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二線豪華品牌,告别躺赢時代,歡迎閲讀。
2024 年國内車市環境更復雜,新能源車賽道的競争更加激烈,對于二線豪華品牌來説是挑戰與機遇并存。
------------------------------- ●
撰文丨餘
責編丨江
設計丨 PinZwo
自主高端新能源車的崛起對傳統豪華品牌造成不小的衝擊,理想汽車逐月走高的銷量成績,蔚來每個月穩定過萬輛的銷量數據都足以説明自主高端品牌正在侵蝕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
當前傳統豪華品牌的成績已經不如當年,但是也沒有大家想象中惱火,影響力仍在。即使是二線陣營車企,均在 2023 年取得不錯的表現,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三家豪華品牌全年交付量均達到了 18 萬輛及以上,同時捷豹路虎的銷量增速也高達 25%,都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只是二線豪華品牌之間的排位賽相當膠着,躺赢時代不復存在。
2023 艱難前行
18 萬輛的年銷量成績對于一個傳統車企來説并不算高,但是放在二線豪華品牌身上已經是一個高峰。其中凱迪拉克是 18.3 萬輛,雷克薩斯是 18.14 萬輛,均出現小幅度同比下滑。而沃爾沃在華的戰績創下歷史新高,年度銷量首次突破 18 萬輛。至于捷豹路虎,在華銷量以 10.64 萬輛,同比增長 25% 的成績收官。
二線豪華品牌的產品中,走量車型主要是燃油車。凱迪拉克 CT5 為品牌貢獻了幾乎近一半的銷量,雷克薩斯的走量車型也主要是耳熟能詳的 ES,這款車還以 11.01 萬輛的銷量拿下年度進口車型銷量第一。沃爾沃的銷量支柱也是 XC60 和 S90。由此可見二線豪華品牌在燃油車細分領網域仍有較強的影響力。
傳統豪華品牌之所以稱之為豪華,就是主要得益于品牌在燃油車領網域有着深厚的技術底藴和品牌價值,旗下車型在品質、可靠性和品牌力等方面都比很多自主高端車有着更好的表現,因此在市場上也有着不少忠實擁趸。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二線豪華品牌車型的終端優惠幅度普遍較大,動辄 7 萬元以上的優惠幅度,大幅提升了整車性價比,這對于消費者來説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不過,由于傳統二線豪華品牌過于依賴燃油車業務,新能源車方向的轉型動作較慢,也導致它們面臨的困難比往年要更大。一方面,同為傳統豪華車企的奔馳、寶馬、奧迪推出的新車型在價格方面持續下探。
另一方面,自主高端新能源車持續上攻,國内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均将高端、豪華作為目标,大力推動產品高端化進程,包括理想、蔚來、AITO 問界旗下高端豪華車型價格都已達 50-60 萬,甚至達 80 萬元,比亞迪仰望 U8 的售價更是在百萬元以上,這一現象表明高端化已成為國内汽車行業的趨勢,也是各大品牌對更高利潤渴求的表現,這也使得二線豪華品牌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加之二線豪華品牌的新能源車業務沒有起色,因此在智能電氣化時代面臨的壓力并不低。
2024 亟需破局
新能源行業正在快速發展,在新能源車領網域動作較慢的二線豪華品牌或許會面臨最為艱難的一年。自主高端新能源車能夠帶來更智能和更便利的用車體驗,對于消費者來説有着很強的吸引力。反觀市面上二線豪華品牌車型的實力,智能化技術與自主車型有着很大的差距,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相對較低。
其實不只是二線豪華品牌,傳統豪強在新能源車領網域都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它們打造的新能源車有着大量油改電車型,續航裏程短且售價高昂,競争力優勢不明顯,在自主高端新能源車面前無法構成明顯的威脅力,難以打動消費者。
若傳統豪華品牌遲遲不改變新能源產品策略,那麼在 2024 年面臨的考驗并不低。随着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逐漸成熟,新能源產品已經不僅僅是一輛簡單的高端代步工具,更是一個能夠給用户帶來歡樂的智能科技產品。
智能電氣化時代,如何更好地活下去已經成為二線豪華品牌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對于這些品牌來説,堅守燃油車大盤的基礎上,努力轉型電動化或為較好的方案。目前沃爾沃的電氣化轉型步伐也很快,S60、XC60、S90、XC60 等車型都推出了插電混動版本,同時有 C40、EM90 兩款純電動車型。盡管 EM90 的價格門檻比較高,高達 81.8 萬元,但是這款車充分表明了沃爾沃轉型電動化的決心。
同樣,雷克薩斯品牌也在開發下一代純電動汽車,從電池、平台再到汽車制造方式,一切都将針對純電動車進行優化。凱迪拉克則推出了 IQ 鋭歌,最低售價下探至 30 萬元以内,而值得注意的是,鋭歌系列車型此前的售價為 43.97 萬起。
當然在智能電氣化時代,二線豪華品牌也并非無優勢可言,這些企業在造車領網域積累多年,已經積累了成熟豐富的迭代研發創新和打造高端豪華車型的經驗,擁有着一流的設計和制造人才、完善的銷售和售後服務體系、悠久的品牌歷史和影響力、數以千萬計的忠實粉絲等,這些條件均能為二線豪華品牌轉型電動化賦能,但前提是二線豪華品牌下足決心轉營。
2024 年國内車市環境更復雜,新能源車賽道的競争更加激烈,這對于二線豪華品牌來説是挑戰與機遇并存,挑戰性主要來自于對手的強攻,一線豪華品牌和自主高端車企在市場上的強勢表現使得二線豪華車企背腹受敵。但是二線豪華車企有着深厚的造車功底,更有充足的造車資金,只要下足決心轉型,自身的先天條件能夠為品牌的發展充分賦能,在豪華車市場取得成績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