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比亞迪瘋狂擴張:70萬名員工,研發投入400億,新增1566億債務,歡迎閲讀。
比亞迪,這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打的企業,在 2023 年再次用亮眼的數據證明了其在行業内的領先地位。最新發布的财報顯示,比亞迪不僅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顯著增長,更在員工人數和研發投入上達到了新的高度。然而,負債的快速增長也引發了對其擴張戰略的關注。
0
1
營收淨利潤雙雙增長,業績表現搶眼
3 月 26 日晚間,新能源龍頭比亞迪 [ 002594 ] 發布了 2023 年财報。
2023 年,比亞迪實現營收 6023.15 億元,同比增加 42.04%;實現淨利潤 300.41 億元,同比增加 80.72%。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淨利潤仍達 284.62 億元,同比增加 82.01%。在市場競争日益激烈的環境下,比亞迪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确實令人矚目。
比亞迪的主營業務包括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以及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其中,汽車業務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高達 80.27%,收入為 4834.53 億元。2023 年,比亞迪全年產銷量分别為 304.5 萬輛和 302.4 萬輛,同比增長 61.84% 和 67.79%。
這一銷量成績不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更使得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汽車行業的規模效應在比亞迪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随着銷量的激增,汽車業務的毛利率也由去年的 20.39% 上漲至 23.02%。相比之下,同樣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蔚來毛利率是 5.5%,理想是 22.20%,小鵬是 1.47%,零跑是 0.5%。
0
2
員工超 70 萬,隊伍繼續壯大
比亞迪在 2023 年的财報中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是其員工隊伍的壯大。報告期末,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竟然達到 70.3 萬人,新增招聘 13.3 萬人(2022 年、2021 年分别是 57 萬人、28.8 萬人)。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新勢力中的零跑汽車在職員工數量是 0.93 萬人,小鵬是 1.3 萬人,理想是 3.5 萬人。同樣作為國内頭部自主車企的年吉利汽車在職員工的數量是 6 萬人(2022 年、2021 年分别是 4.9 萬人、4.4 萬人)。
短短三年間,比亞迪在職員工從 28.8 萬人激增至 70.3 萬人。這一數字不僅遠超國内其他車企的員工數量,也反映了比亞迪在擴大規模、提升產能方面的決心和實力。
在員工薪酬福利方面,比亞迪也展現出了大企業的責任感和擔當。我根據财報數據計算出了比亞迪員工的平均薪酬,年薪為 12.71 萬元,較 2022 年的 10.47 萬元有所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招聘過程中注重應屆畢業生和社會研發人才的引進。2023 年,公司新招了 3.3 萬名研發人員,使得研發人員總人數達到 10.2 萬人。其中,30 歲以下的研發人員占比達到 60%。财報中比亞迪也公布了研發人員的薪酬,平均年薪 21.2 萬元。
0
3
新增 1566 億元債務,擴張之路充滿挑戰
可能有人會好奇,比亞迪為什麼要招這麼多人?
答案是比亞迪在瘋狂擴張。
2023 年,比亞迪負債合計 5290 億元,相比 2022 年新增 1566 億元債務,資產負債率達到 77.86%。這一負債率水平已與房地產公司不相上下。
深入剖析比亞迪的負債結構會發現,比亞迪的負債增長主要集中在流動負債方面,其中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占總負債的 67%,新增負債的 61%。這反映出比亞迪在上下遊產業鏈中的地位較高,能夠同時實現先收錢後給貨和先拿貨後給錢的經營模式。
不過,比亞迪在 2023 年進一步加大了财務杠杆的使用力度,包括增加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以及租賃負債等。這一舉措雖然有助于比亞迪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其擴張戰略,但也可能增加了公司的财務風險和償債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财報并沒有公示比亞迪舉債擴張後的產能規劃以及現有產能利用率的情況。
據網上信息顯示,目前比亞迪在深圳坪山、西安、長沙、常州、合肥等全國九大城市已經建立或正在規劃 9 座整車工廠,規劃年產能共 582 萬輛。同時,還計劃在泰國、巴西、烏茲别克斯坦、匈牙利等地設立大型生產基地。
2023 年比亞迪銷量為 302.4 萬輛,與網上顯示的規劃產能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投資者在評估比亞迪的投資價值時,需要警惕這點。如果市場需求增長緩慢或低于預期,那麼規劃的高產能可能無法完全利用,導致資源浪費和财務壓力。
0
4
典型理工男,投 400 億搞研發
不過,比亞迪敢于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擴張并非無的放矢。
多年來,比亞迪一直堅持打造自己獨特的體系能力,并在研發投入上持續加大力度。2023 年,比亞迪的研發投入金額達到 399.17 億元(2019 年研發投入的 4.7 倍),同比增長 97.39%,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 6.63%。
這一巨大的研發投入不僅體現了比亞迪對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的高度重視,也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保持領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繼刀片電池、DM-i 超級混沌後、2023 年比亞迪發布了 " 易四方 " 架構、" 雲辇 " 智能車身控制系統、" 天神之眼 "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及 "DMO" 超級混動越野平台等全球領先的前瞻性、颠覆性技術。這些技術的推出不僅提升了比亞迪的產品力和品牌力,也為其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技術能力的支撐之下,比亞迪不斷出新,品牌也順勢更新。目前,已經形成比亞迪、騰勢、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產品涵蓋高中低端價格區間,覆蓋各類消費群體需求。
此外,比亞迪敢逆勢擴張另一大原因,是它跟國内其他車企水平整合的運作方式不一樣,比亞迪認為供應鏈體系是整個汽車行業運轉的最重要支撐之一,故一直以來,比亞迪都很重視對供應鏈的打造,對核心部件進行垂直整合。
在上遊的锂礦等初級材料供應鏈,中遊的電池制造、電機、電控、IGBT,下遊的各種生產銷售供應鏈等,比亞迪均有布局。
目前,比亞迪垂直整合水平堪比燃油車領網域的豐田。而且,通過對垂直模式的實施,比亞迪實現了有效的成本控制之餘,也最大限度規避 " 被卡脖子 " 的風險。
總結與展望:
回顧 2023 年,比亞迪以驕人的業績再次證明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的領導地位。營收與淨利潤的同步增長,不僅體現了其強大的市場号召力,也凸顯了其在内部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員工隊伍的不斷壯大與研發投入的持續增加,為比亞迪的長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展望 2024 年,比亞迪能否延續其增長勢頭,無疑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海外市場和高端車型将成為其進一步增長的關鍵所在。去年比亞迪在多個國家的銷售增長以及境外業務營收的大幅提升已經為其未來的海外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高端車型的高利潤率也将為比亞迪的利潤增長提供有力的支撐。
然而,投資者也需要看到,汽車市場的競争日益激烈,經濟大環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對其未來的業績產生影響。因此,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投資者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謹慎判斷風險。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