮花都是采用順豐快遞運輸,且包裝盒裏不允許出現塑料制品,只能用木棍對鮮花進行固定,以保證送到客户手中時沒有折損。
彼時的花加代表的是一種精致生活态度,提供工作之外的某種情緒價值。正因如此,其最早的用户畫像,多數是來自一線城市且收入頗豐的女白領:
她們熱衷于探索生活模式,也善于在社交網絡上分享,這種分享成為花加的某種 " 背書 ",很快将其打造成為一個 " 網紅 " 品牌,推到更大的流量池裏。
在創立第一年,其銷售額便到達 1500 萬元,第二年翻了十倍,達到 3.2 億,第三年,這個數字變為 8 億,單月最高銷售額曾到達 1 億元左右。
截止 2019 年 10 月,花加累計服務 1200 萬粉絲,其中付費用户 800 萬。
也是在這一年,鍾薛高公布的年銷售額突破了 1 億元人民币,一度成為電商平台的銷量冠軍。
林盛
無論是鍾薛高還是花加,在那幾年裏,都穩穩握住了時代的情緒與審美,但作為創始人的林盛和王柯或許忽略了一個關鍵點:
一代人的審美固然可以被相信,但同時,審美是流動的,且會随着時間,進行更迭的。
在林盛創辦鍾薛高的前一年,第一家瑞幸咖啡在北京銀河 SOHO 正式開業。
那一年,其創始人陸正耀還未成為 " 超級老賴 ",而是商界多次投資成功的 " 傳奇大佬 "。
陸正耀
1994 年,25 歲的陸正耀第一次創業。
在此之前,陸正耀曾以縣狀元的成績考入北科大計算機系,畢業後,在石家莊當了幾年公務員,日子過得無聊,他又以 " 部門不允許穿花褲衩 " 為由,辭職開啓創業生涯。
他先是在中關村租了一個櫃台,代理轉售通訊設備,不到兩年時間,就成為許多歐美通訊公司在華的最大代理商,其公司銷售額更是在 1999 年便突破 1 億。
2007 年,憑借着積攢下來的人脈,踩着國内租車行業興起的風口,陸正耀創立神舟租車。六年後,神州租車成為國内第一大租車平台,還請來貝克漢姆做代言人。
陸正耀與貝克漢姆
2014 年,神州租車在港股上市,陸正耀乘勝追擊,成立神州優車,将神州租車及其延伸出去的不同業務板塊,整合到這一公司下,并在 2016 年挂牌上市,成為全球專車第一股。
這也意味着,僅僅花費 500 天的時間,陸正耀就打造出了一個市值達到 400 億的公司。
接受采訪時,陸正耀也毫不謙虛地説到:" 我出手到現在,還沒失過手。"
瑞幸咖啡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成為陸正耀下一個 " 作品 "。
2017 年,瑞幸咖啡打出 " 致力咖啡消費在國内普及與發展 " 的口号,登陸各大城市。
瑞幸第一家店鋪
憑借快速開店、大幅價格補貼、明星代言、線上宣傳等推廣活動,不到兩年時間,瑞幸直營門店就到達 4500 家。
2019 年 5 月,成立僅 18 個月的瑞幸咖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值一度達到 120 億美元,成為國内市場唯一一家可以與星巴克 " 抗衡 " 的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上市那天,陸正耀開心地拍下了一張振臂揮拳的照片。
彼時他或許未曾想到,烏雲正在飛速逼近,他揮出的那一拳,會在一年後,以更大的力度,落在自己身上。
瑞幸上市後,揮拳的陸正耀
林盛曾在采訪中談及鍾薛高的成功之道,他説:" 在這個時代,網紅是通往品牌的必經之路,只有先成為網紅,才有可能長紅。"
但在這個時代,還存在着另一套故事構架:走紅不難,但長紅不易。
2021 年,鍾薛高獲得了 2 億 A 輪融資,迎來了史上最高營收—— 10 億元。
也是在這一年,鍾薛高推出 " 芝玫龍荔 "" 杏餘年 "" 和你酪酪 "" 梨花落 " 四款新品,價格從 68-88 元不等。
因為限量發售,在黃牛市場上,該系列產品曾被炒到 200 元一盒," 雪糕中的愛馬仕 " 這一名字,也是在這一時期,成為了鍾薛高的标籤。
瑞幸推出的 " 芝玫龍荔 " 與 " 杏餘年 "
2022 年,一直通過線上售賣的鍾薛高,嘗試拓展售賣渠道,進入線下商超。
這也成為鍾薛高成立以來,所面臨的最嚴重的 " 戰略失誤 "。
作為單價 66-100 不等的輕奢雪糕,在進入線下商超時,鍾薛高并未與其他品牌分開放置,而是和許多平價雪糕混在一起售賣,這導致許多顧客在結賬時,發現價格過高,又礙于面子,最終只能買單。
鍾薛高頂着 " 雪糕刺客 " 的名字,在網友的聲讨中快速出圈,被罵上熱搜。
進入線下的鍾薛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或許因為大眾對于 " 雪糕刺客 " 的憤怒過于濃重,讨論飛快裂變,人們對鍾薛高的關注從 " 價格 " 上升到了 " 成分 "。
有網友将鍾薛高的雪糕置于 31 ℃室温下放置近半小時,發現沒有融化,關于其品質的質疑随之出現。
林盛氣憤地在朋友圈回應,稱這一切都是來自于對手的黑公關,但很快有網友翻出,早在 2019 年,鍾薛高就曾兩次因虛假宣傳,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
如鍾薛高宣稱其紅提雪糕原材料,選用的是來自 " 吐魯番盆地 " 的特級紅提,實際檢驗後,顯示其規格為散裝一級紅提;宣傳其雪糕中使用的抹茶,來源于日本手工研磨的 " 薮北茶 ",其實是混裝茶葉;
其宣傳頁面中打出的 " 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 " 的冰激淋廣告,也被發現,配料表中明确顯示含有飲用水。
幾輪事件過後,鍾薛高的口碑遭受極大打擊,銷量也随之大幅下降。
花加也曾面臨過相似的品質危機。
2017 年,花加被發現其配送的鮮花套餐中,包含了一種名為馬利筋的有毒鮮花。
如果人們誤食這種鮮花,會出現腫脹、發高燒、呼吸困難、瞳孔放大等症狀。
雖然花加立刻緊急召回 5000 份花束,開除了相關負責人,并且向用户發去致歉短信,但依舊對其信用造成一次巨大打擊。
和鍾薛高不同,真正将花加逼入絕境的,是更為宏大的時代因素:直播的崛起與綜合電商的入局。
2019 年前後,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綜合電商平台,均上線了鮮花配送業務,像盒馬與叮咚買菜這樣的零售商超,也開始提供鮮花售賣,不僅價格便宜,還能夠當日到達。
另一方面,随着直播的興起,花農不再需要中間商,而是紛紛在鮮花基地搭建起直播間賣起鮮花,在直播間裏,有 9.9 一斤的玫瑰,還有 39.9 四捆的鮮花。
就連王柯都不得不承認,自己最終是輸給了直播間裏 "20 支只要九塊九、還包郵的玫瑰 "。
曾經也有人建議王柯嘗試直播,但思前想後,王柯覺得直播 " 掙不到錢,也為品牌累積不下來價值 ",拒絕了這一提議。
他的城池,也在這一過程中,漸漸失守。
和王柯與林盛不同,陸正耀的出局,并非因為公司衰落,更為确切的形容是,他才是瑞幸内部的 " 危險因素 "。
2020 年 1 月,美國渾水調研公司拿出一份 89 頁的報告,直指瑞幸咖啡财務造假,虛增營業收入 22 億。
三個月後,瑞幸發布道歉聲明承認造假,瑞幸股價随之暴跌 80%,當天,作為董事長的陸正耀也在朋友圈中道歉,稱自己會 " 承擔應有責任,接受一切批評與指正 "。
兩個月後。在瑞幸董事會要求下,陸正耀辭去董事長職位,被迫出局。
陸正耀發布的朋友圈
離開瑞幸後,陸正耀經歷過兩次創業,開過面館,入局過預制菜,都以失敗告終。
幾經輾轉,陸正耀決定再度回歸咖啡賽道,2022 年,他推出 " 庫迪咖啡 ",試圖依靠過去的經驗,創造出下一個瑞幸。
拿着瑞幸的劇本,庫迪在全國飛速鋪設門店,僅僅 7 個月,就有 3000 多家門店開業。
同時,庫迪還以每杯 9.9 元的低價營銷手段,以求在競争激烈的咖啡市場中,開辟出一條生路。
庫迪咖啡
對于陸正耀而言,庫迪是他的再一次創業,但其面臨的境況,早已今時不同往日。
一方面,因為之前瑞幸造假事件,陸正耀信用受損,沒有投資方願意入局,庫迪只能采用 " 聯營商 " 模式,吸引中小投資者加盟,以擴展門店。
另一方面,雖然将瑞幸當作對手,但在產品研發實力與產品營銷上,庫迪始終落後。
雖然庫迪也曾在世界杯期間,成為阿根廷國家足球隊中國區贊助商,與《甄嬛傳》《王者榮耀》等進行聯名,但效果都較為普通。
庫迪咖啡與甄嬛傳的聯名
同時,低價引流、密集營銷等手段,也讓大多數加盟商都處于盈虧線附近,賺不到錢,許多城市的庫迪紛紛關閉店鋪,退出市場。
鍾薛高也在尋找一些求生之路。
2023 年,鍾薛高宣布之後将在產品打上标價,以防止顧客再次被 " 刺 "。
同時,還推出了定價為 3.5 元的子品牌 Sa'Saa,并套上 "AI 雪糕 " 的賣點,但這一策略不僅沒有拉來 " 新客 ",還讓一些 " 老客 " 倍感失望。
畢竟,最初願意為鍾薛高買單的那批客户,看中的正是其價格帶來的某種身份認同與稀缺性。
鍾薛高推出的平價雪糕品牌 Sa'Saa
幾次求生失敗後,2023 年下半年,鍾薛高現金流出現嚴重問題,不得不開始大批裁員,曾經鼎盛時期,鍾薛高員工有幾百人,到了這年年底,僅剩幾十人。
最初創立鍾薛高時,林盛曾有一個美好的願望:" 老天保佑鍾薛高能活到 10 年,讓一代人能説自己吃着鍾薛高長大的。"
實際上,鍾薛高閱聽人從來不是青少年,畢竟,如此高昂的價格,對許多成年人而言,也都是奢侈品。
或許從最初,林盛的期盼,就出現了偏差。
商業博弈中,沒有人會輕易認輸。
2023 年年底,停業整頓兩個月後,王柯進行了一場直播,宣布決定以 " 直播賣花 " 的形式,尋找活下去的可能。
在直播間裏,面對滿屏質疑,王柯説:" 花加并沒有跑路,是公司的經營确實出現了問題,接下來希望能恢復經營,解決問題。"
" 不管怎麼樣,我們先走出這一步,一步一步來,總比現在卡在這裏,什麼都不做要好得多。"
1 月 10 日,花加微信公号宣布重啓,并重新開始向老用户發貨。
直播中的王柯
陸正耀也在尋找更多 " 成功的機會 "。
2024 年 2 月,庫迪咖啡推出第二品牌——聚焦健康奶茶賽道的 " 茶貓 Tea Cat",并在門店引入人機協作的奶茶制作模式作為差異,吸引關注。
開業沒多久,就有網友在網絡上吐槽,茶貓雖然價格便宜,但口感太差,出品不穩定,而其人機協作的模式,也被店員抱怨并不高效。
對茶貓而言,想在擁擠的奶茶賽道擁有一席之地,看起來并不簡單。
而宣稱一定會還債的林盛,甚至連 " 看似能逃出困境 " 的路,都還未曾找到。
茶貓店面
時勢造英雄,無論是陸正耀、王柯還是林盛,作為創業者,在過去 10 年裏,他們是最有膽識、商業嗅覺以及決斷力的人,所以才能在各自的賽道中登上頂峰。
然而商業環境瞬息萬變,一個錯誤決策帶來的蝴蝶效應,能在極快的時間裏,将一切都變為灰燼。
沒人會在 2019 年預料到此後的變化,林盛、陸正耀、王柯和更多的創業者,都曾認為未來人們願意為高價商品買單,但遺憾,時間并沒有給他們機會,也沒有給我們。
對于這些跌入谷底的創業者們而言,能否在灰燼中找到尚未燃盡的火星,并将其再度變為火焰,成為了他們又一次生存挑戰。
需要眼識,需要勇氣,需要堅持。或許,還需要一點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