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一口氣4集,孫俪新劇好看!快追!,歡迎閲讀。
噓,屏息。
廢棄工地,韓青和她苦苦追尋的碎屍嫌疑人僅剩一牆之隔。
她還不知道,那邊已經緊握鐵鎖亟待碰面," 當心機械傷人 " 如預言高懸,血腥搏殺一觸即發。
下一秒手機響起,死亡輕巧轉了個彎,從劍拔弩張回歸靜水流深。唯有旁觀者知曉,水面之下曾有暗流湧動。
《烏雲之上》就這樣反復在觀眾心尖撥弄,試圖帶着我們一起探出故事最讓人着迷的邊界。
往虛實混沌裏探,也往善惡交疊處鑽。
抽絲剝繭,探罪案迷霧
開場三分鍾,暴雨就衝刷出一樁命案。
散落屍塊,監控盲點,上來就給觀眾點未知和懸心,也給警察出難題。
韓青(孫俪 飾)和林嘉嘉(丁冠森 飾)這對老帶新,雖然思路不太合得來,破起案來卻都雷厲風行。
林嘉嘉傾向完美犯罪,認為兇手抛屍是走水泥路步行上山,雖然費時費力但能躲避檢查,隐蔽性高。
韓青則不信什麼完美犯罪論,一眼看出埋屍地點容易塌方,兇手不會是當地人,更有可能從公路開車遠道而來。
誰才是對,事實説話。
這倆人合作的高效在于,一切情緒都為破案讓步。
盡管不滿領導突然塞給她個空降 " 關系户 ",一來就跟進大案,但不妨礙韓青冷着臉帶人上山。林嘉嘉即使自知不招待見,還是積極提出想法,敢表達,也敢認錯。
實驗發現步行抛屍耗時遠超預期,林嘉嘉果斷否決自己之前的水泥路推論。而當發現嫌疑車輛出入時間真的間隔一個半小時,韓青的公路猜測也被推翻。
雙方各猜對一半,但只要案件有進展,就都是赢家。
這種在真相四周摸索、螺旋推進的破案過程,比起一路綠燈的金手指爽文,反而更具紀實感。
尤其當這個過程同樣發生在觀眾身上時。
百般揣度,莫過于親身體會。
《烏雲之上》一次性抛出了兩樁案件,一樁碎屍案,一樁韓青前搭檔鍾偉(羅晉 飾)失蹤案。
碎屍案是更能展現警方破案能力的明線,失蹤案則隐于暗處,留給觀眾抽絲剝繭,拼出前情,才能真切理解韓青的角色心理。
劇情前期刻意隐去了鍾偉現狀,只有韓青一句台詞表明他倆的搭檔關系。
直到林嘉嘉回到局裏要坐在鍾偉的座位上,韓青的過激反應,才讓人隐約預感鍾偉出了事。
果然,随後隊長就提醒她鍾偉已經失蹤 52 天。
而當韓青下班來到有男人生活痕迹的房間若有所思,又暗示他倆關系比搭檔還要更深一層。
越往後看越覺得,從碎屍切入不僅是因為熱開場更具衝擊力,也是對叙事風格的定調——
零落的屍體,散碎的線索,同時為主角和觀眾設計了解密難題。
主角還原真相,觀眾猜測劇情。
比如警隊内部争執浮出水面後,就能理解韓青為何執意尋找鍾偉蹤迹——既是擔心愛人,也是想捍衞自己的精神錨點。
踏入警局第一天,鍾偉就是帶她入門的領路人,鍾偉的失蹤如理想燈塔熄滅,領導對鍾偉失蹤的态度讓她陷入迷茫,警隊出現内鬼的可能性更加深了這種不信任。
這種失落是對生活驟然脱序的無力感,不知道哪天身邊就會空掉一塊。人與人之間一旦失去聯結,就會像浮萍一樣,被命運的浪潮推離彼此身邊。
當一切都變得不确定、不可信,就越需要抓住一些扎實準确的細節重建信任感。
所以,我很能理解韓青為何總能在某些瞬間,從林嘉嘉身上看見鍾偉的影子——
她需要建立新的聯結,林嘉嘉是新來的、幹淨的,不可能是那個内鬼,投射鍾偉意味着韓青對他的信任逐步加深。
有意思的是,随着案件範圍鋪開,兩條線竟然隐隐產生交匯。
碎屍案受害者、緊随而來的綁架案受害者,都與野力健身會所有關,而鍾偉失蹤之前正是查到了野力。
首播 4 集進展就如此迅速,顯然劇情重點遠不止這三四起案件,冰山之下必然還潛藏着一個更加龐大體系的故事脈絡等待顯現。
烏雲之上,還有巨網。
生活外延,探人性深度
在拆解案件復雜性之外,《烏雲之上》更耐嚼的是對生活的平實寫照。
案件牽扯的範圍雖廣,卻耐心描摹了每一個細節。
大膽采用多時空交叉叙事,将觀眾從全知的上帝視角剝離開來,任我們自行摸索。
對人性的判斷,就在不斷重塑又推翻的過程中變得豐盈。
光是确定碎屍案的受害者都暗藏幾重反轉。
受害者的靴子價格昂貴,順着購買記錄鎖定野力會所前台白小蕙,片頭插叙畫面也給出白小蕙曾看到過殺人畫面,驚恐躲回家後又被敲門聲索命。
層層叙詭讓警察和觀眾都以為死者是白小蕙,然而走進白小蕙的生活,又會發現,她的樸實外表和消費觀與那雙昂貴靴子格格不入,反而是她室友範靈靈短暫露面就提及巨款,妝容打扮也更符合死者特征。
死的究竟是白小蕙還是她室友?她目睹了什麼又藏起了什麼?為何案發之後至今不見人影?
出租屋内查出的兩女一男生活痕迹,和那個男人暗示的 " 我知道你們的事 ",似乎隐藏着什麼狗血故事,會不會是她暗害了昔日好友,才從此消失?
幾個新角色的悲劇底色都太濃烈,孩子重病、急需籌錢的樸素媽媽,美豔大膽、手握重磅證物的年輕女孩,還有一個無底洞般的 " 毒蟲 " 男友,似乎輕易便可以構想出無數種暗中背刺、互相利用的可能。
于是當事實反轉,兩個女孩的赤誠情誼浮出水面,單純得讓人心生歉疚。
那些被當作背刺的誤解背後竟是一場 " 雙向付出 ",一個為幫閨蜜籌錢舍身涉險,一個自身難保還堅持給對方家人 20 萬 " 獎金 ",對比二人的已有下場或此刻處境,不免讓人唏噓。
還有範靈靈的男友邱海龍,出場就是索要毒資威脅白小蕙的猙獰惡人,以為至少會是推動女友死亡的一份子,沒想到居然只想保護女友,連她的死訊都不知道,純愛又好騙。
跳出固有程式後才發現人性的外延能有多神奇,可以如魔鬼般殺戮,也可以像天使般奉獻,種種紛雜的可能性共同摩擦出生活的毛邊。
《烏雲之上》看到現在,最讓我感受到 " 工具人 " 屬性的是個只有一場戲的小配角,他的供詞給出了抛屍兇手特征,開面包車、戴帽子和黑框眼鏡的 50 歲老頭。
但哪怕就這幾分鍾戲份,劇本也給他豐滿了背景——
他是偷電纜的路上看見的,還好奇去挖過碎屍,被血迹吓跑後,再見到警察就害怕,生怕把事攬到自己身上,一進審訊室就積極舉報 " 戴罪立功 "。
瞧,多切實的小九九,多生動的人。
會幹壞事説錯話,會自私怯懦,也會面對更惡者突然正義感爆棚 …… 就是這些互相矛盾的雜質凝成了鮮活的我們。
就像當警隊有内鬼的懷疑一扎根,再看韓青身邊人都帶上了幾分黑白難辨。
師父的女兒身患重病急需用錢,又和白小蕙兒子是隔壁病床交集甚多,身為老警員,探查點内部消息易如反掌。他對案件線索的好奇、莫名變得暴躁的脾氣,會不會是出于心虛?
方隊屢次因為韓青懷疑内鬼而生氣,韓青叮囑不能告訴别人的線索總會被他先知道,他又真的只是個講規矩的領導嗎?
烏雲之上或許還是烏雲,但沒關系,重要的是,他們不缺繼續向上探的勇氣。
層層破雲霭,總能見晴天。
女性視角,探情感幽微
有一點不得不提,《烏雲之上》是難得将探案主視角錨定在女警的國產劇。
從這個選擇就能看出主創的野心:不光要講刺激懸疑,更希望從案件切口描摹人生最重要的幽微情感。
韓青一出場就有别于常見的主角形象——
碎屍大案,暴雨,又逢痛經,搭檔失蹤後随便一個路人背影都帶點熟悉,壓力一點一點加碼,試探她的極限,密密匝匝扎得人神經緊繃。
女警總會更難,想出頭就得更拼,韓青各項成績最好,初入警局還是沒人想帶,還是鍾偉幫她找了人才解圍。
所以,知道為什麼她不喜歡林嘉嘉還是盡職盡責當好師父了吧?我們常説需要更多女警,就是因為女性的共情與柔軟會在這種時刻伸手打撈。
這正是韓青獨特的魅力所在,她無需成為高大光輝的标杆,只用還原真實立體的鮮活女性。
她有可愛的人味兒:
能從錯綜復雜的謎團裏挖出破案方向,路過一瞥的普通畫面都能被她翻出來追查,但對奢侈品護膚品是兩眼一抹黑;
敢對嗆領導,又舍不得耽誤查案,前腳剛發完火,後腳就慫恿徒弟去傳話,能屈能伸。
也有不為人知的傷痛:
家裏永遠上鎖的房間象征她封閉的心,父母車禍給她留下 ptsd,總怕身邊人因她出事,線人被打、鍾偉失蹤都被她強行歸咎于己,自愧自省。
命運重重一筆洇出的水墨,在個體身上長久留下痕迹。
好作品如何讓人動情?
就是要在這些幽微處埋入真感情,對角色,也對觀看者。
當我們對被噩夢纏身的韓青感到同情,對親手毀掉前妻綁架案線索還無知無覺的呂建軍感到悲憫,對白小蕙的媽媽大喊出的那聲女兒快跑感到理解 …… 作品的生命力便已經深入我們的心。
如果説緊急定檔是《烏雲之上》給觀眾的小小驚喜,那麼看完 4 集我确信,扎實質量是它早就準備好的更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