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解密》路上,不應被忽視的她們,歡迎閲讀。
删短了原著中容幼英故事的陳思誠,最終用小梅的這句話致敬了在隐秘戰線上甘當配角的女性,她們像小梅、校長太太和必瑜一樣,不僅給了榮金珍們最温柔寬厚的關懷,也貢獻着同樣值得被看見的勇敢與智慧。
■ 吳玫
第一次,在 701 高聳的裝有鐵蒺藜的圍牆下,小梅喝住了因為思念心切而想入非非的榮金珍;第二次,小梅将因解密思路受困想翻越圍牆去見日思夜想的親人的榮金珍,從圍牆上拽了下來。
一出生便被家人放棄的榮金珍,被會釋夢的洋先生收留在了身邊直至 12 歲,那一年,洋先生去世。受洋先生之托原本要把榮金珍送到孤兒院的大學校長小黎黎(容小來),被榮金珍寫在陋室牆上的數學才華驚詫得馬上改變了計劃,他把榮金珍領回了家。從震驚于榮金珍的數學天賦,到像珍愛一塊璞玉那樣呵護榮金珍,小黎黎校長、校長太太以及他們的女兒必瑜,已經把這個敏于思讷于言的數學天才視作第四位家人時,701 的高官鄭某相中了榮金珍。20 世紀 50 年代初期,人人深明大義,小黎黎校長是這樣,總是親手給榮金珍做他最喜歡的酥糖的校長太太是這樣,嘴上喊榮金珍笨蛋心裏卻已愛上内秀的榮金珍的必瑜,更是這樣。他們舍不得朝夕相處了那麼多年的榮金珍遠行,但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坐進鄭某車裏的榮金珍,雖然還是一以貫之地不言不語,但是,剛離開就拿出校長太太塞給他的酥糖放進嘴裏慢慢品味的細節,到底流露出了他對那個家庭的依戀。這種思念,在解密工作順利的時候,會被勝利的喜悦衝淡。但是,即便是天才,工作起來也不會總一帆風順,尤其是要在千萬億種貌似無序的數字組合中摸索出規律來的解密工作,暫時走進死胡同,在所難免。
只是,極度聰明的頭腦總是極度敏感,神經也極度纖細,備受離别之苦的榮金珍,在撞到南牆又不得不 " 死磕 " 時,常會陷入與親人的分離焦慮中,這就有了小梅的兩次遇見。所幸,兩次遇見促成了一段姻緣。情到深處的沉默寡言者總是以密碼示愛,婚後不久榮金珍問及小梅的喜好,小梅説:" 我喜歡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這,何嘗不是陳思誠将麥家的小説《解密》改編成電影《解密》的心路歷程?
《解密》,是我讀到的第一本署名麥家的小説,那是在 20 多年前了。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早上讀了一上午的報紙大樣後非常疲憊,午休時反而很難小睡片刻了,索性拿起同事反扣在辦公桌上的《解密》,一讀便入了迷。當然,午休的那一個半小時只夠我讀完小説的 " 第一篇 起 ",喜歡麥家這本小説的讀者都知道,麥家用一個章節講述了奇女子容幼英的故事。容幼英奇在哪裏?麥家説,她 11 歲進學堂,12 歲就能和算盤子對壘比試算術,算速之快令人咋舌;在劍橋大學深造期間,她基本上是一學期換一個寝友,等學期結束時,她嘴巴裏肯定又長出一門語言,且説得不會比寝友遜色;萊特兄弟曾特意到劍橋大學延請容幼英和他們一起将人類第一架飛機送上藍天,容幼英同意加盟萊特兄弟的理想和雄心,她成為機翼的設計者 …… 讀完麥家小説《解密》的讀者也知道,容幼英在 " 第一篇 起 " 裏便死于難產,但這一點兒也沒有妨礙她是《解密》中,不,應該是麥家所有虛構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一個。
一想到這樣一個智商與能力超群的女性形象昂首挺立在大銀幕上,我就無比激動。誰料想,要把復雜事情簡單化的陳思誠,只請劇中人一句話帶過了容幼英的故事。卻又不舍得放棄麥家寫給容幼英的算數天賦,将其移到了榮金珍身上,于是,當小黎黎校長初見孤身一人生活在大宅子偏院裏一間破舊屋子裏的榮金珍時,只要他報出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12 歲的孩子就能脱口而出,那個人已在世上生活了多少天。
當知道了容幼英在電影《解密》中并無戲份,這倒讓我專注起陳思誠将如何電影化榮金珍和他的同事們搜腸刮肚的解密過程了。" 能夠把一個甚至一代代天才埋葬掉的,世上大概也只有該死的密碼了,它把人類大批精英圈在一起似乎不是使用他們的天才,而只是想叫他們活活憋死,悄悄埋葬 " ——麥家的文字完全可以幫助讀者想象解密過程的艱難和榮金珍們困獸猶鬥的樣子,但,用電影畫面又如何來表達?
删繁就簡了原小説的人物譜系後,陳思誠強化了榮金珍的兩種才華,一是與生俱來的數學天賦,一是後天習得的釋夢本領。數學天賦,使得榮金珍成了希伊斯教授的學生,有資格坐在棋枰前與希伊斯教授手談,更有了與希伊斯教授較量一輩子的能力;而讓榮金珍具備釋夢的本領,或許就成了一些觀眾不喜歡陳思誠這部電影的理由:在陋室裏與寫在黑板上、打印在望不到頭的長卷上的數字較真兒的解密戲碼,已被柳雲龍的《暗算》表現得無比充分了,後來者陳思誠怕是已無計可施才想出了釋夢這一手吧?
的确,電影《解密》一到夢的環節,鏡頭語言就非常豐滿,無論是希伊斯教授口述的那個行走在紅色沙灘上的夢,還是榮金珍窺破紫密前那暗示密碼已從文本更新到機械的夢,以及榮金珍在破解黑密的數年裏不斷陷入的夢境,都被呈現得無比瑰麗,那是電影《解密》的華彩樂章,我指的不僅是畫面效果,還是唱給榮金珍以及一大批堅守在隐秘戰線上的解密工作者的頌歌。古人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銀幕上那一個個猶如天馬行空的夢,不正是榮金珍他們白日裏絞盡腦汁解密過程的寫照嗎?
天才的夢境縱然瑰麗,終究又如何落到實處,成為解密工作的關鍵一環?我們不要漏掉小梅説的那句話——多年夫妻以後,榮金珍在記錄一個趨近破解黑密的夢境時被小梅打斷,勃然大怒。這時,小梅説:" 多少個深夜,都是我把你從夢裏拍醒,幫助你記錄夢境 ……"
小梅一語,驚醒的是榮金珍,更是觀眾的内心。此刻,一直為電影改編中容幼英缺席而遺憾的我,亦稍稍安慰。
出于叙事節奏考量而删短了原著中容幼英故事的陳思誠,最終用小梅的這句話致敬了在隐秘戰線上甘當配角的女性,她們像小梅、校長太太和必瑜一樣,不僅給了榮金珍們最温柔寬厚的關懷,也貢獻着同樣值得被看見的勇敢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