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魔法原子開發出11自由度自研靈巧手,最高負載超20公斤 ,歡迎閲讀。
2 月 19 日,钛媒體 APP 獨家獲悉,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魔法原子成功開發出了第一代自研靈巧手產品 MagicHand S01,具備 11 個自由度,手部負載高達 5 公斤,作業場景下最高負載超 20 公斤。
公開資料顯示,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真實人手的單手本體自由度為 21 個,加上手腕關節運動自由度有 27 個),機器人的靈巧手會根據特定場景簡化功能。靈巧手的性能和成本受其三大核心組件—驅動、傳動和傳感裝置的共同影響。
據钛媒體 APP 了解,魔法原子選擇自研靈巧手的原因,一方面是想通過自研可以把人形機器人的成本降下來,有利于整機量產;另一方面,自研可以提高人形機器人整機的适配度。
以特斯拉為例,這家公司的第三代靈巧手的驅動器做到了手臂上,跟人體結構類似,靈巧手和本體的配合更極致。與特斯拉不同,魔法原子的靈巧手沒有做這種結構,而是根據機器人落地應用場景,手可以換成不同的類型的,比如假爪、夾具或其他部件,增加機器人的實用性。
具體的技術細節上,在工作環境中,MagicHand S01 靈巧手的雙臂搬運負重最高可達 20 公斤,适配搬運、裝配、檢測等多種作業場景。
同時,MagicHand S01 采用了扭矩更大的電機,并對承重結構進行了特殊加強設計。此外,一體化壓鑄工藝進一步提升了結構強度。非承重結構上,魔法原子則進行了輕量化設計,在保持靈巧手整體重量不變的同時,提升了負載能力,并實現重量與性能的平衡。
目前,MagicHand S01 的微型電動推杆、多圈絕對值編碼器、六軸電機驅動器、高靈敏多點觸覺傳感器、靈巧手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全部實現了自研。為實現靈巧手的高靈活性、高負載和高可靠性,魔法原子在核心零部件設計時進行了餘量設計。其中 MagicHand S01 的微型電動推杆的推力預留了 30% 的餘量,提升負載能力的同時,以延長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作為人形機器人與物理世界進行互動的末端執行器,靈巧手的設計與開發難度頗大。在人形機器人廠商中,目前僅有特斯拉、Figure AI、魔法原子等少數廠商在自主研發。(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 | 饒翔宇 編輯 | 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