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會是誰?傳歐洲兩家頂級汽車集團意圖入主某新造車,歡迎閲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News
作者:inkkk
責編:鯉魚
跨國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佳話」,又要多一樁?
紅色星際報道,有兩家歐洲 TOP 級的跨國車企,都在積極拉攏某新勢力進行投資合作。
與此前發生的幾次合作案例不同,這次不再是投錢參股、買技術。
兩家公司的目标都是成為第一大股東,拿下控股權,并用全球的資源扶持這家新勢力,然後将自己全球的車型通過該新勢力進入中國市場。
關于這家新勢力公司,據透露,其有一定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能力。尤其是智能化技術,今年推出來的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讓業界眼前一亮,不少業内人評價「有些東西」。雖然趕不上業界 TOP 級别的水準,但是比歐洲車企搞出來的東西,還是要領先不少。
關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在新勢力車企中,有兩家,小鵬推出了扶搖架構,零跑推出了四葉草架構。
另一個信息是月銷量過萬,而且有單一車型銷量在一萬輛的區間,品牌、服務、產品等在市場上逐漸受到認可,站住了腳跟。
我們看了看數據,能做到單一車型銷量在一萬輛左右的新勢力并不多,查閲懂車帝近 6 個月以來的月銷數據,幾乎只有埃安、理想、蔚來三家。
不過,零跑 C11 增程版開啓交付的 3 月,零跑曾表示,C11 車系月鎖單量過萬。
此外,第三條信息是目前該新勢力股權比較分散,前幾名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并不大,成為第一大股東拿下控股權的代價不會太大。
埃安背靠廣汽,幾乎不用考慮;而據 2022 年年報數據,理想汽車僅理想本人持股比例就達 22.5 %,投票權占比達 69.6%,明顯不符合上述描述。
蔚來汽車中,李斌持股 10.5%,占 44.2% 的投票權,騰訊控股持股 9.7%,貝利吉福德持股 7.2%。
至于零跑汽車,朱江明、傅利泉及其妻子共四人均持有一定數量的股份,另還有大華技術、國舜零跑、國信證券等主要投資方,各占據一定股份,比較符合上述「目前該新勢力股權比較分散」的描述。
報道還稱,過去幾年,該新勢力造車路走得跌跌撞撞,經常是一條腿站在懸崖邊上,好幾次都是靠着逆風翻盤實現絕處逢生。另外,從牌面實力上看,資金、人才密度也差點事。因此,該新勢力的創始人也有意願讓跨國車企入主。
而對其感興趣的兩家公司中, S 公司開出了豐厚的條件,除了高額的收購價格,還打算把該新勢力打造成自己在中國市場的最重要的抓手。
據悉,S 公司旗下的一個百年汽車品牌,兩次嘗試進入中國市場都以慘敗告終。而旗下的另一個品牌,在國内市場曾有過銷量輝煌的歲月,但目前銷量腰斬,甚至一度傳出要退出中國市場。
V 公司開出的條件弱于 S 公司,V 公司的興趣點是與自己銷量占比最大的的幾個定位重合車型,尋找電動和智能的解決方案。
關于 V 公司的信息是,該公司每年投入上百億歐元開發電動平台,在智能化上每年也投入幾十億歐元,結果電動和智能產品剛研發出來,在中國市場上就落後了。
報道稱,這家新勢力對兩家的合作方案進行了評估,從公司實力、產業協同的角度來看,更傾向于 V 公司,但 V 公司内部對于關于中國產業鏈投資的問題,存在矛盾與争議。
因此,該新勢力目前就是在等待,等待 V 公司内部最後的決定。如果 V 公司内部決定投資合作,就與 V 公司合作,否則就換成 S 公司。
不負責任地猜一下:這裏的 V 是指 volkswagen、S 是指 stellantis?
紅色星際還表示,不止該新勢力,跨國車企對多個新勢力進行了投資或者并購的洽談,甚至包括一些月銷量只有兩三千輛的新勢力。
此前,大眾和小鵬曾達成合作,初期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品牌的電動車型,補充基于 MEB 平台的產品組合,計劃于 2026 年上市。
奧迪與上汽也籤署備忘錄,深化現有合作,奧迪将通過推出全新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
這一消息傳出,掀起整個車圈震蕩,輿論場的情緒傳播也很熱烈,不少媒體在報道時表示,中國車企的「反向合資」來了。
此前,零跑汽車 CEO 朱江明曾透露,零跑正在和兩家公司商談合作,一家是整車技術授權,另一家是下車體架構授權。
零跑并未透露合作方信息,但據财聯社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大眾旗下捷達品牌正在與零跑汽車談合作,可能買斷零跑的某一代平台。
從站穩腳跟到技術輸出再到被投資合作,中國新勢力車企,最終能走到哪一步?
大家也可以開始競猜:被兩家歐洲車企積極拉攏的「某新勢力」,是哪一家?
評論區見。
(完)