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号稱“保本保息”、最高利率3.35%,可質押存單的宣傳合理嗎?,歡迎閲讀。
既能拿定期的收益,又能有活期的便利,你要是遇到可質押存單,會心動嗎?
在當前存款利率下行,理财又 " 買啥啥不行 " 的背景下,不少消費者把目光轉向了大額存單或定期存款,但大額存單一單難求,動辄起存門檻 20 萬;定期存款雖鎖定高利率,但一旦用錢提前支取,利息又 " 回到解放前 "。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或正是基于消費者的這一流動性需求,微眾銀行近期多次對旗下可質押存單產品進行了推廣營銷。例如近兩日微眾銀行就發布《保本保息 3.35% 屬于什麼水平?》一文稱,可質押存單作為存款類金融產品,本金有保障、利息有保障,流動性不錯的同時年利率做到了最高 3.35%。
何為可質押存單
這款最高年利率 3.35% 的存款產品,是由微眾銀行推出的可質押存單,這其實是一款定期存款。北京商報記者體驗發現,該產品 50 元起存,當日存入即可起息,產品期限包括 3 年期和 5 年期,對應年利率分别為 3.25%、3.35%。
根據頁面説明,該產品支持提前支取,按支取日銀行挂牌活期存款利率計息。同時存滿 60 天後,如需臨時用錢也可選擇質押貸款,貸款年利率為 3.9%。
為什麼要叫 " 可質押存單 "?微眾銀行解釋,這一存單比起普通的定期存款,還額外提供了一個備選服務,叫質押貸。如果遇到臨時急需用錢的情況,在 App 上就可以向微眾銀行快速地借到一筆錢拿去周轉、應急,借到的錢次日就可以還回去,而自己的錢還在銀行裏生息,不影響自己定期存款到期的利息。
以存入 10 萬元的 5 年期定期存款為例,年利率 3.35%,存入 5 個月 ( 151 天 ) 後,提前取出 5 萬元周轉 365 天,算上提前取出本息和剩餘到期本息,最終到期所得 108437.92 元,但若采用可質押存單的方式,扣除 365 天的貸款利率,最終到期所得 114772.9 元,較普通定期存款多得 6334 元。
簡單看,這一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説,最大用處其實是流動性管理,鎖住高息的同時,中途如果急需用錢,可以采取質押貸款的方式變現,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損失大筆的定存利息。
" 存款質押貸款确實是有需求場景的,有人存款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有急用錢的事項,那麼可以選擇這種方式,等于加了‘保險’。"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評價道。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同樣稱,微眾銀行将定期存款和存單質押貸款相結合,通過合規前提下的產品創新,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儲户存款的高收益 + 高流動性的痛點,有利于提升存款的吸引力。而對銀行來説,存款質押貸款的風險也比較可控,主要是如何做好產品便利化、合規營銷和流動性的管理。
适合哪些人群
保本保息還能靈活用錢?不少消費者收到微眾銀行發出的營銷文章後,也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出疑問,這一可質押存單真的有那麼好嗎?到底值得買嗎?又要注意哪些問題?
目前,微眾銀行可質押存單 3 年期利率 3.25%、5 年期利率 3.35%,產品保本保息;當消費者急需錢時,可以把存單質押給微眾銀行獲得貸款,質押貸款年利率(單利)3.9%,可以貸存單本金的 90%,個人存單質押貸款最高可借額度 20 萬,最長可借 1 年。
存單質押貸款其實并非新產品,此前主要是傳統商業銀行在推,早在 2007 年,原銀監會也發布過《個人定期存單質押貸款辦法》,對存單質押貸提出監管要求;另在 2021 年前後,微眾銀行和百信銀行(目前已停售)等也推出存款質押貸產品,不過整體年利率較現在更高一些。
業内認為,相較于傳統商業銀行的存單質押貸款,互聯網銀行的存單質押貸全線上操作,無需去銀行網點,流程簡便,也不會出現假存單等問題。
互聯網銀行推出這一產品也有其背景原因。正如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分析,彼時民營銀行正處在智能存款整頓期,銀行試圖推出此類功能來為客户提供更多資金方面的流動性,現在的可質押存單跟當時的產品對比來看,本質上并無太大區别。在她看來,這一特色存款主要适合手頭有閒錢,但又擔心自身未來資金流動性不确定的消費者購買。
" 微眾銀行的存單質押貸款滿足了貸款監管要求,比如個人貸款的利率、貸款比例和金額限制等。" 于百程進一步指出,可質押存單要做到兩個前提,才會更受儲户的歡迎。一是線上化、便利化的操作,質押貸款需要可以随時還款,如果操作麻煩,對儲户的吸引力就弱;二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比較接近,這樣使得儲户周轉資金的成本不高,存款收益才能得以保障。
由于個人貸款有 20 萬元金額等限制,于百程認為,微眾銀行這一可質押存單產品對于熟悉線上操作、存款金額不太高的人群,将會更具有吸引力。
應明示貸款風險
可質押存單雖香,但也有問題需要注意。即在質押貸款期間,消費者貸款利率其實是高于存款利率的,也就是説這一期間消費者收益将是虧損狀态。
另外因操作涉及到貸款,在業内看來,一旦貸款批下來後會上征信,而征信只顯示負債、不顯示資產,因此消費者個人的負債額增加,也不利于再在其他銀行貸款。
在于百程看來,對于攬儲壓力比較大,同時技術能力比較強的互聯網銀行,可質押存單應該是比較有吸引力的產品。但在營銷上,可質押存單因為涉及存貸兩款產品,銀行需要對產品性質和風險做充分的説明,比如若貸款周轉資金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可能會抹掉存款端收益。
蘇筱芮同樣認為,銀行宣傳存款保本保息無可厚非,但應當向金融消費者講清楚存款跟貸款是兩個不同的產品,向消費者提供貸款利息試算等基本提示。
" 我認為應該向消費者説清楚可質押存單的實質,因為存單的存款業務和存單質押貸款業務實際上是兩個業務,這裏存在兩個問題:一般貸款業務比存單的利率要高,所以和取回現金不同,一般會需要支付費用,這樣存款獲取利息的目的沒有達成,反而侵蝕本金;另一個問題是,存款一般是沒有風險的,國家也兜底 50 萬,但萬一有風險,如果存款價值不足以清償,最終也會回歸到貸款人手上。這裏就要注意,質押貸款是否會進入征信而影響自己的信用。故而,保本保息的宣傳欠缺合理性,銀行也應該對風險做出提示,尤其是征信記錄層面的影響。" 盤和林説道。
蘇筱芮則稱,将存款以及存款質押後的貸款產品打包後售賣,發展至今并沒有太大突破點,其他銀行不一定跟進,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假設一個消費者存了 3 年期的存款,利率 3.25%,但貸款利率 3.9%,高于存款,那麼按照一些銀行存款的規則,金融消費者可以直接把未到期的 3 年存款取出來,哪怕利息全損,也會比再借貸款劃算;二是在當今貸款利率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一些資質較好的無需用到所謂的 " 質押 " 即可獲取資金,又或一些小微經營者通過申請大行的個人經營抵押快貸等產品,利率跟額度與民營銀行相比具有顯著優勢;三是此前一些将存款跟貸款產品不當 " 搭售 " 的行為涉嫌誘導,侵害到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損害了銀行口碑。
針對可質押存單相關產品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微眾銀行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應。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